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没足泥涂过郁单
白云野颂:
风狂沙舞云不飞
孔雀东南吾不归
朝发暮歇行无路
跋山涉水总几回
日夜冷伴孤寒月
今朝住冢当翠帏
谁云声色似枷锁
捣碎虚空我不为
咦,运用思想!
鉴,发挥智慧!
顾,突破自我!
呔,休去憩去!
沩仰宗风
沩仰宗祖,讳灵佑,福州长溪人氏,俗姓赵,年十五,辞亲出家,究大小乘诸经论,二十三游江西,参百丈智大师,发明大事;初至大沩,本食涧饮,历十余年,始得仰山慧寂,相与振兴其道,故诸方共称曰沩仰宗。
三种生
师谓仰山曰:吾以镜智为宗要,出三种生;所谓想生、相生、流注生。楞严经云: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正觉?想生即能思之心杂乱,相生即所思之境历然;微细流注,俱为尘垢,若能净尽,方得自在。
后有僧问石佛忠禅师:
「如何是想生?」
「兔子望月!」
「如何是相生?」
「山河大地!」
「如何是流注生?」
「无间断!」
复颂云:
想生:
密密潜行世莫知,个中已是涉多岐
如灯焰焰空纷扰,急急归来早是迟
相生:
法不孤生仗境生,纤毫未尽遂峥嵘
回光一击便归去,幽乌忽闻双眼明
流注生:
尘尘声色了无穷,不离如今日用中
金锁玄关轻掣断,故乡归去疾如风
白云野云:
「如何是想生?」
「胎里施教!」
「如何是相生?」
「名闻利养!」
「如何是流注生?」
「抗议桎梏!」
复颂云:
想生:
悠悠云水探高隐,披星戴月祇为真
重峦深壑寻知识,踏雪逍遥不见春
相生:
庭院设计布景观,立意峥嵘总是荒
难经地震台风起,何如山间林下忙
流注生:
随业随缘住浊世,无心突破诸障事
倒悬来到怨天地,可曾返照自己痴
圆相因起
圆相之作,始于南阳忠国师,以授侍者耽源;源承谶记,传于仰山,遂目为沩仰宗风。明州五峰良和尚,曾制五十则,明教嵩禅师,为之序,称道其美。良曰:总有六名,曰圆相,曰暗机,曰义海,曰字海,曰意语,曰默论。耽源谓仰山曰:国师传六代祖师圆相九十七个授与老僧,国时示寂时,复谓予曰:吾灭后三十年,南方有一沙弥,到来大行此道,次第传授,无令断绝;吾详此谶,事在汝躬,我今付汝,汝当奉持。仰山既得,遂焚之。源一日又谓仰山曰:向所传圆相,宜深秘之。仰曰:烧却了也!源云:此诸祖相相传至此,何乃烧却?仰曰:某一览已知其意,但用始得,不可执本也!源曰:于子即得,来者如何?仰曰:和尚若要重录一本,仰乃重录呈似,一无差失。耽源一日上堂,仰山出众,作圆相,以手托起,作呈势,却叉手立。源以两手交拳示之;仰进前三步,作女人拜;源点头,仰便礼拜。此乃圆相所自起也。
白云野语:
湖面划个月亮,夜来,天上投个影子;池边人,仔细瞧看,可曾对着?若尔:当是真假不分!否则:何者是真?何者是假?因此,承上以来,大宇(作者继广修老和尚法系)承传一十九代,膝下无智者,为的是残月若隐若现,圆月太过坦然;到如今,去佛更远,智者难求,承祖薪传重担,压的有些喘不过气来!然虽如是,火炬未熄,当得鹄候来者,等待有缘。能否?!待月入云来。
暗 机
仰山亲于耽源处,受九十七种圆相,后于沩山处,因此圆相顿悟,后有语云:
诸佛密印,岂容言乎?又曰:我于耽源处得体,沩山处得用,谓之父子投机,故有此圆相,勘辨端的,或画×圆乃纵意,或以×圆有夺意,或标×圆而肯意,或画圆相许他人相见意,或以卦圆予点破,或掷却,或托起,皆是时节因缘;纔有圆相,便有宾主、生杀、纵夺、机关、眼目、隐显、权实,乃是入廛垂手,或闲暇师资,辨难互换机锋,只贵当人大用现前矣!
