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地胎生业报,两者所获得的「净土边地业报」有何不同?
答:先看中品行者与下品行者在生「修因」有何不同,便可明白两者所获得「净土边地业报」为何会不一样?中品行者在生时,除了诵经、念佛外,尚知广修福德因缘,并且所发菩提心较下品行者深入。下品行者所修福德因缘甚少,尤其下品下生者,几乎不修福德善缘,而且所发菩提心较弱(宿世善根亦较微薄),所以下品行者必须依经文所说做到有「十日十夜断除爱欲,对世事无所贪慕,慈心精进(读诵净土经典启发成佛悲愿心),净化瞋怒心」的『基础』,(也可以用渐进方式,每天诵经、念佛二小时直至命终)。而中品行者因为宿世善根较深,今生所启发的菩提心亦较深,故只要在「一日一夜间」真正做到不瞋怒、不染世事、断除爱欲、不生欲想心,斋戒清净,慈心精进,正念分明,便可依后续的「以疑惑心修诸功德」,超生净土。
因为中品行者在生「修因」远比下品行者深入(见「中册」中品往生愿),因此「起疑惑心,修诸功德」后,在净土所获得的「边地业报」,虽然不能见到阿弥陀佛,但是尚能看见「阿弥陀佛的身相光明」。下品行者虽然获得净土边地业报,不仅不能见闻佛、法、僧三宝,就是连「阿弥陀佛的身相光明」也看不到。又中品行者与下品行者虽然所受「边地业报」同样获得「如忉利天人的天福之乐」,但是因中品行者有广修福德之事,下品行者所修福德资粮甚少,故下品行者所受如「忉利天人的天福之乐」,最主要是依「纯善、正直的念佛心」成熟而感得如忉利天人的「纯善天福之乐」而言,所见自然景象及所居宫殿远不如中品行者的「边地天福业报」。再则中品行者因为在净土尚能见到佛身相光明,所以虽在边地很快便自知忏悔宿障,五百岁后,见佛闻法,纵然智慧不开,但是在净土经过很久的时间,依然能智慧开解。反观下品行者所获得的「边地业报」,因为看不见佛身相光明,所以忏悔心发得很慢,终日享受天福之乐,不思修行,依经文说,下品行者所获得的「边地业报」,若是不知忏悔业障,不能见佛。(如经文说,独于边赢,临事乃悔,悔者已出。)
3.边地受生者「临终瑞相」与「正规下品行者」显相不同
所以现代的莲友,欲求最下下品往生,除了观无量寿佛经所说的造恶者的「下三品往生」,就属「净土边地业报」,但是「此边地受生」,乃是为「宿世曾有谤法、毁法、毁僧::宿障深重的众生,又后来种下深厚念佛善根的『特例』者方便救拔而施设」。所以欲求以「净土边地业报」往生者,应当将净土经典所说「净土边地业报」的「修因」,反复思惟、研究,若是误以为可以在「怀疑有没有净土」、「怀疑大乘佛法有没有」的情况下「以疑惑心」念佛,求生净土,便是大大误解「净土边地」修因的『原意』!因为「净土边地修因」,在临命终时,必然因为「生西因缘成熟」而见佛现前,向佛大忏悔,疑惑已除,仍然是依「信、愿、行」具足的净土资粮,至诚念佛至一心不乱,而往生净土的!
「获得净土边地业报者」,在其临命终前,虽然「梦中见佛现前,口不能言」,不似「常规的下品往生者」皆能在临命终时,因「梦中见佛」,而告知旁人「我已见佛现身,往生将至」。虽然「边地受生者」口不能言,但是因为生大忏悔心,又念佛入心,所以面貌必然因佛光摄受,而呈现出祥和、清净、庄严之相,绝不同于一般死者僵硬、阴暗的身相,而是「有迹可循」,证明其一定超脱三恶道的「黑暗业场」及脱离「人道」磁场,往生与其「身心呈现祥和、清净、庄严能量的清净世界去。」
4.「边地受生者」与造恶的「下品上生者」在净土见佛时间为何会有「五百岁」及「四十九日之别」?
更必须注意:「边地受生者」在净土五百岁才能见佛,远比造恶者的下品上生在净土「七七四十九日后」就能见到「观世音」、「大势至」二大菩萨的「见佛菩萨的时间拖得更长、更久」。这就说明了「边地受生者」在生以「疑惑心念佛、以疑惑心求生净土」所产生的「往生障碍」,足以障蔽其超生净土后见佛的「时间」,究其原因,乃是宿世「障法、障道」因缘所致。而造恶的下品上生虽然在生「多造恶业」,但是「宿世及今生」皆没有造下「诽谤大乘经典、遗误众生慧命的重大罪业」,又在临终「听闻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要义下」生信、启发一分菩提心、念佛成就而超生净土,故在净土中「四十九日」就能见到「大菩萨」亲自为他说法,远比「边地行者」更早「启开智慧」、「精进修行」。由此说明「诽谤大乘佛法、遗误众生慧命」,甚至「断人佛种善根」的「罪过」是非常严重的。
更加提醒欲求最下下等品位往生的莲友(如净土边地),若是现在仍然用「疑惑心念佛」,对净土的信心不能很坚定的提升起来,(不论你是在何种因缘下、何种情况下对净土产生疑惑心),便证明你一定有「宿障因缘」,必须日日在佛前用「忏悔偈及水忏等」忏悔「宿障」,只要「经常至诚礼忏」,绝对能「早日用一颗坚定有净土的正见心念佛」,若是拖至临终前数日或数个月仍然对「净土的坚定信心不能提起来」,而仍然冀望在「临终助念」因缘中「往生净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就是「边地受生」者,依然是在「临终梦中见佛时向佛大忏悔」,仍然是在「坚信有净土、坚信有阿弥陀佛存在」而于「念佛至一心不乱」时亲见「弥陀手执金色莲花接引」「超生净土」的!绝对不是在平素「不用功念佛、又对佛道生疑、对净土生疑的情况下」能够「超生净土的」!愿好学者善思之!
