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见性成佛 第十七天▪P2

  ..续本文上一页,她认为怎样就怎样,没有引经据典,经典也不听闻,她和世俗男子做男女之事,犯了淫戒,有人劝她,也有比丘劝她,她听不进去就是听不进去,告诉她:「我们已经出家了,还做那些男女之事,不行喔!」她就说话了:「我和某一位在家人做男女之事,我又没有偷,也没有抢,彼此高兴的呀!犯此淫欲,又不是偷盗,又不是杀生,彼此得到快乐,彼此之间也是心甘情愿的呀!哪里有什么罪不罪的呢?」诸位啊!严重吗?破见了,观念错误了,见解错误,破见之人当然包含破戒,她犯戒后又累犯,到后来难逃业报。受到业力的感召,犯了破戒、破见,堕入无间地狱,不快活啊!所以我们听佛陀的话就没错,破戒还多少可以原谅,忏悔可以得救。破见之人不但不惭不愧还自以为是,这种人佛陀想要拉他一把,也没有能力救他啊!我才说破见之人无可救药,破见有包含破戒。破戒之人还有救,因为他没有破见。

  我们学佛过程中之所以会说这种话,原因就是我们台湾宝岛当今佛教徒,很多都犯了这个毛病,尤其现在很多在家居士,发心在家学佛,绝对向他恭喜是好事,可是他并没有学戒律,视戒律为绑手绑脚很啰唆。其实这样不对,戒律、戒条,越持会越释放越解脱。像被绳子绑住解开了,就好比用刀将你身上的绳子切断,解困解开你的结,这样解释才对,若言绑手绑脚是解释错了。所以越持戒之人,他的心地就越清凉,越持戒之人越自在解脱,越持戒之人就越有禅定有智慧。他不持戒没关系却又犯了邪见、破见,认为戒律是束缚,因此不愿受五戒、菩萨戒,自己学禅学到最后「禅」得不到,只是口头上讲得很美,话很会讲很会说,避开了戒,学到最后杀、盗、淫、妄,肉、荤腥都吃,骨头也啃,酒姑且喝之,如此也称为学禅定,让有正知正见之人、有知识之人、有深入佛法之人感到很纳闷,是遗憾之事。所以要先持戒才有禅定,有禅定之后,智慧自然流露能降伏烦恼、顿断三毒,最后成就菩提之人也是这个持戒之人。

  接下来修道人要「见性成佛」,当然要持戒,要有禅定,要有智慧,绝对百分之百的正确。一个见性之人,绝对不会造恶业,他能断恶行善自净其意,不可能造一切恶业。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造作一切恶业落入因果,必然会感召沉沦三界内,看是造什么业就感召往生哪一法界。所以开悟圣僧说:

  「罪业报生三恶趣,

  福业报生人道及欲界天,

  不动业报生色界无色界天。」

  三句话就解决了。犯罪业之人也就是杀、盗、淫、妄,甚至在国家社会犯科累累,罪恶贯满之人,当然造了业因会感召业果,最后果报在三恶趣,也就是地狱、畜牲、饿鬼不如意的处所,那就累了。或是你做了一些善事,做一些福业,帮忙需要帮忙、安慰、关心的人,救济需要救济的人,你做得到的,竭尽你的经济能力去支援人家,你的福业做那么多,自然在百岁命终时,感召来世再为人身,甚至可以感召出生在天上,做天女、天神或天子,叫做「福业报生人道,欲界天的天神、天女。」你在修道过程中,持戒学禅定达到一心不动,虽然无法顿断贪瞋痴烦恼的三毒,暂时将烦恼无明伏住,这样会感召色界天和无色界天,所以说不动业会感召出生在色界和无色界。开悟祖师用此三句话,就说尽了一个人在世间造业的状况,会感召到哪一道、哪一界去。再念一遍:

