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廣釋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P23

  ..續本文上一頁地胎生業報,兩者所獲得的「淨土邊地業報」有何不同?

  答:先看中品行者與下品行者在生「修因」有何不同,便可明白兩者所獲得「淨土邊地業報」爲何會不一樣?中品行者在生時,除了誦經、念佛外,尚知廣修福德因緣,並且所發菩提心較下品行者深入。下品行者所修福德因緣甚少,尤其下品下生者,幾乎不修福德善緣,而且所發菩提心較弱(宿世善根亦較微薄),所以下品行者必須依經文所說做到有「十日十夜斷除愛欲,對世事無所貪慕,慈心精進(讀誦淨土經典啓發成佛悲願心),淨化瞋怒心」的『基礎』,(也可以用漸進方式,每天誦經、念佛二小時直至命終)。而中品行者因爲宿世善根較深,今生所啓發的菩提心亦較深,故只要在「一日一夜間」真正做到不瞋怒、不染世事、斷除愛欲、不生欲想心,齋戒清淨,慈心精進,正念分明,便可依後續的「以疑惑心修諸功德」,超生淨土。

  因爲中品行者在生「修因」遠比下品行者深入(見「中冊」中品往生願),因此「起疑惑心,修諸功德」後,在淨土所獲得的「邊地業報」,雖然不能見到阿彌陀佛,但是尚能看見「阿彌陀佛的身相光明」。下品行者雖然獲得淨土邊地業報,不僅不能見聞佛、法、僧叁寶,就是連「阿彌陀佛的身相光明」也看不到。又中品行者與下品行者雖然所受「邊地業報」同樣獲得「如忉利天人的天福之樂」,但是因中品行者有廣修福德之事,下品行者所修福德資糧甚少,故下品行者所受如「忉利天人的天福之樂」,最主要是依「純善、正直的念佛心」成熟而感得如忉利天人的「純善天福之樂」而言,所見自然景象及所居宮殿遠不如中品行者的「邊地天福業報」。再則中品行者因爲在淨土尚能見到佛身相光明,所以雖在邊地很快便自知忏悔宿障,五百歲後,見佛聞法,縱然智慧不開,但是在淨土經過很久的時間,依然能智慧開解。反觀下品行者所獲得的「邊地業報」,因爲看不見佛身相光明,所以忏悔心發得很慢,終日享受天福之樂,不思修行,依經文說,下品行者所獲得的「邊地業報」,若是不知忏悔業障,不能見佛。(如經文說,獨于邊贏,臨事乃悔,悔者已出。)

  3.邊地受生者「臨終瑞相」與「正規下品行者」顯相不同

  所以現代的蓮友,欲求最下下品往生,除了觀無量壽佛經所說的造惡者的「下叁品往生」,就屬「淨土邊地業報」,但是「此邊地受生」,乃是爲「宿世曾有謗法、毀法、毀僧::宿障深重的衆生,又後來種下深厚念佛善根的『特例』者方便救拔而施設」。所以欲求以「淨土邊地業報」往生者,應當將淨土經典所說「淨土邊地業報」的「修因」,反複思惟、研究,若是誤以爲可以在「懷疑有沒有淨土」、「懷疑大乘佛法有沒有」的情況下「以疑惑心」念佛,求生淨土,便是大大誤解「淨土邊地」修因的『原意』!因爲「淨土邊地修因」,在臨命終時,必然因爲「生西因緣成熟」而見佛現前,向佛大忏悔,疑惑已除,仍然是依「信、願、行」具足的淨土資糧,至誠念佛至一心不亂,而往生淨土的!

