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六即佛▪P3

  ..续本文上一页什么?悟不是得到一个东西,不是见到一个什么东西,悟到这念心是本具的。所以「悟」,就是悟到绝对的自性菩提,师父在这里说法,诸位听法这个心,了了分明,这个心,人在那里,心在那里,这个心才是。

  普通一般人精进,就是我今天念多少佛、诵多少经、持多少咒、拜多少佛,这就是真精进,好象没有这些功课就不是真精进。开悟的人就是只有这念心,大休大歇才是真精进,这是佛法僧三宝一切具足,不着僧求、不着法求、不着佛求、不着众生求,只有这一念,没有第二念,明白这些道理,在理上开悟,完全产生了信心,这是事理一如。

  「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一切都通达无碍了。什么叫做一切通?事理、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就是通达这一切道理,人人都有佛性,你开悟了就明白这些道理了,不但自己有,所有众生通通有,通达过去、现在、未来,也是不离这一念心,事和理是一个,没有二个,观空不着空,观假不着假,观中不着中,始终是通达无碍,俗谛、真谛、中道第一义谛,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都不离当下这念心,始终了了分明,这是悟了道。

  所谓通,可以讲神通,也可以称为道通,到达这个境界,悟了无上菩提,菩提道和涅槃道,菩提道就称为智慧佛,涅槃道就称为如如佛,如如不动,一切诸法毕竟空寂,空也不做空想,智慧佛也不求智慧,只是当下这个心能作主、能明朗,就是智慧,就在这里去安住。

  

  六即佛(十)

  古德说:「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

  我们的心就像一杯水一样,湛然不动,就像一潭止水,

  你看这一潭水湛然不动没有波浪,

  不但没有波浪,里面没有混水、没有浊水,

  悟到这些道理,湛然一切通,就是心明朗了。

  古德说:「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我们的心就像一杯水一样,湛然不动,就像一潭止水,你看这一潭水湛然不动没有波浪,不但没有波浪,里面没有混水、没有浊水,悟到这些道理,湛然一切通,就是心明朗了。就像一潭止水照天照地,像一片镜子一样,胡来胡现,汉来汉现,现了以后,里面不留一点痕迹,始终保持当下一念,湛然一切通,知道过去、现在、未来都在这念心当中,这就是实相。

  虽然如此通达,但穷源犹未尽,尚见月朦胧,看到我们这念心没有边际,你还在怀疑这个心究竟有多大,求这个源头始终是无穷尽的,因为我们这个心广大没有边际,没有始终,如何求呢

  

  所以在这个地方还没有下百分之百的肯定,既然没有百分之百的肯定,尚见月朦胧,等于月亮当中有了阴影一样,我们这个心虽然是一切都是现成,到这个程度就是返照到我们这个心里面还有一些沉淀,还没有完全把第八识转识成智,要把第八识转成大圆镜智,到这时候才能完全了解,所以这就属于分证。

  分证一分法身,破一分烦恼,一共有四十一品无明,就是有四十一分法身,到这时候是烦恼分分断,真如分分现,这是一种譬喻来讲。其实这四十一品就是层次上的差别,就是我们打坐的时候,看看我们这个心有没没昏沉,完全究竟没有一点点昏沉了就是通达,到达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这就是尽。同时我们这念心完全没贪瞋痴这些烦恼了,这就是尽。

  所以这四十一品一个是从昏沉、一个是从烦恼,看看我们昏沉和烦恼的程度如何?这样来分成四十一个层次,这就属于修证方面的,所以我们了解了以后,也不要把这四十一品看的不得了,一念不生,万法无咎就是如此,烦恼就是我,我就是烦恼。

  现在的问题就是不起烦恼就好了,处处作主,了了分明、寂然一如。那么这四十一品就是只有这念心存在,一直保任下去,动静闲忙不离当念;一乘任运,万德庄严,始终不离当念,你悟到这个道理,慢慢在日常生活上来熏习、磨练、这样我们的身心一天天地清凉,一天天地自在,到达最后究竟烦恼漏尽,就是十五的月亮。

  

  六即佛(十一)

  因为这念心从过去到现在自己不知道,自己不了解,

  始终是在外面追逐财色名食睡,人我是非,

  现在经过一番修练,经过一番修行,一番返照,

  我们这个心得到解脱,

  究竟水没有波浪,水究竟清凉,

  这个没有波浪的水、清凉的水不是外来的,是我本具的。

  第六个颂:「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

  这个颂是究竟即佛。就是把四十一品无明通通转过来了,通通转过来了以后,是一个什么境界,就是这么一个境界。从我们这一生一直到现在,从来真心理成了妄想,本来是一潭清净的水,现在变成波浪了,是一潭止水起了波浪,是一潭清水混浊掉了,这是凡夫众生的境界。

  「今日妄皆真」现在烦恼漏尽,见到自己的本心本性,四十一品的无明通通转过来了,今日妄皆真,水是波浪,现在波浪通通停止变成水了,妄想就是真,烦恼即菩提。

  「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因为这念心从过去到现在自己不知道,自己不了解,始终是在外面追逐财色名食睡,人我是非,现在经过一番修练,经过一番修行,一番返照,我们这个心得到解脱,究竟水没有波浪,水究竟清凉,这个没有波浪的水、清凉的水不是外来的,是我本具的。

  「更无一法新」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即使超凡入圣了,这个心不增加一丝一毫,虽在凡夫位,有烦恼有无明、六道轮回,我们这个心并不减少一丝一毫,虽然不减少一丝一毫,可是始终是在沉沦苦海,轮回六道,受尽无量无边的苦楚,虽然不增加一丝一毫,可是心得解脱、心得自在、心得清凉,就称之为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

  

  

《六即佛》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