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再來度化衆生;心中總是祈願這位菩薩真來化身,回入娑婆度一切衆生。
最令我感動的是師父竟滿我所願,師父果真化身再來!那是在圓通寺爲師父做叁七的當日中午。從修戒師父告訴我們聖照老和尚要爲果蓮師父做七七,每七全日念佛、誦彌陀經後,那時我和同修即發心載蓮友每七必到,回向果蓮師父高增蓮品。記得叁七中午,我未到寮房休息,只坐在車上假寐。
尚未入睡之際,蒙蒙中,突一尊尊佛菩薩一一現前,然後見到果蓮師父坐在正中央蓮臺上,全身真金色,放出金色光芒,相好光明,莊嚴無等倫,對我微笑贊歎道:「你帶這麼多人來念佛啊!很好!很好!」我十分驚喜,「阿彌陀佛!」沖口而出,眼睛一開,聖境消失了,但依稀覺得師父還在面前。
師父現身讓我親睹,神通自在,已有叁次,每次皆光明莊嚴、不可思議。他和清淨海衆道侶隨方示現,說法度衆廣利人天。雖然師父已是菩薩行者,卻未曾忘記我們,也未曾忘失他再來度生的願力,令我無量的法喜、欣慰!深盼果蓮師父時時加被我們這群娑婆的遊子,早日度化我們,極樂世界永相聚。
(叁)亡者中陰身爲何會現前?
以上實例是一個「意外身亡」而在死後便因「開示得宜」與「助念因緣」及「自心念佛」得力而超生淨土的「特殊例子」。當知若是亡者在「臨命終時」沒有往生淨土,而令其「中陰身」現前,就證明他在臨終的一瞬間,或者臨終的數分鍾、數小時、甚至一日、二日、叁日……內「正念念佛之心有間斷」,心有旁骛,心念受到幹擾、驚嚇、不安、或者在遭遇意外摔倒、重擊、火燒、溺死時,大多因頭部、身體、四肢瞬間遭遇劇痛、悶燒、窒息、缺氧及驚嚇過度所致,一定會不由自主的苦惱心現,不能在死亡的一剎那間掌握心念,看破放下色身,才會令(中陰身現前);除非此人在臨終前已經因「念佛功深」進入「一心專注」的境界,而且在「突發事件當下」正在念佛進入「一心不亂」之境,甚至在「突發事件當下正在契入『欲界定』」中,乃至在「突發事件當下正在證入色界初禅」「正定之中」,才不會因爲突然在痛苦的重病中死去,或者意外事故而令「其心波受到幹擾」。否則在「未證初果」前的任何人皆會因臨終「突發事件現前」如突然重病昏迷猝死或意外事故身亡而暫時因「念佛正念之心中斷」而淪入中陰身間。
如瑜伽師地論說:「若是證了聲聞初果及二果的聖者,在其臨命終時,爾時我愛亦複現行,然此預流及一來果,于此我愛,由智慧力,數數推求,製而不著。」何況尚未證果者臨終突然重病現前(如因癌症而死,大都非常痛苦。)或者因意外事故而死,若是在突發事件當下沒有相當的「正定力」,必然會令「心識受到幹擾、驚嚇、不安」,而不由自主的淪入「中陰身」間。
(四)淪入中陰身間求生淨土必須比生前更加用功念佛
在中陰身期間,若是想要超生淨土,只要神識一清醒,清清楚楚接受自己已經死亡的事實,接受自己因爲重病而死,或者意外身亡,並未因生前用功念佛而生淨土,此時此刻,絕不能氣餒,必須比生前更加用功念佛,時時刻刻,憶念「阿彌陀經」所說「淨土莊嚴景像」,發願在「中陰身期間」,「一心念佛,求生淨土,見佛聞法,隨佛修行」,念念不忘,唯佛是念,心無旁骛,只要尚在「中陰身期間」,尚未與「未來生緣銜接」之前,皆屬「不定業」,皆有希望頓轉「中陰身」的陰暗磁場,成爲「善業或淨業資糧」,超生善道或天界,甚至超生淨土(必須是生前曾經用功念佛者)。而且此人的「中陰身」所顯露的身相磁場,必然呈現祥和、敦厚的能量,異于「俗人的中陰身陰暗、雜亂的業場」。(有眼通者可見)
(五)此人因生前念佛「定業純熟」而有「瑞相可見」
並且此人若是生前念佛已經非常專注,已經成爲「定業純熟」、將要往生之相已經現前,而于臨終突然宿障現前,于重病昏迷前或者突然遭遇意外事故前,必然在其「周身磁場」上,亦絕對因「念佛至一心不亂」而與「佛力的光明能量相應」,而呈現異于常人的祥和、安穩、莊嚴的光明能量顯相,不因將要發生「重大事故」而不見(如功力深的氣功師、瑜珈行者、道家行者、佛家修行者稍有定力之人,皆可用直覺力、氣感或者心眼及眼通等觀見。因爲「異于常人」的人身「氣場」、「光場」,是通外道者所見。只是外道行者雖可觀見或者感覺到「人身的祥瑞磁場」,但是並不能就此正確分辨這是「佛菩薩的光明能量」,或是「正道者的光明能量」,抑是「相似佛法外道」的「光明能量」的顯相……!如筆者認識一位師父親見過一位比丘尼曾經「從早到晚」「用功念佛半年」,其周身充滿祥和、莊嚴的磁場並且身上隱約中有異香飄逸(非一般人可見,修禅、修密者乃至瑜珈行者、道家行者、氣功行者亦複如是,在其身心磁場上必有異于常人的「光明異相」呈現,但因「知見不同、修法不同」,「顯相亦各有不同」,此則印證「相由心生」的道理。)何況是一生依「淨土正見」用功念佛至「生西定業純熟」的境界者,如何在臨終之前不會有「異于常人」的「祥瑞業場」呈現呢!
