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梦参老和尚:金刚经▪P23

  ..续本文上一页一点呢?贪、瞋、痴。不论黑人也好、白人也好、黄人也好,哪一个皮肤的人、国土的人贪都是一样的,贪瞋痴平等,都一样的,这都叫凡夫。你看每个人都具足无明,都是虚妄的,没有一个是真实的,除了修道成就了那是真正的。凡是凡夫都有我(我执),都有人(众生执),我、人、众生,这种含义相续不断,就叫寿者相,这都叫凡夫。无我无人非凡夫,无我也无人。我们的心有生灭的心,就是凡夫心,这就叫凡夫。等你把修行修行的心无生灭,就是降伏你的心了。就是须菩提所问怎么样降伏你的心?无生灭,不生不灭,那就不是凡夫了。如果是悟得般若波罗蜜那就开悟了,开悟了就脱离凡夫了。不悟得般若波罗蜜的都是凡夫,悟得般若波罗蜜的不是凡夫。

  例如我们经常这样说,前头有是法平等,什么法?约众生心说,如果一切众生心里头没能没所、无我无人,在这个上头平等了,达到无我就达到究竟了。因为佛无我,佛是无我的,达到究竟无我。因为他达到无我也无人了,所以说他不见得有众生可度,就是前文说的不要见我度众生,没有众生可度。那佛要度众生,所以说有我,这个有我是随缘的。原来是无我而自证的,随缘说有我是随缘的。凡是执着有我都是凡夫,无我相、无人相就是圣人了,因此佛才说无众生可度。佛说无众生可度是真实的,跟须菩提说不要见佛是度众生,佛对众生无生可度。佛说有我是随缘,佛是明明白白无我,谁要执着有我,谁就是凡夫;不执着了,无我,就是圣人。因此这一段佛说凡夫即非凡夫,是名凡夫,最后这句话圆融了,随缘吧!空色不二,空是不随缘的,自证分,有形有相的、有我的是随缘义,就是随众生的意思,要能具足这种知见才叫正知正见。什么是正知正见?就佛自己证得的法身,不是有相的,是般若的,般若是空义。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佛这些说完了就跟须菩提说于意云何,就是须菩提你做什么样想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否?你是不是看见佛具足三十二相相好,你这样看佛的,这相上看佛。佛的这个问号含着义,你不要在三十二相来见佛,三十二相不是佛。须菩提答覆如是如是,我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问须菩提的意思是相反的,须菩提答覆是随缘的,说:是啊!我是以三十二相来看佛。佛说你这样看错了,转轮圣王都具足三十二相,那不是转轮圣王都是佛?须菩提才更正,须菩提说现在我明白了,我解佛所说的义,就告诉我不要用三十二相看佛。佛破除众生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先从佛说起。须菩提你要以三十二相来看佛,错了!三十二相是假的,不是真的,三十二相不是佛。具足三十二相就是佛了?不要在相上分,无相。简单说,让须菩提在相上认识了解无相。

  这段文字就破除阿罗汉的执着相,阿罗汉对佛都是三十二相见如来,不止须菩提,那千二百五十人都是这样看。佛就跟他们说不要执着,这是最根本的烦恼病根。二乘人断了见思惑,根本烦恼没断,尘沙无明没断,佛破除他们这个。须菩提没有体会到佛的意思,所以一问他,他顺口就答了,说:是啊!我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佛说:错了,不要以三十二相见如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在这个时候佛就说一个赞颂偈子,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句话应当注意,怎么注意呢?咱们现在拜佛、念佛、闻法,乃至于礼拜忏悔,还没达到无相。因为咱们还没到了阿罗汉境界,见思烦恼还没断,我执没断,那法执更说不上了。二乘人执着是法,须菩提他们都证得无我了,这个道理他们懂,他们已经证得了,他们没得烦恼,没得见思烦恼,佛才跟他说一切众生,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以色见我就是以相见,就像须菩提答覆以三十二相见佛,就以色相见。色、声、香、味、触、法,六根所对的六尘境界,中间能分别的是六识,这些全是虚妄,十八界法全是虚妄。什么是真实的?无为无相,无为无相这是佛的真体。

  但是如何能达到正念分明?咱们有时候念阿弥陀佛,应当观想的阿弥陀佛是无量光。咱们华言是阿弥陀佛,翻印度原话是无量光、无量寿,就是含义光明无量,寿也无量。什么才是光明无量?法身,法身才是光明无量。这个法身就是清净的自性本体,不是随缘义,是性空,这就是金刚经讲的性空,没有作为,不假修为,无为无相的,是真常的。当你念佛的时候,佛即是自己,自己即是佛,不假音声求,不假相上求,同是一体。观自己的心,观诸佛的相,心即是佛,相即是心。如果你心有生灭就不是佛了,心无生灭。所以须菩提问云何住、云何降?降,不要心生生灭念;住,住无所住,心无所住。佛跟须菩提说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那有心可生吗?心本无生。如何验证心呢?心本无生因境有,有外边的境界那心就有了。境是虚妄,见诸相皆是虚妄,见无见相,这是了知生灭法。生灭即是不生灭,不生灭随缘,般若的真空随着妙有的缘,那是法华义更深一层了。妙有,妙有不是真有,妙有非有,妙有非有就是真空的含义。不要以色相见佛,不要以音声求佛,如果用六尘境界相上来求佛,那是行邪道的,不能见如来。色是相,相必须有能知者,能知就是见,见就是识,识见。咱们经常说话有这种用语,我见识见识,见识见识就是了解一下、深入一下。有见有识的见不到,有见有识是有相的,见不到法。要达到无识无见才能见如来,有见有识的不能见如来。

