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夢參老和尚:金剛經▪P23

  ..續本文上一頁一點呢?貪、瞋、癡。不論黑人也好、白人也好、黃人也好,哪一個皮膚的人、國土的人貪都是一樣的,貪瞋癡平等,都一樣的,這都叫凡夫。你看每個人都具足無明,都是虛妄的,沒有一個是真實的,除了修道成就了那是真正的。凡是凡夫都有我(我執),都有人(衆生執),我、人、衆生,這種含義相續不斷,就叫壽者相,這都叫凡夫。無我無人非凡夫,無我也無人。我們的心有生滅的心,就是凡夫心,這就叫凡夫。等你把修行修行的心無生滅,就是降伏你的心了。就是須菩提所問怎麼樣降伏你的心?無生滅,不生不滅,那就不是凡夫了。如果是悟得般若波羅蜜那就開悟了,開悟了就脫離凡夫了。不悟得般若波羅蜜的都是凡夫,悟得般若波羅蜜的不是凡夫。

  例如我們經常這樣說,前頭有是法平等,什麼法?約衆生心說,如果一切衆生心裏頭沒能沒所、無我無人,在這個上頭平等了,達到無我就達到究竟了。因爲佛無我,佛是無我的,達到究竟無我。因爲他達到無我也無人了,所以說他不見得有衆生可度,就是前文說的不要見我度衆生,沒有衆生可度。那佛要度衆生,所以說有我,這個有我是隨緣的。原來是無我而自證的,隨緣說有我是隨緣的。凡是執著有我都是凡夫,無我相、無人相就是聖人了,因此佛才說無衆生可度。佛說無衆生可度是真實的,跟須菩提說不要見佛是度衆生,佛對衆生無生可度。佛說有我是隨緣,佛是明明白白無我,誰要執著有我,誰就是凡夫;不執著了,無我,就是聖人。因此這一段佛說凡夫即非凡夫,是名凡夫,最後這句話圓融了,隨緣吧!空色不二,空是不隨緣的,自證分,有形有相的、有我的是隨緣義,就是隨衆生的意思,要能具足這種知見才叫正知正見。什麼是正知正見?就佛自己證得的法身,不是有相的,是般若的,般若是空義。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須菩提。于意雲何。可以叁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叁十二相觀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叁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叁十二相觀如來。】

  佛這些說完了就跟須菩提說于意雲何,就是須菩提你做什麼樣想法。可以叁十二相觀如來否?你是不是看見佛具足叁十二相相好,你這樣看佛的,這相上看佛。佛的這個問號含著義,你不要在叁十二相來見佛,叁十二相不是佛。須菩提答覆如是如是,我是以叁十二相觀如來。佛問須菩提的意思是相反的,須菩提答覆是隨緣的,說:是啊!我是以叁十二相來看佛。佛說你這樣看錯了,轉輪聖王都具足叁十二相,那不是轉輪聖王都是佛?須菩提才更正,須菩提說現在我明白了,我解佛所說的義,就告訴我不要用叁十二相看佛。佛破除衆生的我見、人見、衆生見,先從佛說起。須菩提你要以叁十二相來看佛,錯了!叁十二相是假的,不是真的,叁十二相不是佛。具足叁十二相就是佛了?不要在相上分,無相。簡單說,讓須菩提在相上認識了解無相。

  這段文字就破除阿羅漢的執著相,阿羅漢對佛都是叁十二相見如來,不止須菩提,那千二百五十人都是這樣看。佛就跟他們說不要執著,這是最根本的煩惱病根。二乘人斷了見思惑,根本煩惱沒斷,塵沙無明沒斷,佛破除他們這個。須菩提沒有體會到佛的意思,所以一問他,他順口就答了,說:是啊!我是以叁十二相見如來。佛說:錯了,不要以叁十二相見如來。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在這個時候佛就說一個贊頌偈子,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句話應當注意,怎麼注意呢?咱們現在拜佛、念佛、聞法,乃至于禮拜忏悔,還沒達到無相。因爲咱們還沒到了阿羅漢境界,見思煩惱還沒斷,我執沒斷,那法執更說不上了。二乘人執著是法,須菩提他們都證得無我了,這個道理他們懂,他們已經證得了,他們沒得煩惱,沒得見思煩惱,佛才跟他說一切衆生,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以色見我就是以相見,就像須菩提答覆以叁十二相見佛,就以色相見。色、聲、香、味、觸、法,六根所對的六塵境界,中間能分別的是六識,這些全是虛妄,十八界法全是虛妄。什麼是真實的?無爲無相,無爲無相這是佛的真體。

