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音乐就听,有好的花就去欣赏,这就是作不了主。如果作得了主,人家喊你去,都不会去,为什么?知道逐物起照,无论任何境界,当下这念心都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识也就变成智了。平时喜欢看外面色尘境界,耳朵喜欢听音乐、歌声,鼻子喜欢闻种种香味,这就是迷失本心,所以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作不了主,称为「诸识皆昏昧」。当业障现前,就要随业流转,虽想念佛、诵经,也都作不了主,昏昧迷糊中,拿到东西就吃,看到好东西就看,甚至看到亲戚朋友来,以为真正是亲戚朋友,这些都是业识幻现。
「行入险城中」,因为意识作不了主,就随着平时所造的善恶业,行入险城中。我们色受想行识五蕴的身体也是一个城,人快死时,看到山崩地裂,就是身体的地大在分散;遍地猛火,整个世界在焚烧,就是身体的火大在分散;当大小便失禁,看见到处都是水灾泛滥,无路可逃的境界就是水大分散;最后一口气不来,看到遍地猛风在吹,就是风大分散,这些都是险城。所以人将死时,都是惊慌恐怖的恶梦,仓皇没有依靠。
如果晚上作梦是梦到诵经、打坐、说法、在寺庙里等种种好的境界,这就不是险城了。一般人因为拼命追求五欲之乐,梦不到这些境界,所以会入到险恶的境界。梦到吃东西,是真的在吃、喝吗?不是。哪个人愿意下地狱?愿意上刀山、下油锅?谁也不愿意。但因平时贪着种种的财色名食睡,临终时五阴境界现前,业识幻现,所以喜欢游泳的人,会看到清凉的池水,跳下去才知道里面都是热腾腾的油汤;贪着草原美景的,一跑过去,花草通通变成刀枪剑树,所以把恐怖的境界看成是好的风光,作不了主,就要去受苦。
打坐也要有正知见,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五阴境界是我们的险城,所以打坐不能贪着境界,凡是所看见、所听到的都不可执取,修行才能成就。这里是指一般的行入险城中,如四大分散,或见到种种亲人,其实并不是亲人,是怨家变现的,乃至于看到种种险恶、恐怖的境界,是自身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变化出来的业识幻现,如果不知道这是业障,就会跟着这些境界受报去了。
「亲知咸弃舍」,死亡时,所有认识的亲戚、朋友,无论是远亲、近亲,通通会舍弃、远离自己。为什么?因为闻到人死亡后所发出的臭气,看到死亡的恐怖面孔后,即使再亲的人、再爱的人、再要好的朋友,通通会舍弃自己。「任彼绳牵去」,这时候没有别的,所看到的境界就是业。「绳」,称为业绳,是比喻业就像绳子牵着你,要你东就东,要你西就西。像牛的气力很大,什么都不怕,就怕穿条绳子在它鼻孔上,即使是小孩子牵到这条绳子,要它东就东,要它西就西。这条业绳也是一样,无论你有多大的权力、威势、富贵,都会使你不得自在,该到地狱就到地狱,该到畜生道就到畜生道,该到人道就到人道;到人道,要你到贫穷下贱的地方就要去,要你受生成六根不具的也是要去,无法作主,任彼绳牵去。
不只是一般的众生,天人也有业绳,天上的男众称为天子,天上的女众称为天女,管理天官的最高统治者就是天王。佛经记载,有位善住天子,五衰现前,不久将亡。所谓五衰:第一,他头上戴的冠花自然枯萎;第二,两个腋下自然流汗;第三,身体臭秽;第四,天衣自生垢秽;第五,不乐本座,而且还会看到旁边有一个天人在等候他的宝座。天人有天眼通,佛陀时代,善住天子看到自己死后将到舍卫城投胎成一只癞子猪,身上长满癞痢、恶瘤,于是心生恐惧,马上去找释提桓因为他想办法。释提桓因就说:天上的人都是如此,谁也逃不过死亡这一关,不过你还是很有福报,释迦牟尼佛在善法堂为母亲说法,你赶快去求佛陀,或许能有一线生机。于是善住天子就去见释迦牟尼佛,请佛陀救他,佛陀对他说:只有受三皈依、受五戒的方法,想再进一步,就要修禅定,入甚深禅定,才可以超越死亡。天人生活很快乐,要他修行打坐是很难的事情,善住天子为了不堕恶道,就对佛陀说:世尊,只要能让我不堕恶道,做什么都没有关系。于是佛陀马上为他受三皈依,其余的佛法都还来不及说,善住天子就命终了,真正是时不待人,死刀随业下。
因为受三皈依的功德,所以善住天子没有堕入恶道,转而投胎到舍卫城里一位宰相家。由于善住天子害怕受畜生报,所以心很专注,时时刻刻都在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死的时候也是在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念心坚住不动,把心靠到三皈依上,就转人身当了宰相的儿子,出生的时候还在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所有宰相府的人,看到婴儿一出生就会讲话,都认为是妖怪,不吉祥,后来宰相知道了,去看个究竟,一听,原来是在念三皈依,就告诉大众:「你们这些人实在很愚痴,都七老八十的人还不知道三皈依,这婴儿刚刚出生就在念三皈依,是很有善根的人。」