  「獲得淨土邊地業報者」,在其臨命終前,雖然「夢中見佛現前,口不能言」,不似「常規的下品往生者」皆能在臨命終時,因「夢中見佛」,而告知旁人「我已見佛現身,往生將至」。雖然「邊地受生者」口不能言,但是因爲生大忏悔心,又念佛入心,所以面貌必然因佛光攝受,而呈現出祥和、清淨、莊嚴之相,絕不同于一般死者僵硬、陰暗的身相,而是「有迹可循」,證明其一定超脫叁惡道的「黑暗業場」及脫離「人道」磁場,往生與其「身心呈現祥和、清淨、莊嚴能量的清淨世界去。」

  4.「邊地受生者」與造惡的「下品上生者」在淨土見佛時間爲何會有「五百歲」及「四十九日之別」?

  更必須注意:「邊地受生者」在淨土五百歲才能見佛,遠比造惡者的下品上生在淨土「七七四十九日後」就能見到「觀世音」、「大勢至」二大菩薩的「見佛菩薩的時間拖得更長、更久」。這就說明了「邊地受生者」在生以「疑惑心念佛、以疑惑心求生淨土」所産生的「往生障礙」,足以障蔽其超生淨土後見佛的「時間」,究其原因,乃是宿世「障法、障道」因緣所致。而造惡的下品上生雖然在生「多造惡業」,但是「宿世及今生」皆沒有造下「誹謗大乘經典、遺誤衆生慧命的重大罪業」,又在臨終「聽聞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要義下」生信、啓發一分菩提心、念佛成就而超生淨土,故在淨土中「四十九日」就能見到「大菩薩」親自爲他說法,遠比「邊地行者」更早「啓開智慧」、「精進修行」。由此說明「誹謗大乘佛法、遺誤衆生慧命」,甚至「斷人佛種善根」的「罪過」是非常嚴重的。

  更加提醒欲求最下下等品位往生的蓮友(如淨土邊地),若是現在仍然用「疑惑心念佛」,對淨土的信心不能很堅定的提升起來,(不論你是在何種因緣下、何種情況下對淨土産生疑惑心),便證明你一定有「宿障因緣」,必須日日在佛前用「忏悔偈及水忏等」忏悔「宿障」,只要「經常至誠禮忏」,絕對能「早日用一顆堅定有淨土的正見心念佛」,若是拖至臨終前數日或數個月仍然對「淨土的堅定信心不能提起來」,而仍然冀望在「臨終助念」因緣中「往生淨土」,是非常困難的。因爲就是「邊地受生」者,依然是在「臨終夢中見佛時向佛大忏悔」,仍然是在「堅信有淨土、堅信有阿彌陀佛存在」而于「念佛至一心不亂」時親見「彌陀手執金色蓮花接引」「超生淨土」的!絕對不是在平素「不用功念佛、又對佛道生疑、對淨土生疑的情況下」能夠「超生淨土的」!願好學者善思之!

  五、生前用功念佛臨終突遭重病死去或意外身亡能夠往生淨土嗎?

  有人問:若是在生念佛已將至一心不亂,或是仍然在「散心念佛」階段,但是已經比一般人用功念佛,臨終卻因重病突然昏迷,或者突然因中風、心髒麻痹等重症忽然猝死,而不能分辨「此人心識有沒有自動念佛」;或者臨終前倏然發生車禍、飛機失事、船難、從高樓摔下……等意外事故死去,這種特殊情形,能夠在臨終之際往生淨土嗎?若是未能在臨終之際當下往生淨土,在此特殊情況下,是否依然能在「中陰身」間念佛超生淨土?