一日,梵僧来参,仰山于地上画一圆相示之;僧近前添一曲画于中,复以脚抹却;山展两手,僧拂袖便行。
仰山闭目坐次,有僧潜来身边立,山开目见,遂于地上画一圆相,中添一水字,顾视其僧,僧无对。
白云野语:
暗机标出,契合必须相应,若以添字取胜,则圆已污矣!若望圆相兴叹,则沩仰门下绝子孙!因此,大宇于湘之宁邑桃花山白虎岗,曾经右手托日,左手擎月,于岗上作虎踞状,使获广修老和尚首肯,掷锡垂庆,认做道中人;书写百丈门下,沩仰嫡传,第十九代儿孙,付法山主祖牒,非是僥幸之作也!
义 海
仰山在洪山观音寺,粥后坐次,有僧来礼拜,山不顾,僧问曰:识字否?山云:随分。僧乃右旋一匝云:是什么字?山于地上书一「十」字酬之。山又左旋一匝云:是什么字?山乃改十作卍而酬之。僧又画一圆相以两手托,如修罗擎日月势云:是什么字?山乃将卍字外圈一圆相对之。僧乃作娄(空义)至势(状),山云:如是如是,此是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善自护持,善哉善哉!好去。僧乃礼谢,腾空而去。时有一道者,见后,经五日,遂问山,山云:汝还见否,道者云:见出三门外,腾空而去!山云:此是西天阿罗汉,特来探吾宗旨。道者云:某甲虽睹此种种三昧,不辨其理。山云:吾以义为汝解释,此是八种三昧;觉海变为义海,体同名异,然此义合,有因有果,即时异时,总不离隐身三昧也!
白云野语:
演化神变非宗旨 圆相之中探玄机
纵然已俱三分本 相较之余见高低
犹记盘亘桃花山上,结跏趺座于白虎岗,求教广修老和尚于明月之夜;竟然不见吴刚伐桂,也不见玉兔捣杵;虚空间,更无嫦娥凌云!于是仰身散腿,拥月而眠,意欲做个春秋大梦,探究月里玄机;孰知,老和尚一声狮吼,喝言道:
「月挂中天,孰予之系!」
老野闻言,童心顿起,效行洪武牛郎,索性横臂分腿,头上顶根竹杖;随后,急转身,陈吉祥卧,抱杖入睡。老和尚见了,哈哈一阵狂笑,唱道:
「破天抱佛,逾越二乘行人;如是孺子,如是教作,如是如是!」
老野为大宇,便是在这种义海中获得。
玄问玄答(五冠了悟与仰山):
圆相内,上加一曲横:谓之举函索盖相,亦名半月待圆相;若将此相问之,更添半月对之。乃曰:举函索盖。答者以盖覆函;故曰函盖相称,以现圆月相也!
圆相内,左边加一曲直:谓之抱玉求鉴相,苦将此相来问,即于其中书某字答之;此相谓之觅良鉴。答者识玉便下手也!
圆相内,中间加一ㄙ字:谓之钩入索续相,有将此相来问,但于ㄙ字侧添一亻字答之,乃问者钩入,答者索续;乃云:续成宝器相也!
圆相内,中间加一佛字:谓之已成宝器相,若将此相来问,但于内书土字答之。
圆相内,中间加一土字,谓之玄印玄旨相,独特超前众相,不着教益所摄;若是灵利底,对面分付拟之,则不见也!
三祖云:毫厘有差,天地悬隔,若不具正眼,焉能辨此;似子期听伯牙之琴,如提婆晓龙树之相,喻鸡抱卵,啐啄同时;迟钝浅流,卒难晓,如盲视色,而转错也!
