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P2

  ..续本文上一页到十方诸佛还会起贪、嗔、痴吗?当然在那里是近墨者黑,近朱者赤,你自然入其室而闻其香。在那里见佛闻法悟无生,最慢的是十二大劫,而这里舍利弗在久远点尘劫前,就跟十六王子释迦佛修学,今天还不过是阿罗汉。你说哪个快?你说那是舍近求远,事实上正好相反,你不了解净土,老是用凡夫的知见来思维佛法。

  第四十七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十方菩萨只要听到弥陀佛的名号,即刻得到不退转,可是看看自己听到圣号,根本不想念,还能说不退转吗?所以弄了半天,是我们自己不了解圣号的功德和大乘的真实义,才会听了圣号没有效果,念佛念得流口水睡了。为什么?因为你不知道弥陀圣号重于泰山的意义,老是用念佛来压烦恼。譬如有一条狗在外面乱叫,你是拿一盆水冲一冲,或者骂几声把它赶走呢?还是把家中保险柜里的一颗特大的金刚钻丢下去赶狗呢?当然你不会笨到拿金刚钻打狗,一样道理,这句阿弥陀佛万德庄严的圣号是让你们体会大乘心的,不是让你压烦恼的。压不住还埋怨念佛无效,这不是颠倒吗?

  有人问怎样在工作当中也能够专心念佛?我要告诉你,平时你就要了解阿弥陀佛庄严一切,也庄严你的心。那么你的工作也在庄严道场,当然也庄严你的心。所以你专心做的和弥陀佛一个样,你每做一件事情,都作这样想,我在庄严极乐世界,这不就是念佛了吗?你何必在那里只管念佛,人家叫你擦窗户,你还发愣呢?这样你佛也念不好,做事也做不来。

  当你了解净土的根本义和大乘的极致清净义,用这样的心去做一切事,在做之前的一刹那,有一个念头,我愿意求生极乐世界,我愿意以此功德回向往生极乐世界,我相信弥陀佛十八愿摄受我,我已经决定往生,并且愿将此做事功德来报佛恩。然后你以一颗报佛恩的心来工作,煮饭、扫地、擦窗户……那不就是念念念佛了吗?为什么要把这个工作当作麻烦呢?

  如果念佛时起了烦恼,你可以这样想:“我已经能够往生了,还有什么好烦恼的?”要是你觉得这个烦恼还是放不下,那你就这样想:“我有烦恼,所以我更应该念佛,因为是我平常念佛念不好,所以要多惭愧呀!”你这么一想,当下那一念心不就是在念佛了吗?所以有很多念佛的方法,只要你懂得前四堂课的道理,你就可以在工作中念念念佛。

  有时候起了散乱心,乃至你要观想也想不起来,这时中国传统的持名念佛就有用了。那时你心中默念圣号,念佛数数,都可以拿来用,然后再把心思拉回到弥陀佛身上来。

  当你要跟人家吵架,嗔恨心要往外冒的时候,你就深呼吸一口气,然后想:“唉叹!我已经被阿弥陀佛慈悲摄受了,还吵什么架呀!我真笨。”再接着念佛。或者马上离开现场,转过身再念阿弥陀佛。或者也可以这样想:“我跟他现前的恶缘,让他骂我而消除吧!阿弥陀佛已经摄受我了,我一切都满足了。”然后念佛念下去。

  总之,有很多善巧方便的方法让你的烦恼和嗔怒心消解。如果外境让你反应的第一念是“我好倒霉哦”这一类想法,这时你就已经忘记了阿弥陀佛,你就不要再问我念佛怎样一心不乱!你把阿弥陀佛搁在一边了嘛!所以你应该在平时举手投足、起心动念之间去培养时刻思维阿弥陀佛。平常就要时刻观想,或者以持名来辅助。你不能只是以持名来压烦恼,不能只是拿着佛号要清净,就象拿钻石来打狗,那是很蠢的。你必须要理解你是谁?阿弥陀佛是怎么样的?极乐世界又是怎么样的?你理解得越深,你的观想念佛和持名念佛的效果就越好。

  彰显圣号功德利益的本愿一共有十二条,占了四十八愿的四分之一。可见圣号本身蕴涵的功德利益实在不可思议,难解难思。

  由此可见,十八愿要求你以欢喜无量的心去念佛。如果你愿意去领受、思维佛的深恩,以这种思维方式来念佛,就叫做观想念佛。如果你一下子不能受用的话,乃至于持名念佛受用也不大时,就可以先想一想这成就、庄严、赞叹佛号功德的十二条本愿,想一想圣号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议。就象祖师讲的这句圣号横赅三藏十二部,一点都不夸大,一点都不骗人,我们就应该仰信这句圣号,这对于我们的往生,尤其有实际的意义。我们这样想了以后再念佛,这就是我说的观想念佛。如果观想时散乱,那就借持名念佛来求得清净一心,得不了清净心也没有关系,那就重点放在观想上,由观想来配合持名,或由持名来配合观想,这样子念佛就不会仅止于持名。如果你仅仅会傻呼呼的持名,当人家问你:净土有什么好?怎么修呀?你会完全说不出来。

