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后应为非有亦非无耶
”
“大德!不也。”
十~十三
受……想……行……识……
十四
“所见、所闻、所思、所知、所得、所求,意之所伺是常耶
是无常耶
”
“大德!是无常。”
“无常者,是苦耶
是乐耶
”
“大德!是苦。”
“虽不取彼无常、苦变易之法,起如是见:如来死后应为非有亦非无耶
”
“大德!不也。”
十五
“诸比丘!圣弟子如是于六处断疑惑,于苦断疑惑,于苦集断疑惑,于苦灭断疑惑,于顺苦灭道断疑惑者。诸比丘!此圣弟子名为预流,有不堕法,决定,为趣三菩提。”预流品十八记别(终)
于此摄颂曰:
风吹与我所
我及无我所
无作因见八
世间常无常
有边与无边
命身命身异
如来死后有
如来死后无
死后为有无
如来之死后
非有亦非无
注1 由暹罗本之读法而译之。
第二 重说品
第一章
[一九] 第一 风
一~二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三
“诸比丘!因有何
由取于何
因现贪于何
以起如是见:风不吹,河不流,怀妊而不生,日月出而不没,如柱之立住耶
”
四
“大德!世尊乃我等之法根……乃至……”
五
“诸比丘!因有色,由取于色,因现贪于色,以起如是见:风不吹,河不流,怀妊而不生,日月出而不没,如柱之立住。
六~九
因有受……想……行……识,由取于识,因现贪于识,以起如是见:风不吹……乃至……如柱之立而住。
十~十五
诸比丘!汝等于意如何
色是常耶
是无常耶
” “大德!是无常……乃至……”“虽不取变易之法,而起如是见:风不吹……乃至……如柱之立而住耶
”“大德!不也……乃至……”
十六
“诸比丘!如是因有苦,由取于苦,因现贪于苦,以起如是见:风不吹,河不流,怀妊而不生,日月出而不没,如柱之立住。”
[三O~三五] 第二~十七
于初重说,广说十八记别
[三六] 第十八 非有非无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诸比丘!因有何
由取于何
由现贪于何
而起如是见:如来死后为非有亦非无耶
”
四
“大德!世尊乃我等之法根……乃至……”
五
“诸比丘!因有色,由取于色,因现贪于色,以起如是见:如来死后为非有亦非
无。
六~九
因有受……想……行………识,由取于识,因现贪于识,以起如是见:如来死后为非有亦非无……乃至……”
第 二 章
[三七] 第十九 有色我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诸比丘!因有何
由取于何
因现贪于何
而起如是见:死后为有色无病之有我耶
”
四
“大德!世尊乃我等之法根……乃至……”
五
“诸比丘!因有色,由取于色,因现贪于色,以起如是见:死后为有色无病之有我。
六~九
因有受……想……行……识,由取于识,因现贪于识,以起如是见:死后为有色无病之有我。
十
诸比丘!汝等于意如何
色是常耶
是无常耶
”
“大德!是无常……乃至……”
“不取变易之法,而起如是见:死后应为有色无病之有我耶
”
“大德!不也。”
十一~十四
受……乃至……大德!不也。
十五
“诸比丘!如是因有苦,取于苦,因现贪于苦,以起如是见:死后为有色无病之有我。”
注1 汉译杂阿含经卷七(大正藏二、四五a)。
[三八] 第二0 无色我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诸比丘!因有何
取于何
因现贪于何
而起如是见:死后为无色无病之有我耶……乃至……
[三九] 第二十一 有色无色
※ 三……死后为有色而无色无病之有我耶
[四0] 第二十二 非有色非无色
※ 三……死后为非有色非无色无病之有我耶
[四一] 第二十三一 向乐
※ 三……死后为一向乐无病之有我耶
……
[四二] 第二十四 一向苦
※ 三……死后为一向苦无病之有我耶
……
[四三] 第二十五 乐苦
※ 三……死后为乐苦无病之有我耶
……
[四四] 第二十六 非苦非乐
※ 三……死后为非苦非乐、无病之有我耶
四
大德!世尊乃我等之法根……乃至……
五
“诸比丘!因有色,取于色,因现贪于色,以起如是见:死后为非苦非乐,无病之有我。
六~九
因有受……想……行……识,由取于识,因现贪于识,以起如是见:死后为非苦非乐、无病之有我。
十
诸比丘!汝等于意如何
色是常耶
是无常耶
……乃至……不取变易之法而起如是见:死后为非苦非乐,无病之有我耶
”
“大德!不也。”
“诸比丘!如是因有苦,由取于苦,因现贪于苦,以起如是见:死后为非苦非乐,无病之有我。”
十一~十四
受……想……行……识是常耶
是无常耶
……乃至……不取变易之法,而起如是见:死后为非苦非乐,无病之有我耶
“大德!不也。”
十五
“诸比丘!如是因有苦、由取于苦,因现贪于苦,以起如是之见:死后为非苦非乐无病之有我。”第二广说(终)摄颂曰:
风吹与我所
无与无我所
无作因见八
说常与无常
有边及无边
命即与命异
如来之四者
色我无色我
有色无色我
非有非无色
一向乐之我
一向苦之我
乃至乐苦我
非苦非乐我
死后无病有
于第二章说
此二十六经
第 三 章
[四五] 第一风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诸比丘!因有何