白云野语:
圆相内,上加一曲横,可谓之钝相。
圆相内,左加一曲直,可谓之败相。
圆相内,中加一ㄙ字,可谓之欲相。
圆相内,中加一佛字,可谓之愚相。
圆相内,中加一土字,可谓之死相。
故曰:圆就是圆,加添皆破,删减具残;好好的,予破予残,于心何忍?!然虽如是,汉仰门下,讲求规矩之立,方圆始成;舍了,南阳慧忠老大,岂非白耗力气!着了,耽源老二必然苦煞!嗨!毕竟如何?
圆里藏暗机,嘘嘘不得。
圆里蕴义海,哗哗难成。
辨第八识
圆相内,中添一卍字,四角各加一小圆:此是众生并俱六识,其间空添一识,名为七识,识本不可得,名第八识,亦名八王子,亦名八解脱,亦名八丈夫,总有四八三十二相;此是果相因智报德,亦谓八识,七八二识不相离,故来为先锋,去为殿后,以至追思过去,攀缘现在,念虑未来。三细六粗,五意六染七识,分彼分此,分是分非:八阿赖耶识,名为白净,本无瑕玷:无佛无众生,无尔亦无我。
古德云:
赖耶白净本无愚 三细分时有六粗
八万四千从此造 大千沙界作凡夫
梦心桎梏元非有 病眼空花岂是无
反掌之间成十善 依然赤水获玄珠
是故,第八识亦名含藏识,若是悟底人,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位圆;六识转为妙观察智反观第八识为不动智。空无内外名大圆镜智,即一体也,平等性智总号也!以妙观察智,收前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乃八万四千尘劳,转为成所作智,总归大圆镜智,即一体也!第五识乃记持识,转为成所作智;成所作智转入妙观察智;妙观察智转入平等性智;平等性智转入大圆镜智,即一体也!是相宗师,若有问难能转者,即转在那个识(或曰:若有问难能转者阿那个识)。按楞伽经云:佛戒大慧,初中后夜,常以妙观察智,当净现流,识转六根,为成所作智;如手仰时,不应问覆手何在:亦如冰为水时,不即有异,故云:烦恼即菩提。据百法唯识二论,但取其义,莫着言句也!
六祖惠能大师偈云:
大圆镜智性清净 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 成所作智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 但转其名无实性
若于转处不留情 繁兴永处那伽定
白云野语:
无始诸业自己造 含灵蕴种随缘报
圆镜之中清净识 仰赖平等分别少
观照本来皆具足 察觉全由清恶毒
根尘相接识心起 寂静无为涅槃究
仰山临终付法偈
一二二三子 平目复仰视
两口无一舌 此是吾宗旨
龙潭智演四颂:
一二二三子 牛字清风起
佛来勘不就 人乃争纲纪
平目复仰视 儿孙还有异
未辨个端倪 出门俱失利
两口无一舌 止止不须说
西天僧到来 乌龟唤作鳖
此是吾宗旨 扬声啰啰哩
镜智出三生 吹到大风止
白云野颂:
一二二三子 林泉不习慈
捧月和汤熟 腹里藏冰炙
平目复仰视 犹恐夜来迟
两腿常打睡 满腹名利子
两口无一舌 床头常转侧
瞪死天花板 衷心无羞涩
此是吾宗旨 吃饭再拉屎
毕生无功德 露庭伴死尸
三 燃 灯(新续)
三燃灯见曹山录中,非仰山语也!曹山云:燃灯前有两种:一、未知有,同于类血之乳。一、知有,犹如意未萌时,始得本物,此名燃灯前。另一种知有,往来言语是非,声色亦不属正照用,亦不得记同类血之乳,是漏失边事,此名燃灯后。直是三际事尽,表里情忘,得无间断,此始得正燃灯。
