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解惑錄-剛曉法師閑暇解惑集(叁)▪P3

  ..續本文上一頁毫無差別。

  

  問:佛性到底是什麼東西?

  曉:佛性不是東西。

  

  問:禅宗的祖師與弟子們一見一問就印證了,這印心到底奧妙在哪兒?我看公案越看越胡塗。

  曉:公案中禅師的機鋒,那都是截斷弟子們的外向思維尋求。月溪禅師對于印心有個比喻,比如甲去過九華山,後來乙也去過九華山,乙來問甲,他一說月身寶殿的事兒,甲就明白乙確實到九華山了,旁邊有一個丙,他聽甲乙兩人的話,聽得莫名其妙,月身寶殿是啥子玩意兒呀?在這裏,九華山比如悟的境界,甲到過九華山,比如甲悟道了,乙現在也到九華山,比作也悟道了,丙沒去過九華山,就比作還沒有見性,沒有悟道。自然,甲所悟到的與乙所悟到的毫無差別。甲先到九華山,比做先代祖師,他給乙印心,乙到九華山的晚,悟道的晚,但甲傳給乙什麼了嗎?沒有,根本無所謂傳法不傳法,這裏只是甲悟道一段時間後因緣已盡,下邊兒乙的因緣已具足,如此而已。

  

  問:我聽過你前次講的錄音帶,聽到一句話,不明白,你說“有禅有淨土,猶如帶角虎”,虎帶角是四不象,這是古大德的話,難道錯了?

  曉:這話大概是永明延壽禅師的,我記得不太清楚了,本來是好幾句的,“有禅有淨土,猶如帶角虎,今世爲人師,來世作佛祖;有禅無淨土,十人九錯(蹉)路,陰景若現前,瞥爾隨它去;無禅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面見阿彌陀),何愁不開悟?無禅無淨土,銅床幷鐵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本來是這麼長的。這叫“四料簡”。古大德錯了麼?沒錯!可我也自認爲沒錯。你有這 個問題,那錯在你。

  問:錯也得錯個明白~~

  曉:好,延壽禅師這幾句話呢,當時我只是截取了前兩句,爲什麼?因爲他說又參禅又念佛,而且是喜歡參禅與念佛,注意呀,“喜歡”這兩個字,這就是說他是在未悟時修行,我告訴說絕不可以。把古德這幾句話看完你就明白了。“今世爲人師,來世作佛祖。”“師”,什麼叫“師”呢?韓老夫子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就是老師的任務了。那又什麼是“佛祖”呢?爲什麼要做“佛祖”呢?爲度衆生而成佛祖。另外,現在關于出家人,稱呼很亂,本來“和尚”是一個很尊貴的稱呼,但實際上大家看,在社會上,“和尚”絕不是一個好詞兒,尊敬的內涵已經喪失完了。我在念書時,同寮的一個叫親善,他告訴過一件事兒——有次他坐火車,在一站上來了個乘客,女的,瘋瘋癫癫,這婦女一見親善,一疊聲地驚叫“——唉呀大哥,你爲什麼好好的人上人不做,要來做這人下人的和尚?”和尚是人下人~~只有我們在佛教界內還行。我倒是覺得有一個稱呼比較好——“天人師”。和尚是“天人師”,是“老師”,是教化(育)衆生的。在中國,教育家的典範是聖人孔老二,他教化了叁千人,成材的有七十二個,這比例近2.4%,很高。現在人總吹桃李滿天下,屁!孔子教育弟子的秘訣是什麼呢?“因材施教”,看永明延壽禅師的這幾句話就知道了,他是說,教化衆生應該願意學禅宗的就教他禅宗,願意修淨土的教他淨土法門,這樣一來我度化衆生就很容易了。我做事就象老虎帶了角一樣威猛。這句話是說的師父而不是學生,你還是學生,就或禅或淨只修一個。

  問:天~~法師,你能否保證你的解說對。

  曉:我自認爲敢保證,但不知別人是否認同。

  問:你這樣解釋,那下邊兒的“有禅無淨土,十人九錯路”該怎麼說,豈不扭勁了。

  曉:上下一點兒沒矛盾,有禅有淨土幾句話是說的老師教學生,而有禅無淨土幾句一直到最後則說的是學生。修禅比較難,禅宗立足點很高,一入手就讓你截斷外向思維尋求,容易出毛病。而無禅有淨土呢,淨土宗則相對容易多了。最後一句則大家要注意,這“無禅無淨土”說的是什麼?是不是指的禅宗或淨土宗?不,是指修行,意思是不修行,幷不是說不學禅宗或淨土宗,難道學叁論宗不能解脫?可以的!難道學唯識解脫不了?不是的,學律宗、天臺宗也都可以解脫,因爲當時禅與淨土很興盛,而其它宗派都蓑落了,所以用禅與淨土代表修行,前邊幾句也是同樣。

  問:我看釋迦傳後有個想法,太子的出家是否有這麼個原因——迦毗羅衛國太弱小,而淨飯王給予的期望太大,使他總活在壓抑下,也或者是他從小失去母愛,心理變態,總想些不著邊際的事。這可以促使他出家吧?