取于何
因现贪于何
而起如是见:风不吹,河不流,怀妊而不生,日月出而不没,如柱之立住耶
”
四
“大德!世尊乃我等之法根……乃至……”
五
“诸比丘!因有色,取于色,因现贪于色,以起如是见:风不吹……乃至……如柱之立住。
六~九
因有受……想……行……识,由取于识,因现贪于识,以起如是见:风不吹……乃至……如柱之立住·
十
诸比丘!汝等于意如何!色是常耶
是无常耶
……乃至……虽不取彼变易之法,而起如是见:风不吹……乃至……如柱之立住耶
”
“大德!不也。”
“诸比丘!如是无常者,是苦。因有此,由取于此,以起如是见:风不吹……乃至……如柱之立住。”
[四六~六九] 第二~二五
应如上之广说
[七十] 第二六
[非苦非乐]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诸比丘!因有何
由取于何
因现贪于何
而起如是见:死后为非苦非乐、无病之有我耶
”
四
“大德!世尊乃我等之法根……乃至……”
五
“诸比丘!因有色,由取于色,因现贪于色,以起如是见:死后为非苦非乐、无病之有我耶
六~九
因有受……想……行……识,由取识,因现贪识,以起如是见:死后为非苦非乐、无病之有我。
诸比丘!汝等于意如何
色是常耶
是无常耶
……乃至……不取彼变易之法,而起如是见:死后为非苦非乐、无病之有我耶
”
“大德!不也。”
“诸比丘!如是无常者是苦。因有此,由取于此1,以起如是见:死后为非苦非乐、无病之有我。
十一~十四
受……想……行……识是常耶
是无常耶
……乃至……虽不取彼变易之法,而起如是见!死后为非苦非乐、无病之有我耶
”
“大德!不也。”
“诸比丘!如是无常者是苦。因有此,由取于此,以起如是见:死后为非苦非乐、无病之有我。”
第三广说(终)二十六经广说
注1 “由取”原本于此后,插进“此”是现贪。
第 四 章
[七一] 第一 [风]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诸比丘!因有何
由取于何
因现贪于何
而起如是见:风不吹,河不流,怀妊而不生,日月出而不没,如柱之立住耶
”
四
“大德!世尊乃我等之法根……乃至……”
五
“诸比丘!因有色,由取于色,因现贪于色,以起如是见:风不吹……乃至……如柱之立住。
六~九
因有受……想……行……识,由取于识,因现贪于识,以起如是见:风不吹……乃至……如柱之立住。
十
诸比丘!汝等于意如何
色是常耶
是无常耶
……乃至……观此变易之法,得为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体耶
”“大德!不也。”
十一~十四
“受……想……行……识是常耶
是无常耶
……乃至……观此变易之法者,带为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体耶
”“大德!不也。”
十五
“诸比丘!是故所有色之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应以正慧如实观:一切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体。
十六
如是观者……乃至,知……不更受后有。”
[七二~九五] 第二~二五
[应如上广说。]
[九六] 第二十六
[非苦非乐]
一~三
[尔时,世尊]舍卫城……乃至……
“诸比丘!因有何
由取于何
因现贪于何
而起如是见:死后为非苦非乐,无病之有我耶
”
四
“大德!世尊乃我等之法根……乃至……”
五
“诸比丘!因有色,由取于色,因现贪于色,以起如是见:死后为非苦非乐,无病之有我。
六~九
因有受……想……行……识,由取于识,因现贪于识,以起如是见:死后为非苦非乐,无病之有我。
十
诸比丘!汝等于意如何,色是常耶
是无常耶
”第刀 见相应 三三五
“大德!是无常……乃至观……变易之法,得为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体耶
”
“大德!不也。”
十一~十四
“受……想……行……识是常耶
是无常耶…?乃至观……变易之法,得为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体耶
”“大德!不也。”
十五
“诸比丘!是故所有色之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正慧如是以观一切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体。
十六~十九
所有受……想……行……识之过去、未来、现在……乃至……以正慧观:
二十
诸比丘!如是观之,有闻之圣弟子厌患于色,厌患于受,厌患于想、厌患于行、厌患于识。厌患而离欲,离欲而解脱,解脱而解脱智生,即知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注1 “知”原本pajanamiti是pajanatiti之误。
一章十八记别
二章二十六经
三章二十六经
四章二十六经
有如是之广说
见相应(终)
《第三 见相应》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