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夢參老和尚:金剛經▪P13

  ..續本文上一頁我們過去一個在家的居士道友叫張無盡,他悟得之後他說四句偈,不要去斷妄想,“斷除妄想重增病”,你有心斷妄想又增加一個斷妄想的病;“趣向真如亦是邪”,假使你有個心去證得真如、趣向真如,這也是邪知邪見。這兩句話是讓你明,以金剛經的含義說讓你明了,讓你明了什麼?一切是真空的,你不要在真空隨緣義上去分別、去執著,直接達到諸法無相,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進入真空性體。

  金剛經處處顯,顯什麼?顯般若義。但是有人讀金剛經,把金剛經又執著了。本來金剛經告訴你別執著一切相,那你又執著到金剛經了。衆生是佛說一切法,說到哪衆生執著到哪、說到哪衆生執著到哪。金剛經本來是無相的,他不去學無相的部分,他說金剛經功德最大了,念一部金剛經,金剛經上說的功德無量;他始終是放不下有,總在有的方面打主意,他不在空理上去打主意。頭兩天吧!有個人問我:老和尚,你現在講金剛經,爲什麼你們還在修廟,廟不是有相的嗎?我說:我們不修廟不修房子,我們住到哪去?我們住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上?我說佛說法是圓融的,你要是這樣的執著,那佛的法就不要弘了。

  大家一定要知道,佛是對機說法。諸法是因爲因緣生的,也因爲因緣滅,因緣滅的時候就是金剛經,因緣生的時候就是阿彌陀經,很多啦!般若,般若經是遣滅以前的。阿含經講了十二年,方等經講了八年,阿含十二,方等八,這二十年好多人都證得了,像這千二百五十人了了生死了;好多人明白這是生滅法,不要去貪著,對于“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都把它斷了,不下地獄了;但是不下地獄,還得成佛呀!要成佛就念金剛經。有些人念金剛經不注重空的那邊,因爲金剛經功德太大,他還是注重功德那面,還是注重有的方面。

  學法最主要的就是去執,不要執著。其實佛說金剛經在方等部裏頭都有,阿含部裏頭也有,看你怎麼認識吧!說這一句話能把它分成小教、始教、終教、頓教、圓教,小、始、終、頓、圓,一句話就離開五教。爲什麼?你認識不同、觀感不同,同是一樣認識。比如我們吃飯很簡單,沒有一個人不懂得,哪怕小孩子他也知道吃飯,餓了叫喚,他要哭,不會說話,他會哭,叫餓了,誰都知道。但是吃飯很難,就是吃飯可以拿五教分,也可以拿四教分,你怎麼吃的,他怎麼吃的,隨便哪件生活的事,就看你怎麼用心。文殊師利菩薩教我們“善用其心”,這四個字就是般若,你把你心用到般若去,凡是般若智慧是以文殊師利爲主的,不論在哪部經裏講,文殊師利就是表智慧。般若本身就是智慧,學金剛經就是從一切有相之中認識無相。人家經常說若見諸相無相則見如來,但是也要見相,是真實相,不是虛妄相。但是真實相很難,非得到了八、九、十地,現相、轉相,真實相,就是業相,現、轉、業。大乘起信論上講得很多,我們無著一切相,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它最深的是業、轉、現,業相、轉相、現相,這是八、九、十地菩薩斷,斷了才能進入佛地;就是咱們華嚴經講十一地,彌勒菩薩那一地。因此這個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它的層次還是很深的。

  是故須菩提,應該知道菩薩要想成佛的話,應該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無上正等正覺心。無上正等正覺是不是有相的呢?無相的,菩提心要覺悟到這個程度了才能夠成佛。但是我們最初下手怎麼辦?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就是在六塵的境界你不要貪戀、不要起執著。但是我們凡夫要離開境界,離開色聲香味觸法,沒有撈沫了,那是斷滅空。當你心不住境界相的時候,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相的時候,心還能生嗎?這是答覆須菩提問雲何住心、雲何生心,生就是降伏,我們怎麼能夠把心降伏住,怎能使我心住下來,這就正式答覆他了,佛就正式答覆他了。以前是分析,菩薩要是對一切相上頭都要離開,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那怎麼樣呢?應生無所住心。他問如何住?無住,無住就是無相,無相就是空,空就是般若。正因爲你心有住,你住在什麼地方?住色生心,住聲香味觸法生心,就是凡夫脫離不了。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他住在法上,依著佛所教導的法上,這一切都是虛妄的,但是法是真實的。所以破除他,那個法是過河用的筏子、用的船,那個也應當丟掉,把這個執著換成那個執著,佛才說不應當住色生心。

  【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爲利益一切衆生故。應如是布施。】

  佛所說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都是因爲有住分別的。無住了,當你布施時候行布施度,布施波羅蜜,怎麼樣達到般若波羅蜜?布施度不住,就叁輪體空,不住色布施,不是色相的。我們都是色相布施,以物質爲布施;以法布施,我念部經布施,又住到經上頭去了,經也是屬于色法。布施如是,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都是這樣子,離開色。離開色叫離開聲香味觸法,離開六塵境界,不要執著境界相。誰來執著境界相?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這中間還有個法,這叫十八界,六根、六塵、六識。中間還有個分別,因爲根對色的時候沒有分別相,根對色,眼睛看見色它沒有什麼青紅赤白;你能夠看見青紅赤白的,這個中間加個識。根對塵,六根對六塵中間加個六識,這叫十八界。菩薩不住色布施,也不住六塵境界,也沒有能施者,也沒個受施者,這樣才真正的能利益衆生,這才叫真正的布施。