这小孩长到七岁的时候,在外面玩,遇到了目连尊者,就上前问讯说:「目连尊者,您还认识我吗?」目连尊者摇摇头,表示没有见过。小孩子就说:「以前世尊在天上为母亲说法时,您也在天上,所以我见过您。」目连尊者用神通一观,这孩子的确是天人来转世。小孩就说:「我以前叫善住天子,由于世尊为我受三皈依,使我不堕恶道,转世来到宰相府,为了感谢三宝的恩德,所以请目连尊者转邀请释迦牟尼佛到宰相府慈悲应供。」于是目连尊者将话禀白佛陀,小孩也回去跟父亲说明原委。宰相感到很光荣,准备了许多丰富的斋饭供养佛陀及众比丘僧,佛陀也藉此因缘开示四谛法门,这小孩即得净法眼藏,证到初果。善住天子因为三皈依,解脱了畜生道的业绳,一般人不知道受三皈依,也不知道修一切善法,所以将来必定是随业受报,被业绳牵着走。
这一段是告诉我们要时时刻刻警惕自己人命无常,要修一切善法,要用功、要修行,而且要了解除了世间上的善法外,还有真空善、中道实相善。悟到真空善就能住到真空涅槃,契悟到实相善,就能成就佛的智慧。古德有这么一首诗:「有形皆归坏,不灭为真空,但见曹溪水,门前坐春风。」要逃离无常,就必须要契悟真空善、中道实相善。《金刚经》提到:「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这个角度来看,世间善是件福报,不执着这些善事、福报,就能得到解脱。所谓不执着,不是不去做善事,而是必须发广大心积极去做善事,但是做了善事又不执着、不生罣碍,这样才能得到解脱,才能契悟到本心本性。所以除了世间上的善法外,还要修真空善、中道实相善,修戒、修定、修慧,这样不但能保全性命,而且能够真正脱离无常,脱离众苦。
--------------------------------------------------------------------------------
(二十一)940515
将至琰魔王,随业而受报,胜因生善道,恶业堕泥犁,
明眼无过慧,黑暗不过痴,病不越怨家,大怖无过死,
有生皆必死,造罪苦切身,当勤策三业,恒修于福智。
「将至琰魔王,随业而受报」,每个人都会死,死的时候诸识皆昏昧。「识」就是分别,由于心的分别而产生执着,我执、我所,我看、我听、我闻、我说话、我的身体、相貌,我的财产,我的儿女、妻子、眷属。诸识,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所谓六根对六尘产生识,就是识尘。由于白天的执着,产生一种情执,情执就是一般人所说的情结,不管是好的情结、坏的情结都会障道。人临终时,心意识皆昏昧,好象作梦一样,迷迷糊糊,看到什么都不知道是虚妄的境界,而当作是真实的,就容易入险城。
所谓「险城」,是非常险恶的地方,在事上来讲就是阎王府,乃至于地狱道、畜生道、饿鬼道,在理上来说,就是五阴境界。所以打坐时,无论产生任何境界,都要知道是虚妄不实的。这一念心要念念分明、处处作主,一念万年、万年一念,不去不来、不生不灭,这样就绝对不会堕入险城中。《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只有当下这念心才是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其余都是险城,一落入就不得自在,所以不管看到什么都不能执着,否则就会随业流转。
看到好的境界、看到男女就去追逐,这就是随着业绳牵引。如果平时有定慧,知道要回光返照,不被业绳所转,就能消业,没有业绳就能自在。有了业绳就会「将至琰魔王」,到阎罗王那里去准备受报。阎王前面有一个业镜,无论善业、恶业通通都会在镜子里现出来,阎王就知道你所有的善恶业,乃至你这念心一动,业镜就能显现出来。一般人以为所做事情是神不知鬼不觉,乃至以为起心动念只有自己知道,其实起念动念就像打雷这么大声,因为动一个念头就是一个频道,一个频道出去是非常猛利的,尤其是起恶念、造恶业时的频道更强,这就是业绳。无论是善业、恶业,阎王的业镜,都看得清清楚楚,谁也逃不了这一关。无论贫穷富贵、男女老幼、肥瘦美丑,什么人都是平等,都要随着善业、恶业去承受种种的善报、恶报。
「胜因生善道」,做善事就属于胜因,有殊胜、清净的因缘、因地,心也善、口也善、身也善,所作的也是善,一切都是光明的。善有种种胜因,也有种种层次差别,无论是上品、中品、下品,只要是胜因,都会生到善道。哪些属于三恶道、三善道?地狱、饿鬼、畜生,属于三恶道;人道、天道、修罗道,属于三善道。善包括很多:有世间的善法,出世间的善法。最高的出世间善法就能得解脱,其次是净土,再其次是天堂,再其次属于人道或修罗道。这里所说的「胜因生善道」,是指…
《无常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