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见性成佛 第二十一天▪P2

  ..续本文上一页主释迦牟尼佛,不可忘本。你今天剃度要感恩师长,不可忘本。你喝水要拜水井,不可忘本。吃水果要拜树头,不可忘本。本,就代表有个根源的意思,我们有一个清净的佛性,不可以忘本。本性本来具足不是外求的,不可忘本啊!哇,解释下去,我们台湾人讲的,叫做「奇摩子很好」感觉很棒就对了,我就非常珍惜「如本」这个本字。

  总之,这个本就是一,不可以忘本哪!本,就是一个根源,由根源所产生,演化出无量无边就是多,多是妙用,一心能生万法,一虽然不算多,但是也不能说它少。如果你说少的话,从自性生那么多心出来,欢喜心、痛苦心、嫉妒心、我慢心、慈悲喜舍的心,讲不尽说不完啊!演化出来的心太多了。所以一不算少,道理在此。以上就是将「禅」简单解释它的意境,代表万法归一的世界。

  你若见性,就向你恭喜了,具足这么光明解脱的意境了。「禅,它是没有对立的世界。」为什么说禅是没有对立的世界呢?意思是说「禅」是经过见性以后,产生自性解脱的一个意境。当中存在一个「无对立」,因为只要有对立,就落入生死网中,有对立就有烦恼,有对立就会互相障碍,有对立就有利害关系。修道就是要修到没有对立、达到绝待、进入绝待当中,见到他清净的如来藏性而解脱。

  那么,什么叫做「对待」呢?比如说,黑是对白而言,高是对低来说,低是对高而言,大是对小而言,小是对大而言,男是对女而言,女是对男而言,天是对地而言,地是对天而言,清净和污秽两者是对立的,这都是对立法。但是修道要达到「法无有比」,法如果还有比的话还有对立者,不名为法。法者是解脱法啊!既然还有对立就有生死、有轮回、有痛苦。譬如你现在为何烦恼?因为你有对立呀!因为你有执着,所以有烦恼痛苦就有黑暗,你若通通无对立,一切都是光明、解脱、自在清凉的世界。

  所以「修道」是修一个没有对立的。例如你我二人,大家彼此意见不同、有利害关系就对立了,修道就是修一个没有对立,彼此可以沟通、流通、自在出入,观念纠正过来。所以没有对立就是禅的世界,是解脱的世界,道理在此,叫做「法无有比」。在【维摩诘经】说:「法无有二」有二就有对立,有比就有对立。如果修道人不能远离一切法的对立者,永远处在对立、有二,这对你的见性都没有帮助,也就是说你没有见性,当你见性的时候,就恭喜你已达到绝待了,你跟佛菩萨没什么两样。

  所以我们修道就是要达到对立的净化「能所双亡」。所以说「禅」是没有对立的世界。既然禅的世界也就是生活在自性中,需要远离一切对立、远离二法。以修道的过程为例,你说观世音菩萨到底是男性还是女性呢?常常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说,观世音菩萨不能说他是男性或是女性,你若落入男女相,那么此人并未见性。因为「性」非男非女、可男可女,说是男性就等于不是女性。但是观世音菩萨不但能示现男性,也能示现女性,不但能示现女众,也能示现男众。不要说有能力示现男女众,哪怕是六道的众生,他都有办法示现。不但六道众生能示现,他也能够示现菩萨、缘觉乃至阿罗汉,千变万化,哪里能局限在男众或女众当中呢?

  观世音菩萨不能以男身或女身来论长短,如此你并未见性,为何而言?因为「性」非男非女,可男可女。因为观世音菩萨愿力已经自在,随着度众生的方便而能千百亿化身,所以还未开悟证果的凡夫众生的你我,都是业力所感召的,你出世为男生,你身不由己,你不能当女生。你出世为女生,也是身不由己,你不可能当男生,是业力感召的,业力是不能自主的,不能控制的。就像世间人讲的,你无法作主。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凡夫众生由业力所感召的男女相,说他男是男、女是女,但是观世音菩萨已经修到见性成佛了,所以要做男人做女人,可以随心所欲。

