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迷失主人甚可怜。」
清楚了吗?若是清楚向各位恭喜。佛教界出家众很多,也有很多在家居士在修道,但修不来,学了一大堆要用都用不来。其实修道,首先要「见性」就没错,否则你都用妄想意识为人处事,既然用妄想意识来为人处事,就免不了会沾染尘埃,这样不叫做修行,修行就是让你的心不要染污,见到光明本体,如此就是了。所以禅宗的话比较了义,禅宗的话比较锋利,这「锋利」的意思就是指修道的窍门把握得住的意思。有一位修大般若智慧的修道人,他修到见性,由空门入道然后见性成佛。来看他怎么说:
「般若深妙慧,通达万法空,
佛魔有何别,只在心疑中。」
这些话说得庄严解脱。他说大般若、大智慧又深又宽广又微妙,是构成开悟证果的智慧利剑。所以学佛没有智慧无法成佛。我相信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没有一尊佛没有智慧,每尊佛都会讲经说法,了解人生宇宙的真理,如此才叫做「佛」,「佛」就是「大觉者」呀!「大觉」就是充满了摩诃般若大智慧,佛陀样样都会,样样都知道呀!不然如何称为佛陀。摩诃大般若对佛来讲,都成就了。那么佛的大智慧是如何成就?就是「通达万法空」。人生的真相是空性的,宇宙万象也是空性的,一切色法是空性的,一切心法也是空性的,一切有为法是空性的,无为法也是空性的,世间法是空性、出世间法何尝不是空性?叫做「通达万法空」。
此时见到空,「空」不是「无」是指「万法皆空」。但是空不可离开万有,离开万有一切法的空性不可得,叫做即有即空,即空即有,空有不二。你听到空以后不要联想为断灭空,以为什么都没有的空,那样叫做完蛋、糟糕,修到邪知邪见,修到误会佛陀说空的道理。空是建立在万有当中,以般若宗来说,诸法皆空,不否认假有。唯识说空不可否认意识的存在,若连同意识也否认掉,追求断灭空、顽空,就叫做邪见。所以「有」没离开「空」,「空」没离开「有」,有的当下是空性的,不是离开有,另外有空可得啊!你通达万法皆空的时候,佛魔有何别呢?这才是重点所在。你悟空以后,所担心的是魔无法悟此「万法皆空」,若能悟万法皆空,魔也是佛。换句话说,佛不能悟诸法空性的话,佛也是魔啦!所以佛和魔的区别,就在是否能悟诸法皆空。悟诸法皆空以后,即空、即假、即中,空、假、中三者是一体三面说。悟空以后魔也是佛,不能悟空、假、中的道理,那么佛也是魔。佛是悟万法皆空成佛的,魔以后要成就佛道,也不能不经过悟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故说「佛魔有何别,只在心疑中。」只因你迷惑即空、即假、即中,对空、假、中无法深入了解,如果了解以后有何疑呢?所以凡夫众生之所以无法开悟证果,问题出在无法悟到「万法皆空」。佛陀之所以开悟证成菩提不染万法,就是因为悟诸法空性。再念一遍:
「般若深妙慧,通达万法空,
佛魔有何别,只在心疑中。」
凡夫众生多生累劫以来,因为无法肯定自心就是佛。在此情况下善根永远无法流露,人人有佛性,修道就会成佛,成佛不是佛陀申请的专利品,只有佛陀可以成佛而已,没有此事。所以佛不是只有一尊而已,有三世诸佛、十方诸佛、无量诸佛,佛是人人可以成的,只要你按照佛陀的理论和方法,按照三藏十二部教典去修行,人人都可以成佛。所以,佛教称为「普门」,即门路很宽是人人可以成佛的,又称为平等的宗教,是人人可以成佛的宗教。并非只有释迦佛陀能成佛,阿弥陀佛不能成佛,或是你我大家都不能成佛。误以为佛陀是高高在上的,佛陀永远在上、我们在下,无法和他一样,若如此,这个宗教就没有意义了。以基督教而言,上帝是高高在上的,你往生到上帝的天堂、伊甸园,你永远只是祂的子民、仆人、百姓而已,你不能有意图想要登上上帝的宝座,你不能做上帝,上帝永远高高在上,是至高无上的,你永远只是祂的子民而已。你若宁愿信奉这种有阶级的有主奴关系的宗教,那就另当别论。佛教是没有阶级的,你修行可以成佛,没有阶级,若有阶级就是你还没有开悟证果,若开悟证果就没有阶级了,人人可以成佛。成佛后有大智慧、大愿力、大慈悲、大喜大舍、辩才无碍、福报无量、平等平等的没有阶级。
