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五十一节课▪P2

  ..续本文上一页人节是什么时候?你们谁知道?(下面许多人面面相觑、仍然摇头。)10月1日。1990年联合国第45届国际会议上决定:从1991年开始,每年10月1日为国际老人节。所以,“十一”国庆节,就是国际上所有老人的节日。“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小孩子会穿最好看的衣服,那到了“十一”国庆节时,希望老菩萨们精进念阿弥陀佛,好不好?

  人老了以后,皮肤、头发、骨骼等都会加速退化,他们虽渴望欲妙受用,怎奈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身体的风脉衰退,以至于承受力、忍耐力极其薄弱;常受众人欺辱,感到万分绝望,徒生苦恼;身体四大紊乱,故要遭受百病萦身、多重损恼的折磨;行住坐卧、活动活动也是气喘吁吁,感到困难重重,做什么事都很费劲……年老的这些痛苦,不用多说,相信许多人也应该清楚。

  下面讲一个米拉日巴尊者的故事,进一步阐明老苦的道理:

  有一次,米拉日巴尊者到北马雪山去修行,当时正值秋收季节,路上遇到一个约十五岁的少女,具足空行母的各种征相,正领导着许多村民在收割庄稼。米拉日巴尊者向她化缘,她很高兴地答应了,并说:“请先到我房子的门口等一下,我马上就回来。”

  尊者依言走到她门前,刚把门推开一道缝,突然从屋里跳出一个老太太,手中紧抓着一大把灰,怒声喝道:“穷要饭的游方瑜伽士,你们夏天来讨牛奶和酥油,冬天来讨粮食,现在你是不是见无人在家,又想趁机来偷我女儿和媳妇的首饰珍宝?”说着准备将灰撒到尊者脸上。

  米拉日巴尊者平静地说:“老太太,请稍等一下,先听我唱一首歌,唱完你再撒灰不迟!”于是给她唱了一首道歌,讲了许多老苦的道理,并告诫她要好好修行。唱完以后,老太太就生起了信心,在尊者面前忏悔往昔的一切罪业,手中的灰也从指缝间落在了地上。后来少女回来了,听了尊者的一些开示,供养了很多食物,并皈依成为尊者的弟子。

  下面引用一部分刚才的道歌,与华智仁波切的解释结合起来,讲述年老之后的苦状:

  米拉日巴尊者说:“拔出牧桩之起式,悄捉小鸟之走式,重物落地之坐式,倘若具足此三时,祖母身衰心意败。”

  正如尊者所形容的,年事已高的老人,站起来时,不能自然而然立即起来,必须要两手撑地,那姿势就像从坚硬的大地中拔出木桩一样。有些老年人下课时,穿鞋也要好半天,年轻人快快乐乐地出去了,只有他坐在那里起不来。包括平时走路、上厕所,很多方面年轻人都不理解,但也没办法,人到了这个时候,都是这样。

  他们行走时,也是弯腰低头,双足不能速起速落,慢慢腾腾蹒跚而行,就像儿童蹑手蹑脚去捉小鸟一样。我们学院分了个老年净修班,专门把老菩萨们安排在一起,这样很好,毕竟他们的想法、意乐、行为都差不多。否则,老年人跟小孩子、年轻人一起上课,下课后可能就把他们撞翻了。那天我遇到老年班正在下课,看老菩萨们一个个很开心——“今天法师讲了什么?”“不知道,我听得不是很清楚,只不过一直傻傻地呆着而已。”(那个人已经感觉到了,当时我就在你的身边。)

  他们坐下时,由于手脚关节疼痛难忍,不能轻缓坐下,有时候拄着拐杖,慢慢慢慢地坐下去,但到了最后,因无力支撑身体的重量,只能“砰”一声沉重落下,如同重物坠落到大地上一样。不过,有些小孩子也喜欢这样坐。2004年我讲《大圆满前行》时,正讲这一段的当天,我旁边的小西绕措坐下时,好像一个大口袋扔在了地上,我的整个法座都在震动。但今天还可以啊,我没有发现她这样。

  米拉日巴尊者又说:“外皮集聚诸皱纹,内失血肉现凹凸,痴哑盲聋境迷乱,倘若具足此三时,祖母示现忿怒母。”

  老年人由于体肉几乎耗尽、皮膜聚集,所以身上、脸上都是沟壑纵横,布满皱纹。又因体内的血肉减少,骨头和皮之间的肉慢慢干了,使得骨节暴露无遗,牙腮骨、关节头也全都凸出在外。同时意念减退,到了如痴如哑、如盲如聋的地步,内心始终处于迷迷糊糊的状态中。

  很多老年人看到这种情景,心里特别苦恼,其实也没什么可苦恼的,这完全是自然规律。就好比到了秋天时,再怎么洒水、施肥,鲜花仍会慢慢枯萎,人老了也是同样如此,所以应当顺其自然,没必要去做什么整容手术。

  前几年,有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想为乳房做整形手术。医生担心她身体吃不消,手术可能有风险2耀她却执意坚持,非做不可。当记者问及原因时,她直言不讳地回答:“就是为了美丽,这样才会越活越年轻,越活越愉快,爱美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