  过去,唐朝以前的观世音菩萨,所雕塑的佛像有的有胡须,观自在大丈夫啊!观自在就是观世音,他是有画胡须的。唐朝以后,宋、元、明、清时观世音菩萨度众生,就示现女人身较多了。所以在一般人潜意识的观念里,认为观世音菩萨是女性,因此圣像都画成女人身,其实这样也不标准,画菩萨相的人,会画的不会画出来一看就像男生或像女生,他是大丈夫相,是脱俗超凡的意境,用女人身来安立,这样就不对了。所以观世音菩萨的「性」非男非女、可男可女。但是你不可说那不就是「阴阳人了吗?」这样就误会了,造口业了,他是愿力自在,出世男生或女生,要变化男或女,随心所欲自由自在。

  所以我们修道当中,有一天,你修到见性,开悟证果了,你就像观世音菩萨一样,可男可女非男非女,非男非女的意思是说没有被束缚住、控制住,非如此不可,没有局限就对了,叫做非男非女,可男可女,称为自性妙用无穷。不但可男可女,也可四生、六道、四圣如此叫做自性妙用无穷,变化多端,化身无量,观世音菩萨就有这个本事。

  总之,观世音菩萨有能力达到这种可男可女,非男非女的境界,就是他见性以后,生活在禅的世界,没有对立性的情形,没有对立一切都好说。例如圆形,圆形就没有对立,三百六十度都可以让你自由自在来旋转选择。若只是九十度,九十度就有限了,二十度有限,十五度有限,一度更加不用说了。所以三百六十度的选择是变化无穷的,代表见性圆满的人,你的「性」就生活在没有对立的状态。因此变化多端示现无量啊!佛菩萨是如此,凡夫众生先听如本法师说一些见性的道理,成佛的道理,以后你修到与法相应,信解行证已经相应,你就没问题了,生活在没有对立的世界,化身无量的世界了。你若见性以后,生活在禅的世界,是没有对立的世界。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特别去看他的弟子,他的出家众好几千人,好几万人,佛陀抱持着欢喜心去巡视、看看,关心他的出家弟子。阿那律尊者正要穿针缝衣服,但他的眼睛因为用功过度而失明,针穿不过去,释迦佛陀看了以后生起大慈悲心,就在他旁边讲话了,佛说:「阿那律呀!阿那律,我佛陀帮你穿一下针吧!」此时阿那律尊者非常感动,贵为一位王子出家,贵为一位佛陀,一位人天的导师、四生的慈父,要替他穿针,内心有无比的温暖,无比的感激。他说:「佛陀,岂敢岂敢我不敢当啊!您贵为佛陀为我一个小小的阿罗汉穿针,我承受不起啊!」佛陀说:「因为你是我的弟子,佛性平等,今天你有小小的困难,我帮你穿个针与你结个善缘吧!」让人听起来是何等快活、何等温暖啊!

  「我要和你结个善缘」这就是佛陀和弟子之间没有对立性、没有高低的对立,你想想看,所以在高能自在,在低也能自在,这才是真正的自在。如果你眼睛永远是看上面,都是生活在高阶层里,不知道低阶层的痛苦烦恼,这种人无法得到人心。所以,我们现在的官员都很有智慧,很疼惜百姓,会深入民间了解人民百姓生活的状况,如此才有办法处理百姓的困境。佛陀在三千年前早就这样做了,他不以为成佛以后高高在上,看底下的弟子爱理不理。这样不能堪称为佛,因为佛是生活在「禅」解脱的世界,是没有对立的世界,没有高低的世界,这点非常重要!

  还有一次,阿那律尊者的眼睛失明,行动不便做事比较迟钝,眼睛看不见怕跌倒、碰撞,有一次在洗衣服,释迦牟尼佛就靠过去说:「阿那律尊者,佛陀来帮你洗濯。」阿那律尊者非常感动,佛陀用水帮他擦背、洗澡、洗衣服。于是有人讲话了:「释迦牟尼佛是王子出家的,阿那律尊者也是王子出家的,可能比较有优待喔?可能有特权,对其他的弟子也这样吗?」同样也是这样,我只是拿阿那律尊者的例子,向各位报告而已。虽然佛陀是王子来出家,阿那律尊者也是王子来出家,国王的儿子出家是否就对他特别优待?有特权吗?绝对没有。阿那律尊者受到佛陀的帮忙,对佛陀就更加尊敬,缘份结得更深了。所以生生世世阿那律尊者都做释迦牟尼佛很得意的门生,一佛出世千佛护持,所以阿那律尊者也是过来人,是来世间帮忙释迦牟尼佛行化度众生的。所以说一佛出世,千佛护持,道理在此。

