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生跟死已经安详自在,生跟死在他来讲,是平等一如了。得跟失就更不会影响他了。
那我们修到这个境界有什么意义呢?依心理学来讲,一个真正打破我执的人,他才是真正最健康、拥有健康心灵的人。因为他没有烦恼;因为他跟众生、跟世界是一体的,宇宙事就是我份内事,我份内事就是宇宙的事,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他跟宇宙是结合在一起,所以大悲之心油然而生。众生的苦难就是他的苦难,世界的灾难就是他的灾难,他跟宇宙是合一的。我们讲修道的可贵,就是在这个地方。而不是说我们修道到最后,豁出我执以后,我就不管众生的生死,我就不管这个世界的成坏,不是这样子的。一个圣者破除我执之后,因为无我才能大悲。我们平时虽有同情心、有爱心,但是都是跟自我结合在一起,这个都是有限的。
我们看到世界上这些宗教的创造者:释迦牟尼佛、默罕默德、耶稣,或是像印度的圣雄甘地、世界上许许多多的伟人,多多少少都跟无我相应的;他跟无我相应以后,他就能够去拯救人类、拯救国家世界的危机,他可以拋头颅洒热血这样去为众生服务。你看印度的德蕾莎修女,她抱着麻疯病人,病人在她的胸怀前死掉,她觉得这很安详,没有什么。如果是有我执的人,一想「哇!有麻疯病的人,他会传染我。」你敢不敢抱他?不敢,因为你有我执。
所以,一个圣者已经挣脱了自我的束缚以后,他就是能够拯救宇宙、拯救世间众生的心灵,可贵就在这里。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体会到,不要对我们的妄念讨厌,不希望它来,而是要把它导引。我们看到那个火很可怕,会烧房子、会烧死人,但是我们可以把火控制好,可以用火煮饭、烧热水洗澡。如果我们说这个火不好,我们讨厌它,不对。我们说这个瓦斯很毒,那世界上最好不要有瓦斯,可是我们可以用瓦斯来煮饭。我们的车子会撞死人,我们不要有车子,也不对啊!我们好好的保养、好好的驾驶,车子就帮我们,可以载货载人,省力气、省时间。
心念也是如此。我们每一个人拥有一个无上的至宝,如果我们不去善于运用的话,会造成我们生命的困扰,会造成家庭的破坏,会造成社会上许许多多的不安。整个世界人类的不安,就是我们内心的不安。每一个人内心的不安,就造成家庭的不安;每一个家庭的不安,就造成社会的不安。宇宙一切问题的核心点,就是我们有一颗不安的心灵。所以修道的可贵,就是让我们怎样去找到安心之道。
心地法门:「华严经:如散乱心,了别缘起,心起不知何所缘起,心灭不知何所缘灭。」
这是讲到我们的毛病了。我们拥有一颗无上的至宝、佛心,但是我们不懂得善用,我们的心很散乱,一下东一下西,一霎那之间已经有无数的妄念在内心里面升起。
我们的心两种现象:一种是散乱心,一种是昏沉心。我们心有这两个特色,一个就是往上不断的飞扬,想东想西,想过去,想未来,这是散乱心;想多了以后,累了,他就会想睡觉,就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连晚上还在想,这是昏沉心。晚上的想,是梦中意识,跟白天的明了意识是不同的。白天的明了意识我们还多多少少会去控制它,延着我们的需求、我们的欲求去思考。但是梦中意识就不同了,我们会梦到身体飞起来了,梦到中奖了,梦到什么......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们晚上梦到奇奇怪怪的境界,根本就不是人世间所有的境界;我们看到许多的往生的人;常常念佛持咒的人会梦到佛菩萨。每一个人的梦不同,因为每一个人想法念头不一样。
我们心有散乱、昏沉这两种毛病,它就会有这些现象:第一个,心很散乱的人,学习力量很薄弱,学习的东西记不起来。像小孩子好动的,学东西就学不来,这就是他不能停下来。散乱心的人学习的效果非常的差。第二,是不能洞见未来,即将发生的事情没有办法去见微知着,了解它会成真。然后对烦恼的制伏力非常的薄弱。
我们的心如果不加以训练,因为它有昏沉、散乱的毛病,所以我们要发脾气的时候,简直就是不能控制。我们起恶念、起嫉妒心、种种的一切,因为我们的心很散乱、心很昏沉,所以对烦恼的没有制伏力。用现代语言来讲,就是EQ 很低,情绪的掌控很差。还有AQ, 对挫折的抵抗力也很差。
所以,我们之所以烦恼,是因为我们的心散乱、昏沉,我们的心有这个病。经上说,众生的烦恼有小随烦恼、中随烦恼、大随烦恼、有根本烦恼(贪瞋痴),而昏沉跟散乱属于八种大随烦恼,力量很大。我们不能控制情绪,我们学习的效果非常的差,我们对挫折抵抗力差,就是散乱昏沉在做怪。
