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解惑录-刚晓法师闲暇解惑集(三)▪P3

  ..续本文上一页毫无差别。

  

  问:佛性到底是什么东西?

  晓:佛性不是东西。

  

  问:禅宗的祖师与弟子们一见一问就印证了,这印心到底奥妙在哪儿?我看公案越看越胡涂。

  晓:公案中禅师的机锋,那都是截断弟子们的外向思维寻求。月溪禅师对于印心有个比喻,比如甲去过九华山,后来乙也去过九华山,乙来问甲,他一说月身宝殿的事儿,甲就明白乙确实到九华山了,旁边有一个丙,他听甲乙两人的话,听得莫名其妙,月身宝殿是啥子玩意儿呀?在这里,九华山比如悟的境界,甲到过九华山,比如甲悟道了,乙现在也到九华山,比作也悟道了,丙没去过九华山,就比作还没有见性,没有悟道。自然,甲所悟到的与乙所悟到的毫无差别。甲先到九华山,比做先代祖师,他给乙印心,乙到九华山的晚,悟道的晚,但甲传给乙什么了吗?没有,根本无所谓传法不传法,这里只是甲悟道一段时间后因缘已尽,下边儿乙的因缘已具足,如此而已。

  

  问:我听过你前次讲的录音带,听到一句话,不明白,你说“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虎带角是四不象,这是古大德的话,难道错了?

  晓:这话大概是永明延寿禅师的,我记得不太清楚了,本来是好几句的,“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今世为人师,来世作佛祖;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蹉)路,阴景若现前,瞥尔随它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面见阿弥陀),何愁不开悟?无禅无净土,铜床幷铁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本来是这么长的。这叫“四料简”。古大德错了么?没错!可我也自认为没错。你有这 个问题,那错在你。

  问:错也得错个明白~~

  晓:好,延寿禅师这几句话呢,当时我只是截取了前两句,为什么?因为他说又参禅又念佛,而且是喜欢参禅与念佛,注意呀,“喜欢”这两个字,这就是说他是在未悟时修行,我告诉说绝不可以。把古德这几句话看完你就明白了。“今世为人师,来世作佛祖。”“师”,什么叫“师”呢?韩老夫子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是老师的任务了。那又什么是“佛祖”呢?为什么要做“佛祖”呢?为度众生而成佛祖。另外,现在关于出家人,称呼很乱,本来“和尚”是一个很尊贵的称呼,但实际上大家看,在社会上,“和尚”绝不是一个好词儿,尊敬的内涵已经丧失完了。我在念书时,同寮的一个叫亲善,他告诉过一件事儿——有次他坐火车,在一站上来了个乘客,女的,疯疯癫癫,这妇女一见亲善,一迭声地惊叫“——唉呀大哥,你为什么好好的人上人不做,要来做这人下人的和尚?”和尚是人下人~~只有我们在佛教界内还行。我倒是觉得有一个称呼比较好——“天人师”。和尚是“天人师”,是“老师”,是教化(育)众生的。在中国,教育家的典范是圣人孔老二,他教化了三千人,成材的有七十二个,这比例近2.4%,很高。现在人总吹桃李满天下,屁!孔子教育弟子的秘诀是什么呢?“因材施教”,看永明延寿禅师的这几句话就知道了,他是说,教化众生应该愿意学禅宗的就教他禅宗,愿意修净土的教他净土法门,这样一来我度化众生就很容易了。我做事就象老虎带了角一样威猛。这句话是说的师父而不是学生,你还是学生,就或禅或净只修一个。

  问:天~~法师,你能否保证你的解说对。

  晓:我自认为敢保证,但不知别人是否认同。

  问:你这样解释,那下边儿的“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该怎么说,岂不扭劲了。

  晓:上下一点儿没矛盾,有禅有净土几句话是说的老师教学生,而有禅无净土几句一直到最后则说的是学生。修禅比较难,禅宗立足点很高,一入手就让你截断外向思维寻求,容易出毛病。而无禅有净土呢,净土宗则相对容易多了。最后一句则大家要注意,这“无禅无净土”说的是什么?是不是指的禅宗或净土宗?不,是指修行,意思是不修行,幷不是说不学禅宗或净土宗,难道学三论宗不能解脱?可以的!难道学唯识解脱不了?不是的,学律宗、天台宗也都可以解脱,因为当时禅与净土很兴盛,而其它宗派都蓑落了,所以用禅与净土代表修行,前边几句也是同样。

  问:我看释迦传后有个想法,太子的出家是否有这么个原因——迦毗罗卫国太弱小,而净饭王给予的期望太大,使他总活在压抑下,也或者是他从小失去母爱,心理变态,总想些不着边际的事。这可以促使他出家吧?