  一位佛陀来人间就有几千尊的佛随之而来,示现不同的身份和角色、背景来护持、支持、赞助、支援这位佛陀,推动*轮度化无量众生,阿那律尊者也是其中的一尊。所以,诸位!你我大家如果成佛以后,自然会来世界度众生,不一定来娑婆世界,去十方世界度众生,自然也会感召你有缘的一千尊的佛,来帮你推动*轮。这叫做什么?一佛出世千佛护持。

  我们的课题是讲「见性成佛」的道理,见性以后才起修,修到与法相应,最后成佛。所以我们修道是以见性为先,已经见性之人,他自然就会修行了。如果没有见性的人,都是用他的妄想、意识在为人处事、修行,这是有为生灭法,如何来成就佛道呢?所以修道是以「见性」为先,那么「性」是什么东西呢?

  诸位!佛性是无好无坏、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东西。但是凡夫始终未见性,什么垢、净、增、减,他根本都不知道啊!所以佛性到底如何呢?我们不要讲得太玄,其实,佛性是无好无坏,看你如何去运用而已,叫做「性无二别,随用立名。」性若众生用变成众生性,佛来用变佛性,畜牲用变成畜牲性了。所以性无好无坏,看你如何运用。那么我们就要拿来用在好的方面,拿来修行成佛啊!嗯,这句话说得很对;你若用到杀、盗、淫、妄堕落之因,堕落之因必然感召三恶道,那是用到坏处去,变成三恶道之用了。所以,开悟圣僧教我们如何用性,来看他如何教。

  开悟圣僧云:「自性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自性若恶用即众生用,若善用即佛用。」

  好庄严,三两句话就讲完了。我们说见性成佛,诸位,这就是如何见性如何用功的法门了。心,只有一个,演化为六识、七识、八识,这些问题慢点说。以小乘而言,一心能生六识,大乘佛法说一心能生八识,我们现在不要讨论这个问题,先以小乘而言。「自性能生六识,叫做眼耳鼻舌身加上意识正好六识,一心能生六识,在耳称耳识,在眼称眼识,在舌为舌识,身体就叫身识,你的起心动念叫做意识,叫做自性能生六识。」你六识出六门,见到外面六尘的世界,我们称为「三乘六等于十八界」六识有六界,六尘有六界,六根有六界,加起来正好十八界。其实十八界若净化解脱,就出离三界,自性解脱了。他说:你的六识在六根当中,出出入入无障无碍没有污染,看到六尘的世界,心清净自在解脱,皆从自性所起的妙用。如果你的六识也就是你的自性,有染污有偏邪,这样会起十八邪,十八界当下就变成十八邪。

  如果你的自性端正解脱没有污染,十八界当下就变成十八正。为什么?关键在你心的问题,你六识的问题,六识若没有污染,一正一切正,心若邪若偏有污染,一邪一切邪,道理在此。最后开悟圣僧告诉你,你的自性若作恶,叫做恶用,这样就变成众生用,变成六道众生用了。你的自性如果用到端正,用到善的地方去叫做善用,就变成佛用了。所以说众生也在用,佛也在用,两个用都是用,可是他们两个动机、作法就有高低的差别,在高低差别中,就演变出个人的果报不相同。否则你做众生是做什么意思的?你用到不法落入因果,恶用了,所以变成四生六道去了。你若用到端正,行持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六度万行,最后的成功者、胜利者,成佛也非你莫属。各位清楚了吗?如果清楚,将开悟圣僧的话再念一遍:

  开悟圣僧云:「自性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自性若恶用即众生用,若善用即佛用。」

  诸位清楚了吗?好庄严的结论啊!恶用就变成众生用,善用就变成佛用,所以性无二别,随用立名,看你怎么做,做恶得恶,做善得善,你所做的是污染不清净的,就变成魔的境界。你若清净解脱,没有对立,没有纷乱,到最后万法归一,就是佛用。所以用有差别,果报当然有差别,修道就要用到好的地方,一切都好说,最后成佛也是你呀!

  

  

《见性成佛 第二十一天》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