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建立全球伦理 三、和平的愿景

  建立全球伦理

  

    三、和平的愿景

  

  宗教领袖的愿景与使命

  

  我们必须认清,站在世界任何一种宗教的个别立场,都会认为自己是热爱生命的,也都会认为自己是热爱和平的。

  

  我们必须认清,站在世界任何一个种族及国家的个别立场,都会认为自己是热爱自家族群的,也都会认为自己是热爱朋友和邻居的。

  

  我们必须认清,站在世界任何一种宗教、任何一种种族、任何一派政治思想的个别立场,都会认为自己是要保护生命安全的,是要保障生活幸福的,是要维持爱与和平的,是要争取自由平等的,也都会认为,人类的彼此互动,绝不能偏离了正义的原则。

  

  以上三点认知,我个人认为这即是人类为世界的永久和平共同努力,所应有的基础共识。直到今天,在我们的世界上,尚有若干族群的领袖们,由于热爱自己的族群,为了维护自家族群的利益,并且希望争取到更多、更大、更好的利益,便与其他的族群互相对立、仇视、怨恨,甚而彼此攻击、掠夺,乃至把敌对的族群视为魔鬼,非得征服、予以歼灭不可。这都是人类的愚痴所致,导致以牙还牙、怨怨相报,形成了族群之间永无休止的世代相残!

  

  所谓「人类的愚痴」,最主要的是指我们在思考上常犯的两个盲点:

  

  (一)在思考问题、观察问题、处理问题时,只考虑到自己内部的、自私的、主观的立场,很少想到应去了解、体会、同情对方的想法、说法、作法和处境的需求,往往造成了对立和仇恨、冲突和战争。

  

  (二)面对一切复杂的状况和问题,一律以简单的二分法来做判断。世人总认为自己是站在真理、正义、神圣的一边,而与自己信仰、理念不同的一方,便是虚伪、邪恶、魔鬼,两者壁垒分明,永远不能妥协共存。于是便制造出许多水火不容的世仇大敌,相互杀伐不已。

  

  一旦能跳脱这两个盲点,世界永久的和平与幸福便指日可待了。

  

  现在,我们面对这两个盲点所造成的重大问题,急待找出缓冲与化解的方法。正本清源,个人以为,首先应该呼吁全世界的宗教领袖、政治领袖、意见领袖们,为了人类世界的共生共荣、永续发展,务必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共同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1.努力争取自己的利益,同时也顾虑到他人的利益。

  

  2.尽力伸张自己的信念,同时也尊重他人所持的信念。

  

  3.全力预防遭受敌人攻击:或让敌人找不到攻击的原因;或使敌人投鼠忌器,失去攻击的勇气。

  

  以上三点,简而言之,便是知道自己也要知道他人、尊重自己也要尊重他人,将敌人化解成为朋友。这当然要付出时间及耐心,也要付出财力资源来建立防卫设施及人际关系。唯有如此,才能减少由于彼此间的误解猜疑而产生的敌意,才能减轻由于相互间的敌对冲突而产生的恐惧,才能减免由于恐惧不安而引发的攻击与报复。

  

  强大的威力与平等的博爱,必须是并行并用而不相违背的。用慈悲的大爱,给人丰足的衣食、平安的保障,要比用强大的军事行动,更能收服人心,更能化解敌人于无形。坚强的武备,让亡命之徒不敢轻举妄动;而平等的爱心,则能让普遍的大众感恩及认同。

  

  秉持以上的原则,接下来,我想分别就消弭反美恐怖暴行及提升中国大陆人民的宗教信仰品质两方面,提出几点看法及建议:

  

  (一)在九一一恐怖攻击事件发生后的今天,我们除了要为六千多位无辜的罹难者祈祷,也要为那十九个自毁毁人的劫机恐怖分子祈祷,因为不论是被害者或加害者,都是受害者,两者生命的丧失同是人间的惨剧。恐怖行为是因为愚痴,也是因为懦弱,导致恐怖分子的心中充满了仇恨。唯有用智慧的疏导及慈悲的温暖,才能帮助他们走出自我封闭及恐惧愤怒的阴霾。

  

  要消弭反美的恐怖主义及暴行,个人以为美国宜多和阿拉伯世界的民族国家做朋友,就人类文明的共同问题,彼此多协助、多接触、多沟通、多探讨、多认同。此外,美国的政经领导者及宗教领袖们,可以先和阿拉伯世界温和开明的领导人多做朋友,尔后再由这些温和开明的领导人,去和比较激进的领袖做朋友。当激进派的领袖们,也能成为坐下来探讨共同问题的朋友之时,彼此的疑忌和仇恨便能消除。这才是釜底抽薪、化敌为友的根本方法。

  

  (二)目前,中国大陆政府虽然允许人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但这只是在共产主义社会革命中的一个阶段;一旦到了理想中的社会改革完成之时,人民就不需要宗教了。因为从唯物史观的观点而言,任何宗教都只是人民用来获得暂时安慰的「鸦片」而已。所以,中国大陆虽不至于消灭宗教,但也不必奢望他们会大力发展宗教。尤其是组织性、群众性的宗教活动,那是绝对被禁止的。此外,境外的宗教师、宗教组织、宗教势力及宗教书籍,也不被允许输入境内,因为他们坚持「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原则。中国大陆并不厌恶宗教,却忧虑宗教组织的群众运动,会造成政局的动荡及民心的不安。

