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虚空打破明心地 禅的公案

  虚空打破明心地 宣化上人主讲

  禅的公案

  

  金塔与银塔的故事

  

  修道的人只要能坐跏趺坐,就能生出戒力,生出定力,生出慧力。你能结跏趺坐,所有的金刚护法都来保护着你,所有的魔王他都要远避,所有的一切饿鬼就要向你叩头。

  

  这里有一个公案。在中国,死人或者有什么事情就要请和尚去念经,这叫赶经忏,经忏僧。有一个给人念经来维持自己生活的一个法师,有一次就去给人念经。念经多数都是晚间念经,他念完了经回来大约晚间有十二点钟的样子,经过一个村庄。这个村庄养了狗,这狗就就吠。这家庭里就夫妇两人,那个太太就说,「你看一看,是什么,是不是有贼来要偷东西?」她的丈夫就在窗户向外一看,说,「嘿!谁?那个赶经忏的鬼!这个经忏鬼!」

  

  这个念经的法师,「啊!他们怎么叫我经忏鬼呢?」本来他是念经的一个法师,他们叫他赶经忏的鬼。于是他就往前走,想回自己的庙,天就下起雨来了,正遇着有一个桥。他就走到这桥底下来避雨,就在那打坐。一开始他就结上双跏趺坐那么坐着,这一结双跏趺坐,从这个水边上就来了两个鬼,这鬼,样子很难看的、很丑陋。人一看见鬼就生一种恐惧心,但是他因为在打坐,他看见这两个鬼来了,他也就不害怕。因为他超度鬼,常常心里头都有这么个鬼,于是真见到鬼他也不怕,他还在那儿打坐。

  

  这两个鬼就向他叩头,叩叩头。这大约过了有二十分钟,或者半点钟,他腿痛起来,受不了了,双跏趺坐就改成单跏趺坐。他就听这两个鬼互相谈起话来了,说,「嘿!方才我们拜是拜的一个金塔,现在怎么变成银塔了?」因为这塔里边都有佛的舍利,或者佛的真身,所以鬼遇着塔,他就要叩头礼拜的。那么变成银塔了,那个鬼就说,「银塔里边也有佛的舍利,我们还是照常拜啦!」两个又给他来叩头。头先是金塔,现在变成银塔了。

  

  这单跏趺坐了一个时期,腿又痛得受不了了,大约半点钟的时候,他受不了。雨也没有停;若雨停了,他就不打坐就走了。现在他单跏趺也不坐了,就把腿随便这么伸一伸,或者摇摇幌幌的。这两个鬼叩头起身一看,说,「哦!这也不是金塔,也不是银塔,变成泥巴了;变成泥了,我们打碎了它,把这泥巴给打碎了它!」正在这两个鬼要打他的时候,他听这两个鬼要打他,他自己又结上双跏趺坐了。这两个鬼一看,又变成金塔了,说,「哦!这真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我们快拜。」又向这个塔来叩头。

  

  然后他自己就想了,「哦!结双跏趺坐就是金塔,结单跏趺坐就是银塔,不坐就变成泥巴」。所谓泥巴,就是变成一个人,鬼就叫他泥巴。这个很奇怪的,由此之后,他就发了菩提心了,以后也不去赶经忏,不去给人念经去了,就自己在庙上天天打坐,结双跏趺坐,坐来坐去,他开了悟了。他一想,我这个开悟,是因为鬼帮助我开悟的;如果我不遇到两个鬼,我没有今日,不会开悟的,于是自己取名字就叫「鬼逼禅师」,鬼把他逼迫得修道了。

  

  不死之法

  

  禅宗有偈云,「万法归一一归合,神光不明赶达摩,熊耳山前跪九载,只求一点躲阎罗。」这个公案证明求法不是件容易事,要有为法忘躯的精神才能得到正道。

  

  菩提达摩从广州登陆(他从印度乘船来到中国﹚,便到金陵(南京﹚,经过神光法师讲经的地方,进去问神光,「你在这里做什么?」神光说,「我在讲经。」达摩又问,「讲经做什么?」神光说,「为了生死。」达摩说,「法本来不可说,无法可说。你讲的黑是字、白是纸,怎能了生死?」神光一听,大怒说,「你这个摩罗剎!敢来谤佛谤法谤僧,岂有此理!」说完之后,便用铁念珠朝达摩祖师的面上猛力打去!达摩在没有防备的情形下,被打掉两颗门牙。达摩祖师一想,如果把牙吐在地上,那么这地方要大旱三年(因为证果圣人的牙落地,诸天降罪,此处人会受到不下雨的惩罚﹚。达摩不忍心令这地方的人受荒旱之苦,乃将两颗牙吞到肚中。所谓「打落门牙和血吞」,留下这个典故。

  

  达摩修忍辱波罗蜜,一言不发走出神光讲经处,过长江向河南嵩山而去。这时,无常鬼奉阎罗王之命,来请神光去参加他们的宴会,便对神光说,「你是神光吗?」神光说,「是的。」无常鬼说,「阎罗王请你去饮茶。」神光一听,便说,「我讲经时,天华乱坠,地涌金莲,我还要死吗?」无常鬼说,「你当然要死啦!」神光问,「谁能不死?」无常鬼告诉他,「只有刚才被你打掉两颗门牙那位黑和尚,他才能不死。」神光向无常鬼恳求说,「无常居士,请你慈悲,行个方便,我去跟那位黑和尚学不死之法,可以吗?」无常鬼允许他的要求。神光乃日夜向北方追赶达摩,最后追到熊耳山,见达摩在山洞中面壁入定,乃向达摩顶礼忏悔,跪了九年,才得不死之法,成为禅宗二祖。

