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我们过去一个在家的居士道友叫张无尽,他悟得之后他说四句偈,不要去断妄想,“断除妄想重增病”,你有心断妄想又增加一个断妄想的病;“趣向真如亦是邪”,假使你有个心去证得真如、趣向真如,这也是邪知邪见。这两句话是让你明,以金刚经的含义说让你明了,让你明了什么?一切是真空的,你不要在真空随缘义上去分别、去执着,直接达到诸法无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进入真空性体。
金刚经处处显,显什么?显般若义。但是有人读金刚经,把金刚经又执着了。本来金刚经告诉你别执着一切相,那你又执着到金刚经了。众生是佛说一切法,说到哪众生执着到哪、说到哪众生执着到哪。金刚经本来是无相的,他不去学无相的部分,他说金刚经功德最大了,念一部金刚经,金刚经上说的功德无量;他始终是放不下有,总在有的方面打主意,他不在空理上去打主意。头两天吧!有个人问我:老和尚,你现在讲金刚经,为什么你们还在修庙,庙不是有相的吗?我说:我们不修庙不修房子,我们住到哪去?我们住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上?我说佛说法是圆融的,你要是这样的执着,那佛的法就不要弘了。
大家一定要知道,佛是对机说法。诸法是因为因缘生的,也因为因缘灭,因缘灭的时候就是金刚经,因缘生的时候就是阿弥陀经,很多啦!般若,般若经是遣灭以前的。阿含经讲了十二年,方等经讲了八年,阿含十二,方等八,这二十年好多人都证得了,像这千二百五十人了了生死了;好多人明白这是生灭法,不要去贪着,对于“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都把它断了,不下地狱了;但是不下地狱,还得成佛呀!要成佛就念金刚经。有些人念金刚经不注重空的那边,因为金刚经功德太大,他还是注重功德那面,还是注重有的方面。
学法最主要的就是去执,不要执着。其实佛说金刚经在方等部里头都有,阿含部里头也有,看你怎么认识吧!说这一句话能把它分成小教、始教、终教、顿教、圆教,小、始、终、顿、圆,一句话就离开五教。为什么?你认识不同、观感不同,同是一样认识。比如我们吃饭很简单,没有一个人不懂得,哪怕小孩子他也知道吃饭,饿了叫唤,他要哭,不会说话,他会哭,叫饿了,谁都知道。但是吃饭很难,就是吃饭可以拿五教分,也可以拿四教分,你怎么吃的,他怎么吃的,随便哪件生活的事,就看你怎么用心。文殊师利菩萨教我们“善用其心”,这四个字就是般若,你把你心用到般若去,凡是般若智慧是以文殊师利为主的,不论在哪部经里讲,文殊师利就是表智慧。般若本身就是智慧,学金刚经就是从一切有相之中认识无相。人家经常说若见诸相无相则见如来,但是也要见相,是真实相,不是虚妄相。但是真实相很难,非得到了八、九、十地,现相、转相,真实相,就是业相,现、转、业。大乘起信论上讲得很多,我们无着一切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它最深的是业、转、现,业相、转相、现相,这是八、九、十地菩萨断,断了才能进入佛地;就是咱们华严经讲十一地,弥勒菩萨那一地。因此这个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它的层次还是很深的。
是故须菩提,应该知道菩萨要想成佛的话,应该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无上正等正觉心。无上正等正觉是不是有相的呢?无相的,菩提心要觉悟到这个程度了才能够成佛。但是我们最初下手怎么办?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就是在六尘的境界你不要贪恋、不要起执着。但是我们凡夫要离开境界,离开色声香味触法,没有捞沫了,那是断灭空。当你心不住境界相的时候,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相的时候,心还能生吗?这是答覆须菩提问云何住心、云何生心,生就是降伏,我们怎么能够把心降伏住,怎能使我心住下来,这就正式答覆他了,佛就正式答覆他了。以前是分析,菩萨要是对一切相上头都要离开,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那怎么样呢?应生无所住心。他问如何住?无住,无住就是无相,无相就是空,空就是般若。正因为你心有住,你住在什么地方?住色生心,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就是凡夫脱离不了。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他住在法上,依着佛所教导的法上,这一切都是虚妄的,但是法是真实的。所以破除他,那个法是过河用的筏子、用的船,那个也应当丢掉,把这个执着换成那个执着,佛才说不应当住色生心。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
