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教与自然生态(下)▪P5

  ..续本文上一页活在地球表面的我们,并不觉得大气压力的存在,也不会被气压压得喘不过气来,那是因为人体已具备承受大气压的构造,而且四面八方都承受着气压,气压也因而保持平衡。

  

  空气借着大气压力的驱动,它会在地球上流动形成风,当空气冷却或水汽增加时,会形成云,降下雨,甚至发展成台风、龙卷风等。当天空中,低层空气持续几天被上层湿暖空气阻碍抑制时,则很容易形成雷暴,雷暴所释放出来的能量,比广岛原子弹爆炸的能量多上好几倍,其暴风雨往往带来许多灾害,闪电的超高热能(可达到摄氏三万度),更能炸裂地面,融化砂土。

  

  大自然的力量浩瀚不可测,天空万象也是瞬息变化中。《华盛顿邮报》于二○○二年十一月十九日报导,美国科学家利用钱德拉 X射线天文台观察,证实有两个超大黑洞同时存在于一个银河系里。这两个黑洞将在数亿年后,合并为一个更大的超级黑洞,届时定会产生强烈重力波,整个宇宙都会受到影响。

  

  苏东坡说:「自其变者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科学家所研究、发现的,无不在验证佛教生灭聚散的缘起真理。

  

  2.现实意义 -

  宇宙自然现象的形成,影响生命的演化,对人类生活乃至其他生物的成长也有密切的关系。从早期中国畜牧时代、农业时代,人们就会观察天文现象,作为作息、生产的指针。当时天文学的发展动机是「编制历法以授民时,观测天象以见吉凶」,也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天文仪器便越发精密进步。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以「日」表示昼夜交替,后来他们发现农作物的枯萎繁茂、候鸟的南去北归,和气候的冷暖有紧密的关连,这个周期大约有三百六十五天,于是以含有收获之意的「年」字,来表示此一周期的时间单位;月亮从这一个满月到下一个满月,大约为二十九‧五天,古人称之为「月」。没有精密的科学仪器,古人借着观测自然现象,竟能准确了解日月的运行,而这些时间单位也一直被延用至今。

  

  中国传统的历法,不仅是民用历书的编排,还包含了太阳、月亮、星斗位置的求算,以及日蚀、月蚀的预报等天文内容,这也是后来天文学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历法既然是「以授民时」之用,能表征季节冷暖变化的「节气」就相当重要了!节气是将地球绕着太阳公转的轨道画分成二十四份,平均为十五天多。二十四节气依其名称含义,可分为四种:

  

  (1)表征四季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2)表征冷暖程度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3)表征雨水量多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4)与农事相关的有惊蜇、清明、小满、芒种。

  

  此即是历法配合生活和农事生产的一大特点。

  

  在现代导航技术尚未发明前,也常是藉观测天象来辨识方位。

  

  《淮南子》里说:「夫乘舟而惑者,不知东西,见斗极则寤矣。」宋朝朱彧在《萍州可谈》里也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可见以前的人就知道从观察太阳、星球来判断行船位置。

  

  另外,月亮对于海水潮汐也有影响。当满月和新月之后,那时太阳、地球、月亮三者呈一直线,由于引力的作用,潮水高涨活跃,而在上、下弦月,月亮的引力和太阳的拉力呈直角,两种力量干扰,潮水则和缓迟滞。近年来,有气象学家认为月亮的盈亏也会影响降雨量和暴风,甚至苏联科学家叶尔金(A.I.Yelkin)推测,当年百慕达三角洲飞机神秘消失事件,可能是月亮引起的潮汐,干扰海底磁场,而造成雷达发出错误讯息,才会酿成悲剧。不过,这些推论仍在研究中,尚未获得确切的证实。

  

  空气是维系生命的第一要素,从我们出生第一口呼吸到咽下最后一口气,无论醒着睡着,都缺少不了空气;可以说人体大部分构造和机制,都是为了捕捉空气而设计的。数十亿年前,地球形成时,大气唯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成分,后来借着藻类、植物吸收阳光,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成醣分子,释放出氧,大气才逐渐转化成今日含有丰富的氧,适合生命生存、演化、繁衍的环境。

  

  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感受空气的存在,除非大气压力产生变化,如在长隧道里,火车快速通过时,隧道中的气压比外面高,容易造成耳鸣;高山上,由于空气稀薄,气压较地面低,会觉得呼吸困难,食物也不易煮熟等等。当气压异于我们平常居住地的气压时,我们才会察觉其存在,并受到影响。

  

  雷电虽然会造成灾害,但是如前章所言,它能使大气中的氮,转化成植物可以吸收的氮,让植物成为整个大地的生产者;雷电的作用对大自然仍是有贡献的。

  

  天地万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山河大地、日月、云雨、雷电、生物、无生物等等,都是其中的部分,在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皆是各有所用又互为条件、相即相入的,此不就是华严宗里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的「六相圆融」吗?