  还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去医院做了除皱手术。他告诉记者说:“我平时爱锻炼,身体没任何毛病,就是脸上皱纹实在太多了,看起来特别不舒服,所以我下决心求助于整容医生的妙手,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

  另外,2007年62岁的陈姨也接受不了自己变老的事实,非要做面部拉皮、隆胸等多项手术,结果手术没有成功,整容让她离开了人间。而且,术前她没有把整容的事告诉家人,对老伴也只说是6000元的小手术,但实际上却花掉了25万人民币。

  2008年,南京一位65岁的老太太也去整容。她告诉医生,自己老伴染黑了头发后,看起来年轻多了,两人一起上街时,总觉得别扭,心里不是滋味。与老伴商量一晚后,她决定到医院做全面除皱的手术。医生怕她身体不行,没有承受能力,劝她不要冒险,但她执意非做不可。

  ……

  现在许多老年人,不懂生老病死的规律,一味做些毫无意义的事,真的特别愚痴!其实,衰老一旦已经降临,你再怎么躲避也无济于事。我认识一个很有钱的老年人,身边许多人常吹捧她越老越年轻、越老越漂亮,她听了以后美滋滋的,很受用。但实际上,谁都看得出来,这只是恭维而已。然而,就是为了这些恭维,她自己饱受了很多痛苦。所以,不懂万法规律的人,行为总是非常可怜。

  我们作为修行人,应从内心中认识这些道理。以后一旦老年来临,遭受到了诸多痛苦,如《正法念处经》中形容的:“人为老所压,身羸心意劣,伛偻柱杖行,此苦不可说。”也会明白这是自然规律,每个人的身上都不可避免。因此,当自己五根慢慢衰退时,假如你是佛教徒,念阿弥陀佛、行持善法是最好的。否则,怎么样都不愿面对无常,非要靠整容来挽留青春,这完全是白费心机。你是年轻人的话,这样做我们也理解,而如今整容四分之一的都是老年人,这个问题就值得深思了。

  米拉日巴尊者又说:“身著沉重褴褛衣,口进冰冷浑浊食,睡处四层皮垫褥,倘若具足此三时,人狗践踏似证士。”

  老年人周身体力衰退,想梳妆打扮的念头已经消失,以至于穿的衣服总是破破烂烂,沉甸甸的。不过,现在的老年人,大多数还特别喜欢打扮。一般来讲,人到了这个时候,应该没有爱美的兴趣了。

  我今天碰到两个中学同学,谈起往日的时光,我感慨地说:“我们都老了。”一个同学叫宁玛才让,生性就爱开玩笑,他说:“是啊,要在以前,你可是特别喜欢打扮的。”我惊讶地问:“我喜欢打扮?”“喜欢哦!你在上课时还照镜子。”“不可能!我又不是小女孩。”……我俩争论了很长时间,我想不起来有这回事,但也很难说。(众笑)不好意思啊!不过现在不要说上课,就算是下课也没那种想法了。这个同学以前在课堂上总爱说些话,逗得大家哄堂大笑,老师特别讨厌他,但他现在这种本性还没改,今天一起吃饭时,一直在说这个、说那个。

  人老了以后,吃的也是残羹剩饭,再加上舌头功能退失,所有的食物都感觉冷冰冰、脏兮兮的。而且由于身体沉重,怎样都觉得不舒适,即便四周有依靠物,比如可以拉些绳子,也不能经常从床上站起来。

  老年人的身体,真的跟年轻人无法相比。所以,我们身边有老人的话,应该照顾得周到一点,给他专门弄个楼梯,为他上厕所、起床等方面提供一些方便。如今许多高龄老人,不光是身体不便,内心也很失落。有时我去一些养老院,看到那里的条件不错,但老人们心里很落寞。如果你观想不来老苦,到了那里以后,看到老人们睡的地方、吃饭的状况,就会感悟到:“哦,总有一天,我也会变成这样。”所以,这个修法并不难。

  人到了那个时候,外在的幻身老朽不堪,内在的意识完全颓败,昔日的美貌也消失得无影无踪,皮肤上皱纹累累,显然已示现了忿怒母的丑陋形象。有些老年人常夸耀自己年轻时如何漂亮,但现在再怎么讲,脸上也找不到一丝漂亮的痕迹。而且,平日里说话吞吞吐吐,走路颠颠倒倒,跟年轻时相比,简直相差悬殊。不仅如此,《佛说八师经》里还说:“念人衰老时,百病同时生。”人衰老时会百病丛生,精神也不好,心里也痛苦,此时若有人帮助他,真的非常感激。因此,希望你们有能力的话,应该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方便。

  听说老年班的法师很慈悲,老人们想什么都能理解,说什么也能去照办。我们安排法师时就是这样考虑的,挑一些脾气好、忍耐心强、慈悲心重的人,可以照顾老菩萨们,希望他们长久住世。据说重阳节之所以定在九月初九,也是因为与“久久”同音,取生命长久、健康长寿之意。但无论这个愿望有多好,关键还是要在各方面对老年人给予帮助。

