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作,就像苹果外边烂,这还有救;最怕你从心中烂,自己心想要作恶。
佛家的戒律就是用来防止我们身口意三业造恶!总纲有十条,细说起来有五戒、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条戒、五百条戒,更进一步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种种的规则。至于身如何不造杀、盗、淫,口如何不两舌、恶口、妄言、绮语,心如何不起贪、瞋、痴;这些以后有时间再说。
总之,戒绝对要持,持戒最起码在完成我们的人格。持戒要诸恶莫作,做了一件恶事,对于人行为、品德上都是要打一个问号!所以诸位学了佛,就要做一个完美的人,更要做一个能替佛教争光的人。一个人若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那不管到何处,人人自然尊敬你。唉!世界人若都信佛理、修佛仁慈,那天下岂不都太平?奈何不信不修,人心何能静而不乱?心乱、家乱、国乱,世界将如何太平?请政治家、军事家,台端不妨抽一分时间研究一下佛学。
八、八风不动修忍辱
接下来就是第三度:忍辱。普通我们说的忍辱,人骂我,不回口;人打我,不还手;人嫉妒我,心还是平静,不动烦恼。你能忍就是大丈夫,不能忍就是普通凡夫俗子。一个人不能忍,好可怜!怎么说?人说你两句好,你就笑,笑得不知道多欢喜!人说你不好,又是气,脸拉长得很不高兴。你看!不忍辱的人,人叫你哭就哭、叫你笑就笑,被人牵着鼻子跑,多么可怜!
佛家的忍辱是忍什么?叫做「八风吹不动」。那八种风呢?称、讥、苦、乐、利、衰、毁、誉。人家称赞,你就笑;人家讥嫌,你又不高兴;有苦受不了,有乐是快乐了吗?说不定乐中隐藏好多祸。害你的人拿点糖来引诱,「吃得好甜、好乐喔!」贪那一点甜头,不知藏伏多少祸!你能忍乐吗?利,有利的事情;衰,倒楣的事情;毁,人家诽谤你;誉,假抬举你。佛教讲的忍辱就在这些地方忍。
人打你一捶不还手,那忍算什么?在某种环境下,人家把你打得要死,叫你跪下来,还不是照跪?平时人讲你一句,你就说:「人家欺负我,侵犯我的自尊心。」在善人面前就不知怎么凶,一到恶人面前不是乖得很?你说不能忍,到那时,看你能不能忍?这是事实,是世间真实之相喔!这不是什么高深的佛理,大家都有经验嘛!你能忍就平安,不能忍马上就给你好看,是不是呢?
好多皈依弟子一有苦,就跑到我面前来诉苦、念苦经:「儿子不孝,女儿又不听话了,先生又……」这一些我看真是苦恼得很。怎么办?忍辱啊!学佛嘛!忍啊!「忍一句烟消云散」,你不忍就苦上更加苦,「退一步海阔天空」啊!学了佛要开悟,回去要心平气和的。在家不要认为「我是老大,小弟就要听我的!」是不是那样子?不是的!你是老大就要做个老幺。做爸爸妈妈的又如何?现在这个社会,做爸爸妈妈的有时还要同儿女讲好话,不讲好话可不行。否则可更气死你啊!
好!诸位要好好修忍辱喔!不忍辱,持戒持不好,布施更难做;为了能行布施、能持戒,就要好好忍辱。你能受苦才能修忍辱,不能受苦忍辱修不成。你想要成佛道,忍字要做到究竟,佛道才可成;忍得究竟才能得解脱,解脱就得大涅槃。
还有更重要的忍,忍什么?告诉诸位:「财、色、名、食、睡」定要忍!你不忍,它就是地狱根;你忍了,地狱根拔除,就得解脱、快乐自在。所以学佛道不易,难怪学佛的人这样少。我们知道,出家乃是大丈夫,其实学佛的人都是大丈夫,不是大丈夫怎么能学佛?人家所爱的我要舍弃,人家所不要的我要通通拿来;这就是「好事予他人,恶事自向己」,这就是佛法!
