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唉啊!一切的事情都是忙。特别是在美国,连玩的时候都显得很忙。而最忙的人,最需要禅的方法来帮助。
我常遇到一些很忙的人,便劝他们打坐学禅,他们说:「师父啊!我们忙成这个样子,那里还有时间,有那种闲工夫学打坐?打坐,是和尚们做的事。」我说:「现在的和尚跟过去不一样了,现在的和尚也是好忙,但是,因为忙,所以要打坐,只有打坐之后,才有更多的时间,去做你想做的事。」诸位相不相信,忙的人往往有忙错的时候。忙的时候,不会那么细心或稳定,所以,工作效率不一定好。
由一项统计显示,凡是打坐修行的人,早上打过坐之后,一天之中,发脾气的机会,会减少。打坐后,一天的心情往往会比较稳定。因此,忙的人若能抽空打坐,他的工作效率会提高,工作的时间会缩短;相对的,自然会有更多空闲的时间。所以,今天日本工商界或政界最忙的人,他们多半打坐。现在的日本总理中曾根维持每天打坐;过去的老总统蒋介石先生也每天打坐。在很困扰忙碌的时候,只有打坐能帮助你,因此,打坐并不是和尚们没有事情才做的事。
五、禅的层次
禅有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我们称为静坐;第二个层次叫作定;第三个层次名为禅。真正禅的核心,是第三个层次,刚才所讲的一些效果和作用,都是静坐的阶段。
(一)静坐
诸位想不想知道,静坐怎么坐?我免费教一个方法。很简单,只要把身体全部放松,坐正坐直,背不要靠在椅子上,把眼睛闭起来,手放在膝盖上。身体的放松很重要,心情也要放轻松,能够不想任何事最好,如果不能不想,就专心地想一件事。如果你正好想到「我可爱的儿子」,你便想:我可爱的儿子、我可爱的儿子……,但是,只可在心里念着这一点,不可想我的儿子正在做什么。也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脚掌上,就这样坐五分钟,你的身体会轻松而舒服,心理的压力也会比较少。学会了,请回去坐,如果你用这个方法静坐,保证有用。
(二)定
现在,我们进一步讲第二个层次──定的作用。我的翻译王明怡居士告诉我,现代的人,尽量想办法找刺激,也就是刺激我们的眼、耳、鼻、舌、身,以及观念,越刺激越好。例如电影里的金刚,塑造成那么大;还有每年纽约的梅西百货公司,在过年游行时,做了一些像鸭子等非常大的橡皮卡通人物,很多人都去看,就是为了找刺激。刺激什么呢?刺激我们的眼睛。通常上了年纪或有病的人会耳鸣,年轻人则很少有此现象。而二、三个月前,我才知道,现在美国的年轻人也会耳鸣。我问这些年轻人,什么原因造成耳鸣?他们说,因为听摇滚乐。由于音量大,听久了、听多了,便造成耳鸣。为什么要听呢?求刺激嘛!而且不那么大声不过瘾。如果打坐修定,眼或耳的官能很容易满足,而且比那些刺激,微妙太多了。
入定的第一个层次,叫作光音无限。那个光,不是这个现实世界中,一般所见单纯粗糙的光,而是内在的光,不是睁着眼睛才能看到的光。还有,这个世界上再美好的事物,和禅定中我们所见到美好的东西一比较,往往也会被比下去。有一次,有一个青年,参加禅七,从第二天开始,便常常坐着不起来,后来我问他:「你坐得很好吗?」他说:「很好。」又问他:「你发现什么了吗?」他说:「唉啊!坐下去以后,墙壁上就出现了另外一个世界,我便走进去了,那个世界,好安静,好清凉,好美,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这么美的地方,所以,我很喜欢,每次打坐就想进去看看。」但是,我告诉他:「这是幻觉与幻境,没有意义,不可停留在那里。」虽然,这是幻境,如果要找刺激或求美的话,那种境界,已经比现实世界里,所见到的美要美多了。
另外,在世间用耳朵听的音乐,中国的音乐,只有五个音,西洋的音乐有七个音,更微妙的音便没有了。在光音无限里,那种音乐是人间所没有的,所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那个音乐不止七个音,听起来是那么的柔和、舒畅,好象会使全身都融化了似的。似乎每一个毛孔里,都充满了轻松、柔软的感觉,几乎令人忘了身体的存在。还有,美国现在的年轻人,没用过迷幻药的很少,我的弟子中,除了中国人以外,美国人中没有一个没用过迷幻药的。我问他们,用迷幻药究竟有什么好处?他们说,那是很奇妙的,世界完全变了;可以暂时的把现实世界全部忘掉,进入另一个时空。我说,那并不稀奇,用打坐的方法,只要达到身心统一、内外统一的程度,即会有离开了现实世界的感觉。