  

  开悟要印证才算数

  

  在威音王佛前人人能开悟,不需要有人印证,在威音王佛以后,自觉开悟的人一定要经过祖师或善知识(已开悟﹚印可证明才算数。好象在楞严法会上,有二十五位圣人,自述圆通,请释迦牟尼佛印证。

  

  现在讲一则印证的公案。在唐朝有位永嘉大师,他生于浙江省永嘉县。因为他一生没有离开永嘉县,所以时人称为永嘉大师。他出家后研究天台教理,好修禅观,曾阅《维摩经》,豁然大悟。后来遇到玄策禅师(六祖的弟子﹚叙述此事,玄策建议他去曹溪参六祖,请印证;否则无师自悟,乃是天然外道。

  

  他来到曹溪南华寺的时候,恰巧是六祖坐禅时间。他贡高我慢,来到六祖禅床前,也不问讯也不顶礼,手执锡杖右绕禅床三匝,振杖而立。

  

  六祖说,「沙门应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行行无亏,名为沙门(译为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大德从何方而来?生大我慢。」永嘉答,「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六祖说,「何不体无生?达了无速乎?」永嘉答,「体本无生,达即无速。」六祖说,「子甚得无生之意。」永嘉说,「无生岂有意耶?」六祖说,「无意谁能分别?」永嘉说,「分别亦非意!」六祖说,「如是如是。」乃授与印可证明,成为六祖的法嗣。

  

  永嘉大师得六祖大师印证之后,即刻要回永嘉开元寺。六祖留他住一宿,次日再下山回永嘉,因为在一宿的时间便觉悟佛法的真谛,所以时人称「一宿觉和尚」。后来他极力宣扬顿悟的禅风,特作〈证道歌〉五十多首,说明顿悟的境界。这是不朽的佳作,成为佛门必读的功课。

  

  参禅能控制生死

  

  在北宋末年,中国有位民族英雄名叫岳飞,他幼年丧父,母亲很贤慧,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幼年时,他母亲教他识字、练字;家贫无钱买笔纸等,在沙子上练字,成为书法家。青年投军,他母亲在他背上刺「精忠报国」四个字。他时时不忘救国家民族的大志愿。

  

  此时金人侵宋,占领汴京(开封﹚,执徽钦二帝北去,康王构在杭州建国成为南宋,称宋高宗,用秦桧为相,当时文人主和,武人主战。岳飞大破金兵于朱仙镇(离汴京很近﹚,有直捣黄龙(吉林农安﹚的壮志,不幸被秦桧嫉妒(主和派﹚,用十二道假金牌召回京城。岳飞有「忠君报国」的思想,班师回京。过长江时,经过江中金山寺,乃去拜访道悦禅师。道悦和尚劝他不要回京城去,在金山寺(镇江﹚出家修行,可以免是非。岳飞将生死置于度外,认为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没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思想,所以拒绝道悦和尚一番盛意。

  

  临行时,道悦和尚作一首偈颂,「岁底不足,谨防天哭,奉下两点,将人害毒。」岳飞回杭州,秦桧用「莫须有」三字使岳飞父子下狱;临刑时才悟道悦和尚的偈颂大意。那年的十二月二十九日过年,同时降大雨,岳飞在狱中听到雨声,知道大难临头,想起道悦和尚的谶言终于应验了。奉下两点,就是「秦」字。果然被斩于风波亭。

  

  秦桧问监斩人,「岳飞临刑时,说些什么话?」监斩人说,「只听他说,不听金山寺道悦和尚的话,所以有今天的下场。」秦桧一听大怒,派何立去金山寺,捉拿道悦和尚。道悦禅师在头一天于定中晓得这段因缘,乃留下一个偈语,「何立自南来,我往西方走,不是法力大,几乎落他手。」写完之后,即刻圆寂。

  

  第二天何立来到金山寺,老禅师已经圆寂,无可奈何,回去交差。这证明坐禅的功夫到了极点,便可控制生死,愿意何时往生就何时往生,操纵在自己的手中,是很自然的现象。

  

  古时禅师,都有这种功夫。生死自如,遂心如意。在唐朝有位禅师,名叫邓隐峰,可以倒立而圆寂;近代金山活佛可以站立而圆寂,这都是由禅定的功夫,来去自由,不受一切的限制。

  

  沩山老人不动心

  

  唐朝的沩山老人,在湖南沩山修道,得到静坐一须臾之定力。他将金银财宝,亲戚朋友,及一切五欲皆置之度外。沩山老人虽不求名利,但时间久了人人皆知,遂有很多人上山供养亲近他,以求福求慧。这个好名誉传到当时的裴休丞相也晓得了,于是也上山拜谒。见到山上只有一所简陋茅蓬,连床也无,只有蒲团一个,老人常常坐在上面,人来他也不动,人走了他也不管,也不迎宾,也不送客。

  

  裴休又想,「这位老修行连庙也无。我现在有的是钱,不如供养他盖庙吧!」于是命随从拿出三百两银子,但沩山老人也不接受,也不拒绝。在茅蓬里头有一堆草,裴休乃把银子置于草堆中而去。当时的三百两银,相当于现在的三百万元。

  

  事隔三年,裴休想,「庙大概建好了,去看看吧!」上了山,发觉还是破茅蓬一间,什么庙也没有造。裴休便打了一个妄想,「人给他钱,他也不造庙,仍然现出贫苦相来,不知把钱拿到哪里呢?」于是问沩山老人,「禅师!我给你造庙的银子,你放在什…

《虚空打破明心地 禅的公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