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莲池警策

  莲池警策

  圆因法师述

  目录

  「莲池警策」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一)

  (二二)

  附录:李炳南老居士开示念佛方法

  

  「莲池警策」序

  

  末法时代,去圣日遥,佛法式微,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邪知邪见,遍满天下。无奈众生业深障重,慧浅福薄,以致学佛人走上正路者少,误入歧途者多,得道者少,沉沦者多。很多人甚至沾染了魔知魔见,沦为魔子魔孙,种下了未来地狱苦因而不自知。究其原因,就是没有遇到善知识,没有找对门路,修行不如法不能得力,以致白白地耗尽了时间金钱心力,终究一点也没有得到佛法的实益。

  

  何其有幸,我们于此末法飘摇的时代,得以逢遇一位难得的善知识,那就是我们的导师—上圆下因老法师。师父以年届九十的高龄隐居于山中茅蓬清修迄今三十余年,修行上,师父谨遵佛陀的教诲,就是老老实实地执持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圣号,并以净土法门自行化他,普劝一切来访求法者,专一念佛,求生西方,绝不夹杂,绝不含混。

  

  行持方面,师父生活起居能省则省,能俭则俭,一切都是简简单单,朴朴素素。师父要求我们要「以戒为师」,处处严守戒律,处处小心谨慎,以免自己的功德有失有漏。师父最强调念佛的人一定要赶快吃素,因为吃肉就是杀生,每天吃肉就等于每天犯杀戒,每天与众生结血海深仇,将来报应最惨最烈,更将妨碍我们的往生大业。师父更强调放生,因为累世以来我们所欠的杀债早已无量无边,而放生就是积极地还债,还过去以来我们所欠无数的杀债。而且在放生的过程当中,学佛人的慈悲心获得最大的滋养,更与广大众生结最深最广的善缘,对于我们的现在或未来都有不可思议的影响。

  

  师父强调,佛法是一种实践的教育,光说不练是一点也得不到实益的,师父以身教示现着一位老老实实修行者的典范,不谈高话,讲究实践,教导一切学佛人发长远心,把佛法真正落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亲身力行,努力实践,那才是真正的学佛人。

  

  这本「莲池警策」是弟子集结师父平日教导大家的珍贵开示所整理而成,其中有很多正是我们现在学佛人常犯错的毛病与常忽略的盲点,但愿能对真正有心修行,有心要在此生了生脱死的学佛同俦有所助益,希望每一位学佛人,都能把握住正确的修行方向,不致颠倒错乱,虚度此生!

  

  「老实念佛」「拜佛礼忏」「戒杀吃素」「赎命放生」是师父时常训勉我们的四大重点,但愿每一位学佛同俦都能专心致力于此,对于我们的往生大业,必然有决定深远的影响!

  

  南无阿弥陀佛

  

  

  

  (一)

  

  放下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经典就是告诉我们二个字:「放下」。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又云:「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心经云:「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阿弥陀经教我们:「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无量寿经教我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华严经最后,普贤十大愿王教我们普皆回向,导归极乐,全都是教我们要放下。

  

  舍

  

  ◎学佛就是要「舍」,舍就是得,有舍才会有得,舍一分得一分利益,舍十分得十分利益,就好象你手上有东西一直紧抓不放,怎么能取得更珍贵的宝物!

  

  实践

  

  ◎修行的好处利益完全要靠自己实践力行而来。佛陀告诉我们方法,好比医生开药方给病人吃,病人不配合不听话不吃药,病永远不会好。比如说教你吃素,你能完全茹素,断了每天吃肉杀生的恶业,利益自然无穷,你只能吃早斋、六斋、十斋,不能完全不吃肉,利益还是有,但是就打折扣了。比如说教你拜八十八佛忏悔,你每天虔诚礼拜,持之以恒,无所间断,功德利益自然殊胜,你只是散漫懈怠,有时拜有时不拜,成就自然有限。所以学佛一定要发长远心,鞭策自己躬身力行,努力实践!

  

  说的一尺不如行的一寸

  

  ◎学佛最重要的是一个「行」字,也就是要实践。说的一尺不如行的一寸,否则就算你三藏十二部经典都能倒背如流,也是枉然!所以学佛之人应该好好地在自己的行持上下功夫。

  

  养成念佛的好习惯

  

  ◎念佛要如何才能念得好?没有什么秘诀,唯一的方法就是多念,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一个念佛的好习惯,娑婆世界里我们的坏习惯太多,太容易懈怠,好习惯太少,不容易精进,常常念佛,把念佛当成一种习惯,行住坐卧,不离一句佛号,久而久之,念佛念到自己不念的时候,佛号也会不自主地从内心浮现出来,这样子就容易成就了!