  (一)臨終因猝死往生淨土者必有「征兆」可尋

  當知若是此人在臨終突然「因重病而呈現昏迷」中,或者「因突發意外而陷入昏迷」中,如果其心識沒有受到重病影響或突發意外影響,口雖不能言,狀似昏迷,卻依然沒有間斷的持續用「心識念佛」,並且念念相續至臨終的一剎那,其身心磁場必然呈現「安祥、柔和」的顯現,因「佛光觸身導致身心柔軟故。」並且其「屍身」亦必然呈現「柔軟、安祥」之相。而且火化之時,會燒出舍利子(念佛得力故),甚至異香滿室,天樂鳴空……,乃至其「靈堂」亦必有「祥和、光明、莊嚴」的「瑞相」呈現,令旁人感到非常「安穩、祥瑞」,不會害怕,生出恭敬、尊重、贊歎之心,甚至親人會夢到此人告知「他已經見佛來迎,往生淨土」,證明超生淨土。如以下「果華法師往生見聞錄」可資佐證。

  (二)果華法師往生瑞應(節錄)

  父親往生的瑞應    作者 釋修戒

  吾男菩薩|果蓮法師之意外往生,帶來許多的悲痛、惋惜,爲人子女又已離俗出家的我,雖也不免哀痛傷感,然思及男菩薩的往生西方及殊勝瑞應,心中反倒欣慰他已出叁界之家,永脫生死輪回之苦,得享蓮邦無爲清淨之樂。此乃仰仗彌陀弘大的接引願力,加以男菩薩生前精勤修行、持戒念佛、萬行回向之功,終得遇難呈祥、轉禍爲福、往生西方。

  有關男菩薩生前之修持,爲法、爲教、爲衆生而犧牲奉獻之精神,已見前文「略傳」中,此不再贅述;僅就其往生後之種種瑞應敬述之,藉以印證生西之實有,並願見聞諸大德,啓迪信願、同沾法喜、共勉互勵、同修淨業。(對果蓮法師,吾本應尊稱「男菩薩」,本文爲書寫方便,請容以「父親」稱之。)

  1.意外往生現無常

  八十四年農曆正月十二日,靈岩山寺正值梁皇法會第八日,晨,吾欲起做早課,卻突然流鼻血,全身疼痛萬分,二手難以動彈,雙足僵硬,頭痛莫名。上午八時叁十分,圓通寺來電通知父親由樓上摔下,送埔裏基督教醫院急救中,方知晨病之因。吾乃急持二瓶佛水請老和尚加持以救父親,和尚認爲危險,特于佛前上香禱告諸佛菩薩加被。

  趕至醫院途中,吾一直稱念佛號,並觀想佛光照耀父親。(此時吾已恢複健康,僅腿稍欠靈活。)九時抵醫院,師父們告知已十分危急。吾進急診室,只見一人正急救中,不見父親,乃又回頭詢問,方知就是父親。只因失血過多,面色蒼白,複口插人工呼吸器,一時之間竟認不出來。一陣心酸湧上心頭,忍住難過,吾即阻止醫生壓心髒施救。再將大悲佛水滴入父親口中,輕敷其頭、身,並請焦急的圓通寺師父們一起在床前同念觀音聖號,求菩薩大慈大悲、解救苦難。

  一直懇求大悲觀世音菩薩救父親的我,發現不省人事的父親全身無恙,只脖子右下方一道傷口而已,醫生之紗布止不住血流,吾以爲跌傷所致。卻發覺不停換敷大悲佛水(此水妙能止血)仍微微流出血來,甚感納悶。(誰知乃刀傷傷及要害,難以施救矣!)

  十時,護士問言:「你們還要多久離開?念佛聲會吵到人。」吾幾楞住,護士才說明九時五分醫生已宣布心髒停止跳動。而人工呼吸器卻讓吾以爲父親尚未往生,仍努力施救。乃趕緊請護士拔掉呼吸器(父親之口卻已張開著),即與師父們同念彌陀聖號,護送父之遺體回圓通寺,內心擔憂不已。

  不論如何,這句彌陀聖號護念著父親至醫院急救,又護念著父親回圓通寺,乃至茶毗火化,不曾間斷。相信一切都會在彌陀的佛光加被中,一切苦難都得消除,恒轉吉祥的。

  2.助念瑞應定生西

  回到往生堂,爲父蓋上陀羅尼被、灑上…

《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廣釋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