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再来度化众生;心中总是祈愿这位菩萨真来化身,回入娑婆度一切众生。
最令我感动的是师父竟满我所愿,师父果真化身再来!那是在圆通寺为师父做三七的当日中午。从修戒师父告诉我们圣照老和尚要为果莲师父做七七,每七全日念佛、诵弥陀经后,那时我和同修即发心载莲友每七必到,回向果莲师父高增莲品。记得三七中午,我未到寮房休息,只坐在车上假寐。
尚未入睡之际,蒙蒙中,突一尊尊佛菩萨一一现前,然后见到果莲师父坐在正中央莲台上,全身真金色,放出金色光芒,相好光明,庄严无等伦,对我微笑赞叹道:「你带这么多人来念佛啊!很好!很好!」我十分惊喜,「阿弥陀佛!」冲口而出,眼睛一开,圣境消失了,但依稀觉得师父还在面前。
师父现身让我亲睹,神通自在,已有三次,每次皆光明庄严、不可思议。他和清净海众道侣随方示现,说法度众广利人天。虽然师父已是菩萨行者,却未曾忘记我们,也未曾忘失他再来度生的愿力,令我无量的法喜、欣慰!深盼果莲师父时时加被我们这群娑婆的游子,早日度化我们,极乐世界永相聚。
(三)亡者中阴身为何会现前?
以上实例是一个「意外身亡」而在死后便因「开示得宜」与「助念因缘」及「自心念佛」得力而超生净土的「特殊例子」。当知若是亡者在「临命终时」没有往生净土,而令其「中阴身」现前,就证明他在临终的一瞬间,或者临终的数分钟、数小时、甚至一日、二日、三日……内「正念念佛之心有间断」,心有旁骛,心念受到干扰、惊吓、不安、或者在遭遇意外摔倒、重击、火烧、溺死时,大多因头部、身体、四肢瞬间遭遇剧痛、闷烧、窒息、缺氧及惊吓过度所致,一定会不由自主的苦恼心现,不能在死亡的一剎那间掌握心念,看破放下色身,才会令(中阴身现前);除非此人在临终前已经因「念佛功深」进入「一心专注」的境界,而且在「突发事件当下」正在念佛进入「一心不乱」之境,甚至在「突发事件当下正在契入『欲界定』」中,乃至在「突发事件当下正在证入色界初禅」「正定之中」,才不会因为突然在痛苦的重病中死去,或者意外事故而令「其心波受到干扰」。否则在「未证初果」前的任何人皆会因临终「突发事件现前」如突然重病昏迷猝死或意外事故身亡而暂时因「念佛正念之心中断」而沦入中阴身间。
如瑜伽师地论说:「若是证了声闻初果及二果的圣者,在其临命终时,尔时我爱亦复现行,然此预流及一来果,于此我爱,由智慧力,数数推求,制而不着。」何况尚未证果者临终突然重病现前(如因癌症而死,大都非常痛苦。)或者因意外事故而死,若是在突发事件当下没有相当的「正定力」,必然会令「心识受到干扰、惊吓、不安」,而不由自主的沦入「中阴身」间。
(四)沦入中阴身间求生净土必须比生前更加用功念佛
在中阴身期间,若是想要超生净土,只要神识一清醒,清清楚楚接受自己已经死亡的事实,接受自己因为重病而死,或者意外身亡,并未因生前用功念佛而生净土,此时此刻,绝不能气馁,必须比生前更加用功念佛,时时刻刻,忆念「阿弥陀经」所说「净土庄严景像」,发愿在「中阴身期间」,「一心念佛,求生净土,见佛闻法,随佛修行」,念念不忘,唯佛是念,心无旁骛,只要尚在「中阴身期间」,尚未与「未来生缘衔接」之前,皆属「不定业」,皆有希望顿转「中阴身」的阴暗磁场,成为「善业或净业资粮」,超生善道或天界,甚至超生净土(必须是生前曾经用功念佛者)。而且此人的「中阴身」所显露的身相磁场,必然呈现祥和、敦厚的能量,异于「俗人的中阴身阴暗、杂乱的业场」。(有眼通者可见)
(五)此人因生前念佛「定业纯熟」而有「瑞相可见」
并且此人若是生前念佛已经非常专注,已经成为「定业纯熟」、将要往生之相已经现前,而于临终突然宿障现前,于重病昏迷前或者突然遭遇意外事故前,必然在其「周身磁场」上,亦绝对因「念佛至一心不乱」而与「佛力的光明能量相应」,而呈现异于常人的祥和、安稳、庄严的光明能量显相,不因将要发生「重大事故」而不见(如功力深的气功师、瑜珈行者、道家行者、佛家修行者稍有定力之人,皆可用直觉力、气感或者心眼及眼通等观见。因为「异于常人」的人身「气场」、「光场」,是通外道者所见。只是外道行者虽可观见或者感觉到「人身的祥瑞磁场」,但是并不能就此正确分辨这是「佛菩萨的光明能量」,或是「正道者的光明能量」,抑是「相似佛法外道」的「光明能量」的显相……!如笔者认识一位师父亲见过一位比丘尼曾经「从早到晚」「用功念佛半年」,其周身充满祥和、庄严的磁场并且身上隐约中有异香飘逸(非一般人可见,修禅、修密者乃至瑜珈行者、道家行者、气功行者亦复如是,在其身心磁场上必有异于常人的「光明异相」呈现,但因「知见不同、修法不同」,「显相亦各有不同」,此则印证「相由心生」的道理。)何况是一生依「净土正见」用功念佛至「生西定业纯熟」的境界者,如何在临终之前不会有「异于常人」的「祥瑞业场」呈现呢!
