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法云灌顶 谁是善知识▪P2

  ..续本文上一页也未必!那谁是善知识呢?待回答这问题前,我们且先提示个公案:

  

  临济义玄

  镇州临济义玄禅师,曹州南华邢氏子。幼负出尘之志,及落发进具,便慕禅宗。初在黄檗会中,行业纯一。时睦州为第一座,乃问:「上座在此多少时?」师曰:「三年。」州曰:「曾参问否?」师曰:「不曾参问,不知问个甚么?」州曰:「何不问堂头和尚,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师便去。问声未绝,檗便打。师下来,州曰:「问话作么生?」师曰:「某甲问声未绝,和尚便打,某甲不会。」州曰:「但更去问。」师又问,檗又打。如何三度问,三度被打。师白州曰:「早承激劝问法,累蒙和尚赐棒,自恨障缘,不领深旨。今且辞去。」

  

  州曰:「汝若去,须辞和尚了去。」师礼拜退。州先到黄檗处曰:「问话上座,虽是后生,却甚奇特。若来辞,方便接伊。已后为一株大树,覆荫天下人去在。」师来日辞黄檗,檗曰:「不须他去,祇往高安滩头参大愚,必为汝说。」

  

  师到大愚,愚曰:「甚处来?」师曰:「黄檗来。」愚曰:「黄檗有何言句?」师曰:「某甲三度问佛法的的大意,三度被打。不知某甲有过无过?」愚曰:「黄檗与么老婆心切,为汝得彻困,更来这里问有过无过?」师于言下大悟。乃曰:「元来黄檗佛法无多子。」愚搊住曰:「这尿床鬼子,适来道有过无过,如今却道黄檗佛法无多子。你见个甚么道理?速道!速道!」师于大愚肋下筑三拳,愚拓开曰:「汝师黄檗,非干我事。」

  

  对于这个公案,我们且提出三个问题来探究:第一、为什么义玄三度问法,三度挨打?第二、何以大愚禅师反赞叹说:为黄檗老婆心切也?第三、义玄开悟后,何以谓:佛法无多子?

  

  现首先看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义玄三度问法,三度挨打?如果我们多看禅宗公案,便知道黄檗禅师的道风一向非常峻烈,不是出手棒,便是斥口喝,而不是慈悲温柔的这一套。所以三次问法三度挨棒,何止对于义玄另眼相待而已!想必在黄檗禅师座下,习如家常便饭。

  

  但各位想想,如果是你,能挨得了几顿打?想必还在打别人时,便自个已吓跑了。然而更奇怪的是:大愚反说他老婆心切,非常慈悲。而现在要慈悲的话,就得嘘寒问暖、满嘴关怀,其何相应于禅家的本色。最后何以谓:佛法无多子─佛法本来就没有什么稀奇的。

  

  对于以上三个问题,我乃总括一句话,就可全数回答─那就是「佛法并非向外求也」。所以黄檗禅师的意向乃很明确:如你向外求,我就把它打回去。求一次打一次,求三次打三次。

  

  然而很多人即使挨打了,不要说三次、五次,甚至十次、廿次,都不可能醒悟,他为什么打你?因为我们还是抱持着向外求的观念而企图去理会!故终理会不得也。因此也唯有真正的禅师才能体解到:黄檗的老婆心切。

  

  最后的黄檗佛法无多子─佛法本就没有什么稀奇古怪的。我们且不必被大乘所误:法门无量誓愿学。岂不闻庄子所言:吾生也有涯,其知也无涯;以有涯求无涯,殆矣。其实真正的佛法,不必学那么多。因为真佛法者,唯向内求也。而向内求的究竟处,即是「无所求」尔。

  

  因此谁是善知识?对于一个心一向外求的人而言,即使是临济义玄碰到了黄檗禅师,黄檗禅师还不是他的善知识─因为白白挨了三顿打,还丈二金刚摸不着头绪。甚至即使是提婆达多,碰到了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还不是他的善知识─因为我们知道提婆达多最后竟下地狱去也。于是如果连佛都不是善知识,那你还有得求吗?当然没得求了。

  

  所以如果我们的心一直不能安份,而假借到处寻访名师的名义,攀缘滋事。则即使找到了黄檗禅师或释迦牟尼佛,他对你只将是无可奈何而已!因此将心向外找,必谁都不是善知识。

  

  反过来说,如果心能够返照,则到处都是善知识。如禅宗的公案里,有因见桃花开而开悟的,有因听公鸡叫而开悟的,有因闻妓女唱歌而开悟的,那桃花、公鸡、妓女等,不都是他的善知识吗?而桃花是无情物,公鸡乃三恶道众生,妓女是世间所不入流者。既这些都可能是善知识,则还有何处无善知识呢?

  

  所以「谁是善知识呢?」既到处都有善知识,也到处都无善知识。而其间的差别乃:我们是否真曾安份去用功。如能安份落实去用功;则用到功夫纯熟了,就自相应有开悟的因缘。反之,心不安份用功,却千山万水到处去寻找善知识,那只是蹉跎岁月罢了。

  

  所以我们的结论很明确,谁是善知识?佛法常曰:依法不依人。故如从「依人」的角度去寻找善知识,则绝对找不到。至于「依法」呢?法就是修行的方法,而方法不只要听,更且要练。待练到纯熟了,自能带着我们一路越过千山万水,重重关卡,而到达寂静安乐的彼岸。

  

  所以不必再瞎心盼望,希望参访更多的善知识,希望能捡点得更多的偏方。此乃「此地无银三百两」,正明示着你乃不能安份调心尔。比如即以我个人而言,家师虽是国际有名的禅师。可是事实上,在他座下也不见得每个人都能在禅法上得到真正的受用。故得不得受用?不只因为师父教授的关系,更且因为个人用功的关系。这也就说:我诚愿各位,能真心安顿下来,而善自用功。否则,在这个时代里,不是没有善知识,而是善知识泛滥成灾。君不见南传、北传,显教、密教,都在大张锣鼓,各显神通。于是乎,为方法学太多了,反对每种方法都没有信心。

  

  记得刚出家时,乃有人问我这个问题:「师父!请问应如何为佛像开光?」我心头正想:你这个问题当是问错人了!正犹豫当怎么回答时,他却又接着说:「我已请问过十位法师了,结果十位法师的回答都不一样!」我心头一亮:像这样子再来问我,倒是问对人了。

  

  于是我振声答曰:「何以都不一样?乃为没有标准答案也。而你还傻瓜到处去问。如果我也再说一样,你必会更迷惑道:怎么又是第十一种讲法呢?于是乃再去问第十二位法师。而这一问再问,穷追不舍,便是轮回的真相。」

  

  所以今天我们修学,好象老牛拖破车似地非常难上道。而其症结乃自己不肯死心塌地的去用方法尔。所以「谁是善知识?」你当下用的方法,就是你的善知识。如果你却对它毫无信心的话,我想任何人都帮不上你的忙。好!今天就讲到这里为止。快亲近你的善知识─用方法去!

  

《法云灌顶 谁是善知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