我们有散乱心,「心起不知何所缘起」,妄念起来了不知道,就叫做「无明」。然后这个「心灭不知何所缘灭」,妄念消灭了,我们也不知道,也是属于无明。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心念的生灭现象,妄念来知道;妄念变化,也知道;妄念消灭,我们也知道;生住异灭我们都能清清楚楚,那就天下太平,没事。可是我们凡夫不知道这个妄念生灭现象。
举个例子来讲,比如说我坐在门口椅子上,眼睛睁得大大的,清清楚楚的,假设小偷来了,我眼睛瞪着他看,甚至我拍桌子,做出响声,小偷赶快跑了。如果我睡着了,这个小偷就进来了。我们也是这样子,因为我们没有正念,失去正念,妄念就不断的出现,甚至这个妄念来的时候,我们也不知道,这就是众生的毛病。所以说「心起不知何所缘起,心灭不知何所缘灭」,为什么它来、为什么它走,都不晓得。这是凡夫生命的现象。
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心不去训练它,它就是用这个昏沉跟散乱来困扰我们的生命。我想举个例子来讲,比如说有一面镜子,镜子有油、有沙、有灰尘,这面镜子还能照脸吗?不行。你必须把这些油、这些沙、灰尘去掉以后,这面镜子就很好用,人来人现,你身上有脏的,一照镜子马上就看出来了。
有些人整天昏昏欲睡的,这个人总明不总明啊?不聪明喔。吃饱睡、睡饱吃,这种人不行喔。睡太多也不好,睡不足也不行。有一个老板很卖力工作,我问他:「你晚上几点睡觉?」他说:「我一天到晚忙啊!现在经济海啸,我要认真工作,否则我每个月三四十万在贴,那我很认真工作的话,一个月大概贴二十万。所以我必须工作到晚上两三点。」我说:「我们三点就要起床了。」他说:「你们起来,我们刚好睡觉。」我说:你睡不足的话,你的身体不行。
白天我们工作忙,晚上就好好的休息,这是养生之道。你不要说:「师父说昏沉跟散乱不好,那我廿四小时都持经念佛诵咒。」修道也不是这样修的,因为佛法里面也讲到一种力量,叫「休息力」,休息也是修道的一个科目。听了会很高兴吗?休息力,讲的是适度的休息。比如说你一白天忙忙忙,忙着诵经拜佛做事,你晚上休息以后,精神百倍,你去读书做事,效果会很好。
那你说:「昏沉散乱不好,那我不要睡觉。」不行,会生病。师父有没有用过这方法?也用过。因为觉得时间实在是不够用,所以晚上不睡觉,打坐;想睡了就站起来;站起来还想睡怎么办?走路;走路累了也不敢坐,因为一坐下来就会睡着,所以半蹲;廿四小时不睡觉。有没有效果?没有效果。后来黑眼圈,像熊猫的眼,然后头昏昏的。
廿四小时不睡觉,结果是第二天不能睡觉、不能吃饭、不能做事、不能诵经、不能念佛,最后再睡一天把它补回来,所以得不偿失。我现在学乖了,晚上十点钟睡觉了,三点钟爬起来,精神百倍。所以用功也要得法,用功不得法的话,这个身体弄坏了,道业也不能成就。
☆
我们的心有这个毛病:昏沉、散乱,如果我们打坐、修止观,止就是对治这个散乱,用「止」来停止妄念;对付昏沉的时候,就必须修观。也就是用止观来对治这个昏沉、散乱。当我们的心不是昏沉也不是散乱的时候,心就可以掌控啦,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去解开束缚我们生命的我执我见。修止观,就必须回到自我身心最后的一个据点,就是我执我见。
透过止观而挣脱我执我见的人,我们说「转凡成圣」。这个圣者拥有一颗圣洁的心灵,他不再有恶念啦,他这个时候每一个念头都是在利益众生,他可以帮你加持。圣者具有这种无形的力量,他可以帮你加持,他甚至一句话就解决你的灾难。你以为他有什么神通,其实,在一个圣者的内心里面,他不会有一个念头说「我有神通。」他只要动个念头,他就可以心想事成,但是他不会去想到说:「我要几亿万」,他会对众生念念当中暗中来帮助我们、加持我们。
所以圣者的可贵就是在这个地方:因为他没有束缚,生命的无明绳索已经挣脱了,他没有昏沉散乱的现象,他的生命就是一片光明圣洁。我们只能用这两个字:「光明」、「圣洁」、或者是「喜悦」、「安详自在」,这是圣者生命的现象。
我们要了解到说,我们拥有一颗很可贵的心,这个心的毛病是散乱昏沉,你不要听从它胡思乱想。如果我们加以训练心,经过止观、毗婆奢那、奢摩他的训练,它就有这么大的作用。
我们举个例子来讲,比如说一堆砂,这个沙里边含有金矿,你很认真的筛,筛出少许的金矿,然后把它溶解在一起,可以做戒指、做装饰品,还可以用在工业上,像箔或是装金,就可以保持很久、亮亮的。我们的心也是这样子,经过训练,远离这种散乱心、远离昏沉心,这个时候它产生特殊的作用。
《善用其心》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