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成就明白,成就觉悟。在没有成佛之前,一切大菩萨、阿罗汉全没有究竟,没有究竟明白。那我们怎么样能达到究竟明白、达到成佛?要学法。佛告诉我们很多,八万四千法门就是成佛的方法,你要依着这个方法走,你就会了。
今天我们来了很多画家,画家道友们,好像这四句你们来听到,就是跟你们讲的一样的。色就是你们画的画,彩画里头没有心,你的心里头也没有彩画,彩画中无心,心中无彩画,那你又如何画呢?你心里头没有这些个色相、没有这些个颜色、没有这些彩画,彩画里头你画出彩画了,有心吗?彩画亦无心。要离开心你能画吗?离开心你不能画,那你所画出来非是心。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这个参去!我们佛教说的很多问题让你自己思惟。你画一张水墨丹青,不假什么颜色,就是墨一样就够了,你怎么画的?画出来这个画是色,不是你,而是由你所画出来的。你画出画没有你,你心中也没有画,心中无彩画,那你可能随便就画了一张,这是自在未曾有。你以色相求,那个画很不值钱;离开彩画,看他画的意境,那张画就值钱了,名贵了。朗士宁画的马跟徐悲鸿画的马,咱们认为朗士宁画得好。但是一般的画家能画到徐悲鸿那样子吗?恐怕一般的人画家画不到徐悲鸿画马那形相。画马如是,画其他亦如是。世间都是色相,没有我。那谁来画的呀?这就是我们佛教所说的,你要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了,你就开悟了。这是色相。
音声求佛见不到的。怎么样求佛呢?我们佛教经常有这样警策的话,山色、水色、烟霞色,山色的颜色、水的颜色,山的形相、水的形相,再加上空中所起的烟霞,没有一样是真的。“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这些相都是假的空的,随时可以消灭的。还有音声,以音声求佛见不到佛,为什么?因为音声是假的,不是真实的。风声、雨声,我们和尚敲的钟,钟声,磬声,“风声雨声钟磬声声声自在”。闻声而不起知见、不起执着,闻声无声,不因声而生心;见色无色,不因色相而起执着。这就是这四句偈,不以色见,不以音声求。离开色相就无相,什么都不执着,相不执着,音声亦不执着。怎么能得到?依着佛教导我们观,观就是你思想思惟修,任何都不执着,这叫无相法门。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这么一说,你就想了,如来是无相的,没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样想又是错误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咱们汉话说无上正等正觉。你不要做这个想法,因为一说不执着了,你就把佛当作无相、无声、无影什么都没有,那就是断灭。有相不可以,无相也不可以。
如来又问须菩提,佛说不可以声色来求佛,那就什么都没有了,离开一切相来求佛也不可以。那你要从哪建呢?依什么而修呢?执着有不可以,无也不可以,这个道理咱们前头讲得很多了。执着有,咱们一说有就实实在在有,不能空;咱们一说空就断灭的,什么都没有,这都是错误的。空即是有,有即是空,那中间去一个什么?就是我们的执着妄想;若没有我们的执着妄想,都成佛了。我们经常说你看破了,放下吧!不要再背着了,就是这么句话。你明白这个道理了,不执着也不否定。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前头说是离相,离相就是空了,真空。又说不执着一切相,着相便落于有;不执空,不着有。须菩提问佛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我怎么样能把我这心降伏住?既不落空,也不执有;落空说诸法断灭,执有执诸法实有是妄,虚妄,诸法都是生灭的;这样才能成佛道。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有的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这句话就让你不执着,不执着于福德。福德就是人间的享受,富贵、荣华、地位,这是福德所感的,前头说福德感的。有一个人在法上什么都不执着,一切法无我,没有我见,看破了。这说我看破了,不执着,什么名闻、利益、地位、财产一切附属都没有,不起执着,不贪恋。有人拿着三千大千世界恒河沙那么多七宝财产去布施,供养给一切人,这个福德大吧?这个福德不大。若是以一切法执着无我的,不起我见,这个福德就大了。这个意思就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前头讲过,你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是有相法,有形有相的,是有比较的;但是执着于法无我,这是无相的,没有比较的。因为此说证得无相的才功德最大,因为此菩萨不受福德。不受福德并不是说不布施,布施了而不执着于福德;菩萨做一切功德不考虑他的回扣,就是他的抱负。