  因此你那個心住就是非住,不應住的住,住不住,有六塵境界變化,你的心也在變化,所以似有住而非住,叁個都不存在了。咱們說菩薩他做好事,行布施,供養給衆生,他沒有能施的物,也沒有受施者,誰來領受你的布施,也沒個能布施的人,這叫叁輪體空,能施者、受施者、中間所施的財物都沒有,這叫非住,這叫無所住。因此在你行布施度的時候供養給衆生,散你的七寶財物的時候,不應住色布施,不要住在相上,就是施無所施,沒有能施者,沒有受施者,沒有所施之物,這樣來布施。

  菩薩爲利益一切衆生故,應如是布施。假使要心有所住,咱們從現相上說,這個物質有限的,無住無限的。無住就是這個東西大小、方圓、多少,一切沒有相,沒有住,無量。既無有受施者,所施的遍法界,能施的物質遍法界,你施者(能施的人)心包虛空,無量,叁個都無量。假使要心有住,非住,那個住不是住。爲什麼?不是非所應住,不該住的不要住,住不住。住在哪?住在功德上。咱們說功德、供養或者修塔寺,功德是什麼樣?是什麼相?咱們念一部金剛經功德無量,這無量相是什麼相?要有相可就不是無量了,因爲無相才無量。意思就說你不執著,不執著是普遍的,執著是點,一執著就住在一個點上,不執著普遍。例如供養僧,這是你意供,你能看見那些大阿羅漢、諸大菩薩來應供?你見不到,無相。假使說我們在供養的時候,你心裏觀想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衆生,這是無相的。你一執著,我只是供養普壽寺的,這就是有相。你這不執著,不止五臺山了,不止娑婆世界,咱們一觀想就叁千大千世界,也不止叁千大千世界。咱們生到極樂世界去,你清晨早晨吃飯以前到十萬億佛國土去,十萬億叁千大千世界供養完了,又回到了極樂世界用早齋,這就是心力,一作意就是的了。

  我們可以這樣觀想,你自己想,就是我們現在,你這一作意阿彌陀佛在講金剛經,南方不動世界講金剛經,藥師琉璃光講金剛經,一作意你心裏想,哇!那聽經的人多得很,你想像的。你可以從近處想到遠處,一作意你到上海了,到了美國紐約了,到了曼哈頓了,曼哈頓是紐約最繁, 華的一個街道。假使你沒去過,你想得到嗎?我們想極樂世界那個想的,你看見畫面上印刷那極樂世界圖,要極樂世界是那樣子可就糟糕了,不是那樣子的,那不微妙。你想到最微妙的,恐怕你們沒做過這個夢,我們在夢中見那個境界恐怕真是你驚奇的不可思議,沒有見到過。假使說我們把那個青海跟西藏交界的,就是玉樹囊千,那些個老百姓叫牛毛藏巴,他一生都沒見過房子的,你把他運到大陸到上海看一下,那他感驚奇的他嚇傻了,他就不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咱們也如是,當你作夢到那些個極微妙的地方,那你心情也就是。可別夢見下地獄,那可嚇死你。也夢到過,夢見惡鬼的,夢見那些什麼的都是。但是作夢的時候你不知道是作夢,你醒了,恐怖的你會嚇一身汗。夢是真的、是假的?把這個研究通了就知道了,心無所住;心要有所住,不通的。

  我曾就遇到一個他作夢,他准備明天他們家要辦事情,把那缸水都挑滿,今天就計算明天早晨我要早點挑水,早起一個鍾頭去挑水。夜間作夢他就挑水去了,他早晨一醒的時候想去挑水,一下床看鞋都是濕的,水缸都滿的,他才想起了他晚上起來挑水,他是作夢,你說是真的、是假的?你說假的,他水缸滿了。你說真的,他在作夢。咱們人現在的生活也是一樣的,經常的到現在也沒有醒,還在作夢。我就研究這個夢,現在我也沒明白夢是真的、假的?是假的,變成事實;你說真的,是作夢,有些不是事實。你們作夢成道了,做過這個夢嗎?夢見自己成道了,到處去招搖撞騙,我可成就了,這一下我方便自在了;醒了是個夢,還是沒有成。

  你要觀一切法,所以金剛經後頭“如夢幻泡影”得這樣觀。咱們現在生活當中,咱們現在以爲這是真實的,其實全是假的,沒有一樣真實的。這個我想我們有些道友是信,恐怕多數人還不信。爲什麼?假使你信了,人家罵你也好,你受氣也好,出點什麼災害也好,你心裏觀想這是假的,跟現相一樣。這就是我最初開始跟大家說的有覺覺痛,那個痛不是真實的,是你幫它的忙,你愈感覺痛,痛得愈厲害。假使你放下不在乎,它也就不痛了,沒那麼嚴重。這個例子很多,每個人可以試驗。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

《夢參老和尚:金剛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