(六)若是宿世有重大定業罪障必須現前不因已證念佛叁昧而不用受報
有人會問:既然在生念佛已至「一心不亂」,爲何臨終前尚會突然重病昏迷或死去或者遭遇意外事故身亡,修得這麼好,難道這種「重大定業變故」將要現前,他會沒有預知能力嗎?
當知縱然「此人有預知能力」,如證阿羅漢果的目連尊者于死前被外道以亂石砸死,豈會沒有預知能力?爲何不避?當知是宿障現前,必須償還,此即說明了必須是一定要在此刻現前的重大業障,仍然躲不過。因爲「般舟叁昧經」亦說,證念佛叁昧者,若是有宿世重大定業惡報應當于今世現前受報,還是要報,不因「已經證入念佛叁昧」而不用受報。如水果成熟一定會掉落地面,你如何能令果實熟透而不用落地!
同理,今生「念佛專注成就」,臨終前已形成「定業成熟」,將要往生淨土之兆,雖然「重大業障現前」,暫時因「心念受到幹擾」而淪入「中陰身間」,但是因其在生「用功念佛已至一定程度」,必有護法神守護,只要在「神識蘇醒」的當下用功念佛,心心念念想著生前所熟悉,所憶念的「淨土莊嚴景象」,憶念甚至背誦「阿彌陀經」,仍然會因今生「定業純熟」、生西的果實資糧已經純熟而于「中陰身間」于佛力持續加被下,念佛至一心不亂,而超生淨土。(但是死後的時間最遲不會超過叁、四日便應轉生淨土,不能拖得太久。因爲拖得愈久,越會有「中陰身間」的差別因緣現前,品位也會愈低,未來生緣銜接的業感力量亦會越強、越近,而障礙往生的善因緣。)
(七)生前「散心念佛」者是否中陰身間有希望超生淨土?
然而若是生前「散心念佛」(程度不一),在沒有病痛幹擾下或者沒有「意外事故」發生下,尚因臨終受到「各種人事、情愛因素等」擾心,而甚難提起「念佛正念之心」求生淨土,何況是臨終重病或意外事故突然死去者,想要在中陰身間求生淨土,是非常困難的,必須有具備「淨土正見」的善知識引導念佛,而且比生前更加用功念佛數倍,萬緣放下,「心心念念唯佛是念」,沒有一點雜思妄想,只要尚未與「未來生緣銜接前」,均是處于「不定業」期間,此時只要亡者有「善根」能在「極短暫的時日下」念佛成就「正定之力」,均有希望超生淨土,但是最遲不會超過死後「七日」,因爲一般而言,死後七日便會有「生緣」出現,有福德、善心者甚至更早。但是也有「特例」,見後續實例即知。
因爲縱然此人臨終因重病死去或因意外事故死去,進入「中陰身期間」,如果真能往生淨土,也一定會有瑞相現前,如其「靈位」會顯現祥瑞之相,不會有陰暗的氣場彌漫靈堂,因與濁亂氣場不相應故。而且不會令旁人感到害怕、不安,並且感覺其靈堂、相片呈現安祥、光明、莊嚴之相,令人心生歡喜、恭敬、尊重,但是不能因此「瑞相現前」而證明其人已經往生淨土,因「生天」者或者轉生他方「善性世界」者亦有此瑞相。甚至其人會夢示「親人」將要于何時何日蒙佛接引,往生淨土。(後續自明)
(八)一般人中陰身現前絕對不是只有「個人念佛心念」的單純問題而已
但是蓮友不可因見「中陰身間」尚有念佛超生淨土的機緣,便在生前「散心念佛」,冀望「中陰身間」因超薦得力而轉生淨土。當知「中陰身間」超生淨土者,是「特例中的特例」,是對宿世有深厚善根與今世具有淨土正見用功念佛者的萬分之一的「有因有緣」的「方便救拔而說」,絕對不是一般在生「散心念佛」者所能承擔!
因爲「往生淨土」是「定業純熟」,沒有在生的「用功念佛爲因」,那來「臨終」的「生西業果成熟」呢?更何況生前不種「精進念佛」的修因,欲于「中陰身間」成就「生西的淨業果報」,更是難上加難!
因爲一般人只要「中陰身」現前,絕對不是只有「個人念佛心念的單純問題而已」,尚牽涉到在臨終之際與「中陰身間」業感相應的其他問題,如會有「其他孤魂野鬼現前幹擾,在其身旁徘徊,及宿世或今世所結冤親債主的冤魂在其臨終之際現前索命,甚至在其生時便已一直跟著「在生之人」等著「見縫插針」、「乘虛而入」的情況,擾亂或破壞「其人」身心健康、家庭事業……而在生之人不知不見,猶不知「用功念佛」,尤其「墮胎者」與「五戒」俱犯者,乃至以「瞋嫉心」造下畜生業報者,更因其色身有「陰暗」磁場的顯相而令其他鬼魂蠢蠢欲動,在旁跟蹤欲住其身,甚至宿世冤親債主的鬼魂就此跟上,欲奪其命…,因緣複雜,非凡夫所知。乃至有貪婪心深重的鬼魔因見「其人在生磁場甚至臨終呈現的陰相磁場與其相近」,而欲伺機而動、掌控其一生的業場不令逃脫,臨終勾勒其魂,令其做其鬼魔眷屬……等不可預知的情形發生,非「…
《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廣釋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