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教与花的因缘▪P4

  ..续本文上一页鲜红。不过,娇艳的花朵,总会随着朝露而滚落雕谢;浓郁的花香,也会随着晚风而飘散消失,何必等到完全零落,才知道一切都如幻梦般空虚呢!此诗正是印证《金刚经》的偈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欲悟色空为佛事,故栽芳树在僧家;

  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风开智慧花。(唐‧白居易)

  

  空,是宇宙的真理,但是空的真理在哪里?好比把花草树木栽在佛寺里;意思是象征真理就在寺院道场里。一般人常执着两边,不是有就是无,不是无就是有,其实依《华严经》的解释,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如能悟得「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就不会在文字表面及有形的物质上执着,而能大小不二、净秽同体、圣凡皆然,无所谓烦恼或菩提了。

  

  其他表现「无常悟道」之意的诗尚有:

  忆着当年未悟时,一声号角一声悲;

  如今枕上无闲梦,大小梅花一样香。(唐‧太原孚上座)

  

  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

  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唐‧龙牙居遁)

  

  (二)以花为喻来劝世或砥砺的,如: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直饶热得人流汗,荷池莲蕊也芬芳。

  

  梅花是冬季的花卉,越经寒冷的霜雪摧逼,香味就越沁人心。莲花在夏天开放,越经酷热的煎熬、污泥的浸泽,更是芬芳茂盛。人生百味杂陈,唯有经得起酸甜苦辣,受得住荣辱得失,才能反败为胜,转逆境为顺境。

  

  木樨盈树幻兼真,折赠家家拂俗尘;

  莫怪灵山留一笑,如来原是卖花人。(清‧澄波)

  

  木樨是桂花。花开满树枝,似幻也似真,摘下来可以供佛,可以摆在家里,它的清香幽雅能抖落一身的俗尘。当年佛陀拈花,迦叶微笑而继承了佛陀的正法,因此澄波禅师就幽默地说「如来原是卖花人」。我们也应学习做一朵花,让人欣赏,给人芬芳、喜悦和希望。

  

  披毛戴角入廛来,优钵罗花火里开;

  

  烦恼海中为雨露,无明山上作云雷。(唐‧同安常察)

  

  这首诗的意思是有菩萨悲愿的人,即使披毛戴角也要来世间,如优钵罗花不惧身陷火焰里,在烦恼大海中,为众生洒下甘露法水,在无明山上,作云雷来震醒众生早日觉悟。身为修行人,就必须具有这种「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菩萨精神。

  又有诗云:「善似青松恶似花,看看眼前不如它;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见青松不见花。」也是说明善恶因果报应极为贴切的诗。

  

  (三)一般诗作,将佛法禅意涵盖在荣华世界当中的也多不胜举,如唐朝孟浩然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

  

  

  这首家喻户晓、传诵千百年的小诗,其中颇富禅学意境。诗人在不知不觉中醒来,听到外面吱吱喳喳的鸟啼声,于是想起昨晚的风声、雨声,不知枝头上的花被吹落多少呢?

  作者没有刻意寻芳,却在不觉、自然的心情下听到想到鸟声、风雨、落花,似有念又无念,似无念又有念;就是如此兀兀自然吧!

  

  古来诗人在悲欢离合时,常会对酒吟诗或对花吟诗,甚至以男女感情为喻来传达自己的心意。禅师有时也会藉情诗来叙述他的体悟,如三宜明盂这首诗:

  

  一点私情奈得羞,也曾漏泄在君侯;

  相思正值春三月,花开花落总是愁。(明‧三宜明盂)

  

  一位少妇想起闺房私情,不禁害羞起来,也曾把这份情悄悄透露给出门在外的丈夫。两地相思正是三月春天时节,不管花开花落,都带来无限的哀愁。「万法唯心造」,少妇看花开也愁,看花落也愁,其实都只是她心里的作用。

  

  一样花蹊一样红,千株桃李万株秾;

  何人识得春风面,五色芳菲处处逢。(清‧远庵僼)

  

  春天里,到处鲜花澜漫,千株万株的桃树李树,都是一样芬芳浓艳,什么人能认识春风,而处处和缤纷多彩的鲜花相逢?所谓「江水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唯有敞开心怀,放下世俗名利、人我是非的束缚,才能与万物合为一体,而任运逍遥。

  

  其他与悟道相关的诗罗列数条如下:

  映林映日一般红,吹落吹开总是风,

  可惜撷芳人不见,一时分付与游蜂。(宋‧心闻昙贲)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唐‧灵云志勤)

  

  身在营中心出家,身披铠甲是袈裟,

  刀刀亲见弥陀佛,箭箭射中白莲花。(清.吴生)

  

  伯劳西去雁东来,李白桃红岁岁开,

  万事无过随分好,人生何用苦安排。(竺庵大成)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

  

  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

  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唐.大梅法常)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宋.无门慧开)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