  「罪业报生三恶趣,

  福业报生人道及欲界天,

  不动业报生色界无色界天。」

  诸位,前两句容易听懂,后面这一句稍微解释一下,「不动业」是何意思?「不动业」表示一个人常常持戒坐禅,他的心当然就一念不生,有禅定不会随意起心动念,不会心猿意马,暂时得到清净之心,他尚未将善业和恶业超越还未净化。换一句话说,他的贪瞋痴三毒是暂时伏住、抑制住,这样就不简单了!他常常坐禅持戒,在百岁命终以后,会感召色界和无色界天,由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进入,往生到四空天,所以不动业会感召色界和无色界,道理在此。你若是常造福业,做善事做功德之人,对社会、国家很有贡献的人,甚至你劝人学佛修道,本身修道、弘法布教度众生,有这个福报在百岁命终自然会感召至善道去。如果念佛之人,可以往生到西方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去。你好好参禅悟道本身可以开悟证果。修行就看你如何调整方向,看你的动向如何,来决定你未来的去处。

  做福业自然感召福报,感召人天。我们以梁武帝为例,梁朝梁武帝他能够感召做皇帝也有前因,我来讲这个前因给诸位听。原来梁武帝这位皇帝,在过去无量世以前,是一个樵夫,樵夫就是砍柴、卖柴维持生活的叫做樵夫。有一次上山砍柴时,在半山腰看到一间破漏的庙,庙里有一尊佛陀塑像坐在那里,佛陀塑像坐在里面很庄严,是很好的事,可是屋顶的瓦破了,雨水渗进来,太阳照进来,把佛像晒得快要损毁。此时樵夫心中生起了一念慈悲心,将他自己戴的斗笠,拿下来戴在佛像头上。佛像戴上了这斗笠那气质不知该怎么说才好,觉得很奇怪,佛像戴斗笠。可是他一片好心好意,很诚心帮他戴斗笠,同时又发起一个心念,嗯!佛像在这里戴斗笠也不是办法,于是他将卖柴的那些钱,出资请工人来修补这间庙,结果庙让他整建完成,重修就对了,最后发心功德圆满。一来,他的好心好意,将自己的斗笠戴在佛像头上,给佛像遮风蔽日,第一桩功德让他做到了。第二桩功德出钱修护这破漏的庙,将屋瓦盖得好好的,加上平常乐善好施,喜欢布施三宝做功德。因此,他的第八阿赖耶识,全部是善的种子,念头一涌现全都是做慈善、功德的,帮忙需要帮忙的人,心里全都是善的种子、善的业识,因此感召来世做梁武帝呀!道理在此。

  所以凡事有它的前因后果,你看梁武帝他的福报很大,过去生中知道要供养三宝、乐善好施,这是构成他以后做皇帝的前因。所以有时候看许多人欣羡一些人,但欣羡那些人,又何尝知道前因呢?都只看到果的时候,不知前因。与其欣羡别人的果那么庄严殊胜,那么如意,不妨你自己先做下清净的业因,乐善好施帮忙需要帮忙的人,布施帮忙如建佛寺、宣扬布教、讲经说法或是铺路造桥,能力够可以做这些事情,如此,你自然会感召来世非常如意。所以自己做善事、做功德、做好事,全都是为自己铺路,别人得不到啊!世间人说「公修公得,婆修婆得」道理在此。

  所以如本也要讲话了,做皇帝?我看没那么简单,做一个总统也一样啊!他平常就结很多很多的善缘,所以这些人自然自由意识,欢喜心选票就投给他,平常多结善缘加上他的理念正确,平常做人非常厚道很会关心人,在他身边就觉得很有安全感,他提出来的理论、治国之道,让人觉得有公理,符合人民百姓的需要,所以全国人民产生一股强而有力的主流,护持这位总统。同样的理由,他之所以能够做总统是得到人民百姓的肯定和认同,在此状况之下,人民百姓自然而然拥护,所以要当总统平常要结许多善缘。