  同时,老年人也要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应该多修往生法,为来世做好准备。现在世间上很多老年人没有这个概念,整天迷迷糊糊的,跟家人吵架,怨天尤人:“儿子不管我了,媳妇态度不好……”每天说这些无聊的话,日子过得特别苦。

  其实人老了以后,别人都会欺负他,而他自己衰弱无力,即使众人在他头上跨来跨去,也站不起来反抗,真好似无有净垢分别的证悟者一样。如果是个年轻人,从他头上跨过去,他肯定火冒三丈,骂你不长眼睛。但人老了就没力气了,任凭别人怎样侮辱,也无力争辩,似乎没有好坏的分别了。可是,还没到这个份上时,像刚才所讲的老太太、老公公,他们发疯一样地想抓住青春,不知死亡将至,实在很可悲。所以,作为修行人,年老时一定要服老,不要妄图以其他方式推翻这个规律。

  以上所讲的内容,如果你能观想得来,是非常甚深的修法。其实人的一生,包括少年、中年、老年乃至死亡,都是很好的修行教材,若能对每一个道理进行思维,最终认识到无常等规律,并对此产生坚定不移的定解,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瑜伽师地论》中,还讲了老苦的五种状况[2]:一、盛色衰退:身体、脸色的光华消失,不复年轻时的模样。二、气力衰退:以前力气充沛,年老后虚弱不堪。三、诸根衰退:眼、耳、鼻等诸根日益老化。四、受用境界衰退:过去可随意享受各种妙欲,人老后就有心无力了。五、寿量衰退:寿命日渐穷尽、有减无增,除了有证量的高僧大德,谁也无法增加一天的寿量。

  不过,同样是衰老,修行人在面对时,与世人有天壤之别,甚至还能利用它导人向善。日本有一位良宽禅师,毕生精进修持,从未懈怠。晚年时,家乡的亲戚来找他,说他外甥不知上进,整日花天酒地、不务正业,希望禅师能用佛法开导他。于是禅师答应回去看看。

  禅师回到故乡后,外甥对他的突然到来,有预感是来教训自己的,但仍然殷勤接待,并特地留他住了一夜。谁知禅师一句重话也没说,好像什么事都不知道的样子。

  第二天,禅师临走时,对外甥说:“我老了,两只手老是发抖,你能帮我把鞋带子系上吗?”外甥很欢喜地照做了。

  这时,禅师语重心长地说:“谢谢你了。唉,人老了,做什么都没用,连一个鞋带都不能系。你要好好保重自己,趁年轻的时候,把人做好,把事业基础打好。”说完话后,禅师就离开了,对他的非法行为只字不提。但从那天以后,他的外甥痛改前非,再也不去花天酒地了。

  可见,有些老禅师因为一生修行,点点滴滴的行为都能感化他人。所以,我们学院的老年人回去时,跟世人接触的过程中,也不要动不动就示现忿怒相。本来你的年纪就已经大了,样子就是“忿怒母”了,如果再加上嗔恨心,那就更不好看了。所以,要以微笑的“忿怒母”来接近别人,切莫认为自己是老人,大家就非得尊重你。有时老年人脾气不太好,就算以前修行不错,但到了最后,经常对人大发雷霆,一直没完没了、啰啰唆唆,致使别人都不管他了。因此,老年人自己也要注意,如果你想度化众生,应当采用一种其他的方法。

  总而言之,麦彭仁波切在《君规教言论》中讲过,生老病死是一种规律,谁也没办法超越[3]。有些人因承受不了衰老的痛苦,故希望尽快死去,但实际上,所有的老人又非常害怕死亡……诸如此类的老苦,也相当于是恶趣众生的痛苦了。

  其实,人一旦衰老,就应该坦然面对。不要像有些老人那样,明明已经80岁了,却非要年轻40岁,想重新过美好的生活,这是办不到的。萨迦班智达也说:“诸人羡慕得长寿,又复恐惧成衰老,畏惧衰老望长寿,此乃愚者之邪念。”一味地渴望长寿、畏惧衰老,这是愚人的邪念。因此,人也不要太愚痴了,怕老是根本没有用的,而应像藏地有些修行人那样,老了的时候特别开心,以这种方式来面对。即使你做不到这样,也不要总想着要长寿:“医生,你不能让我死啊!一定要想办法让我活100岁!”这是不现实的,医生又不是万能的。

  当然,这一点口头上谁都会说,但衰老真正到来时,你到底会如何面对?这要看你肚子里有没有一点境界了。如果有境界的话,实际行动中就会做得出来。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1]索达吉堪布仁波切的上师,今年79岁。

  [2]《瑜伽师地论》云:“谓于五处衰退故苦:一盛色衰退故,二气力衰退故,三诸根衰退故,四受用境界衰退故,五寿量衰退故。”

  [3]《君规教言论》云:“衰老疾病死亡等,众生共同之规律,岂能有谁超越此?”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五十一节课》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