五、生前用功念佛临终突遭重病死去或意外身亡能够往生净土吗?
有人问:若是在生念佛已将至一心不乱,或是仍然在「散心念佛」阶段,但是已经比一般人用功念佛,临终却因重病突然昏迷,或者突然因中风、心脏麻痹等重症忽然猝死,而不能分辨「此人心识有没有自动念佛」;或者临终前倏然发生车祸、飞机失事、船难、从高楼摔下……等意外事故死去,这种特殊情形,能够在临终之际往生净土吗?若是未能在临终之际当下往生净土,在此特殊情况下,是否依然能在「中阴身」间念佛超生净土?
(一)临终因猝死往生净土者必有「征兆」可寻
当知若是此人在临终突然「因重病而呈现昏迷」中,或者「因突发意外而陷入昏迷」中,如果其心识没有受到重病影响或突发意外影响,口虽不能言,状似昏迷,却依然没有间断的持续用「心识念佛」,并且念念相续至临终的一剎那,其身心磁场必然呈现「安祥、柔和」的显现,因「佛光触身导致身心柔软故。」并且其「尸身」亦必然呈现「柔软、安祥」之相。而且火化之时,会烧出舍利子(念佛得力故),甚至异香满室,天乐鸣空……,乃至其「灵堂」亦必有「祥和、光明、庄严」的「瑞相」呈现,令旁人感到非常「安稳、祥瑞」,不会害怕,生出恭敬、尊重、赞叹之心,甚至亲人会梦到此人告知「他已经见佛来迎,往生净土」,证明超生净土。如以下「果华法师往生见闻录」可资佐证。
(二)果华法师往生瑞应(节录)
父亲往生的瑞应 作者 释修戒
吾男菩萨|果莲法师之意外往生,带来许多的悲痛、惋惜,为人子女又已离俗出家的我,虽也不免哀痛伤感,然思及男菩萨的往生西方及殊胜瑞应,心中反倒欣慰他已出三界之家,永脱生死轮回之苦,得享莲邦无为清净之乐。此乃仰仗弥陀弘大的接引愿力,加以男菩萨生前精勤修行、持戒念佛、万行回向之功,终得遇难呈祥、转祸为福、往生西方。
有关男菩萨生前之修持,为法、为教、为众生而牺牲奉献之精神,已见前文「略传」中,此不再赘述;仅就其往生后之种种瑞应敬述之,藉以印证生西之实有,并愿见闻诸大德,启迪信愿、同沾法喜、共勉互励、同修净业。(对果莲法师,吾本应尊称「男菩萨」,本文为书写方便,请容以「父亲」称之。)
1.意外往生现无常
八十四年农历正月十二日,灵岩山寺正值梁皇法会第八日,晨,吾欲起做早课,却突然流鼻血,全身疼痛万分,二手难以动弹,双足僵硬,头痛莫名。上午八时三十分,圆通寺来电通知父亲由楼上摔下,送埔里基督教医院急救中,方知晨病之因。吾乃急持二瓶佛水请老和尚加持以救父亲,和尚认为危险,特于佛前上香祷告诸佛菩萨加被。
赶至医院途中,吾一直称念佛号,并观想佛光照耀父亲。(此时吾已恢复健康,仅腿稍欠灵活。)九时抵医院,师父们告知已十分危急。吾进急诊室,只见一人正急救中,不见父亲,乃又回头询问,方知就是父亲。只因失血过多,面色苍白,复口插人工呼吸器,一时之间竟认不出来。一阵心酸涌上心头,忍住难过,吾即阻止医生压心脏施救。再将大悲佛水滴入父亲口中,轻敷其头、身,并请焦急的圆通寺师父们一起在床前同念观音圣号,求菩萨大慈大悲、解救苦难。
一直恳求大悲观世音菩萨救父亲的我,发现不省人事的父亲全身无恙,只脖子右下方一道伤口而已,医生之纱布止不住血流,吾以为跌伤所致。却发觉不停换敷大悲佛水(此水妙能止血)仍微微流出血来,甚感纳闷。(谁知乃刀伤伤及要害,难以施救矣!)
十时,护士问言:「你们还要多久离开?念佛声会吵到人。」吾几楞住,护士才说明九时五分医生已宣布心脏停止跳动。而人工呼吸器却让吾以为父亲尚未往生,仍努力施救。乃赶紧请护士拔掉呼吸器(父亲之口却已张开着),即与师父们同念弥陀圣号,护送父之遗体回圆通寺,内心担忧不已。
不论如何,这句弥陀圣号护念着父亲至医院急救,又护念着父亲回圆通寺,乃至茶毗火化,不曾间断。相信一切都会在弥陀的佛光加被中,一切苦难都得消除,恒转吉祥的。
2.助念瑞应定生西
回到往生堂,为父盖上陀罗尼被、洒上…
《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