  

  3.互动共享 -

  无私而慷慨的太阳,将它的热能普遍传送至大地,不分国界、种族,不择贫富、贵贱,不论沙石草木、生物、无生物,太阳皆如佛之应化身,千处祈求千处应,展现其温暖妙用,让每一生命成长,让每一物适得其所的衍变。

  

  太阳为大地万物共享,月亮亦是亘古以来静默地高挂天空,为黝暗的黑夜洒下皎洁的光辉。岂只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的〈把酒问月〉更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未识月球真面目,人们赋予美丽的遐想,已识月球真面目,它也依然不减清澄的光芒,为暗夜行人照明。

  

  维系生命的空气,不只是地球万物共享,它也和生物不断的互动,更扮演「世界融和」的角色。空气存在我们身体里,我们和其他生物也都存在空气中,是空气的一部分。哈佛大学天文学家夏普理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他说我们每吸一口气有百分之九十九是活性氧与氮,剩下的百分之一是氩,而氩是惰性气体,我们吸进又呼出,它不会成为身体代谢的一部分,而是散溢出来与大气混合,散布全球,因此每一个人都会吸入自己过去呼出或别人呼出的氩原子。他说:

  

  你的下一口呼吸,至少含有四十万个圣雄甘地生前呼出的氩原子。不管耶稣在最后晚餐的谈话,或者外交官在签订雅尔达密约时的谈判,甚至古典诗人诵读诗作时所吐出的氩原子,而今都散布在大气中。大气中还有古时恋人哀叹祈求、滑铁卢战役厮杀吶喊时所吐出的氩原子……。

  

  真的是「互通鼻息」!氩原子在古人、今人;人类、虫鱼鸟兽、花草树木之间进进出出,融和了大气,也联系了古今与万物。

  

  另外,东欧的多氯联苯曾随着大气污染到加拿大的食物;一九八六年苏联乌克兰车诺比核电厂爆炸后,大量的放射性同位素飘散至大气中,由乌克兰向外移动,北欧半岛的仪器测出大量的辐射,英国威尔斯的羊只也受到污染而禁止贩售。

  

  这些事件一再提醒我们,空气无国界,它不是地区的资源,是全球共有共享的生命来源!

  

  空气让生命存活,它也是辐射的防护罩。空气里的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组成,臭氧是由三个氧原子组成,它在大气中的含量大约只有二百万分之一,大部分的臭氧分布在离地面约三十万公里的高处,薄薄一层的臭氧,能过滤致命的紫外线。紫外线会导致皮肤癌,会使生物的DNA分子产生化学变化而造成遗传变异,过量照射还会让动植物丧命。

  

  但是,从一九八○年之后,臭氧逐年减少,逐渐变薄,科学家发现原来罪魁祸首是「氯」,氯会破坏臭氧的分子,而大气中氯的主要来源是氟氯碳化合物(CFCs),它们是电冰箱及喷雾剂中的常用物质;人造物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可见一斑!

  

  攸关地球生命的存亡,一九九七年一百多个国家代表在「蒙特娄议定书」签署同意,限制氟氯碳化合物产品的制造、贸易和运输。这些国家也同意,最晚至二○一五年,将全面禁止使用臭氧破坏物质,如杀虫剂的碳氢化合物、甲基溴等。而且,燃烧化石燃料,大量雨林被破坏,也使得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加,把热量辐射回地球表面,地表平均温度因而提高,导致全球温暖化,这也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另外,据二○○二年十一月及十二月的《牛顿杂志》报导,太空太阳能发电时代将于二十一世纪中叶来临。这种不受黑夜、阴雨天影响,于太空中进行太阳能发电,以微波形式将电力输送到地球的发电法,以及正在研究发展,利用海洋「寒冷深层水」与「温暖表层水」之间的温差(热能)来发电的发电法,都是撷取太阳、海洋的庞大能源,不使用石油、核能,不排放二氧化碳,而能解决能源匮乏与地球温暖化问题的干净发电法。

  

  僧肇大师的〈物不迁论〉里说:「是以如来功流万世而常存,道通百劫而弥固,成山假就于始篑,修途托至于初步,果以功业不朽故也。」一筐筐的土能累积成一座山,一步步的路能到达遥远的目的地,过去的事物,会成为现在事物的原因和条件(缘);无论修道或不朽功业皆是如此成就的。

  

  地球从地、水、火、风四大缺乏、四大不调,到现在成为能生存、四大和谐的环境,更是经过几十亿年不断的演化再演化,我们才能享有今日的成果。同样的,今日人类漠视自然环境的重要,任意糟蹋摧残,必也会成为未来的后果。自然万象好比如来功德,其法身妙用,遍满虚空,但是凡夫俗子如我们,却如翳在眼,蒙蔽不明,不知珍惜和妥善运用。

  

  (二)佛教与日月风雷

  

  1.观念印证 -

  在科学不发达的…

《佛教与自然生态(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