  

  放生三施俱备

  

  ◎六度万行以布施为首,布施分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放生花钱财买物救赎生命,是为财布施;放生时为众生物命皈依洒净念佛忏悔,是为法布施;放生时救物生命,使其免受恐惧杀害,还其自由,是为无畏施;三施俱备,放生功德不可思议!所以大智度论云:「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放生还债

  

  ◎今生我们遭受的痛苦灾难都是以前所造的杀业而来,累劫多生以来,我们所造的杀罪,可能连虚空也装不下。放生就是还债,还多生以来所欠的杀债。

  

  

  

  (二)

  

  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末法时代的众生根器愚劣,不依靠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愿,能当生成就,了生脱死者,亿亿万万人中找不到一个。谨遵佛陀的教诲,奉劝各位老实念佛,一门深入,否则仍难了脱生死大事。

  

  如来所以兴出世

  

  ◎善导大师云:「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释迦牟尼佛在此五浊恶世说法四十九年,最重要的便是教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介绍给我们最最殊胜的净土法门,能够一生成就,了脱生死。

  

  念佛人有大福报

  

  ◎能听得进,信得及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人,都是多生累劫以来累积了多少的善根福德因缘,才能于今生逢闻受持净土法门。所以能念佛的都是有大福报的人。

  

  人天福报

  

  ◎今生如果不能念佛,所有的努力都只是人天福报,都没有办法当生了脱生死,还要再轮回六道,实在是太可惜了。

  

  戒定慧

  

  ◎修行要好好地在自己的行持上下功夫,六度万行简单地说就是「戒定慧」三个字。

  

  以戒为师

  

  ◎学佛要「以戒为师」,随时随地留意自己的行持是否违背佛陀的戒律。有戒行就有定力,不致为名利所惑,有定力就有智慧,能够分辨正邪是非。

  

  放生第一

  

  ◎大智度论云:「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正因为所有的众生最珍贵的是自己的生命,杀了他,怨仇结得最深,救了他,他感激得最深。所以说所有的罪过中,杀业最重,所有的功德中,放生第一。

  

  力行戒杀放生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力行戒杀放生。简单地说,戒杀就是不再造杀业,不再积欠杀债;放生就是还债,还今生累世以来我们已造积欠无数的杀债。

  

  学佛的人应当吃长素

  

  ◎楞伽经云:「食肉与杀同罪。」吃肉就等于每天杀生,每天造杀业,所以学佛的人应当吃长素。并且大般涅槃经云:「夫食肉者,断大慈种。」吃肉就是不慈悲,就等于断绝了我们的大慈悲佛性种子。

  

  吃肉服毒

  

  ◎吃肉就等于服毒一般,肉里面有过多过量的抗生素、荷尔蒙、癌细胞,并且生物被宰杀死亡时恐惧怨怒所残留在肉内的诸多毒素都对人体有害,现代人想要身体健康当从断肉茹素做起。

  

  

  

  (三)

  

  不应标示「版权所有」

  

  ◎凡是宏扬佛法的一切书籍、录音带,均不应标示「版权所有」,若标示「版权所有」正显示其心胸狭小,眼光短视,阻遏佛法的流通,其人罪过大矣。

  

  说法要简单明了

  

  ◎跟人家谈说佛法,要简单明了,让对方听得懂,对初学者不可以谈玄说妙,否则会下地狱。

  

  改习气

  

  ◎学佛就是改习气,改正自己长久以来不好的坏习惯。人的习气总离不开「贪瞋痴」三毒。

  

  反省

  

  ◎一个人学佛到底有没有精进,看看自己的行持,反省一下日常生活中自己的「贪瞋痴」有没有减少,即可自知。

  

  慎选道场

  

  ◎末法时代,邪师邪说如恒河沙,学佛者应当慎选道场,专心一处,如法修行。乱跑道场,朝三暮四,对自己的修行一点帮助都没有。

  

  灵山只在汝心中

  

  ◎古德云:「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中,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学佛就是觉悟,应该好好地在自己的身上下功夫,从内心的观照里去改正自己的一言一行,而非向外攀缘,奔波操劳,落入邪知邪见而不自知。

  

  做好本分

  

  ◎与其奔波道场,信奉邪师邪说,不如在家里好好地把自己的本分做好,老老实实地念佛。

  

  敦伦尽分

  

  ◎所谓放下并非拋弃一切,放掉自己的本分义务不做,一味地向外攀缘追求,嘴巴说的是放下,心中却仍旧执着贪婪。印光大师教导我们要「敦伦尽分,闲邪存诚」,每一个学佛的弟子都应该好好地在自己的岗位上,把自己的本分做好。

  

  看破放下

  

  ◎唯有真正看破才能真正放下。真正看破就是要学观自在菩萨的「观」,从内心深深观照这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是虚幻、都不真实,眼前…

《莲池警策》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佛陀的四个法宝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