  

  我们不知道,事实会不会正如他们所说,到了理想中的社会改革完成之时,人民就真的不需要宗教了。但是目前,中国人民绝大部分还是需要宗教的,因为宗教信仰的本身,就是一股抚慰人心、安定社会的力量。如今,在不造成中国社会动乱的原则之下,我们还是有很多空间,可以协助中国人民提升宗教信仰的品质。我们能够努力的工作,至少可有以下三种:

  

  (一)推动台湾海峡两岸的宗教教育及宗教文化的相互观摩,藉以增加台海两岸彼此之间的认同感,减少两岸人民的敌对意识。

  

  (二)呼吁亚洲各国的宗教领袖及宗教团体和个人,多与中国大陆的宗教界人士及政府官员接触访谈,以增进彼此间的相互了解,并多为共同的社会福利、环境保护、人品提升、减少犯罪、急难救援、灾变预防等问题,互助合作。不要企图在中国大陆发展组织性的宗教活动。

  

  三、举凡全球性的宗教活动,一律邀请中国大陆派代表参与,并尽可能移到中国大陆各地举办,让各阶层的宗教人士及相关官员,有机会多接触国际的宗教现况。这能使他们获得与世界宗教共同成长的利益,却不会让他们感受到外来宗教所造成的威胁。

  

  总之,任何宗教、任何国家、任何族群,都是希望被了解、被尊重、被肯定、被包容的。即令其信仰、理念与我们全然不同,只要愿意尝试去了解、尊重、肯定与包容,彼此便会成为朋友。而首先跨出这样的第一步,并且继续坚持下去——这便是我们共同的愿景和使命了。

  

  (二○○一年十月十五日讲于联合国世界宗教暨精神领袖理事会程序委员会)

  

  世界宗教领袖在二十一世纪的任务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由于高科技的快速发展,人类在资讯、交通、生活资源等各方面,都比过去更方便更富裕,但各种传统的价值观,也因而面临各式各样的挑战。尤其是保守性的宗教信仰、种族的优越感,以及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等,在机制全球化、社会多元化、思潮后现代化的局面下,无时无处,不在遭受着批判和激荡。

  

  宗教乃是全人类共同的源头和依归,但我们也不能否认,由于若干保守的宗教人士易将异己者误视为邪恶,因而形成了排斥和对立,制造了仇恨与冲突。这是有待我们积极化解的问题。

  

  本次会议讨论的重点,是宗教领袖要如何协助联合国化解宗教与族群的冲突?如何纾解世界的贫穷问题?如何做好全球性的环保工作?以及如何消弭暴力的战争与恐怖的攻击事件?换句话说,二十一世纪的宗教领袖,除了传播各自的信仰外,也得扮演好挽救人类危机的多重角色。这些项目,也正是我所属的团体「法鼓山」,最近十多年来所努力倡导及实践的工作。现在,我便针对这几点稍加介绍,敬请各位指教:

  

  (一)如何化解冲突?不论是宗教、政治、文化等各种族群之间,均应有「求同存异」的共识,也就是在追求共同的利益和目标之时,不妨允许有歧异的想法和作法。这就好比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庭之中的成员,也允许有不同的想法和作法一样。中国儒家主张「和而不同」;佛说众生有种种根性,都有成道的机会;又说,丛林之中,能容千万种众生。其实,宗教不会有冲突,被信仰的神也不会有问题,唯有人类愚昧的诠释,才会造成对立与冲突。在此必须呼吁:凡在圣典中见到有与人类和平抵触的文字,均应给予新的诠释。

  

  (二)如何纾解贫穷?贫穷有两类,一是物质的,二是心灵的。物质的贫穷,让人的生活困苦;心灵的贫穷,却能造成毁灭性的大灾难。物质贫穷的族群,非常可怜;心灵贫穷的族群,则极具危险性。今天国际间人道救援的对象,除了荒旱、水涝、地震等灾区的灾民,主要的还有兵乱战区的难民。生产力的不足和战争的破坏,造成了物质的贫穷,而族群之间的冲突和战争,则是源自心灵的贫穷。因此,我们如果希望纾解贫穷的问题,最好的办法便是由宗教领袖们来鼓励人人发愿,转变掠取和占有的自私心,而成为奉献和布施的慈悲心。物质富裕的族群,固然应当奉献和布施,但物质贫穷的族群,也该用随喜的心做布施。若能普遍推广这种奉献和布施的运动,则既可纾解物质的贫穷,也可解决心灵贫穷的问题,如此世界的永久和平才有希望。

  

  (三)如何做好环保工作?正如大家所知道的,我们生存的地球环境,已在迅速地恶化之中,主要的原因就出在人类过度的开发及浪费,造成自然资源及生活环境的大量损耗及破坏。因此,如何做好环保工作,已是如救燃眉的急务。可是环保必须要从世人价值观念的改变做起。所以,法鼓山正以心灵环保为主轴,再进一步推展礼仪环保、生活环保、自然环保。心灵环保是向内心…

《建立全球伦理 三、和平的愿景》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