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无常经▪P24

  ..续本文上一页、修慧。

  

  「命根气欲尽,支节悉分离」,等到命根、气息快要尽的时候,已经是束手无策,意识茫茫不知所归。最后,等到一口气不来,生命就结束了,所以人命在呼吸间。因此要了解为什么要打坐?打坐是调身、调息,进一步就是要止息,也就是不要这个气息了。因为知道气息是无常的,等到气息没了,命也就没有了,所以要修止、修观。但是,众生不知道这个道理,就非得等到命根气息快断的时候,让「支节悉分离」。支节就是四肢五官,也就是四肢五官、五脏六腑,这时候都会渐渐腐烂,乃至于筋肉和关节都会分开、散掉,都会失去作用。等到这个时候,就如经文所说的:「众苦与死俱,此时徒叹恨,两目俱翻上,死刀随业下,意想并慞惶,无能相救济。」

  

  「众苦与死俱」,佛法说人生好象苦海一样: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和五阴炽盛苦,人生的苦浓缩起来就是这八苦。不但今生受苦,来世还要再受苦,过, 去、现在、未来都是在苦海当中。有时在人间受苦,有时在修罗道受苦,有时在天上受苦。有人说天上是快乐的,怎么说天上是受苦?因为天上的快乐在人间看来是很长远,但在快乐当中,不觉得时间长,反而还觉得时间很短,当天人寿命尽时,会有五衰现前,这时更苦,所以天上仍有死苦。人间是苦乐参半,修罗也是苦,地狱则是时时刻刻都在受苦,而鬼道有饥饿、忧愁、惊慌的苦恼,畜生道有被宰杀的痛苦,所以是众苦,而且最后都离不开无常、离不开死亡。

  

  人在身体健康时,孔武有力,不会觉得众苦与死俱。过去在佛陀时代,有一村落的长者们,听说佛要到村落来,就命五百位年轻力士去严整道路。在急忙打扫环境,整理清洁道路时,路中有一大石,于是五百位力士共同合力,然而,如此大的力量都没办法把石头移动分毫。佛陀看到就说:「你们想把石头移开吗?我来移。」于是佛陀手轻轻一拿,就把石头举起,又把石头往空中一拋,五百力士只听到空中呼呼有声,瞬间就看不到石头了;这些力士都感到惊怖,接着,佛陀又把石头收回,把这大石头打得粉碎,粉碎的微尘从空中落下。这五百力士看到这么大的石头碎成微尘,觉得实在可惜,佛知道他们的心念,于是又把石头的微尘通通组合起来,恢复回以前的大石头。

  

  这些力士看到觉得好奇,就问:「世尊!您是用什么力量能举起大石、粉碎大石、又能将大石组合回来呢?」佛陀说:「我是用父母所生力举起大石。禅定力更大,刚才把大石收回,又把它打得粉碎,就是用禅定的力量。解脱力又超过禅定力,能使这微尘恢复成原来的石头。」这些力士又问:「世尊!除了解脱力,还有更大的力吗?」佛说:「除了解脱力,还有福德力。我就是福德力修圆满的缘故,才能于菩提树下,降伏魔障,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每个人都要修福修慧,有了福报、德行,人家看到都会很恭敬、顺从,这就称之为福德力。有福德力,常处顺境,就容易做大事、立大功,成就自己的功德、德行和事业,这就是福德力。佛有无上威神力,人人见到佛就肃然起敬,心生欢喜,就称为福德力。佛经上记载,释迦牟尼佛一说:「善来比丘,袈裟自着,须发自脱」,这位善来比丘就证罗汉果,这就是福德力的缘故。

  

  五百力士又问:「世尊!除了福德力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力量?」佛就说:「还有智慧力。有智慧,能够断除无始劫来所积习的烦恼。」如罗汉能够漏尽烦恼,证得漏尽通,这是靠智慧力。有很多事情能够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也是靠智慧产生的力量。如果一个人没有智慧,也不知道反省检讨,眼睛总是向外看人家的是非、过失,而不向内观照,就是没有智慧;因为有智慧力,就能够反照自心、明察秋毫、观察入微。所以,众生的心是粗中之粗,菩萨的心是粗中带细,佛的心是细中之细。智慧力能够降伏自己的烦恼,能够调身、调心,所以要成就如来十号中的调御丈夫,就是要有智慧才能调伏。

  

  五百位力士又说:「智慧力真不可思议,能够超凡入圣,调伏身心。除了智慧力之外,还有没有更大的力量呢?」佛讲:「还有神通力。有神通力可以降伏无智、贡高的六师外道。」五百力士接着又问:「除神通力,还有其他更大的力吗?」佛说:「虽然有父母力、禅定力、解脱力、福德力、智慧力和神通力,最后还有一个最大的力,谁也逃不过,就是无常力。」佛陀就说一偈:「禅定与解脱,福德智慧力,如斯诸力等,无常力最大。」

  

  佛告诉五百力士:「当知如来身如金山峰坚固,到最后还是归于无常。有智慧的人,应当追求无常所不能逼迫的境界。」佛又说:「你们应当知道,今日世人的寿命渐渐减短,色力薄劣。其实这颗大石,只是过去的人平常拋掷戏弄的石头而已,你们可以看这大石的两旁,还有手指拿取的痕迹。」当时五百力士,听佛所说,甚感惊讶,生稀有心,于是摧伏了心中的骄慢。此时佛观五百力士得度的因缘已经成熟,就为他们开示四谛法门,于是五百力士无始以来所积习的错误知见,就此摧破,证得了初果罗汉。