  晓:同是一本释迦传,每个人看却会各有各的收获,我不能评判你的看法是否对,但至少这些是促使太子出家的助缘,而不是“因”,况且你这想法完全不必要,因为人们不需要你的这种思想。

  有一个王杰,大概是六一年参军的,他本是贫穷出身,因为贫穷促使他总想出人头地,可是呢,他又实在无一点儿专长。在六几年嘛,时代特殊,只有表决心什么的,他写有不少日记,调子很高。但自己实在无长处,领导看不见他,就灰心得很。六五年时搞民兵训练,他把手榴弹拉过弦后没投出去,只几米远,他完全是故意的,这还得了,他毕竟是人,在这时他一下子也害怕了,就自己扑到手榴弹上,使得别人没死他自己死了。当时是反革命杀人罪。当调察这案件的项目组来查案子时,发现了王杰的日记本。师长看后说话了,我们共和国要那么多坏蛋干什么,既有这日记,干脆树成英雄得了。师长提一个小兵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么,于是王杰就加载了共和国英烈录,连新版《辞海》上也收有王杰,以前的小学课本上也讲王杰。对于释迦,也这样吧。人间既然有许许多多丑恶的现象,我们何不树一个好榜样呢。释迦当时为何出家,那只能问当时的太子。比如现在人,都是吹大话手。我在佛学院,那一年班主任给学僧们布置了一篇作文,《我的出家因缘》,我搞《甘露》,他们班主任挑了几篇好的推荐给我,我看过后无话可说,文章中都说出家是受伟大佛理的感化,几乎都是这个意思。他们真的都这么高尚吗?绝对不!人道众生的共业他们不提~~我刚晓也很卑鄙,业不重不生娑婆嘛!释迦十九岁出家,二十岁时你问他,他可能答的就不是十九岁时的心理。人都卑鄙,何不树一个高尚的样子来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问:那他真的高尚圆满吗?

  晓:谁知道呢,我们现在说他圆满,则对我们这个社会有好处。

  问:我以为,佛教很邪恶,仇恨世界,仇恨人类,他让人出家,都不结婚,最后人类自然灭绝……

  晓:得了,得了,纯粹胡说八道,谁让你出家了?!佛教只让人修行,也就是修改行为。佛教有出家弟子,也有在家弟子,佛教从来没有鼓励人都出家。

  问:有一本《出家功德经》。

  晓:我算服了你了,你根本没看懂经,就敢发表评论~~你现在整个心念可以说都是邪恶的,看什么人都邪恶。给你说了半天,我把我说的一切统统作废,我这下上你当了。

  

  问:有个居士说,人害病就是在消业,所以病是不应该治的,就连他的女儿要考医大他也反对,这观念对吗?

  晓:*轮功不让看病。天台智者大师的《摩呵止观》中把病分为六种,你下去看看就行了。

  

  问:现在有争论的经典共有多少部?

  晓:经典没有争论。

  问:哦,我是说象《楞严经》、《占察善恶业报经》等这些被疑为伪经的共有多少部?

  晓:《大正藏》中单列有一部叫疑伪部,你去数一下有多少就行了。

  问:还不对,象《楞严经》,大正藏是把它列在秘密部,我是说现在被人们所争议的有多少?

  晓:这我还真不知道。

  问:那你认为这怀疑有没有道理?

  晓:当然有道理,没道理谁吃饱了撑得难受呀~~

  问:你在录音带上说是只能用三法印来判断,那么他们的道理岂不不成道理。

  晓:话是这么说,要用三法印来判定经的真伪,但问题是,不同的人对三法印的理解各不相同。三法印可不是那么简单的,难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真的人人理解?稍微往深处挖一挖,每个人对三法印的把握都不相同的。所以,学术上有争论完全是正常的,不必要大惊小怪。

  问:把经典列为伪经,岂不从根本上动摇了佛教的基础?

  晓:《法华》、《华严》、《解深密经》、《大般若经》等这些经典,是可靠的无争论的,学这些也可以解脱的,你怕什么。

  问:我有一个理想,要想办法尽力把所有的争论统统摆平。

  晓:笑话,你有多大的能力,想当初释迦老子在世时九十六外道不是也还存在吗?他也只是感化了部分外道来改投佛教,幷不曾把所有的外道都摆平。后来的祖师们也是。龙树菩萨,力倡中观,也只使得其它派别相对黯淡下去而已,过几百年人家还不照样起来;无着、世亲当时所向披靡,但也不过几百年……在中国也是。比如藏地,当年阿底峡尊者那可实在厉害,他掌管了全藏所有大寺庙的钥匙,但现在还不是黄教、红教、花教都有。

  问:阿底峡掌管那么多寺庙钥匙干什么?

  晓:这是他们当时的风俗。比如说我到甲寺庙,他们就会与我辩论,他们输了,就把他们寺庙的钥匙给我一把,以表示认输,要学我刚晓的教法。阿底峡尊者就是横行藏地无能挡者,但后来各教幷存的局面还是照样。你可以看《阿底峡尊者传》或者听日常法师讲的《菩提道次第广论》,都说到尊者弘法时的盛况。你看《金刚经》上须菩提怎么问的——云何降伏其心。不是降伏别人,别的派别,是降伏自心。

  

  问:地藏菩萨能否救金刚地狱的罪人?

  晓:金刚地狱是密宗的说法,说诽谤上师密法的人堕此地狱。显宗中说无间地狱。《地藏经》中说不孝父母乃至杀害的,出佛身血、毁谤三宝的,侵损常住、玷污僧尼的等堕此地狱,这是否相通呢?再看,地藏菩萨大…

《解惑录-刚晓法师闲暇解惑集(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