  对这一个法说,我们平常要修行产生的正念。我们经常说开悟了、明白了,这就是咱们讲一部法华经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你学金刚经就是佛的知见,开佛知见,示给你佛的知见。佛的什么知见?无相法门,无相。金刚经是无相的法门,学了金刚经我们用心回向,最大的就是让我们任何的事不要太过分了。我说这不要太过分了就是不要执着,不要执着,随缘消旧业,这就是用佛的知见,把你过去的业都把它消除了。闻了佛法了,闻是听到而已,但是要入可不容易了,闻到了能入到佛法当中。佛法就是觉悟了,觉法;佛法就是觉悟的法,我用觉悟的方法开始觉悟;觉悟了,什么也不执着了,就是什么都看得破了、放得下,你就达到自在了。

  金刚经跟心经是一个,都是般若,心经更简单了,一个字观。这些个你怎么能到不以见色为我?不以色见如来?要观,佛不是色相,观佛的法身,身即非身,音声非音声。我以前看见那一副对说声音、说色相,山色、水色,咱们在五台山就山的色,水的色,流动的水的色。山色、水色、烟霞色,起的那个烟,雾罩烟霞,这一切的色相色色皆空,所有色相没一样是真实的。前头是说色相,声音呢?风声,刮风的声音,下雨的声音,风声、雨声、钟磬声,我们这打磬打钟,所有这一切声音,声声自在,自在是它的性,不是声音,闻到这个钟声这个磬声心里头生起来清净念。这副对就是一尘不染,万法皆空,你去观吧!这样的你才不以色为重、不以音声为重;若是以色为重、以音声为重,这个人行的是邪道,那还怎么能见到佛?佛是非色非音声,不是色相见得到,不是音声闻得到。

  我们以前学,没有讲经前跟大家讲性空缘起,你把这四个字经常想,观想,拿它运用般若部,你就能明白一半了。一切法空是性空,性空可不是断灭,不是断灭空。缘起法是随缘的,可不是真实的。真实的是什么?性空,不是缘起。缘起是什么?随一切众生缘利益众生,性空随缘,不是随便的随缘。因为性空无障碍才能随缘,随缘的体是性空。因此我们佛教徒,佛的四众弟子,不论你学哪一行哪一业,你做什么事都可以,在家居士做什么都有,但是它的根本就是性空,做一切事都是随缘。因此在张无尽居士他说两句话,“断除烦恼重增病,趣向真如也是邪”,这两句话下回再讲吧!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佛跟须菩提说若以音声色相见,来求见佛,这是错误的,见不到佛;意思就说太执着了,色相见,音声求。假使我们离开色相、离开音声,那有佛可见吗?有法可闻吗?这就是须菩提问佛云何住心,我这个心怎么样它住住?云何降伏其心,让我这个心怎能得到降伏?佛就跟他说了一切不执着,不见色生心,不见声香味触法生心。那这个心怎么生?无生,这就是金刚义,金刚般若波罗蜜,无生就没有灭。你怎么样见如来?离开声音,离开色相,来见佛的是法身佛。你在世间相见佛,见的是假相,不是真佛,是形相。如果我们学金刚经的要见的是真佛,什么叫真佛呢?无色相,无音声,色相、音声是你的执着。一切众生本具都有清净的真心,不是你肉体中间那个识,不是那个肉团心;离开那个心,那是妄,要见真实心;真实心是无相的,咱们讲华严经的时候是法性真实体。我们念佛是念自性佛,不是念他佛,自心就是佛。

  我们现在很多的道友对佛的含义得懂得,不要看这个色相,这个你见不到的,这是假相。所以这个地方说若以音声求我、色相见我,那不是佛的正道,是行邪道的。因此我们就得懂得什么是佛?我们一般都说信佛,你信的什么佛?那个信是妄想,妄信不是真信。佛的含义是印度话的没说完,咱们一般佛弟子知道佛陀耶,得把这句说完,光说一个字佛,陀耶给略了。佛陀耶翻成中国话叫觉悟的觉、明白的明,就是觉明,不是实相体的,是光明体的,觉悟了,明白了,就是佛。所以说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你现前的心跟诸佛已成就的佛,还有一切众生的心,没有什么差别。是心是佛,是心成佛,成什么呢?…

《梦参老和尚:金刚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