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都是无常、都不长久。正如金刚经所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并且学习观自在菩萨的观「空」,唯有真空才能妙有,唯有放下才能获得,就好象你手中紧紧握满东西,如何取得更珍贵的宝物?在自我观照的学习中,从而真正看破,进而真正放下,不执着一切,随缘不变,真空自在。
观
◎对治瞋的方法就是「观」,随时随地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把每个人都观想成是自己的父母,手足,子女来对待,时时谨言慎行,刻刻反省自己,久而久之,自能有所进步。
如法的忏悔
◎忏悔的意义在于发露罪愆,誓不再犯。若只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忏悔,但在自己的行持上一点改进都没有,这就不算是真正如法的忏悔。
(四)
只管自家,不管人家
◎当此末法时代,我们应当切记印光大师的开示:「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从内心谨谨慎慎地观照自己的一言一行,随时随地修正自己的行为习气。周遭旁人的缺失过错,都如同菩萨示现,像一面镜子提醒着我们别重蹈覆辙。
检点自己
◎与其一天到晚批判评断别人,倒不如回过头来好好地检点自己,把对别人的要求落实在自身的实践上,这样子对自己的修行才有真正的帮助。
空套子
◎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寸,现代学佛人最大的缺点就是谈起理论学问头头是道,是一回事,而自身的行为实践却又是另外一回事。如此只是落得一副虚伪的空套子而已,有如数他人宝藏,对于自己的修行,没有任何真正的助益。
吃肉犯杀戒
◎真正的佛弟子是一定要吃长素的。因为吃肉就等于杀生,每天犯杀戒,每天违背佛陀的戒律,就好象学校里的学生每天违反校规一样,根本算不上是佛弟子。
鞭策自己茹素
◎对于一些业障深重,根缘未济的人,不能完全断了吃肉的恶习,千万别以为吃三净肉、吃早斋、六斋、十斋就够了,还是要鞭策自己及早完全茹素,因为只要有吃肉,还是造杀业,还是逃不开因果报应,所有的功德还是有漏的。
有智慧的人
◎智慧就是能分别善恶是非。当一个人能觉悟到自己过去种种的不对,从而放下,进而改正自己的陋习,这就是有智慧的人。
觉悟觉误
◎学佛就学觉悟,觉悟就是觉「误」,知道自己以往种种的错误而改正过来,拋除自己的缺点坏习惯,这就是觉悟,这就是放下,就是学佛。能完全觉悟,能完全放下就是佛的境界了。
死灰
◎灰烬总是沉沉地躺在那边,风一吹过,也只是轻轻地扬起,而后仍死死地恢复沉寂。修行的心应当学习死灰一般,不生波澜,不起是非,没有分别,只是一句「阿弥陀佛」死守到底。
主敬存诚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世间万事,只要诚心诚意,发真实心,长远心去求去做,没有不成功的。所以印光大师教我们要「竭诚尽敬」要「闲邪存诚」,学佛人当时时刻刻主敬存诚,发真诚心去实行,必感佛菩萨加被。
慎于初始
◎凡事应当慎于初始,因为有因必有果,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学佛的人当慎畏因果,因为一切佛陀的教诲都离不开「因果」二个字。
(五)
择取适合自己的法门
◎末法时代,学佛人根机太差,千万不能好高骛远。应该择取适合自己的法门来修行,否则只是落得口头三昧,眼高手低,一事无成。
时时勤抚拭
◎比如说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境界太高,只适合上根机利根器的修行人。我们惭愧自己驽钝,应该学习神秀大师的「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抚拭,莫使惹尘埃。」随时随地用修行的功夫擦拭掉自己的无明贪瞋痴,用日积月累的努力精进来一步步成就自己的道业。
佛与佛方能究竟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实在太深奥了,就连声闻,缘觉,菩萨都不能完全理解,唯佛与佛方能究竟。
无上深妙禅
◎大集经云:「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禅,而且是最最深奥的禅。
至简至真之咒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密,六字洪名,皆依梵文,未翻一字,是至简至真之咒。
念佛为正行
◎阿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被国。」念佛人当以念佛为正行,以六度万行为辅,不要攀缘,对于恶缘要尽量避免,对于善缘仍当随缘努力去做,但应该有智慧拿捏分寸,不要舍本逐末,正助颠倒,只追求到人天福报,而忘却了自己了脱生死的大事。
