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天
诸位观众、诸位菩萨大家好:
我们在修道过程中,每一个人都不敢否认人人有业障。不过,听到业障我们不要怕,因为多生累劫以来你我免不了有造业,当然业有善有恶,这里所指的是恶业而言。既然我们多生累劫有造下业因,当然要受业报的事实,这叫做平等、平等,除非你没做,没做就没有业报,有做就要勇敢承担你行为的责任,这样才是一个有承担的人,才堪称为佛弟子。
自古以来,许多高僧大德、修道之人当业障浮现时他能承担,因此他自在解脱。所以我们不要逃避业障,不用杞人忧天未来的事情,老是烦恼业障不知何时会现前,你不必烦恼这些,如果这样,你每天烦恼罣碍会障碍你该做的工作,这是不对的。所以,既然有业障会现前,当然要有勇气将它忏悔掉,以后不要再犯就好了。所以说忏悔,忏悔这两字什么意思呢?「忏」就是将过去多生累劫以来,乃至今世所做的业因忏除。「悔」就是以后不再犯就是悔,这才是忏悔的本意。如果一方面忏除过去的罪业,现在又继续造此业因,这样是不行的,这样再怎么忏悔都无法清净。所以忏除以前的罪业,后面要加一句不要再造业因,如此忏悔才有实质的意义。慧海禅师教我们如何来忏悔,忏悔若不得手或者法门不对,你如何忏都忏不清净。我们来看慧海禅师怎么说:
「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
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
重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好庄严!教我们如何入手的方法。他告诉你,一切业障有如大海那么多叫做「业障海」,算不尽、看不完的业障。你知道业障从哪里来吗?「皆从妄想生」。我们起妄念,造妄业,受妄果,一切业障不能离开心,心能造一切业,业由心所生,所以万法唯心就是这个道理。你所造作之一点一滴善恶之业,全都是来自于你的妄想之心。他告诉你,如果要忏悔的话,你只要「端坐念实相」重点在此。你坐好,自己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而起心动念是来自你的自性,也就是实相,也就是你的如来藏性。那么,如来藏性、佛性是实相无相,无相就是无念、无住、无境、无尘,这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只要你端坐念你的本来面目,观察你的本来面目,见你的自性「重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所以已经参见自性之人,他在消业障是不费吹灰之力,轻轻松松就能净化。「重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见性之人,慧力非常强有雄厚的智慧力,能顿断他的三毒无明烦恼。所以在修行的过程,见性的法门对佛弟子而言是立于非常关键的问题。
见性的人修道轻轻松松、快快活活,我常说就像吃冰棒一样,凉凉的。你若没有见性要消业障也好,念佛也好,论智慧之妙用也好,会较薄弱使不上力。所以见性一切都好说呀!包含忏悔业障,开悟圣僧也告诉你,「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重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三两句话就教你了。
仁者仁者、诸位贤达、社会上的名流仕绅、学佛的同仁啊!你们听到了吗?如果想要忏悔者「端坐念实相」重点在此,你坐好坐端正,观照你的自性,自性是实相无相无不相。看不到、摸不到、抓不到,心里无相、无尘、无境、无念,但是他存在。那是不可说、不可说的大光明如来藏性,被你见到以后「重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你再大的罪都有办法消除,再深的罪都能连根拔起,所以见性的人慧力很强。
「重罪如霜露」譬如早晨,因昨晚有雾气、有霜,结果树叶上遗留有一些露水,不耐日光的照射而蒸发,露珠不见了,为何如此?「重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因为我们的罪也是如幻如化空性的,在你的智慧普照之下,重罪之业同一时间就消除、净化了,叫做「重罪如霜露」。所以我们多生累劫如果做了杀、盗、淫、妄乃至犯科累累,罪恶贯满的事,也不用烦恼,你好好参此见性法门「端坐念实相」。那么你的重罪也会如同霜露,慧日可以将它消除、净化。喔::这样听起来很安慰,也对修道觉得有信心,不错,何况业障也是如幻如化。
佛经讲一句话,幸亏业是无形无相的,如果有形、有相、有色摸得到看得到的话,你自己会吓到。所以佛陀说:我们多生累劫以来,身、口、意所造的杀盗淫妄,不分重罪、轻罪叠起来比须弥山还高,幸亏业看不见,若看得见自己会被吓死。但是造了那么多业当中,再怎么说,一切罪都没有离开妄想心,离开心一切都不用说了,没办法再造业了,因为业由心所生。要忏悔罪业,从心下手就对了,心若能净化所有的罪业,当下你的自性清净。所以如本法师的偶像六祖惠能大师,他就这么说:
六祖惠能大师云:﹁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诸位看清楚了吗?他说所有一切罪,都是由你的心所生起。杀生不能离开心,偷盗不能离开心,强暴犯邪淫不能离开心,心不动哪里会起淫心?心不动怎么会说谎?心不动怎么会偷别人的东西?一切万法由心所生。既然一切万法由心所生,你所做的罪业,要从心忏除。譬如这块布脏了你要洗这块布,你洗别的布就洗错了。罪由心所生就要由心来忏悔,将它制止、切断、净化这样就对了。
「心若灭时罪亦亡」你心里的烦恼、所做的罪业如果灭除的时候,就看不到你的罪了,罪亦亡,心若亡罪亦灭,两项达到空无一物时「是则名为真忏悔」。所以,当初我看到【六祖坛经】这四句话,说出了一位修道人应如何达到理性的忏悔,达到彻底净化我们的心地,这四句偈最为中用。这也是为什么流传一千八百多年来,受到我们佛教徒喜爱的原因。他说出了罪由心起将心忏的道理。所以这四句话若能日夜读诵,日夜念之,你自然会调整自己的角度然后契入,要如何修行、如何忏悔自己就会了。
有的人忏悔方式,只是在事相上忏悔,在佛陀面前求哀忏悔,哭一哭、喊一喊、念一念,这种忏悔都是皮毛而已,真正的忏悔要从心地去下功夫,也就是理性之忏不是事忏,这属于理忏。所以六祖惠能大师这四句偈颂,是教我们如何理忏,教我们如何将心里所有的罪吐出来、驱除、净化的方式。我们再来念一次: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罪是可以消的,罪是可以灭的,如果罪不能消灭、不能净化的话,自古以来所有十方三世诸佛,是怎么成佛的呢?佛过去也是和我们众生一样,苦苦恼恼、烦烦恼恼啊!也一样会杀盗淫妄做坏事,但是他经过学佛修道以后好好忏悔,知道一切业障皆由心所生起,于是就非常精进、勇猛用功修行,最后「端坐念实相,重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他就是如此成就佛道的呀!所以过去诸佛也是凡夫,他之所以可以修到成佛,就是他知道罪是由心所生,罪是可以消、可以灭的。若不能消、不能灭,佛如何成呢?同样的理由,你我大家还没开悟证果以前是凡夫众生,有前例可遵循,有佛陀的前例让我们看,我们的罪业也一样可以消、可以灭的。不用烦恼,你我大家成佛是有希望的,因为罪业本空。
世间人往往有一个遗憾,我说这遗憾的心声给大家听。有很多人感慨一生当中,做了很多罪业,我说这是正常的。过去没有学佛没有修道没有听经闻法,当然无知造业,什么叫做无知造业?他造了业但不知那是不应该,甚至当做是应该的。不论他明知故犯也好,无知造业也好,总是做了。你放心,哪怕造多少罪业,业总是会消会灭的,因为罪业本来是空幻不实,如霜露、如泡影、如梦幻、如电光一样,所以【金刚经】说: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切有为法包含你的重罪轻罪。令人感到很安慰啊!因为我们的业障、烦恼可消可灭可净化,所以我们以后有成佛的可能性。所以我们世间人不要常常说:「唉!我不敢想喔,终其一生造了那么多业,杀盗淫妄、喝酒吃肉、找粉味的,做一些有的没的,荒腔走板的罪业一大堆,我不奢望成佛,成佛我不敢想。」千万不要如此说,这样说是不对的。再大的罪业都可以消除可以净化,因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过去也造了许多恶业,但是禁不住他认真的修行,禁不住他诚心的忏悔,禁不住他精进的听经闻法啊!久了以后渐渐罪消业亡,因此清净光明的本性就显露了,最后佛道圆满。所以过去的诸佛是如此,我们以后要成佛,听佛陀的话就没错了。
所以你的自性如果起一个恶念,要赶快忏悔掉。你的自性若生一个善念,自然会得到如恒河沙一样多的功德。所以我们佛教说要常发心,就是这个道理。发什么心?发断恶行善之心、发帮忙人的心、发菩提心、发成佛之心、发讲经说法度化众生的心,把心发出来,关怀社会的心发出来,把国家认同的心发出来,发心啊!发好的心,歹心不要发。不要发那种如何来偷、如何来劫、如何强暴、如何白天观察地形地物,夜晚如何来搬::喔!这种心不可发啊!拜托一下。以后的下场北京语叫做「吃不完兜着走啊!」以后你吃不完,你会遭受果报并且遗憾不已啊!所以发心有两种,发善心和发恶心,我们不可发恶心,不可发恶心比善心多,那样就提早收摊了。世间人发的心有时候会让你料想不到,发什么心?如何来扳倒他、如何来扯后腿、如何来把他「 臭」这种叫做「夭寿骨」。所以一念善的心若起,天堂等着你。一念恶的心若生,地狱在等你了。善、恶、天堂、地狱就在一念心,只是迷、悟有别。但是关键处、自由意识还是操纵在自己手中,看你怎么做而已。所以一切人为的因素要克服,至于我们多生累劫之业何时会现前?我们不必去烦恼。
总而言之,业障是可以消的,再怎么大的罪业,也同样净化得掉。所以六祖惠能大师才教我们,要知道如何修道,佛法是依何为根本?你要弄清楚,佛法是以心为根本,绝对没错,忏悔要由心下手,念佛也要从心下手,成佛也要从心下手。所以六祖惠能大师修道由心把握住,修道是以心为根本一切都好说。六祖惠能大师教我们如何…
《见性成佛 第十八天》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