  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明.憨山大师)

  

  从征万里走风沙,南北东西总是家,

  落得胸中空索索,凝然心似白莲花。(元.耶律楚材)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

  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宋.此庵守净)

  

  和空和尚说:「自古诗情半个禅,以诗为禅,以禅为诗,无可无不可也。」同样的,寓花于诗,以诗喻花,花与诗也别有一番深幽清远的禅意了。  

  

  --------------------------------------------------------------------------------

  

  八、花与医

  佛陀被尊称为「大医王」,他除了能医治众生的心病,对众生身体的疾病,也有精湛的医疗观点和治疗方法。佛陀看病会先找出病因,然后对症下药,并且主张自然疗法,如涂上檀香木、沉香之类的香疗法,及牛奶疗法、盐疗法、花疗法等,其中后三项直至现在仍被使用,尤其「花疗法」的记载在经典里有多处可见。《悲华经》里说:

  

  ……或有莲华满百千由旬……众生之类或有盲者,闻此华香即得见色;聋者闻声,乃至一切诸根不具即得具足;若有众生四百四病,或动发时闻此华香病即除愈;若有颠狂、放逸、狂痴、睡眠心乱失念,闻此华香皆得一心……。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十里也说到,用根茎花果及皮木等一起煮开的热水来洗身体,可以治疗风寒。

  

  在《迦叶仙人说医女人经》里更说莲花可作安胎药,经云:

  

  怀孕之人,第一月内胎藏不安者,当用栴檀香莲华、优钵罗华(青莲华)入水,同研后入乳汁乳糖同煎。温服此药,能令初怀孕者,无诸损恼而得安乐。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莲花从花、莲蓬、莲子、莲叶、莲藕各部分都有医疗功用。如莲花茶能清暑解热和止血;莲蓬及莲心,具清心、止血、清热、安神、降肝火、降血压的功能;莲子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味甘涩、性平和,有清新养神、补脾益肾和止血的作用;莲藕性甘寒、凉血,可散瘀,煮熟后甘温益胃补心。

  

  根据《大唐西域记》卷二记载:「身涂诸香,所谓栴檀、郁金也。」郁金是印度常见的花,它有杀菌作用,和栴檀叶一起磨成泥状,涂在身上可以预防皮肤病。其药效广泛,也能治肝病、健胃、利尿和治脓疱等。

  

  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记载:「郁金华虽然萎悴,犹胜一切诸杂类华……」这里的郁金华指的是蕃红花。蕃红花原产于印度,古代印度将它做为香药,可以治疗百日咳、气喘、妇女病,也能镇痛、止泻。

  

  蒲公英含有丰富的维他命和矿物质,它主要成份的菊糖,能增强肝脏功能,其茎、叶、根也具有解热、发汗的效能。

  

  汉译为合欢树的「尸利莎树」,是产于印度的一种香木,它的树胶可制成香药。在《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七里,把它列为三十二味香药之一。合欢树的花和树皮皆可入药,能治疗气郁胸闷、失眠、跌打损伤、肺痛等疾病。

  

  其他还有 -- 半枝莲、蛇舌草煎水服︰对癌症、皮肤痒有效。

  

  三花茶︰金银花、杭菊花、腊梅花清水煮后加冰糖,能消暑解热,改善过敏性体质。(身体虚寒者慎用)

  

  五花茶︰金银花、木棉花、鸡蛋花、槐花及厚朴花,清水煮后服用,可清热,凉血解毒、抗菌消炎。此方为广东民间著名的凉茶。

  

  蜜糖银花露︰金银花简称银花,又名皮忍冬花,能清热、解毒、治咽炎、暑疖、肺燥、咳嗽,又可预防感冒。制法︰先将五钱至一两的金银花煎煮后,过滤渣叶,再加一两滴蜂蜜,冰热饮皆宜。

  

  甘菊枸蜜茶︰经常服用,永无目疾,对肺肾及心脏也有帮助。

  

  另外,樱花对食物中毒有解毒的效用;被毒虫蜇伤时,可用新鲜的牵牛花叶,细细搓揉后擦于患部,能消肿止痛;菊花能治疗跌打损伤,把菊花煎成汁,毛巾浸湿敷在患处,一日二次,连续敷几天便能痊愈。

  

  《文殊师利问经》卷二记载,文殊师利问佛陀:

  

  世尊,诸供养余花,用治众病或消恶毒,其法云何?若供养佛余花、般若波罗蜜花、佛足下花、菩提树花、转*轮处花、塔花菩萨花、众僧花、佛像花,其法云何?世尊,用此花,有几种咒法?世尊,一切诸花云何入佛花中?世尊,用此花法,为有一种为有多种?此咒为有一种为有多种?

  

  佛陀听了之后,很仔细地告诉文殊师利,各种花的咒语、能治哪些病,及如何受持,…

《佛教与花的因缘》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