(六)若是宿世有重大定业罪障必须现前不因已证念佛三昧而不用受报
有人会问:既然在生念佛已至「一心不乱」,为何临终前尚会突然重病昏迷或死去或者遭遇意外事故身亡,修得这么好,难道这种「重大定业变故」将要现前,他会没有预知能力吗?
当知纵然「此人有预知能力」,如证阿罗汉果的目连尊者于死前被外道以乱石砸死,岂会没有预知能力?为何不避?当知是宿障现前,必须偿还,此即说明了必须是一定要在此刻现前的重大业障,仍然躲不过。因为「般舟三昧经」亦说,证念佛三昧者,若是有宿世重大定业恶报应当于今世现前受报,还是要报,不因「已经证入念佛三昧」而不用受报。如水果成熟一定会掉落地面,你如何能令果实熟透而不用落地!
同理,今生「念佛专注成就」,临终前已形成「定业成熟」,将要往生净土之兆,虽然「重大业障现前」,暂时因「心念受到干扰」而沦入「中阴身间」,但是因其在生「用功念佛已至一定程度」,必有护法神守护,只要在「神识苏醒」的当下用功念佛,心心念念想着生前所熟悉,所忆念的「净土庄严景象」,忆念甚至背诵「阿弥陀经」,仍然会因今生「定业纯熟」、生西的果实资粮已经纯熟而于「中阴身间」于佛力持续加被下,念佛至一心不乱,而超生净土。(但是死后的时间最迟不会超过三、四日便应转生净土,不能拖得太久。因为拖得愈久,越会有「中阴身间」的差别因缘现前,品位也会愈低,未来生缘衔接的业感力量亦会越强、越近,而障碍往生的善因缘。)
(七)生前「散心念佛」者是否中阴身间有希望超生净土?
然而若是生前「散心念佛」(程度不一),在没有病痛干扰下或者没有「意外事故」发生下,尚因临终受到「各种人事、情爱因素等」扰心,而甚难提起「念佛正念之心」求生净土,何况是临终重病或意外事故突然死去者,想要在中阴身间求生净土,是非常困难的,必须有具备「净土正见」的善知识引导念佛,而且比生前更加用功念佛数倍,万缘放下,「心心念念唯佛是念」,没有一点杂思妄想,只要尚未与「未来生缘衔接前」,均是处于「不定业」期间,此时只要亡者有「善根」能在「极短暂的时日下」念佛成就「正定之力」,均有希望超生净土,但是最迟不会超过死后「七日」,因为一般而言,死后七日便会有「生缘」出现,有福德、善心者甚至更早。但是也有「特例」,见后续实例即知。
因为纵然此人临终因重病死去或因意外事故死去,进入「中阴身期间」,如果真能往生净土,也一定会有瑞相现前,如其「灵位」会显现祥瑞之相,不会有阴暗的气场弥漫灵堂,因与浊乱气场不相应故。而且不会令旁人感到害怕、不安,并且感觉其灵堂、相片呈现安祥、光明、庄严之相,令人心生欢喜、恭敬、尊重,但是不能因此「瑞相现前」而证明其人已经往生净土,因「生天」者或者转生他方「善性世界」者亦有此瑞相。甚至其人会梦示「亲人」将要于何时何日蒙佛接引,往生净土。(后续自明)
(八)一般人中阴身现前绝对不是只有「个人念佛心念」的单纯问题而已
但是莲友不可因见「中阴身间」尚有念佛超生净土的机缘,便在生前「散心念佛」,冀望「中阴身间」因超荐得力而转生净土。当知「中阴身间」超生净土者,是「特例中的特例」,是对宿世有深厚善根与今世具有净土正见用功念佛者的万分之一的「有因有缘」的「方便救拔而说」,绝对不是一般在生「散心念佛」者所能承担!
因为「往生净土」是「定业纯熟」,没有在生的「用功念佛为因」,那来「临终」的「生西业果成熟」呢?更何况生前不种「精进念佛」的修因,欲于「中阴身间」成就「生西的净业果报」,更是难上加难!
因为一般人只要「中阴身」现前,绝对不是只有「个人念佛心念的单纯问题而已」,尚牵涉到在临终之际与「中阴身间」业感相应的其他问题,如会有「其他孤魂野鬼现前干扰,在其身旁徘徊,及宿世或今世所结冤亲债主的冤魂在其临终之际现前索命,甚至在其生时便已一直跟着「在生之人」等着「见缝插针」、「乘虚而入」的情况,扰乱或破坏「其人」身心健康、家庭事业……而在生之人不知不见,犹不知「用功念佛」,尤其「堕胎者」与「五戒」俱犯者,乃至以「瞋嫉心」造下畜生业报者,更因其色身有「阴暗」磁场的显相而令其他鬼魂蠢蠢欲动,在旁跟踪欲住其身,甚至宿世冤亲债主的鬼魂就此跟上,欲夺其命…,因缘复杂,非凡夫所知。乃至有贪婪心深重的鬼魔因见「其人在生磁场甚至临终呈现的阴相磁场与其相近」,而欲伺机而动、掌控其一生的业场不令逃脱,临终勾勒其魂,令其做其鬼魔眷属……等不可预知的情形发生,非「…
《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