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超越心灵之法宝▪P16

  ..续本文上一页开门见山说了一句话,佛教是平等的宗教,人人若依此清净自性而修,想见性或成佛都有希望。人人皆有自性,我们所以无法出离生死,就是从来不曾和我们的人做过朋友,不曾明心见性过,这是众生最遗憾的事。回光返照要解释一下,不是人之将死叫做回光反照,一般人都落入这个观念,我们说这个人快死了,在床上翻滚,突然爬起来说要吃稀饭,以为这叫做回光返照,不是这样的;回光返照是说,我们的心要内敛,心要收回来看自己的自性,莫看外面的人我是非、黑白长短、取舍得失,佛门有一句话说:外道是心外求法,佛道是回光返照,照见本性。

  

  自己观照自己,自观自不是看你的四大假体,而是看你的自性,自性要如何看呢?有方法的,因为心须深入的说,时间不充许,现在姑且不谈。

  

  总而言之,自观自,自己观照自己的自性,无生无灭、不增不减、非空非有、非来非去。历历分别原来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自性就是如此,离文字相,离语言相,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头上安头、净上安净及心外求法,原来自性就是如此,心行处灭、言语道断。难道如本无自性存在,如本可讲话吗?难道我的心不动,我的手可以在此比来比去吗?我的心若不分别,一切法如何生起呢?一切法不离自性,自性能生一切法,一切法与自性,非一非异。

  

  六祖慧能大师说:万法不离心,心能生万法。

  

  识得自家大宝藏,从斯受用无穷尽。自从明心见性后,才知我有个大宝藏,宝藏指自性而言,自性能演化无量无边的妙用,包括慈悲喜舍,利益一切众生,从此受用无穷无尽,这样诸位明白吗?(大众掌声如雷)

  

  这两个祖师的法语是要让我们见自本性,非常宝贵的格言,诸位若不嫌弃,我们与言两位祖师的法语结个法缘,我今一句,诸位跟着我念一句,这样好不好?我的台语念的蛮好听的,高

  长说:台北国父纪念

  有史以来,头一位来此用台语演讲的法师是如本法师。所以诸位今天能听到这般具有乡土味、本土化的台语,这是我们的福报。听说在此演讲的所有法师当中,我是最年轻的,我高兴的两三天睡不着觉,法喜充满,这是被顺境所转哩!

  

  希望诸位虔诚的诵这八句:

  

  搬柴运水非他物,

  穿衣吃饭亦是他;

  来来去去不着相,

  法王出世更无差。

  

  这是第一位开圣祖师的法语,现在大家跟着诵第二位祖师的法语:

  

  回光返照自观自,

  历历分别原来是;

  识得自家大宝藏,

  从斯受用无穷尽。

  

  祝诸位早见本性。阿弥陀佛!

  

  刚才是让大家热身一下,让大家了解佛性在我们身上,与我们来去出入,我们来去出入,我们

  不得见性,始终无法找到我们的主人。在此我教诸位如何见本性,希望在短短的三、四分钟,大家把私人意见、妄想意识放下,与我配合,我相信对诸位见性有莫大受用,现在诸位闭上眼睛,眼睛闭上之后:不思善、不思恶,善恶念头都不要想,不想任何欢喜事、伤心事、快乐事,静坐三分钟。(静坐中,主讲上人敲了九下木鱼)

  

  诸位:请将你们的眼睛打开,打开之后直心回答,刚才我敲本鱼的过程,诸位听见了没有?大众云:听见了。师云:是谁在听?大众云:是心,也有说是佛性,也有说意识,也有说不生不减的自性。师云:是心吗?心长得什么样子?请你拿出来让我看看,大众答:佛性无形无相。师云:无形相如何作用说话?大众云:作用无言。

  

  诸位,见性者当下见,不见者永不见,也许很多已见性,刚才木鱼敲了九下,这九下不费吹灰之力,轻轻松松,不用刻意,自然听到,是谁在听,耳

  在听吗?耳

  只是感官器具,是一种助缘的工具,诸位是被我一问而吓到的,其实你们都已自会本性,没错,是自性在听,先肯定自性,然后见性起修,我们不要认为自性尚未清净,还污秽,当下就自卑,提不起信心,不要想那么多,何以故?佛法贵在见性起修,因修而证,因证而得无上菩提。

  

  禅宗有一句话说:「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知不是猪字,知是知道、分别之意,知识的知,我们人有知觉,不用作意去听,就能听得到,那么能知、知觉的知就是我们的自性,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本鱼敲的那么响,难道你没有听到吗?是谁在听?不要以为是耳

  在听,耳

  只是一种感官器具,没有自性的分别,

  然有耳

  ,也不能听闻,为什么活着能听,死后尸体不能听,毫无反应?若无自性分别知觉,活着如同行尸走肉,麻木不仁。

  

  社会上有个很错误、极端矛盾的思想,就是唯物论,认为人死后一切断灭,什么都没有了,否认精神的存在,这是毒死我们法身慧命的一种错误邪见。

  

  所以简单说,诸位刚才听到九声木鱼声,木鱼声有生灭,但是清净的自性是不生不灭的。

  

