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去较困难,但是只要你向前走,到最后你就有到达这个山顶的一天。他做了一个譬喻,他这么说:
「学佛犹如学登山,后步总比前步艰,
只要继续向前走,终有一日达顶巅。」
学佛好比爬山,爬山大家都知道,前脚跨出去以后,第二只脚要登上去必须付出相当的力量,要攀爬上去腿部要有力,腰部和脚、腿的力量,全身的力量要用出来,「后步总比前步艰,只要继续向前走,终有一日达顶巅。」到最后就会到达山顶。
我们台湾最高的山,就是玉山。很多人有登山的好习惯,我们要称许、赞叹,常常登山的人身体好可以延年益寿,会长寿。因为爬山全身筋骨都运动,汗流浃背,体内的脏东西,随着汗排出体外,所以常爬山的人,你看他的面貌很青春有养颜作用,脏污的汗都排放出来,喝矿泉水有新陈代谢、迎新弃旧的功用,所以身体就健康,因此爬山是好事情。平时我没有什么嗜好,我闲时就是多爬山,你不爬山以后你的腿渐渐会萎缩,你不爬山身体会渐渐无力,爬山是很好的运动,会将你体内的毒素排放出来,一定要达到流汗,流汗后喝矿泉水,把脏汗排出去,清洁的水留在我们体内,新陈代谢,对健康有帮助。
学佛非常困难,就像爬山一样,有的很陡峭,有的很好爬,有的很难爬,有的完全是垂直的,要拉绳子、要钉岩钉,那种不好爬,我们衡量自己体力不要勉强,有人山没爬成却跌得满身是伤,所以要量力而为。做得到才做,做不到不要勉强。有的爬山跌得跛脚破相,那样我们是不赞同的,要找适当的山爬达到运动的效果就好了。学佛也像爬山一样,这是暗示。修道,「富贵修道难」真的吗?我真的看到许多富贵的人要修道很困难,他以为修道都是那些歹命人、贫穷人、可怜人、倒楣人在修的,一般人十之七、八都存有这种观念,这叫做「富贵修道难」因为他富贵的业,遮盖了他的善根流露,他富贵的业使得他善良的心、道德心、因果心、照顾别人的心都提不起来,富贵往往富而不仁,也有其道理。
你教他利用富贵来修行,否则人生无常喔!他回答你:「就是那些无常的人才去修行。」你一听简直快昏倒了。富贵的业太大,要他善根流露难哪!他回答你:「我娶好妻子、嫁好丈夫、有好儿女且都很有成就,在社会上有一片天,家庭那么富裕哪里需要修道?」你看富贵的业把他挡住了,富贵的业把他遮盖了,富贵的业如同无形的围墙把他围住了,所以善根无法流露。我说一句较粗俗的,也较实际的话,如果他家里死了一个人或有人断了一只脚,或是无常变化发生车祸,那么这个富贵的人,才会多少体悟世间无常要修道。我们活在这世间只是暂时居住而已,富贵的人修道难,道理在此,遇到了无常才会警觉。
多少有钱人都葬身在这次921大地震中,家财万贯一夜之间全部泡汤,这才感叹国土危脆呀!人命无常,他的善根才稍有流露。当然我们只是站在一个角度而言,然而富贵修道的人有吗?有,非常多。他既富又贵,这是多生累劫修来的,再加上善根流露,听经闻法、布施喜舍做功德来修道,我相信富贵的人,他多生累劫也有修道,所以稍微讲一下,就会像野马一样奔驰来修道了。总之,富贵修道的人大有人在,而富贵不修道的人也是大有人在。我常说你在富贵当中更要好好修行,因为环境好、条件好,没有障碍才好修行。因为世间有为的福报,总是有限的,有结束的时候,就算你有千亿财产,也有用完的一天。你要用福德因缘继续培养你的福报才对,继续再修下去,多生累劫修来的福,这一世来享用是好事,但是用这一世的福报再修行,才是智慧之人的选择。
再强调一句,越贫穷就更加要修行,多生累劫就是没有修,这一世的命运才会不好。在不好当中,听到佛法又不修行,是世间最愚蠢的。越穷就越要听经闻法,开发智慧成就你的菩提。但是,太过于富有善根无法流露;太贫穷,穷到三餐不济的人,善根也无法流露。以前我初出家时,很喜欢讲经说法,我告诉大家,家境若困苦,三餐也有问题,就更要修道!他 回你一句,家庭都很穷了,念佛就有饭吃吗?听到这句话真是哭笑不得,快要昏倒。他说得也是有道理,你念佛就有饭吃吗?真的,没有得吃。但是在念佛当中,会慢慢增长你的福报,日积月累,福报的水一滴一滴,滴在你的水桶里,一天一滴,一个月三十滴,一年三百六十五滴。虽然目前看来,这一桶水没有满,但是滴久了,也有滴满的时候啊!你不能说它滴得很慢,就代表它没作用,这是慢慢累积起来的。要建塔也是聚沙成塔、众志成城、福慧圆满。成就那么大,也是多生累劫修来的呀!