  曉:同是一本釋迦傳,每個人看卻會各有各的收獲,我不能評判你的看法是否對,但至少這些是促使太子出家的助緣,而不是“因”,況且你這想法完全不必要,因爲人們不需要你的這種思想。

  有一個王傑,大概是六一年參軍的,他本是貧窮出身,因爲貧窮促使他總想出人頭地,可是呢,他又實在無一點兒專長。在六幾年嘛,時代特殊,只有表決心什麼的,他寫有不少日記,調子很高。但自己實在無長處,領導看不見他,就灰心得很。六五年時搞民兵訓練,他把手榴彈拉過弦後沒投出去,只幾米遠,他完全是故意的,這還得了,他畢竟是人,在這時他一下子也害怕了,就自己撲到手榴彈上,使得別人沒死他自己死了。當時是反革命殺人罪。當調察這案件的項目組來查案子時,發現了王傑的日記本。師長看後說話了,我們共和國要那麼多壞蛋幹什麼,既有這日記,幹脆樹成英雄得了。師長提一個小兵那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兒麼,于是王傑就加載了共和國英烈錄,連新版《辭海》上也收有王傑,以前的小學課本上也講王傑。對于釋迦,也這樣吧。人間既然有許許多多醜惡的現象,我們何不樹一個好榜樣呢。釋迦當時爲何出家,那只能問當時的太子。比如現在人,都是吹大話手。我在佛學院,那一年班主任給學僧們布置了一篇作文,《我的出家因緣》,我搞《甘露》,他們班主任挑了幾篇好的推薦給我,我看過後無話可說,文章中都說出家是受偉大佛理的感化,幾乎都是這個意思。他們真的都這麼高尚嗎?絕對不!人道衆生的共業他們不提~~我剛曉也很卑鄙,業不重不生娑婆嘛!釋迦十九歲出家,二十歲時你問他,他可能答的就不是十九歲時的心理。人都卑鄙,何不樹一個高尚的樣子來呢。“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問:那他真的高尚圓滿嗎?

  曉:誰知道呢,我們現在說他圓滿,則對我們這個社會有好處。

  問:我以爲,佛教很邪惡,仇恨世界,仇恨人類,他讓人出家,都不結婚,最後人類自然滅絕……

  曉:得了,得了,純粹胡說八道,誰讓你出家了?!佛教只讓人修行,也就是修改行爲。佛教有出家弟子,也有在家弟子,佛教從來沒有鼓勵人都出家。

  問:有一本《出家功德經》。

  曉:我算服了你了,你根本沒看懂經,就敢發表評論~~你現在整個心念可以說都是邪惡的,看什麼人都邪惡。給你說了半天,我把我說的一切統統作廢,我這下上你當了。

  

  問:有個居士說,人害病就是在消業,所以病是不應該治的,就連他的女兒要考醫大他也反對,這觀念對嗎?

  曉:*輪功不讓看病。天臺智者大師的《摩呵止觀》中把病分爲六種,你下去看看就行了。

  

  問:現在有爭論的經典共有多少部?

  曉:經典沒有爭論。

  問:哦,我是說象《楞嚴經》、《占察善惡業報經》等這些被疑爲僞經的共有多少部?

  曉:《大正藏》中單列有一部叫疑僞部,你去數一下有多少就行了。

  問:還不對,象《楞嚴經》,大正藏是把它列在秘密部,我是說現在被人們所爭議的有多少?

  曉:這我還真不知道。

  問:那你認爲這懷疑有沒有道理?

  曉:當然有道理,沒道理誰吃飽了撐得難受呀~~

  問:你在錄音帶上說是只能用叁法印來判斷,那麼他們的道理豈不不成道理。

  曉:話是這麼說,要用叁法印來判定經的真僞,但問題是,不同的人對叁法印的理解各不相同。叁法印可不是那麼簡單的,難道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真的人人理解?稍微往深處挖一挖,每個人對叁法印的把握都不相同的。所以,學術上有爭論完全是正常的,不必要大驚小怪。

  問:把經典列爲僞經,豈不從根本上動搖了佛教的基礎?

  曉:《法華》、《華嚴》、《解深密經》、《大般若經》等這些經典,是可靠的無爭論的,學這些也可以解脫的,你怕什麼。

  問:我有一個理想,要想辦法盡力把所有的爭論統統擺平。

  曉:笑話,你有多大的能力,想當初釋迦老子在世時九十六外道不是也還存在嗎?他也只是感化了部分外道來改投佛教,幷不曾把所有的外道都擺平。後來的祖師們也是。龍樹菩薩,力倡中觀,也只使得其它派別相對黯淡下去而已,過幾百年人家還不照樣起來;無著、世親當時所向披靡,但也不過幾百年……在中國也是。比如藏地,當年阿底峽尊者那可實在厲害,他掌管了全藏所有大寺廟的鑰匙,但現在還不是黃教、紅教、花教都有。

  問:阿底峽掌管那麼多寺廟鑰匙幹什麼?

  曉:這是他們當時的風俗。比如說我到甲寺廟,他們就會與我辯論,他們輸了,就把他們寺廟的鑰匙給我一把,以表示認輸,要學我剛曉的教法。阿底峽尊者就是橫行藏地無能擋者,但後來各教幷存的局面還是照樣。你可以看《阿底峽尊者傳》或者聽日常法師講的《菩提道次第廣論》,都說到尊者弘法時的盛況。你看《金剛經》上須菩提怎麼問的——雲何降伏其心。不是降伏別人,別的派別,是降伏自心。

  

  問:地藏菩薩能否救金剛地獄的罪人?

  曉:金剛地獄是密宗的說法,說誹謗上師密法的人墮此地獄。顯宗中說無間地獄。《地藏經》中說不孝父母乃至殺害的,出佛身血、毀謗叁寶的,侵損常住、玷汙僧尼的等墮此地獄,這是否相通呢?再看,地藏菩薩大…

《解惑錄-剛曉法師閑暇解惑集(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