佛所说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都是因为有住分别的。无住了,当你布施时候行布施度,布施波罗蜜,怎么样达到般若波罗蜜?布施度不住,就三轮体空,不住色布施,不是色相的。我们都是色相布施,以物质为布施;以法布施,我念部经布施,又住到经上头去了,经也是属于色法。布施如是,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都是这样子,离开色。离开色叫离开声香味触法,离开六尘境界,不要执着境界相。谁来执着境界相?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这中间还有个法,这叫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中间还有个分别,因为根对色的时候没有分别相,根对色,眼睛看见色它没有什么青红赤白;你能够看见青红赤白的,这个中间加个识。根对尘,六根对六尘中间加个六识,这叫十八界。菩萨不住色布施,也不住六尘境界,也没有能施者,也没个受施者,这样才真正的能利益众生,这才叫真正的布施。
因此你那个心住就是非住,不应住的住,住不住,有六尘境界变化,你的心也在变化,所以似有住而非住,三个都不存在了。咱们说菩萨他做好事,行布施,供养给众生,他没有能施的物,也没有受施者,谁来领受你的布施,也没个能布施的人,这叫三轮体空,能施者、受施者、中间所施的财物都没有,这叫非住,这叫无所住。因此在你行布施度的时候供养给众生,散你的七宝财物的时候,不应住色布施,不要住在相上,就是施无所施,没有能施者,没有受施者,没有所施之物,这样来布施。
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假使要心有所住,咱们从现相上说,这个物质有限的,无住无限的。无住就是这个东西大小、方圆、多少,一切没有相,没有住,无量。既无有受施者,所施的遍法界,能施的物质遍法界,你施者(能施的人)心包虚空,无量,三个都无量。假使要心有住,非住,那个住不是住。为什么?不是非所应住,不该住的不要住,住不住。住在哪?住在功德上。咱们说功德、供养或者修塔寺,功德是什么样?是什么相?咱们念一部金刚经功德无量,这无量相是什么相?要有相可就不是无量了,因为无相才无量。意思就说你不执着,不执着是普遍的,执着是点,一执着就住在一个点上,不执着普遍。例如供养僧,这是你意供,你能看见那些大阿罗汉、诸大菩萨来应供?你见不到,无相。假使说我们在供养的时候,你心里观想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众生,这是无相的。你一执着,我只是供养普寿寺的,这就是有相。你这不执着,不止五台山了,不止娑婆世界,咱们一观想就三千大千世界,也不止三千大千世界。咱们生到极乐世界去,你清晨早晨吃饭以前到十万亿佛国土去,十万亿三千大千世界供养完了,又回到了极乐世界用早斋,这就是心力,一作意就是的了。
我们可以这样观想,你自己想,就是我们现在,你这一作意阿弥陀佛在讲金刚经,南方不动世界讲金刚经,药师琉璃光讲金刚经,一作意你心里想,哇!那听经的人多得很,你想像的。你可以从近处想到远处,一作意你到上海了,到了美国纽约了,到了曼哈顿了,曼哈顿是纽约最繁, 华的一个街道。假使你没去过,你想得到吗?我们想极乐世界那个想的,你看见画面上印刷那极乐世界图,要极乐世界是那样子可就糟糕了,不是那样子的,那不微妙。你想到最微妙的,恐怕你们没做过这个梦,我们在梦中见那个境界恐怕真是你惊奇的不可思议,没有见到过。假使说我们把那个青海跟西藏交界的,就是玉树囊千,那些个老百姓叫牛毛藏巴,他一生都没见过房子的,你把他运到大陆到上海看一下,那他感惊奇的他吓傻了,他就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咱们也如是,当你作梦到那些个极微妙的地方,那你心情也就是。可别梦见下地狱,那可吓死你。也梦到过,梦见恶鬼的,梦见那些什么的都是。但是作梦的时候你不知道是作梦,你醒了,恐怖的你会吓一身汗。梦是真的、是假的?把这个研究通了就知道了,心无所住;心要有所住,不通的。
我曾就遇到一个他作梦,他准备明天他们家要办事情,把那缸水都挑满,今天就计算明天早晨我要早点挑水,早起一个钟头去挑水。夜间作梦他就挑水去了,他早晨一醒的时候想去挑水,一下床看鞋都是湿的,水缸都满的,他才想起了他晚上起来挑水,他是作梦,你说是真的、是假的?你说假的,他水缸满了。你说真的,他在作梦。咱们人现在的生活也是一样的,经常的到现在也没有醒,还在作梦。我就研究这个梦,现在我也没明白梦是真的、假的?是假的,变成事实;你说真的,是作梦,有些不是事实。你们作梦成道了,做过这个梦吗?梦见自己成道了,到处去招摇撞骗,我可成就了,这一下我方便自在了;醒了是个梦,还是没有成。
你要观一切法,所以金刚经后头“如梦幻泡影”得这样观。咱们现在生活当中,咱们现在以为这是真实的,其实全是假的,没有一样真实的。这个我想我们有些道友是信,恐怕多数人还不信。为什么?假使你信了,人家骂你也好,你受气也好,出点什么灾害也好,你心里观想这是假的,跟现相一样。这就是我最初开始跟大家说的有觉觉痛,那个痛不是真实的,是你帮它的忙,你愈感觉痛,痛得愈厉害。假使你放下不在乎,它也就不痛了,没那么严重。这个例子很多,每个人可以试验。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
《梦参老和尚:金刚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