念佛不可思议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既是禅,又是密,又能总括三藏十二部经典。念佛法门真的是不可思议。
念佛为正行
◎阿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念佛人当以念佛为正行,以六度万行为辅,不要攀缘,对于恶缘要尽量避免,对于善缘仍当随缘努力去做,但应该有智慧拿捏分寸,不要舍本逐末,正助颠倒,只追求到人天福报,而忘却了自己了脱生死的大事。
一门深入
◎末法时代,学佛人一律以老实念佛为原则,唯以持名念佛,一门深入,不涉观想、观像,因为末法众生根器钝劣,观想、观像非上根人不能成就,唯有老老实实持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圣号最为稳稳当当,最为保险。
学佛就是改习气
◎虚云老和尚告诉我们学佛就是改习气,如果我们能改一分习气自然能成就一分道业,能改十分习气就能成就十分道业。所以学佛人应该在改正自己的缺点坏习惯上多下功夫。
有果必有因
◎遭遇到环境的困厄悲惨,每个人都应当自我反省,好好地惭愧忏悔。有果必有因,一定是我们做了什么不对的事才会有不好的下场,惭愧后就要诸恶莫作,忏悔后就要众善奉行,只要自己是真心诚意地在心地行为上改过迁善,佛菩萨必然加被。
(六)
深信
◎我们修学净土法门的人,对西方极乐世界不只是信,而且要深信,对于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及持名念佛必得往生深信不疑,任凭任何阻挠诽谤,都不能动摇我们求生净土的信心,这才叫做深信。
切愿
◎当我们深信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之际,我们便当发愿求生西方,不只是愿,而且要切愿,切切实实地在内心里厌离娑婆世界的无穷之苦,欣求极乐世界的无穷之乐,坚坚固固地立下往生西方的宏愿,任凭任何名闻利养,病苦横逆都不能改变我们求生净土的心愿,这才叫做切愿。
力行
◎任何事情的成功与否,最重要是力行,也就是要把深信切愿发出的力量落实在生活的实践上,否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了无实益。生活上的实践就这八个字「老实念佛,以戒为师」。
扪心自问
◎如果现在阿弥陀佛现身我们面前,大开西方极乐世界之门要接引我们去,当场愿意去的人还是少之又少。这是因为学净土的人,信,信得不深;愿,愿得不切;行,行的不力。依旧眷恋娑婆,对于世俗名利,儿女私情种种牵绊,还是放不下的缘故。大家扪心自问,对于极乐世界,「信愿行」三资粮你具足了多少?对于娑婆世界的名利尘缘,你又放下了多少?
发菩提心
◎不管念佛、持咒、诵经或作任何功德,我们一定要发菩提心,也就是心量要大,要回向所有法界众生,正因为无私无我,功德自然广大遍虚空,所得利益自然不可思议。如果只局限于自己及家人,因为发心狭隘,功德自然有限,所得利益自然要大打折扣了。
切记八个字
◎末法时代外道邪魔炽盛,学佛人应当切记「老实念佛,以戒为师」八个字,才不致于走错走偏了路而不自知,辛苦劳力一生却终无所获,辜负了自己今生达闻受持佛法的殊胜机缘。
老实念佛
◎老实念佛就是老老实实地把一句「阿弥陀佛」当作自己的本命元辰,清清楚楚,绵绵密密地持念下去。绝不为任何玄妙神奇的方法或任何有名望有学问的人所动摇。
以戒为师
◎以戒为师就是处处观照自己,检讨自己的言行举止,起心动念,有没有违背佛陀的戒律,随时随地忏悔己过,时时刻刻修正自己的行为。
戒自己,不是戒别人
◎要记得戒是拿来戒自己,是用来改正自己的贪瞋痴种种的不对,而不是拿来戒别人,用来批评别人犯戒,指责别人不如法。戒自己,自己行为改正,可日趋圣道。戒别人,无形中造了口业,增长我慢,对自己的修行没有助益,反而造成了诸多障碍。
镜子
◎把全副心力用在自身的念佛持戒上。别人的一切都是菩萨示现,都是我的一面镜子,提醒着我们自己,善者有为者当如是也,恶者当慎勿重蹈覆辙。有缘的人我们以惭愧忏悔的心情与他互相检讨,否则,但虚心深深惭愧自己劣为博地凡夫,力有未逮,恳求阿弥陀佛慈悲接引,自己能够往生极乐,成就后重回娑婆广度有情众生。
(七)
信为道源功德母
◎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佛法大海,唯信能入,我们不只是信,而且要深信。比如说吃肉就是造杀业,即使不吃肉生命便不保了,我们也坚持不吃肉,宁可持戒而死,不愿破戒而生,凭此功德,正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深信。
反求诸己
◎我们在求佛菩萨的同时,也应当反求诸己,扪心问自己,在心地上是不是真正真心诚意?在行为上是不是真正改过向善?是不是真实地在日…
《莲池警策》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