  

  有形皆归坏,无论是凡夫、圣者,到最后都将归于无常。明白了,就要修行,世间上无论如何大的富贵、权势、威德,到最后无常一来,命根通通会坏掉,没有任何人可以脱离无常。要脱离无常,就是要证到涅槃,如来有法身、报身和化身,法身是无始无终,恒常不灭,刚才所说的是如来应化之身,应化到这个世界来普度众生,示现无常给大众了解,即使佛有这么大的威力,最后还是要入涅槃,免不了无常,所以所有的一切,都没有值得骄傲的。

  

  无常的道理大家要了解,否则心始终没有办法定下来、静下来,因此蒙蔽心眼,而不见死来侵。等到命根气欲尽,支节悉分离时才来讲:「早知如此,我就赶快布施」就已经来不及了。「此时徒叹恨」,这时候怎么样叹息、悔不当初,也是没有办法,无计可施了。

  

  

  

  --------------------------------------------------------------------------------

  

  (二十)940508

  

  

  

  

  「两目俱翻上」,人快死的时候,两眼一瞪,眼白一翻,气就断了,所以还有什么好斤斤计较、放不下的呢?了解以后要赶快用功、赶快修行。

  

  「死刀随业下」,是说死后随着善、恶业去受报,善业就受善报,恶业就受恶报,就像刀子是不讲情面的。六道轮回都是业,业有黑业、善业、不动业、净业、白业。黑业就是造诸恶业,充满贪瞋痴,没有一点善法,所以要受地狱、畜生、饿鬼之报。善业就是人间果报,分为上品善、中品善、下品善,上品又分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品也分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品也分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除黑业、善业外,还有不动业,就是四禅八定。修四禅八定最高可生到非想非非想处天,但是无常一到,业报受尽,还是要再轮回,所以还是随业。除此还有净业、白业,有善根者,人间天上不断地用功,修菩萨行,是净业,有智慧回光反照,把业障漏尽,最后悟到真空,则是白业。如果悟到真空妙有、真如法身,也就逃离了死刀,就不是业,而是真功德。一般众生都是随着善业、恶业、不动业和黑业在轮回受报,被这些业蒙蔽了自己的心眼。

  

  「意想并慞惶」,即快死时,身旁的亲人哭哭啼啼,自己也作不了主,不知将往何去?所以心里始终恐惧惊慌、忧虑不定。「无能相救济」,没有人有能力来救济,除非自己有修行,能够坐脱立亡,乃至预知时至,再不然就是靠别人来助念。因为一般人根本就不知道这些,所以「无能相救济」,没有人能够解脱你的死亡,安定你的身心。

  

  「长喘连胸急」,气息产生窒息的现象时,身体会扭曲,手会乱抓,胸口一直在伸缩、挣扎,这就是长喘连胸急。「短气喉中干」,就是气息非常的短,没有办法正常地出入息,这时口水没有了,喉咙干燥了,已经快到死亡边缘。所以要赶快提起正念:念佛的人要不断地念「南无阿弥陀佛」,打坐的人要赶快安住正念,保持清楚明白、如如不动的心。但这一切还是要靠平时的练习,才能保持这念心的存在,才能脱离死苦。佛法是人生的真理,等到将死时再想办法,已经来不及,因为「死王催伺命」,阎王已经在等着你去受报,无常杀鬼等着要来接你、催促你,换句话说,就是无常逼迫使你无法作主,等着你去受报。人死后,除大善大恶之人立刻生天及下地狱外,其他善恶业夹杂的人都有中阴身,中阴身最慢四十九天就会去投胎、受报,就会看到阎王小鬼带着铁链、刑具等着伺候,以及种种惊心恐怖的境界。

  

  「亲属徒相守」,徒就是罔然。到这个时候,亲戚、好友、儿女在自己身边环绕、照顾,又有什么用?以前有位妇人,丈夫死了非常悲哀,所以在告别式时请法师去诵经。先生刚死不久,中阴身还在附近,看到心爱的妻子这么伤心难过,便舍不得放下,守在妻子身边。由于先生太爱他的太太,当这妇人擤鼻涕时,就附在鼻涕上,变成一只吃鼻涕的虫。妇人看到鼻涕在地上很不清洁,就想要用脚把它擦掉。这时,有天眼通的法师跟妇人说:「你千万不要去擦这个鼻涕,因为你先生非常爱你,你一擤鼻涕在地上,他的中阴身马上就变成一只虫去吃这鼻涕。」所以即便临终时亲属徒相守,仍是要随业受报的。

  

  「诸识皆昏昧」,即是所有眼耳鼻舌身意通通都昏沉、颠倒、愚昧、无知。所以平时要时时刻刻保持觉性,最后修到六根归一、能够作主。自己审视看看,晚上作梦时,有没有功夫作得了主?梦到人家拿大鱼大肉给你吃,作不了主就吃了,这「识」就是昏昧。看到好的境界就贪,听到好的…

《无常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喜施获福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