佛这样说须菩提产生疑惑了,他向佛说: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菩萨做了很多利益众生的事业,说他没有福德?佛说不是没有福德,不受而已。菩萨做了福德,不贪着福德,这叫福德没有福德相、没有福德性,是这样来说的不受福德。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佛又跟须菩提说,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看着佛也跟人一样的来去行住坐卧,这是四相,这样不能见如来的,佛是无来无去的、寂静的、不动的。如者是如如不动,来是他转化利益众生,来而无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这就叫如来,没有生,没有灭,没有死,没有再。咱们看到人死了,灭了,消失了,没有了;他又转世又来了,这叫来,又生了,这叫有来有去。佛是不生灭的,但是咱们前头讲过很多,因为他随缘利益众生,随众生缘示现生灭。这是假相,示现的生灭不是真实生灭,像演魔术那个魔术师,你看见他变的这个那个,全是假的。这个谁都懂,但是你不知道他的方法,因为你不能变,他能变,因为他学了那个法子了,就这个含义。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否;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多不多?甚多,世尊,须菩提答覆佛,那太多了。这个三千大千世界,因为我们学佛的人都知道了,有这些名词我们不加解释,初学佛的人是不知道的;三千大千世界是小千、中千、大千,这样来分的。佛问须菩提若是把三千大千世界都抹为微尘,于意云何,微尘多不多?须菩提答多多的了。咱们可以用这个比方,把我们中国的所有的土地,把我们现有的世界,就这个小世界都抹为微尘,就这个微尘对我们凡夫说也没办法得知道,所以他说甚多甚多。
【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佛告诉他微尘不是实有的、不是真有的,因为是虚妄法。何以故,为什么我这样说?若微尘是实有的,佛就不会说了。因为它不是实有的,幻化的。因为佛说微尘,即非微尘,是名微尘。金刚经都是这样讲,先立,立就是说微尘世间相,非微尘就是佛的道理,甚深道理,就是咱们讲的性空,一切都空的,没有。那众生不能理解,随众生缘说是名微尘,这样解释。一个就众生现在所现相,佛跟他说真正你入了道、成了道之后,这些现相都是空的、假的、没有的,就证得真空了。般若就讲真空的,但是众生不能够理解、不能认知,怎么办?随众生缘,还要说微尘众。微尘如是,三千大千世界也如是,所以如来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可坏性,因为它变化,变坏了就没有了;是名世界,那又随顺众生缘安立假说世界。
【何以故。若世界实有。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何以故,为什么要这样说,就是解释。若是世界实有的,这个世界是实有的,即是一合相。世界实有的,各种现相合成的,人物、水、山林、树木、市场一切,这是大,很多相合成的,不是一相,合成叫个世界。佛说一合相,不是一合相,即非一合相,因为都归于消灭的,不是实法,不是常有。对于人来说人的寿命是最短的了,最多定个一百年吧!那没有了,都没有了。又来一代,又来一代不是以前那一代了。世界也如是,这叫什么呢?新陈代谢,大一点解释成、住、坏、空。在我们佛教讲这个世界成要经过二十劫,成了住劫,住要住二十劫,坏要坏二十劫,空要空二十劫;空完了又成,成完了又住、坏、空,就这么周转不息,不是实有的相,是很多合成的成为世界。那么这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佛的明了智慧,咱们讲金刚般若波罗蜜是讲智慧,佛是以智慧明了的,明了这世界组合不光是人类,有山、有水、有树木,多种形式组合而来的,人类只是其中一种,整个的合成相里头一种。佛说的一合相,不是一合相,因为合不到一块堆,合而要散。因为心存在有个得,实际上什么也得不到,最后连这个心(我们妄心)也消失了。人死亡好像这个妄心(肉体的这个心)随着死亡了,但是你识没有死,真心更没有死。所以说一合相…
《梦参老和尚:金刚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