..续本文上一页如今菲国大乘佛教十分昌隆,这其中有着自立长老付出的心力,是大家所肯定的。
当此《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即将出版,我谨撰芜文,表达我的赞仰!
自序
这已经是十五年前的事了。
当时关心我们隐秀寺的善友经常说:本寺自从成立了太虚讲堂,已经好多年了,可是,每逢讲经说法的时候,大都是邀请外面的法师和居士们来开示。而师父除了有时作专题演讲外,至今还没有为我们讲过一部经。于是大家建议:从今年开始,我们要求师父要改变作风,应该亲自为我们讲一部经。在大家虔诚的要求之下,这一部《佛说阿弥陀经》,便成为我向本寺善友们宣讲的第一部佛经。
我讲佛法,为了使大家都能够听得懂,必须要经过翻译成闽语才行。这一份翻译的工作,当时是由王玉霞(晴暇)居士自告奋勇地承担起来。这部只有一千八百五十八个字的经典,我陆陆续续地共讲了四十五次,虽然讲得不十分详细,总算对善友们的要求有了一个交待。我讲完以后,就把所有讲过的资料置之高阁,不再去理它了。
想不到在一年前,施淑好和蔡仁耐两位居士,忽然发愿要联合记录我讲过的《佛说阿弥陀经》。于是,我就让她们根据已尘封了多年的录音带和笔记,仔细地加以记录和整理,而后再经我审阅,修改与补充,经过一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这部二十万字的讲记。如今,我再从头校阅一遍,深深地觉得这样浅显平淡的内容,有些地方连自己还感到不满意,怎能满足所有读者的愿望!不过,为了适应一般善友们的要求,我还是决定把它印成单行本,以便与大家结缘,主要的是给初学佛者作为一种参考而已!
近数年来,自从我出版了几本通俗的佛经讲记,信愿寺的瑞今长老,在平常见面时,曾一再的嘉奖我:像这样通俗的佛经讲记,非常适合当前的需要,为广大的读者们所欢迎。因而鼓励我要再接再厉,继续努力,为弘扬佛法开辟一块新天地!长老对我慈悲恳切的开示,常常潆洄于我的脑海,令我铭记不忘!因此,当这部《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完稿后,首先我就专诚送请长老斧正,并恳请惠撰序文。起初我总以为他老人家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去审阅和鉴定,可是出乎我的意料,这位九七高龄目光炯炯有神的老人家,慈悲心切,在十天之内,已审定完毕,并将序文撰好赐下。我怀着欢欣的心情,朗诵那充满温馨爱语的激励话,不禁使我既感恩又惭愧!我谨在此表达万分的谢意!
其次,我应该感谢佛教史学家于凌波教授,在半年前,他就将本讲记按月连载于他所主编的《弘法资讯》月刊,与海内外的读者结法缘。当他在讲学、编刊,同时积极编写《佛教人物辞典》的百忙当中,为我惠撰序文,增光篇幅,使我铭感不尽;除了他对我过分的夸奖感到汗颜外,对他多年修持所体验出念佛的三种利益,可谓「经验之谈」,至感钦佩!值得念佛的莲友们奉为圭臬!
为了保持印刷与装订一贯的精美水准,我仍敦请经验丰富的性滢法师偏劳为我帮忙。她本来一直忙着弘法和教学,同时负责处理「正闻出版社」的一切法务,在繁忙中仍乐意协助我督导有关印刷及发行等辛劳的工作,真使我感激不已!
「腾飞电脑打字排版服务」的负责人──施腾辉居士,自从推出了如此辉煌响亮的「招牌」,近来业务更蒸蒸日上,「飞黄腾达」可谓「名符其实」!请他服务的顾客,真是源源而来,络绎不绝,虽然他忙得不亦乐乎,但对我的书稿,不论打字、排版、校对、设计等等,总是特别注意,而且优先处理,他如此热忱的服务,我怎能不向他致谢呢!
至于所有自动乐助印书的法师和居士们,大家都怀着欢喜心,踊跃参与,慷慨解囊。「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大家发心玉成佛书出版和流通,真是功德无量!让我至诚地祝福大家:身心安顿,福慧双增!