  但是如何能達到正念分明?咱們有時候念阿彌陀佛,應當觀想的阿彌陀佛是無量光。咱們華言是阿彌陀佛,翻印度原話是無量光、無量壽,就是含義光明無量,壽也無量。什麼才是光明無量?法身,法身才是光明無量。這個法身就是清淨的自性本體,不是隨緣義,是性空,這就是金剛經講的性空,沒有作爲,不假修爲,無爲無相的,是真常的。當你念佛的時候,佛即是自己,自己即是佛,不假音聲求,不假相上求,同是一體。觀自己的心,觀諸佛的相,心即是佛,相即是心。如果你心有生滅就不是佛了,心無生滅。所以須菩提問雲何住、雲何降?降,不要心生生滅念;住,住無所住,心無所住。佛跟須菩提說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那有心可生嗎?心本無生。如何驗證心呢?心本無生因境有,有外邊的境界那心就有了。境是虛妄,見諸相皆是虛妄,見無見相,這是了知生滅法。生滅即是不生滅,不生滅隨緣,般若的真空隨著妙有的緣,那是法華義更深一層了。妙有,妙有不是真有,妙有非有,妙有非有就是真空的含義。不要以色相見佛,不要以音聲求佛,如果用六塵境界相上來求佛,那是行邪道的,不能見如來。色是相,相必須有能知者,能知就是見,見就是識,識見。咱們經常說話有這種用語,我見識見識,見識見識就是了解一下、深入一下。有見有識的見不到,有見有識是有相的,見不到法。要達到無識無見才能見如來,有見有識的不能見如來。

  對這一個法說,我們平常要修行産生的正念。我們經常說開悟了、明白了,這就是咱們講一部法華經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你學金剛經就是佛的知見,開佛知見,示給你佛的知見。佛的什麼知見?無相法門,無相。金剛經是無相的法門,學了金剛經我們用心回向,最大的就是讓我們任何的事不要太過分了。我說這不要太過分了就是不要執著,不要執著,隨緣消舊業,這就是用佛的知見,把你過去的業都把它消除了。聞了佛法了,聞是聽到而已,但是要入可不容易了,聞到了能入到佛法當中。佛法就是覺悟了,覺法;佛法就是覺悟的法,我用覺悟的方法開始覺悟;覺悟了,什麼也不執著了,就是什麼都看得破了、放得下,你就達到自在了。

  金剛經跟心經是一個,都是般若,心經更簡單了,一個字觀。這些個你怎麼能到不以見色爲我?不以色見如來?要觀,佛不是色相,觀佛的法身,身即非身,音聲非音聲。我以前看見那一副對說聲音、說色相,山色、水色,咱們在五臺山就山的色,水的色,流動的水的色。山色、水色、煙霞色,起的那個煙,霧罩煙霞,這一切的色相色色皆空,所有色相沒一樣是真實的。前頭是說色相,聲音呢?風聲,刮風的聲音,下雨的聲音,風聲、雨聲、鍾磬聲,我們這打磬打鍾,所有這一切聲音,聲聲自在,自在是它的性,不是聲音,聞到這個鍾聲這個磬聲心裏頭生起來清淨念。這副對就是一塵不染,萬法皆空,你去觀吧!這樣的你才不以色爲重、不以音聲爲重;若是以色爲重、以音聲爲重,這個人行的是邪道,那還怎麼能見到佛?佛是非色非音聲,不是色相見得到,不是音聲聞得到。

  我們以前學,沒有講經前跟大家講性空緣起,你把這四個字經常想,觀想,拿它運用般若部,你就能明白一半了。一切法空是性空,性空可不是斷滅,不是斷滅空。緣起法是隨緣的,可不是真實的。真實的是什麼?性空,不是緣起。緣起是什麼?隨一切衆生緣利益衆生,性空隨緣,不是隨便的隨緣。因爲性空無障礙才能隨緣,隨緣的體是性空。因此我們佛教徒,佛的四衆弟子,不論你學哪一行哪一業,你做什麼事都可以,在家居士做什麼都有,但是它的根本就是性空,做一切事都是隨緣。因此在張無盡居士他說兩句話,“斷除煩惱重增病,趣向真如也是邪”,這兩句話下回再講吧!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佛跟須菩提說若以音聲色相見,來求見佛,這是錯誤的,見不到佛;意思就說太執著了,色相見,音聲求。假使我們離開色相、離開音聲,那有佛可見嗎?有法可聞嗎?這就是須菩提問佛雲何住心,我這個心怎麼樣它住住?雲何降伏其心,讓我這個心怎能得到降伏?佛就跟他說了一切不執著,不見色生心,不見聲香味觸法生心。那這個心怎麼生?無生,這就是金剛義,金剛般若波羅蜜,無生就沒有滅。你怎麼樣見如來?離開聲音,離開色相,來見佛的是法身佛。你在世間相見佛,見的是假相,不是真佛,是形相。如果我們學金剛經的要見的是真佛,什麼叫真佛呢?無色相,無音聲,色相、音聲是你的執著。一切衆生本具都有清淨的真心,不是你肉體中間那個識,不是那個肉團心;離開那個心,那是妄,要見真實心;真實心是無相的,咱們講華嚴經的時候是法性真實體。我們念佛是念自性佛,不是念他佛,自心就是佛。

  我們現在很多的道友對佛的含義得懂得,不要看這個色相,這個你見不到的,這是假相。所以這個地方說若以音聲求我、色相見我,那不是佛的正道,是行邪道的。因此我們就得懂得什麼是佛?我們一般都說信佛,你信的什麼佛?那個信是妄想,妄信不是真信。佛的含義是印度話的沒說完,咱們一般佛弟子知道佛陀耶,得把這句說完,光說一個字佛,陀耶給略了。佛陀耶翻成中國話叫覺悟的覺、明白的明,就是覺明,不是實相體的,是光明體的,覺悟了,明白了,就是佛。所以說心佛與衆生,是叁無差別,你現前的心跟諸佛已成就的佛,還有一切衆生的心,沒有什麼差別。是心是佛,是心成佛,成什麼呢?…

《夢參老和尚:金剛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