  有一次观世音菩萨坐在海边,一波波的海浪正拍打着海岸,然后海水逐渐退去,一下子海浪又拍打着海岸,然后海浪又退去……观世音菩萨回光返照,海潮有生灭,但是他能听的自性,不随着海潮声的生灭而有生灭,清净自性是不生不灭的,他悟到自性不生不灭,外面的声尘停止时,自性固然没有听到外尘的声音,但能听的自性并没有失去,观世音菩萨反闻闻自性,当下证得耳根圆通无碍。

  

  我们若惯用耳根修行,能触到自性,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个人的根机不同,有的用眼睛(眼根)触色尘而见性;有的用耳根触声尘而见自性;有的用舌头沾到酸甜苦辣而以味觉悟性;有的用皮肤触摸粗细,知道冷热,而触到自性;有的被

  ,然后心烦而悟到自性,有的人被夸奖称赞而悟到自性;有的跌倒碰到头,痛的悟到自性,悟的场所时间,因个人的业报因缘有差别,所以开悟证果的角度也不一样。诸位明白吗?(大众掌声如雷)

  

  说到此,我引用开悟祖师所说:

  五蕴山中藏真人,六根门头放光明;日夜相处不相识,迷失主人甚可怜。

  

  诸位,这些话听了令人即悲又喜,悲的是明知我们有佛性,

  无法见性,不见性就要沉沦生死,这样名之为悲哀,欢喜的是希望透过这场佛法的演说,能让在座诸位悟明本性,从此不再沉沦生死,永超三界,如此名之为喜。

  

  诸位听好,五蕴者,若是有佛学基础的人,大多了解,我不再多作解释,简单说五蕴就是构成一个人的生命体,五蕴山中藏真人,我们的五蕴当中有个真人,不是指道教的孙真人,真人是指我们的清净自性,外在的肉体有生灭,本性并无生灭,所以称为真人,能了解四大五蕴是空性,悟到不生不灭的自性,方能了生脱死,这是修真人的当今之务。

  

  五蕴山中的是比喻的话,把身体当做一座山,五蕴山中藏真人,六根门头放光明,此放光明不可说是开悟证果后毫光万道;放光是说六识出六门分别外在的境界,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不染污,这叫做放光明,假使内心贪着外在的境界,染污心地,这样不名六根门头放光,这样叫故黑暗,所以光明与黑暗是染与净、迷与悟的差别,这样诸位明白吗?(大众掌声如雷)

  

  后面这两句是:日夜相处不相识,迷失主人甚可怜。

  

  佛性日夜与我们相处在一起,我们

  不认佛性,这很悲哀,两天前我说一句话:若无明心见性,佛性在身体中出入而不自知,比死了父母还悲伤,父母有累生累劫之多,而这世的父母只有两个,若无开悟证果,来生的父母无量无边,若开悟证果,来生不再生死轮回,受不必要的沉沦痛苦。迷失主人甚可怜,主人不是指我们的父母,不是指我们的太太,或我们的孩子,主人是指我们的清净自性,所以横说竖说皆为指出人人有个自性,不要迷失我们的自性,向外追求,如此舍本逐末,

  使经过累生累劫,对见性都毫无帮助,要赶快回光返照,找到我们的清净自性。诸位菩萨,我们不认识自己的佛性,佛性也不认识我们,每天相处在一起,不是很可怜吗?也许有人会说:师父,你这么讲,我觉得这两天你说的都是多余的。我问这话怎么说呢?他说:谁不知道若没有本性,谁在说话?没有本性,谁在走路?我说:话虽没错,可是我要告诉你,最简单但办不到就是最困难的,最困难但做得到叫做简单,困难和简单是问你故得到或做不到,明白吗?(大众掌声如雷)

  

  我问你一句话,你见性没有,你所见的性是不是妄想意识?或染污心呢?若是真的见性了,何以如今尚流浪六道,无有休止?深思!深思!真常唯心系:说外在的山河大地是空性,乃至起心动念的妄想分别意识也是空性,但是深藏在分别意识中的真常唯心不能空,若空则生死流转及涅槃还灭要如何建立?这是真常唯心论的法则。

  

  所以印顺导师真常唯心系编入有门,禅宗是属于有门。大般若经是空门,唯识学比起真常唯心系的说法又是另一个角度,时间不允许,不要说的太远,总而言之,修道是问你有无见性,如果你硬说你有见性,

  然见性,为什么还在生死轮回、还在造业、还在发脾气、还在嫉妒、还在毁谤,若如此而为,则是妄想意识,分别染污,不是见性的作用,如果你已见性,世间忽然少一人,少一人不是说你已死了,是已见性出三界,不再受生死轮回,世间少一个凡夫,多一位圣人,诸位,这样好不好呢?

  

  不只禅宗教人参禅公案,坐禅悟道见本性,念佛终极目的也在明心见性,大乘经典乃至很多经典都记载,念佛与参禅本来同,悟得自家大宝藏,生死何尝是生死?念佛与参禅何来论长短?是故,见性法门有殊,归元无二。

  有一位念佛的祖师开悟后说了四句偈,值得我们省思,他说:

  

  我心感我佛,

  我佛即应我,

  感应非先后,

  生佛同一体。

  

  诸位,这意思是说,我心感我佛,我佛不是离开我们的本性还有…

《超越心灵之法宝》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