你做到了就是菩萨,做不到就是生死凡夫、苦恼凡夫。能不能做到呢?忍嘛!忍辱波罗蜜!「波罗蜜」就是到彼岸,你能忍辱就到西方极乐世界,忍不了就去不成。为了要解脱、为了要得究竟乐、为了度一切众生、为了不害众生,将这些想透了,你好好忍吧!「我忍是不是就苦了?」问这话,还是没听明白。忍才真正的自在快乐,不忍,无量的大苦都到你面前。希望大家将忍字做到!修好。
九、精进修道功夫成
要布施、持戒、忍辱,不是那么容易喔!人很容易懈怠的!所以第四度:精进。六度之中精进放在第四,为什么不摆在第一呢?比方说布施,为了求富贵他自己会行布施。忍辱,大家都知道小不忍则乱大谋,有好些事小不忍就吃了眼前亏,他自己会忍辱。持戒,不持戒就是不守法,不守法会受法律的处分,自己就会勉强守法。而后两度:禅定、般若是出世法,一定要精进,这两个出世法才做得到,所以精进摆在第四;可见真正修佛法比世事难啊!
精者不杂,进者不退;要以精进来对治无始以来懈怠散漫的习气。一般众生总是懈怠懒惰,那怎样能不懒惰、在事业、学业上有成就呢?学佛的人在道德上有所成就呢?这都要精进才能达成。精,虽然你广泛,必须从专一中下手,按部就班地学习,一步一步把它学好,那样愈广泛愈好。如果每样学问你都知--件件知、件件会,可是到某一样要用时,样样会的不如专家好,真要好就须专精。
你们能学佛的人,这是不容易的。周遭的朋友邪知邪见的很多,说你学佛是迷信;如果听他的话就退心,那就糟糕了!这些地方一步一步、每一步都要有精进之力。因为功夫不是一用就成的,必定要假诸时间、要保持恒长之心,一曝十寒不行!功夫不在于急,「小水常流能穿石」,重在要长恒,你只是急一下,以后没有了,那「镬汤停火也成冰」。这都是方法,不依它的方法做好,那一切的效果都不得成就,所以要精进,进才能不退啊!
修道如逆水行舟,决定要有精进之力;你一篙没有出力下去、一桨划得没力,用力都不容易上去了,何况不用力?进不上去就朝下流嘛!修道也是如此!你能精进的布施、持戒、忍辱吗?一次能忍、二次能忍、三次能忍,是不是成年成月都能忍呢?
要知道,你每天都要吃饭喔!你不要讲:「我行过一次布施了,我已做过一万块钱的功德了,你还想要我做?贪心吧!」试问!你吃饭是不是今天吃了,明天就不要吃了?「我吃饭要天天吃,不吃饭不能活啊!」同样的理由,你不精进布施,你的福报怎么会大?你不精进持戒,怎么会得解脱?「我昨天已持戒了,今天还叫我持戒吗?那多么辛苦!」是不是这样?不是吧!
又像吃饭时一口口的嚼,粒粒米是否都一样?一样是一样,数目不同喔!一粒饭你就饱了吗?当然不行!饭量小的人,一碗饭就饱了;饭量大的人,二、三碗才饱;饭量更小者不需一碗,半碗就饱了。但今天早上吃饱了,中午还要吃;中午吃了,晚上还要吃。修道就抱住同吃饭一样的心,你就不会懈怠,而能保持精进了。
十、念佛妙禅定身心
说到第五度:禅定。念佛是不是在修禅定?念到了一心就是禅。经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参禅明心固然是禅,念佛一心才是真正的禅。禅者定也,定则不乱。这里说:念佛一心即有禅,参禅明心即有净,二法本是一家,何苦强分门户?
我们人并不是身安乐就好,你发了财成了富豪,就能一切安乐自在吗?不一定!有好些人正因为有财他什么都有,反而带来好多重大的苦难。当有了倒楣的事、身心烦躁不安时,怎样使它安静呢?
这就好象下大雨的时候,泥水冲到井里,井水被泥水冲浑浊了,我们要怎样取到清水用呢?在中国是用明矾,明矾放到浑水里一和,泥土沉淀下来,水就清了。没有放矾下去,浑水即使等三、两天也不会清;下了明矾一搅,一个钟头以后,泥沉下去,水就自然清了。没下明矾,虽然泥土沉下去,浑水还是黄土色。
我们的心一乱就无明烦躁,或者受到冤屈了,睡也睡不安、饭也不能吃,多么苦!怎么使心静下来?怎样才没这些烦恼?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就能使你身心静下来。就好象浑水下了明矾,一搅就澄清了;你业障重招了烦恼,「南无阿弥陀佛」一念,就使你身心安定、清凉,同时也可改你烦躁、瞋恚之性情。为什么瞋恚?受种种恼害而生瞋,这是有理之瞋;有些人业障重,自己无端地发瞋恨,甚至瞋恨他人,这就是心不安乐,心不安乐就好苦!