佛历二五四五年十月初一日写于菲律滨隐秀寺随缘楼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甲、绪说
诸位法师、诸位清姑、各位善友:
今天是农历丙寅年七月初一日,在三宝的慈光加被下,从今天开始,我要跟诸位研究《佛说阿弥陀经》。在没有正式讲经文之前,有几个问题,我想先提出来跟大家谈谈:
一、为什么讲《佛说阿弥陀经》
今年暑期,我曾经应邀到台湾苗栗净觉院去讲经,在那里住了将近两个月,回来后我已经作过简单的报告。有些善友向我提出要求说:「师父,您既然发心不远千里而到宝岛去讲经,也应该为我们特别讲一部经才好啊!」因为善友们学佛心切,诚恳的要求,考虑后我就决定讲这部《佛说阿弥陀经》。
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刚到隐秀寺来,当时本寺的开山住持──清和姑,曾经告诉我:「当年隐秀寺刚建好的时候,大殿上本来已经塑供了释迦牟尼佛、药师如来和阿弥陀佛三尊大佛。可是,不幸得很,本寺还没有落成开光,就遭受到邻居的火灾所波及,将我们的大殿和佛像都付之一炬。幸好在护法居士们的发心护持下,道场又重建起来,也改塑了目前大殿上所供的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为此,清和姑说:「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跟隐秀寺特别有缘。」为了纪念清和姑,也为了让诸位多了解阿弥陀佛,更为了发扬本寺所供奉的第一尊大佛──阿弥陀佛──救世度生的精神,所以这次我就决定讲这部《佛说阿弥陀经》。
一般人都认为佛经太多、太深。太深奥了,翻来翻去就是不知道讲些什么,实在看不懂;太多了,大家都没有时间看。现在我要讲的这部《佛说阿弥陀经》,内容很单纯、文字很浅显、字数又不多(总共只有一千八百五十八个字),对各位来说,比较容易接受。平常各佛寺都用这部经作为晚课的课本,许多善友也以它作为自修的功课,以及发心为往生者参加助念,也都是念诵这部经。由于经常受持读诵,有的善友甚至都会背诵了。既然出家和在家的,都对这部经很熟悉,也就更应该有所了解才对。
去年暑假,信愿寺联合大岷区各佛寺,共同主办了一次「暑期佛学讲习班」,当时我曾去讲了一部《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心经》的内容是讲「空」,正如经中说的:「照见五蕴皆空」。「般若真空」的道理太高深了,初学佛的人没有基础,对空理误解,一听到「空」,往往会有一种空空洞洞的感觉,无法了解「真空妙有」真正的含意。这部《佛说阿弥陀经》是讲「有」的道理,对「有」的观念,一般人普遍都比较容易接受。为什么说《佛说阿弥陀经》是讲有呢?经中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读了经中的内容,我们试着闭上眼睛,默念这部经,西方极乐世界的形形色色,仿佛就在眼前。就可以知道他是讲「有」的。讲「有」:有世界、有佛、有圣众……,种种「有」的境界,多么容易让人接受啊!
学佛的目的是为了了生脱死。怎样才能了生脱死呢?必须研究佛法,按照佛所教的,选择一种固定的修持法门,如法有恒地精进努力,就能达到脱离生死苦海的目的。讲到佛教修持的方法,好象:参禅啦、持戒啦、持咒啦、念佛啦……真是包罗万象,很多很多。但是,在这许许多多的法门中,「念佛」是最简易、最方便、最稳当的了。
善友们手中经常拿着念珠,很虔诚地在念佛。到底是念什么佛呢?一般都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啊!「南无阿弥陀佛」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南无」,是皈依礼敬的意思。「南无阿弥陀佛」,就是皈依礼敬阿弥陀佛。有些人不把「南无」念着「那摩」,而照着本音去念,便自作聪明的解释成「南方没有」,就说是南方没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在西方的。这样讲法,听来实在好笑!
过去清和姑在生时,就极力鼓励大家念阿弥陀佛,同时更提倡采用「西方船」,每念一张图就称念了十五万声佛号。大家都经常念佛。究竟念阿弥陀佛有什么好处?念佛的好处实在太多了。简单的说,在生时可以得到阿弥陀佛的庇佑,事事吉祥如意;将来临命终时,可以得到阿弥陀佛接引,往生极乐净土。
有人说:「念佛就好象是在储蓄存钱,念一声佛号就可以当作一分钱,将来死后才会有钱花,下一世也就不会太穷了。」这样解答念佛的意义和好处,实在是一种极大的错误,也是对我们学佛人的一大讽剌。既然大家时常念佛,但是对阿弥陀佛的意义也不清楚,念佛的好处也不懂,岂不是笑话!我们要真正了解念佛的意义和好处、要了解西方极乐世界的情况如何,就要研究《佛说阿弥陀经》。这部经对这些问题有详细的解说,会给我们一个圆满的解答。说明白一点,《佛说阿弥陀经》可以说是我们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指南针,所以这次我特别选这部经来讲。
二、净土宗的名称
佛教可分大乘和小乘。如果根据佛说的经典来分,又可分为十宗。十宗当中,禅宗、律宗、密宗、净土宗等都是侧重于修行的。净土宗又称「念佛宗」、或者叫做「莲宗」。我们讲的这部《佛说阿弥陀经》,就是净土宗所根据的圣典之一。
为什么称为「净土宗」呢?这是从我们所希求往生的目的地来立名的。《佛说阿弥陀经》中说:「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净土宗的立名,就是根据这几句经文而来的。我们只要诚心修持念佛法门,将来一定能够生到西方清净的国土去,所以称为「净土宗」。
「念佛宗」──是从修持的方法来立名的。根据《佛说阿弥陀经》中说:「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这句「执持名号」,就是「念佛宗」名称的来源。是说明念佛只要达到一心不乱,就一定能如愿往生净土。
「莲宗」──是以莲花而得名。莲花生于污泥而不染,一般都以莲花来比喻君子。佛教采用莲花圣洁的品格,来比喻念佛的人,虽然生在五浊恶世中,但身心却像是在污泥的莲花一般,一尘不染,超世脱俗。同时念佛的…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自立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