念佛在乍看之下,目前感觉不到有得到任何利益,但是念久一点修行久了之后,福报会慢慢累积,「行」就是这样修来的,「福」就是这样累积来的,「智慧」就是这样得来的,要日日夜夜多生累劫慢慢培养起来的。就是以福培福,不要说三餐都不济了还念什么佛呢?对,你说得有道理,我也不要和你辩,但是你念久了,修行久,智慧若开,福现前「福不唐捐」不是强辩来的。
所以修道一定要记住一句话,学佛之人要令他思想、观念改变,要令他行为改变不是那么简单,不谈别的,说改变观念就好。譬如佛教说超度,超度的意义有三层,但是一般人在三层中,抓到的那一层刚好是不了义的,我慢慢分析让你了解。超度有三种,让你知见观念正确。三种超度:第一知见超度。第二现生超度。第三死亡后的超度。「超度,超度」我们常常听到,但是未必能完全了解它的全部面貌。第一是「知见超度」就是思想观念要能转变过来,扭转得过来。若无法改变,你的思想不正确如何超度呢?超是超越,度是度脱生死。思想观念、先入为主的观念钉住了无法动摇,这种人就没有希望了。知见没有超度过来,改变不过来,所以:
六祖惠能大师云:「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
邪知邪见的人、观念转不过来的人,这种人都永远停顿在世间。思想若正知正见,就能出世解脱。他才说「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道理在此,所以修道第一步,就是要先超度你的思想,你的观念要正知正见。你的观念若未扭转过来,你永远邪知邪见,那么你和佛法只是结一个缘,想要升华自己、解脱自己,免谈啊!所以:
【梵网经】佛陀云:「转一切见入佛见,佛见入一切见。」
「转一切见入佛见」是说凡夫众生的知见不正确,要将这些观念全部净化,拋在旁边、暂搁一边,听佛陀怎么说,不要用自己邪知邪见的观念,像无形的面纱遮住、障碍对佛陀知见的认知,那就可怜了。所以一张白纸让你画,不要自己先画满了,没有空间让别人画,别人如何帮你画?没办法。这一瓶水杂质一大堆,你要把清净的水倒进去前,是不是要先将原来的水倒掉,洗干净再弄干,清净的矿泉水才装得进去呀,不然那些杂质还存在,如何装入清净的水呢?再久也不容易成就。
同样的理由「转一切见入佛见」凡夫、天人、阿修罗、地狱、畜牲、饿鬼,这六道众生,转思想观念让他正知正见入佛陀知见,叫做「转一切见入佛知见」太庄严了!「佛见入一切见」有一天你成佛以后,你的知见,六道众生的知见,你一目了然清清楚楚,要度他才能轻而易举,也因此佛陀要度六道众生,就像吃冰棒一样的清凉、轻轻松松的。因为佛陀也是从六道众生中挣脱出来的,从那边解脱出来的,众生的思想何处有问题他清楚,众生的观念哪里有冲突,是否邪知邪见?他都清清楚楚。
所以度众生要按照众生的心结、无明、不了解的地方帮他一一解开。因为佛陀的知见入一切众生知见,众生的行为哪里出了错,有问题、不如法,佛陀都清清楚楚会为他纠正,因为佛陀也是从里面跳出来的。佛陀多生累劫还未开悟证果以前,做凡夫的时候,也是邪知邪见、观念不正确。自从他熏习佛法后,才净化他的思想、观念,才自己超脱过来叫做知见超度。如此知见超度重要吗?非常重要。
接下来说「现生的超度」就是今生要修道超度,你不用再六道轮回,顿断生死入涅槃境界,是为「现生超度」。佛陀时代那些阿罗汉都是现生就超度了,不用等死后别人来超度。第三叫做「死亡后超度」意思是说,在生没有修行,命终后才叫出家众来超度。诸位注意,佛教是重生的宗教,不是重死的宗教,如本的口头语常说:在生时不修行,死后才叫出家人超度者,这是无可奈何的补救方法。所以佛教是重生的宗教,不是重死的宗教。我不希望各位死后拿一点钱,甚至一百万、两百万去请人做梁皇宝忏、水陆法会,这你就错了,你不知佛教在说什么,给那些赶经忏的出家众将你洗脑了。
