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人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明心见性,只学禅定,两条腿盘起来,结手印、念咒语、诵经、念佛,要谈开悟证果则是魔说,我的意思是说,修行人每天进入禅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进入四空天,这跟出三界、明心见性了无痛痒,毫不相干。
所以本阶段,是指明人人有个清净的自性,及见性的重要。
涅槃经云:「见佛性不名众生,不见佛性是名众生。」
明心见性后,不再是凡夫了,尚未见本性以前,是名副其实的凡夫,问你是圣人还是凡夫?是问你有无见性来论定,诸位明白吗?所以,历代很多禅师的问答录、圣贤录等言录中有很多见性的启示,对清净自性的自觉是很重要的。
云偃禅师即将开悟证果(见性的边缘),他的师父很慈悲,有一次,云偃禅师问他师父:如何见性?当一问一答结束时,云偃禅师抱着欢喜的心情,移动脚步正要踏出门槛,他的师父说时迟那时快,将门推挤过去,啪!一声,云偃禅师的左脚被门夹断了,正痛得哎哎叫时,师父问他说:是谁在痛?痛是谁?一问之下,云偃禅师马上回光返照,找回本来面目,当下世间少了一位凡夫。
会修行的人都是回光返照,不会修行者心向外在的是非善恶,所以剎那间,云偃禅师收回其心,悟到痛的不外乎自性。诸位!你们今晚睡前,坐在床头思惟这件事,对见性有莫大启示。我说:云偃禅师这只脚断的有价值、有意义,能了生脱死、出三界。
这样的脚断,诸位菩萨!你们想试试看吗?对修行人来说,能出离三界、了生脱死,断一双脚是无所谓的,普通人根机不够,堪受不了这般的教化。例如:你们到法王讲堂向我请示佛法,当你出门时,我挟断你的左腿,看你作何感想?若是没有被你臭骂一顿,怀恨在心才怪呢?被挟断腿,出去之后一定刊头版报纸──世间最残忍的不是在家人,是和尚。
我的意思是说,过去的祖师大德要令人开悟、证成菩提,是不择手段的,慈悲得令人不可思议,或金刚怒目到令人意想不到,所以他的师父知道这条腿若不如此处断,是不会开悟证果的,使其在极痛之下,一问一答中见到自性,所以,若能证成菩提,出离三界,今天不要说是断一条腿,即使断脚断手,也在所不惜,何以故?能出离生死故。
今天我跟昨天同样的心情,昨天演讲之际,有好几千人不能进来,今天来闻法者比昨天更多,因为今天是礼拜天,对于不能进来的三、四千人,我在此致十二万分的歉意,对外面看电视墙的人很抱歉,我欠你们的债日后将以弘法慢慢的还你们,很抱歉!
念佛、参禅、念咒语,甚至听佛法,都无法契会本性,如此一来,这是治标不治本,但是,我的意思不是说念佛、念咒、参禅、听经不好,不是这个意思,这只是权巧方便度众法门。佛法有权教,也有实教,听经闻法,念咒、念佛、拜佛,最后无非要明心见性、福慧圆满,最终在成就无上菩提。
所以念佛是权巧,参禅悟道法门都是方便法,例如我们要上十楼,不能不从一楼、二楼、三楼开始走起,最后方可登上十楼。修道者没有累积这些福慧及开悟的因缘是不能明心见性的,明心见性,不能说是天然或天生的,不是你刚出生人间跟你说法,就会开悟,这是不可能的,这要累积很多福报因缘,才可成就。
诸位菩萨!我们不能否认云偃禅师累生累劫没有修行,诸位听见性法门后会开悟、证成果位,我相信不仅是这辈子所修的,佛教相信,没有天才,没有天生,因为,天才也好,天生也好,都有其前因后果。
所以,修行不得力,不要灰心;考试考不好,不要难过;读书失败也不要伤心,因为所失败、灰心的一切都是因缘未具足,所以我常说:九十九遍失败不要紧,只要第一百次能成功,这就是真正的成功。(大众掌声如雷)
佛陀曾说:我如来修三大阿僧祇劫才成佛的,成佛不是一天二天、一世二世,所能成就,所以世上没有天才与天生。
我曾经告诉诸位菩萨!我以前讲经时,说话不颤抖是骗人的,心情不紧张、不胆寒完全是打妄语,当时很紧张,听众人山人海,有四千多人,在大众威德畏下,原本准备七天的讲稿,一上台讲五分钟就下台,提前结束,你们想想看,讲经说法是何等的艰难啊!诸位菩萨!你们不要以为如本法师讲经很轻松,如吃冰棒一般的清凉自在,要不然,你上来试试看,有些人只要站在台上,看到人多,就吓得晕倒了。
有一次,我应南部某佛寺邀请演讲,这是我今生头一次上台,那里的讲台比不上这里庄严大方,那里的听众很可怜,被我当成试验品,我在演讲时,会颤抖,会心惊,但是假装镇定,保持微笑,不让大家察觉,结果两条腿,一直发抖,抖得严重时,我赶快把两条腿紧靠着桌子,不靠没事,一靠之下,桌子吱吱作响,当下更泄气。因此,我曾经一再的灰心,我敬爱的师父鼓励我,精神帮助我,他告诉我:天下没有天才、没有天生、没有自然,只要好好的努力,用功修道,渐渐地福慧成熟,再学习演讲,再大的困境,皆能迎刃而解。我听了师父的教诲,依教奉行,如今方有一丝丝成就,恩师上人的恩惠比山高、比海深。