  学佛也一样,你想成就佛道要度化无量有情,同样平常要多结善缘,修一些福业,以后才会感召福报道理在此。其实,我们想要往生到天上做天神、天女或天子这是好事,怎么能说不好呢?绝对是好事。但是为何释迦佛陀说不可生天呢?因为天人虽然比人更加尊荣,比我们的福报更大也较享乐,但是为何佛陀教他的弟子不可生天呢?因为生天不究竟,生天还没达到了义,生天后,真的寿命是很绵长好几千岁,好几万岁,好几万亿年,但是你的寿命总是有尽的时候,福报若享尽照常堕落。所以在此不究竟的情形之下,佛陀才说「佛子不生天,生天非佛弟子。」道理在此。比方说,你的福报总是用得完,虽然你很会赚钱但是用久了,也有用尽的时候。同样的道理,天人的福报享尽,禅定若尽照常堕落。奉劝诸位在修道过程中,不可有生天的观念,所以在百岁命终时,有天神、天女、帝释天天王、梵天王要带你去的话,你千万不要去喔!因为去那边,我已讲过不究竟、不圆满,不是去那边不好,因为福享尽,禅定若尽照常堕落,道理在此。所以百岁命终时,比如说有妈祖、土地公、还是五府千岁或是天上的帝释天王要带你去,你千万不要去,与其往生天上的天堂天界,不如往生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智者大师说:「六欲天上现五衰,三禅天上有风灾,要君修到非非想,

  不如西方归去来。」

  在欲界里,欲界六天有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等,叫做欲界有六天。六欲天的天神临命终时,会现五衰相,有预兆就对了。第一、花冠会萎谢,比如妈祖快要死了,花冠会萎谢、雕零。第二、身体会发臭。第三、不乐本座,天神的宝座就不会有欢喜心要坐,会厌离。接下来所有的天神眷属一个一个远离他。再来天神本身有毫光,毫光会消失。当气力衰尽一剎那间就堕落了,叫做「六欲天上现五衰」现五种衰相,象征这个天神要去「找他阿公吃咸粿︵即往生之意︶」了。所以佛陀说「佛子不生天,生天非佛弟子。」道理在此。为什么?因为天神的福报会尽、禅定会尽,尽的时候自然堕三恶道。

  在佛陀时代,佛陀说了一个例子。有一位天神在「非想非非想处天」,在三界里最高的一天,也就是在无色界的最高天,他的福报享尽,死后直接堕入驴胎。所以佛的弟子没有生天的观念,如果有生天观念,就符合了佛门中的外道,我们要往生极乐世界。他说「要君修到非非想,不如西方归去来」与其往生到非想非非想处天,这个天界的天神,寿命是很长很长的,现在讲就是好几百万亿年,非常长的寿命,但是那么长的时间,也照样有尽的时候,有堕入三恶道的一天。所以说与其往生到非想非非想处天,不如往生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道理在此。因为往生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你须先了办你的生死,寿命无量啊!【阿弥陀经】说:「往生者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寿命和阿弥陀佛的寿命都是无量寿。」既然寿命无量,我们亲近阿弥陀佛,听他讲经说法不用多久,就会证成无上菩提,到时候我们的愿力自在,福报无量,智慧是无量无边。神通呢?六通具足,具足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样样具足,十方世界任你遨游来去自在,这样才会快活呀!你在极乐世界成佛或开悟证果以后,要来这世界度众生,就像桌上拿柑橘,动一个念头就到了,因为你的愿力自在。

  凡夫受业力的束缚,当他要出生的时候不能不来;要死的时候不能不死,生死摆不平不自在。有愿力修到开悟证果之人,他要来则来,说走你留他不得,他生死能自在。所以我们为佛弟子要谨记,如果今生无法拚到开悟证果,不要灰心,还有一个法门很殊胜,释迦牟尼佛教我们念「阿弥陀佛」的圣号,直往西方极乐世界,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证成无生法忍以后,福慧成就,你自然发大乘心行菩萨道,倒驾慈航来这娑婆世界度化无量有情,因此先往生再说了。

  

  

《见性成佛 第十七天》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