佛教是重生的宗教,不是重死的宗教,何况在生时邪知邪见,临命终时才叫人诵一部经、几句佛号就能超度,这样叫做特权。你在生时做那么多恶业,思想邪知邪见没有纠正转变过来,如何有办法超度呢?所以在三种超度当中,知见的超度排行第一。第二叫做现生的超度。第三才是不得已的命终超度。如果命终后,能够轻而易举得到超度,那我就不用出家修行了,就不用讲经说法,深入教典了。我不如在家娶个妻子,生个儿子,建立一个家庭,等我命终再叫人帮我超度就好了。一百万二百万一千万来帮我超度呀!可惜那样无法解决事情,金钱如果能够超度我们的生死,那叫做特权啊!不是佛法的本质,是变相的佛法。
所以三种的超度,我希望全国的人民百姓,要有正知正见勇敢接受这个事实。第一要知见超度,你的思想要转变过来,过去要你皈依,总是歪理十八条,条条有理,最后却障碍自己皈依,知见尚未扭转过来,知见还没超度。要他受五戒、菩萨戒,观念一大堆,又是歪理十八条,条条有理,这要如何受五戒?菩萨戒呢?所以,第一你要先改变知见,先知见超度。我常劝人学佛修道,有人说:「修什么道,学什么佛?学佛是消极的,是歹命人才学佛的喔!心好就好了,一定要学佛吗?」他所谓的心好是以什么为标准呢?造口业,也叫做心好?杀人、放火、强奸,说人是非,扯人后腿,吃醋、嫉妒人、怨妒人,叫做心好吗?真不知是以什么为标准。心好即是佛,你的心已经好了吗?你的心好,是没有标准的,只能这样告诉你而已。
在这三种超度里,第一和第二是标准的,但一般的出家人都说最后那个,叫做死亡后的超度,偏重这里,了义的不讲,说这个权巧方便的,这完全丧失佛法的本质。所以在此再三呼吁,只要国人有福报,相信你听到如本法师如此说,你的思想观念会更上一层楼升华起来,向我们国人恭喜再恭喜。其实,学佛犹如学登山,的确如此。一步比一步难,境界是要日日上升的,不要永远停在原地踏步。
首先,你踏入佛门的第一步就非常困难,你思想要改变、观念要改变,因为你多生累劫以来的思想观念没有正知正见,无法入佛陀的知见,所以第一步就很困难了。进入佛门以后,要开悟不容易喔!要明心见性难喔!一步比一步难。见性以后有两种,有大乘、小乘的心境,你有办法进入大乘佛法,想要成佛更加困难喔!所以许多南洋国家的比丘,乃至学小乘佛法的人要他来成佛,难呀!叫他发菩提心,难呀!所以学佛是一步一步难,希望诸位在学佛过程中,要有勇猛心,像野马一样向前奔驰,不要原地踏步,我常说:要更上一层楼。
接下来修道又有一个问题,道理要通达比较快,但是要和境界、事相相应较为困难,叫做「理通容易,事证困难。」但是到最后,还是可以到达顶端。记得有一位开悟圣僧这么说:「我们修道过程中,难免有习气和烦恼,这是多生累劫带来的,你慢慢修总有证果的一天,你不要烦恼。道理贯通比较快,事慢慢修、慢慢进步,到最后会达山顶,习气慢慢改就好了。」我明明知道这个道理就是做不到,不要紧,不要灰心,要沉住气有耐性,总有一天,成佛的果报终有现前的时候。一位开悟祖师这么说:
「顿悟虽同佛,多生习气深,风停波尚涌,理现念犹侵。」
今天你听到见性的法门,已经悟入很深了,好象已有成佛的感觉。「顿悟虽同佛」道理已经通达了,恭喜你,祝福你,恭喜你老人家「顿悟虽同佛」。接下来告诉你「多生习气深」多生累劫以来,我习气很重很深,令人很头痛。「风停波尚涌」是说我已经想将这个习气改掉,就如同海水虽然没有风吹动,但是一时之间海浪也停不下来,要慢慢让它平息。风已经停了,但波浪仍然涌过来涌过去「风停波尚涌」。「理现念犹侵」我虽然很理性,但是理性仍然奈何不了我多生累劫的习气来搅动、骚扰、干扰,甚至起无明烦恼心,起邪见之心、恶毒心、瞋恨心、怨妒心,虽然我是理性之人,也会浮起这些念头,这是多生累劫的业习来搅动、浮现、带动、扰乱而起念,所以要慢慢净化。
道理通达以后,事相要慢慢的修,修到事相解脱打成一片,境界如何都考不倒了,这才叫做道理和事相打成一片,达到不二的境界,就是你开悟证果的时候了。所以,开悟祖师这些话太庄严了!说出我们人性的道理,说出了一个修道人,他的心境常发生的问题。他感同身受说出那么贴切的话。我们再来看一遍:
祖师云:「顿悟虽同佛,多生习气深,
风停波尚涌,理现念犹侵。」
《见性成佛 第十天》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