念佛的好处,不但使你身安乐,更使你心安静。心静才能开智慧,心不静就是糊涂的根源。心静身体才能康宁,心烦恼身体也就有苦,这是心理影响生理。
又像医生帮人看病,只要药一对症,病就会好;不过药虽然对症,但分量不够,一剂药、两剂药也吃不好,要吃够才有效。意思是说:你虽然念佛,心里还没得到定静自在,那是佛念少了,力量不够。佛法决定是灵的,求安乐得安乐、求禅定得禅定,乃至禅人求生西方都可以;若求还没有得,就是「因」修得不够。所以念佛,今天念、明天念,天天都要念;因为我们多生以来累积的业障太深重、烦恼太多了;久病不是一、两剂药就能治好的;念佛不是当下就成佛,所以你不可忘了长期念。
十一、般若无我真智慧
第六度:般若。怎样叫做般若?般若是无形无相,无形摸不着、无相看不到,这是理体法,虽看不到摸不着,但决不是无啊!此六度之前五度是事相,这后一度是理体。真是很难说明白,只好藉事相浅显介绍一下:
般若就是智慧,什么是智慧?我们把真理移用到事相上来讲,就可领悟什么是智慧:你做事都吃点亏,惟有吃亏才能同一切众生结缘交好;假如你想占便宜,占人家一次便宜,人家下次就不同你交往了。你抱着吃亏的心在世间做事,还怕没人同你来往?还怕没有朋友吗?实在说,你虽小小的吃一些亏,大便宜还是你的!
你不要聪明,聪明赚人家一点点,那糟糕了!人家把你看轻:「这个人爱贪小便宜!」凡夫俗子那个愿意吃亏?你自己吃一点亏,给人家得到好处--其实不是给他得到多大的好处,只要给小小的好处,他就对你有好感了。
有智慧才能把人做好,做人不要用聪明、奸巧。般若就是智慧,一切功德善事皆从般若所生;聪明实在是愚蠢,聪明反被聪明误,「一切罪障海,皆从愚痴生」,因为愚痴,做了错事还不知。甚至有点好事便宜了人,总是心里怪怪的:「我怎么便宜给人?这么蠢!便宜的事怎么不自己做?」那样就不行了!在世间有智慧将人做好了,学佛才容易;人没有做好良心何在?那修行如何消业障?业障都来不及消,怎么得到佛法现世的感应?
凡夫无始以来都是我执:讲话要求胜人一点,什么都要高人一等;到高不了,那是他愚蠢、没办法,但是心里总是不甘心,认为只是他的力量不够同人争而已。你看那可怜的人同强人争不胜,遇到一个善良的人时,他欺负善人的力量又是很大!这就是世间讲的「欺善怕恶」。自己被欺负了,知道被欺的苦,如果能有同情、怜悯心:「我不能欺负人,被欺负好苦!我欺负人,人家也是好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多好!大家若是互相恭敬、互相协助,这世界不就太平了吗?那就是人间净土了啊!
为什么世界不太平?这一切都是小我、小心眼所招来的。人家想对我们不利,就想办法对付他,聪明是聪明,没有智慧,对付到最后怎么样?大家同归于尽。世间人以凡夫心来巧、来算,那愈巧愈苦,一点点都不能忍让;以小来说,你同我争、我同你争,大则社会同社会、国家同国家,乃至到世界战争。所以佛法讲无我,解除小我、成就大我,这就有般若、有智慧!有般若智慧,世界太平。
佛法无为而自治,只要你奉行佛法,恭敬人都来不及了,一切都是为众生服务,令众生离苦得乐,不但拔你苦,还要给你乐,能这样回转恶心就得好报。我们转过来用圣心,降伏人家恶心--也不要说降伏,而是化解他人的恶心、同人和合,这样就对了!所以佛陀处处要我们发菩提心舍己利他,这就含着般若真理,无上大智慧在里头;用在事上万事平安、福慧圆满。
般若智慧的原理好象大圆镜一样,一切事情皆能看得透彻,做一切事情只有清净快乐没有苦。大家在这地方明白了,那我们是不是应该要学佛?一人学佛一人快乐,一家学佛一家平安,乃至推广到世界决定和平。世人谁不想和平生活,可惜不学佛理,用凡心暗斗,那将永远难长期和平啊!
佛法是最好的,希望诸位要有渴乐佛心、仰求佛道。时间已到,恐怕诸位从远地方来,还要赶回去;有从高雄来的、宜兰来的,今天下雨我担心你们怎么回去?仰愿三宝加被平安回府。
以上所讲若有错误的地方请指教,对的话请大家勉励奉行。为什么要勉励奉行?要成佛道嘛!祝福大家同成佛道!(以下皈依典礼略)
《凡情与佛心》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