好比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老师为何会做老师?老师、教授也是从读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硕士、博士读上去的啊!学习到最后圆满做老师。没错,你不会永远当学生,你只要认真用功读书,有一天从小学、初中、高中读到大学、研究所、博士,你也可以当教授、老师呀!所以老师是人人都可以当的啊!老师没有申请专利和特权。成佛也是一样,佛是由凡夫修行明心见性,修到福慧圆满、庄严自性而成佛,我们按照佛的教法去修行,有一天也会成佛。所以佛教是平等的宗教,是人人都可以成佛的宗教,这样知道了吗?不像天主教、基督教、回教有主奴关系,我们到上帝身边只是祂的百姓、奴隶而已,没有办法成为上帝,这叫做有阶级、有对立,不是真理。所以知识分子要听就要听这些,要看就要看这些,这是窍门所在。你要和这种有阶级性、有对立性的相应,或是要和平等性、没有阶级性的相应呢?这选择权由你自己决定,我相信你的眼睛是雪亮的,明智之人有明智之举啊!不要让自己的权益睡着了。
「通达万法空」这是转凡入圣必经的阶段。我常说十方三世诸佛,全都是证悟空性而成就佛道,没有经过空性的洗礼,佛如何得、如何成呢?绝对不可能。所以了解诸法空性不可得,这是一个方便法门。最后要教你不要执着万法,因为万法是生灭的,如梦幻泡影,若对梦幻泡影,虚幻的万法加以执着,就是颠倒。所以佛陀说「空性」是叫你「不要执着」的意思。所以【金刚经】中有一句,我一听觉得非常相应,把世间的真相一语道破,它这么说: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为法」就是因缘法,因缘所生的一切万法,如梦幻泡影,是有为生灭呀!例如这些花很庄严,由性航法师慈悲一大早就来插花,这些花也是生灭法呀!早上开得很艳丽,也许黄昏、晚上就谢了或两三天就谢了,所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如作梦般的幻化,如闪电一闪即逝变成幻影,水泡也有一生一灭,表示世间存在的一切有为法是暂时存在的,透过时间考验,很快的就幻化成泡沫了,叫做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一切人事物、感情、富有、贫穷乃至富丽堂皇的房屋,你所喜爱的轿车、权威、名声、势力也是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你要有这种正确的认知,这样就与法相应了。所以当初我看到【金刚经】这四句话,当下就领悟,世间只是暂时借住而已,你拥有的一切是暂时借你用的,不代表你带得走,因为它也如幻如化、如梦幻泡影。就算性命活得再久,也会毁坏啊!所以有智慧的人就看得很远,自然不会留恋,不会执着,不会罣碍,自性解脱。所以在【大般若经】释迦牟尼佛说:
【大般若经】云:「六度不可得,声闻不可得,独觉不可得,菩萨不可得,如来不可得,何以故?于菩提道中,一切法皆不可得,本性皆空故。」
说明一切万法包含了世间法、出世间法,全部都是假名安立而已。比方说「六度不可得」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名为六度,这是修道庄严自性,修福慧的宝筏、法门,六度也不可得,但是在不可得当中,会庄严你的自性。譬如以我讲经说法为例,我讲到现在将近一个小时了,可得吗?不可得,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但是说它不可得,在不可得当中,你已经了解佛法了,你说不可得吗?不可得,但是你都通达了,这就是微妙之处。透过如幻如化的语言,透过如幻如化的作用,因此悟了真理,你说你无得吗?也是有得啊!但说你有得的话?得在哪里?如梦幻泡影。所以在世间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当中去见到真理,离开假,真理不可得。一切万法都真真假假,在真真假假中悟你的本性,悟入真理。