谈到肉体的刺激,性行为是肉体刺激中,方式最激烈的一种。可是,如果用打坐的方法,还不到入定,只要达到轻安的程度,就可感觉到,男女间性的刺激甚至比不上轻安十分之一的快乐。一旦有了轻安经验以后的人,对性刺激的兴趣就会转淡,所以,防止爱滋病最好的办法,就是打坐。其次,打坐的人在味觉方面,也常会有一些胜妙的觉受。此即所谓「天厨妙供」,也就是食物的味道特别好,是人间所没有的。为什么打坐的人会有这样的经验呢?因为,打坐之后,唾液的分泌会增多,消化功能因而更好,食欲也佳;加上吃东西的时候,不是以贪心来吃,而是很自然地把食物送到嘴里,吃起来的感觉自然会有所不同。有一次禅七中,一个女孩经过相当好的打坐经验后,吃饭时我问她:「今天的晚餐如何?」她说:「啊!太好了,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的晚餐。」
由此可知,找物质的刺激,不如去打坐,在现实生活的世界里,想要满足刺激,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相反的,凡是满足刺激的事,对我们的身心健康经常都是有损害的。刺激越多,身体所受的伤害越大,也越容易生病。如用打坐来满足我们的官能,而不找寻刺激,对我们的身心,都是有益的。
(三)禅
现在,我们讲第三个层次──禅。中国禅宗的禅,是智慧的意思,也就是没有自我中心;没有了自我中心,才有真正的智慧。有自我中心的时候,虽然有智慧,但那样的智慧并不客观,是主观的;既然是主观的,便不是真智慧。因为一有了主观,就有利害冲突的关系。所以,我们可以说,禅是一种绝对客观的智慧。佛法的目的和功能,在于智慧的追求和开发,因此,一切经典所指示的修行方法,都是为了开智慧。而自我中心的破除,必须用修行的方法,此可分为二种方式:第一种,是从修定开始;第二种,则不需要任何修行,而是直接把自己的妄念及自我中心,彻底地粉碎掉。第一种方法,是一般所通用的,称为渐悟。第二种方法,是不容易做到的,一般称之为顿悟。
渐悟好象是渐渐地把镜子上的灰尘,一点一点的擦掉,到最后,擦得非常干净,甚至看不出有镜子的存在。反射的时候,可看到形像,但是,并不知道那是镜子。这种镜子,餐厅里面也有,本来餐馆很小,但是,因为三边都装了镜子,看过去即显得十分深广。把镜子擦干净,是一种渐悟,也就是用修定的方法,慢慢地把自我自私的心理问题淡化,到最后,问题自然消失。但是,顿悟比渐悟更好,我也用镜子来作比喻。如果镜子很脏,我们不去擦它,而是用一个很大的石头把它打碎,或用黄色*把它炸掉(本来除了镜子之外,并没有墙壁),镜子打掉以后,看得更远更广,一望无涯,清清爽爽,再也不需要用任何东西来擦它,而一下子镜子就彻底的没有了。所以,顿悟所见的智慧,力量远大而深广。
从修定的方法而言,叫作禅观。禅观的方法很多,我们今天没有时间介绍。禅的方法最简单,叫作禅机或是参禅。老师帮助学生修行时用禅机,学生自己修行时则用参禅。
最后,谢谢王明怡先生的翻译,同时也感到光荣,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前任校长潘维和博士也在场指教。非常感谢诸位拨出两小时的时间来听讲,如果觉得时间太长,谨在此致歉;若觉时间太短,明天下午二点还有一场演讲,在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十八室大礼堂。谢谢大家的光临指教。(一九八七年六月五日,讲于麻州罗尔大学﹝University of Lowell, Mass.﹞)
禅的文化
文化的内容应当包括思想、道德、艺术三个层面,故今天这个讲题──「禅的文化」,也从禅的思想理论、禅的道德实践、禅的艺术表现等三方面来讲述。
一、禅的思想理论
禅的思想,渊源于印度,但成长于中国,其根本是来源于因缘变化而成的「空」的思想。这种「空」的思想,传至中国即配合了「无」的观念。「空」并非「空间」及「虚空」之意,而是生灭变化之过程──即指世间一切都是由有到无、从无到有之生灭变化的现象。由于有无之间,经常变化流转,并非永远不动,故称之为「空」。在《中观论》曾述及「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意即凡由各种不同因素所产生之生灭现象,它的本身无自性,故即是「空」。其后经由菩提达摩祖师将禅法传入中国,在菩提达摩所着之〈二入四行〉中,对「空」、「无」二字,皆有论述。提及「空」时,以「万有斯空」解释一切现象皆空,在述及「无」时,也以「空」义相连,而云:「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着、无此、无彼」来阐述无所执着,无所分别之谓。
至六祖惠能的《坛经》时,特别重视「无相」,也是从《般若经》中的「空」义产生出来,《六祖坛经》所言的「无相」即是采自《金刚经》。无相是指世出世间万事万物无非假相、空相,包括物质、思想、语言、文字等现象皆称为「相」。这些相都不是真实的存在,故名「无相」。六祖所指「无相」之「无」,并非离开世间现象外,另有一个出世间的真理世界;事实上,真理就在现前的假相世间,一切现象本身就是真理…
《禅与悟》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