曾经我的失败,不止一次二次,过去的糗事不要说太多,怕耽误时间,总之,人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扬名天下,今天我在台湾宝岛,可说非常出名,出名得吓人一跳,不是我在赞叹自己,事实如此,有一次,我在台北街头等候田宝武居士开车载我,一会儿有很多人排班近一百公尺供养我,还送了一堆水果,我想回去之后,可以开水果行了。佛教说修行福不唐捐。在电视弘法,广结善缘,全国朝野上下皆看过我弘扬正法,种如是因,得如是果,瓜熟蒂落,不用强求,弘法的努力,扬名宝岛,是无可厚非的。如果没有种因,想要得果,那是不可能的。
我学演讲时吃了很多苦,因为我们受现代教育,说的是国语,我的国语说的比台语好,可是,因为台湾人占多数,有十分之七、八,有很多人要求我用台语讲,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其实这也是应该的),然后我才开始学台语的。诸位,请问你身为台湾人说台语、闽南语,你是否能用台语说完一席佛法?可能不容易,那么,这并不表示不可能,因此,我打开汇音宝鉴,学台语拼音──君滚棍骨裙滚郡滑,念得舌头快打结了,那种痛苦你们无法体会的。起先,我请一些有汉文底子的老师教我,可是,时常要上台讲经,盼望他们教,不是他们有事情,就是我有事情,双方的时间难以配合,在这种情况下,我鼓起勇气,用心的学台语拼音,还有罗马拼音,最后终于让我学成了,虽然不是很会说台语,但是,最起码「南北二路」,人人都知道如本法师讲经,有乡土味、有震撼力,对不对?所以说话没有天才,说话要学习,修行也是一样。(大众掌声如雷)
今天我们要明心见性,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修行应付出相当代价,才会有绩效。因为,一个人要开悟证果,若没有累积宿世的善根与福报因缘,是不可能很快地相应的,所以我常说:不要羡慕台上的人,不如将羡慕化为充实自己,有一天我们也能跟他们一样,诸位,你们说是不是?所以今天我们修道,听经闻法皆是权巧,这些权巧无非要令你们明心见性,这才是正确的,不要把语言文字当成目的,而是透过语言文字来见性,这才是正确的,如同月亮在那里,就将手指到那里,但不要把手当成目的,手只是一种手段、方法,要顺着手的方向看过去,因为月亮在那,不在手上,语言文字、讲经说法与参禅悟道都一样,都是权巧,最后目标在于明心见性,诸位明白吗?(大众掌声如雷)
清净的自性长得怎样呢?
佛经云:「真如本性,一法不立,一尘不染,能不见一法名为见性,亦名见如来,不见一法是寂,寂中能照,照中能寂,到此方得名为观自在。」
诸位,真如本性,也就是佛门所说的法身,我们的佛性,一法不立,一尘不染,如果清净自性尚有一法、一尘,那仍然有染,心中尚有贪、喜、怒、哀、悲、恋、嫉、妒,全部跟清净自性毫无相干,故说「能不见一法,名为见性,亦名见如来」如果修行能回光返照,照见自性本无一法存在,即是见到本体。
为何说「不见一法名为寂」?寂即空性,六祖慧能大师说:菩提自性,本来空寂。菩提自性若有一法、一尘的话,并无见性,性者一尘不染、一法不立、即见法身。神秀大师所见,是渐教的道理,渐渐修,尚未到达果位。一位是从因说到果,一位是直接说果,二位大师差别在此,不能说谁对谁错,是境界高低、次第先后的问题。一位说因,一位说果,不能说因地错,因为果地是从因地而来,无因地那里有果地可得呢?
一位是已达到果位阶段,无须再说因地,所以直接讲果地,因为众生的根机有深浅高低。在此情况下,祖师或者佛陀说法,有时说深,有时说浅,有时说理,有时说事,有时同时说事理,道理在此。诸位菩萨!再听好,「寂中能照」,寂是指清净的本性,即是本体,在寂静当中能普照,「照而能寂」在普照中能寂静,咦!这是什么意思呢?
诸位,仔细听好,这是一般人所说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不二,是一体两面的,譬如,镜子不动,清清净净能照脸,能照山河大地,照得清清楚楚,但是,这面镜子不会说我能照,镜子不动,不动却能照,照的当下又是不动,真的很不可思议。
我们清净的自性也一样,不动能照,照中能寂,这种微妙境界即是实相中道的道理,诸位回去可以慢慢体会这个道理,有时话刚出口,一剎那即过,尚未体会到,话已说远了,法会中有录影,回去以后再买录影带或录音带,反复倒带多听几次,用心体会这个道理,因缘成熟时,自然豁然开悟。自性就像一面镜子,镜子是寂静的,但是,寂静中能照物,…
《超越心灵之法宝》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