所以你不能否认一切假相,不能否认讲经说法,所以佛陀说了这些庄严的道理,这当下让我悟入了。他说:「做幻化的*轮、梦幻的佛事,做如水中月的佛事,在假相当中办佛事,最后庄严自性、福慧圆满见性成佛。」「做梦中的佛事」意思是说你做这些事,虽然是假相的、是幻化的,但是在假相幻化当中入道见性,这才是真正的修道目的和意义。讲经是幻化,但在幻化当中悟性,悟道理,你不藉这幻化假相如何得到真理呢?难怪世间人说「藉假练真」。的确,身体是假的,但是可以做出许多利益众生的工作,帮忙需要帮忙的人,讲经说法度化无量众生,如此假虽假也是真呀!真是由梦幻泡影的假相来成就。在这真假当中悟明本性,是目前当今之务。
「六度不可得」,在不可得当中去成就六度,「声闻不可得」也就是阿罗汉也不可得,不过不可得却大得特得,最后见性出离三界,证成阿罗汉声闻的境界。「独觉不可得」悟此十二因缘因此开悟证果,十二因缘不可得,但悟十二因缘成就独觉的境界。「菩萨不可得」悟了自性以后,证得法身大士,虽然这也是假名,但是你已经证得菩萨的果位。「如来不可得」如来也是假名,方便施设的名称,以后你证到佛果时,「如来」这个名称也是一个假名而已。虽不可得,但确有如来的境界,不可误以为断灭。这样知道吗?
何以故?在一切菩提道中,一切法皆不可得,因为本性皆空。因为本性皆空不可得,所以在不可得中悟明本性,因此见性成佛。所以这说明了出世间一切万法也同样是空性,在悟空当中,见到甚深微妙的自性,这才是如来说空的道理。说空却否认一切法的存在叫做断灭,这是危险的。【大般若经】这些经文如本再念一次:
【大般若经】云:「六度不可得,声闻不可得,独觉不可得,菩萨不可得,如来不可得,何以故?于菩提道中,一切法皆不可得,本性皆空故。」
这就是我们要说的话啊!总之,「佛魔有何别?」佛和魔有何差别呢?很简单,因为佛已经证悟诸法皆空的道理,所以成佛。魔之所以为魔,就是因为没有悟入诸法皆空,所以仍然停留在三界内。魔就是没有悟诸法空性,以为诸法是实有的。其实诸法皆空是诸法本来的面目而已,佛陀来人间诸法也是空性,佛陀没来人间诸法也是空性。所以诸法空性是诸法本来的面目,佛陀来不来人间,诸法都是空性的。因此,诸法空性不是佛陀申请的专利品,佛陀那么大公无私,不会说这是我申请的真理哦!佛陀不会说这种不讲理、自私的话。相对的,佛悟诸法空性以后,说出诸法本来的面目让你知道,佛陀厉害呀!伟大啊!他不会贡高我慢,不会说诸法空性是我发明的,他不会这么说,如果佛这么说,那么佛就是不讲理的。所以诸法本来就是空性的,不是佛陀申请的专利品。
佛陀为何讲解空性的道理?因为众生执着一切诸法以为实有,因此,佛陀慈悲说:「不可以哦!诸法是空性的,你留恋诸法,诸法是空性,不留恋诸法,诸法也是空性,与其留恋诸法而带来生死轮回痛苦,不如了解诸法空性,这样你才不会留恋执着罣碍。一切人事物也是一样。」所以在人生的过程当中,有许多痛苦烦恼的事情,不要去执着,执着是空性,不执着也是空性。自古以来有多少伤心事、痛苦事,如今又何在呢?变成梦幻泡影了,变成历史不存在了。你从少年到现在遇到多少欢喜的事,心甘情愿的事,遇到多少称心如意的事,如今又何在呢?诸法如梦幻泡影,已成历史了。所以世间无常空性是世间的真相,我们千万不要被假相骗了。了解诸法无常,此人已渐渐入道,渐渐不会留恋,不会贪染五欲六尘,受想行识乃至财色名食睡、五欲六尘不会去沾染,不会爱恋,渐渐净化……渐渐解脱……最后自性解脱,嗯!见性了,这才是如来所说空的道理。
《见性成佛 第十一天》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