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都不住,真正的寂灭现前时,就超越世间、凡夫、二乘的境界。
从这一段来看,或者依佛经里所讲的,要得到真正的大解脱,必须解开六个结,因为结就是烦恼,哪六个结?
第一是动结。人从出生到老,从求学到就业,心始终就没有停过,时时刻刻都是在动的当中,动相就是一个结。「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是解开动结的方法,心不往外听要内闻,听到什么声音都不理会它,真正做到了,不嫌台北市的喧闹,更不会执着在寺庙或深山的安静,人有一个毛病就是「逃境安心」,以为安静必须从境上去求,而不知道从心上求。
第二是静结。这个心知道往里面收,往里面听,不去理会外界的一切声音,身心就感到安静了。如果贪着静境的话,心执着在静上面,禅宗称此为:「死水不藏龙」,没有大智慧,祇有一个空空洞洞、清清明明的境界,一点用处也没有。「初于闻中,入流亡所」离开了动境,解开了动结,接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心离开了动静二相,这念心了了分明,知道外界的一切与我都没有关系,这念心始终如如不动,就解开了动静二结。
第三是根结。舍弃了动静二相的尘劳,但是六根还在,六根存在是生死的根本,因此根结必须解开。这念心继续的往里面收、收、收……,收到最后,六根没有了,觉性一现前,就离开了根尘,也解开了根结了。
第四是觉结,第五是空结。离开了根尘后,就是一个觉,一个空的境界,还是相对的境界,所以空也不能执着。
如果执着一个我所知道的这个心、这个觉性,还是有能所,因此觉也不能住、不能执着。不住觉,不住空就超越了世间、出世间了。
第六个是灭结。没有了能知的觉,所觉的空,这个心从生灭生灭,达到了寂灭,还有一个「灭」的境界,执着一个「灭」还是结,因此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寂灭也不住,真正的寂灭才能现前。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
这六个结解开了,在佛经上说,就是破了色受想行识的五阴境界。离开了动静二相就是破了色阴;根结解开了,就是破了受阴;觉结解开了,就是破了想阴;空结解开了,就是破了行阴,到最后生灭灭已就是破了识阴。这个法门把五阴境界一下子破,破了五阴境界后,就超越了世间出世间,达到了这个境界时有两种殊胜的功德,其一是:
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
此时的心与十方诸佛的心变成一体了,与十方诸佛本自具足的微妙觉心──佛的心、菩提心、涅槃心相应了。十方诸佛有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我也是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这个心与十方诸佛完全是一样的、是相应的。第二个殊胜是:
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这时观音闻声救苦的功德现前了,十方一切众生只要起个心动个念都知道。这里为什么称一切众生呢?世界是无量的,众生也无量的,六道自然也是无量的,每一个世界皆有六道众生,所以每一个世界皆有十方诸佛,所有的一切三千大千世界的每一个三千世界都有一尊佛在普度众生,因此,这里所说的一切六道众生,不单指我们这个世界,而是涵盖所有恒河沙一切众生。
这种境界三昧的境界,三昧修成了,就超越了世间出世间,十方一切世界统统圆成在这念心。这念心「净」得像镜子般,没有一点尘垢,物来物现,物去不留痕,丝毫没有一点罣碍。观世音菩萨依观音如来所教的法门修成后得到这二种殊胜的功德,接着,他说: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
由于恒河沙劫供养观音如来的关系,所以蒙观音如来教授这个法门,可见供养的福德确实不可思议。这里,观世音菩萨也特别提到他所悟到的「闻熏闻修」,慢慢的熏习,时时刻刻都在熏习,久而久之自会养成好习惯。修行必须有这种的体认,绝对不能急,也急不来,但是也不能因而就散漫。
我们在听经闻法的时候,往往有听不太懂或听不懂的情形,常会因此而感到懊恼,其实,这种心态大可不必有,因为这个法门你以前没有修过,没有熏习过,所以听不懂,不要灰心;只要有恒心,多听几遍,自然就会听懂。熏一次不够的话,熏它个十次、百次,甚至一千次终会有听得懂的时候。
但并不是听懂就算数了,听了还要想,还要思惟,一遍想不通,一百遍、一千遍的锲而不舍的去想它,一面想一面学,慢慢的能想的这念心和所想的道理忽然一下相应,就成道、证果了。「闻熏闻修」可以说是修行的重要原则。
行住坐卧
都不能离开这念不动的心
才算是金刚
听了要想,想的时就要学,这样持续有恒的下去,到最后统统一起没有了的时候,这念心就是「金刚不动三昧」。金刚是形容词,有不动与摧破的特性,能摧破一切障碍。金刚不动的智慧心能够回光返照,破除我们的习气,破除见惑、思惑、无明惑,最后习气漏尽,这个心真正不动了。这念心不祇是不动的时候不动,即使在动的时候,在行住坐卧都不能离开这念不动的心,才算是金刚。
成就了金刚三昧,上与十方诸佛如来本妙觉心,是同一个心了,这时,十方一切六道众生起心动念都知道,这是神通现前了。神通就是灵通,它是本具的,不需要另外去求,所谓「静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心达到了寂静无为不动的境界,十方虚空都在我们这念心当中,所有的一切事事物物都离不开虚空,当然都在我们这念心当中。
观世音菩萨达到了这个金刚三昧的境界,证到了这个境界后,也就成就了三十二应身,到十方世界去度化众生了。
观世音菩萨在外面,但我们自己也可以成就观音菩萨的这种功德,这种果报。只要各位的这念心──师父在说法,各位听法的这念心,往里面听,不要往外听,不要听外面的是是非非,心当中不要起无明,起了无明即造业障,造了业障就要受六道轮回生死之苦。希望各位耳根往内听,心往内收,耳根圆通修成功时,这个世界就是一片「净土」了。
《大佛顶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