白云野语:
洞宗说沩仰,无异强作嫁妆,不免多事之嫌;即使曹山有录,毕竟两不交涉!盖名不正,言不顺也!老野忝为沩山门下,在圆相中颇有饶趣,从不曾聆闻燃灯前后之有无知见;何况圆相境中,最忌有无之加添事!乃云无稽。
古 德 颂(燃灯前、正、后)
解行分明珠走盘 未能透脱几多难
如瓶注水无遗漏 隔海风光冷眼看
不见明珠不走盘 良天静夜黑漫漫
古今十世无增减 拈起牛头尾上安
问处分明答处亲 尘尘剎剎总逢君
一声黄鸟青山外 占断风光作主人
白云野颂:(同前)
一声令下无消息 千军万马净气势
烟灶锅头寻粮草 冷冷清清已饱腹
拆铃衔杖夜潜行 怎奈明月照长空
欲盖弥彰知漏否 山河大地满是情
探斥军情不是猜 灵运机宜般若开
知己知彼得常胜 虎威帐下受降来
香严三照语(本来、寂、常等三照)
拟心开口隔山河 寂寞无言也被呵
舒展无穷又无尽 卷来绝迹已成多
不动如如万事休 澄潭彻底未曾流
个中正念常相续 月皎天心云雾收
四威仪内不曾亏 今古初无间断时
地狱天堂无变异 春回杨柳绿如丝
白云野语(同前)
夜来无日金阳少 月阴无阳光不照
大千世界非独日 同待来朝升日早
无言无作意寂聊 背负弘愿懒逍遥
今世不待来世好 只顾当朝不空拋
行住坐卧皆是道 莫谓无闲怨良宵
日昨把定学与养 何患耕耘知多少
沩仰门庭
沩仰宗者,父慈子孝,上令下从,尔欲吃饭,我便捧羹;尔欲渡江,我便撑船;隔山见烟,便知是火;隔墙见角,便知是牛;沩山一日,普请摘茶,次谓仰山曰:终日只闻子声,不见子形;仰山撼茶树,沩山云:子只得其用,不得其体。仰曰:和尚如何?师良久。仰曰:和尚只得其体,不得其用。沩山云:放子三十棒。乃至仰山过水,香岩捧茶,推木枕,展坐具,插锹立,举锹行;大约沩仰宗风,举缘明用,忘机得体,不过此也!
要见沩仰么?月落潭无影,云生山有衣。
白云野语:
登沩山,但见夜雨滂沱,不闻晴天霹雳;问仰山,赤足涉水,锅里煮茶;每唱道:
把锹不为耕 展具但植种
体用多玄奥 句里每忘机
然而,清早推启柴扉,但见远山蒙蒙,雾里没有痕迹;即使有心舍身谷底,却也不见饿虎扑羊;懒懒地,听流泉瀑布,数漫天星辰;如是安,如是住,如是凉快稀松!
瞧见了未?清无风,明无月,圆圆的!
要 诀(山堂淳)
江西(湘江之西)沩仰,深究此宗,只因灰火拨开,便见柴头发现,净瓶踢倒,嬴得沩山;使得地于出井之时,奋大机于撼门之际,插下锹子,不妨人数分明,推出枕头,正用剑刃上事,具险崖句,有陷虎机。大禅佛与四藤条,令行有据;涅槃经总是魔说,贵子眼明,暗合机轮,混融境至(特别注意此段);圆相中,贵在大家唱和,原梦处,胜鹙子神通。胁下书字(水牯牛案),而头角峥嵘,室中验人,而师子腰折;离四句绝百非,一槌粉碎!有两口无一舌,九曲珠通!当机要辨宗猷,为人颇多落草;道传千古,名振两山;虽然枝派流离,谁见真规俨尔!此沩仰宗风也。
古德纲宗颂
卖金须遇买金人 酬价高低总不亲
红线两条穿海岳 澄湖万顷蘸星辰
隐显盘中拋玉枕 方圆席上拂机尘
天关拨转遗门户 谁肯吞声出巨秦
白云野颂:
井水源头不远山 湖泊藏流拒亢旱
一箭九日天色黑 明月当头见阑干
任君常抱冲天志 只话不行永远难
沩仰一圆蕴宇宙 净人净事传世间
《禅林釆风录》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