  藕益大师曾经劝人家不要谈玄说妙,但持佛号,一天念一万、三万、乃至十万声佛号,不要间断。可是他前面就讲到能念佛的心当下清净,所念的佛万德庄严这样玄妙的道理。事实上他对弥陀佛有很深刻的了解。他还写了一本《阿弥陀经要解》,被印光大师推崇为二百年来第一本奇书,即使古佛重来注解,也不会超过它。这本要解他用九天写完,这是天才。所以念佛也不是什么佛法的道理都不要懂、不要听。如果你还有烦恼,希望了解净土法门的真实意义,并且希望通过了解来帮助你念好佛号,你当然可以在这个讲座中去理解佛法说的道理,这是第二种修法。

  传统的修法有时就是因为过度的不理解弥陀圣号功德和净土法门的意义,使得念佛变成有口无心,然后慢慢的失去信心。念佛只是求一心不乱,结果因为信心不足而不能得一心不乱,又不懂本愿的摄受而不能仰信十八愿,结果对往生产生疑惑。我不愿意大家修成这样,所以建议以观想念佛来配合,在祖师的要求底下,多少做一些融通,稍微配合一下十八愿的观想理解,我们把这个叫做观想念佛,让每一个念佛人都生起强固的信心。我的基本立场是这样。

  有人问:《阿弥陀经》说若一日乃至若七日,念佛一心不乱,是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现其人前。这是什么道理?

  是的,大家注意到,摄生三愿中只有十九愿才有讲到阿弥陀佛现前接引,若一日乃至七日念佛一心不乱就是藕益大师说的理一心和事一心,层次很高。法门不能都是高的,乃至《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上“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个层次也不低,不过是很善巧方便的方法。你我都应该这样修。但是我说过,万一你修不到这么高层次,还有十八愿会接引你。我希望各位如果可能,先朝着一心不乱和净念相继这个目标,一天一万、二万、乃至五万声这样念,但这样会和以前你不懂道理的猛念稍有不同,因为懂了道理,念的有信心,万一得不到一心不乱,你不会觉得功夫白费,不会在临终时害怕。因为你相信十八愿还是会彻底的接引你,这是第一。

  第二,上面我提到十二个本愿都是讲弥陀圣号的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你念的那么久,即使未得一心不乱,你仍然得到降伏恶心、消除业障的效果。《观经》上说,念佛具足一念、十念,五逆十恶亦能往生。念念中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你念了那么多佛,当然灭了很多很多重罪,何况又有大乘心的体会,更如顺水扬帆,所以你懂了道理,不会怕多念佛是白念,也不会怕自己不能往生。这个念头非常重要。

  那么能不能这样说,反正十八愿说乃至十念决定往生,我不念佛可以吧!问题是十八愿虽然没有要求念佛念的很多,可是它要求人的观想,要求你“大喜充遍身”。如果你做不到这些,你就不能说决定往生。或许你又说,没关系,还有《观经》的临终十念。不过,这谁敢给你保证呢?建觉老尼师的死最明显了。她写了遗书叫她儿女都不要来障碍她,她要回到悟光精舍来往生。你们也愿意她回来,涅槃堂早就准备好了。医生说她还可以拖上一年,你们也准备长期抗战。那晓得三天以后就被送进了太平间,连八小时之内不动遗体都做不到,这是谁之过呢?难道你们不给她这个机会吗?难道她愿意这样吗?都不是呀!是她的善根、因缘如此。所以你不能等着临终十念哪!靠人不如靠已嘛!要么就“大喜充遍身”,十八愿成就。要么就平常好好念佛,念念灭罪开慧,这是修净土的不二法门,是保赢不输的稳操左券的方法。

  有人也许会想:我们平常念佛都是这样。必须指出假如不讲清楚这些道理,你们平常念佛就会反正就是等一心不乱,不知那一天有人出门给汽车撞死了,可是一心不乱还没有得到,那么他怎么往生哪?所以应该懂得这些道理,有了观想念佛的观念以后,懂得没有一心不乱,还有十八愿来补救,一样能摄受你往生,这样子念佛就会左右逢源,让你平常念佛,越念越有信心。不像过去念佛,只是求得做一个往生资粮来交换,但是又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资粮才能具足。而现在想法就不同了,反正我随时都准备往生,我尽量念就对了,多念一句就多嫌一句,我们能够仰仗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大乘功德,念念之间,一句佛号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多念就是多赚,因此念佛能念出信心来,念出欢喜来。即使没有念到一心不乱,仍然能够依着十八愿往生,这就是我们主张平常要持名念佛的道理所在。

  我们知道南山律宗从道宣律师之后,北宋时代最有名的是元照大师,他是头陀第一行托钵的。他修天台宗,不信净土法门,后来到中年生了一场大病,痛念以前不念佛的过错,从此往后二十年当中悉心研究净土法门,并且勇敢无畏,以天台宗宏扬净土法门,大宏法化。可是现在净宗的行者,都是怕怕的,有一个年青人说我们净土宗都是没志气的,我们和他一交谈,就让他如瓶浅水,反过来赞叹净土宗有这么深的道理。以后见面时,抢先打恭作揖。所以净土宗绝对不输人家一点点,输的只是你的颠倒、愚痴而已。当然法门之间不需要比高低,我的意思是对净土法门要有信心。没有这个信心,每次到念佛堂念佛不过是上班耗一耗罢了。现在懂了这些道理,来念佛堂念佛就是要跟无始无明斗,就是要更亲近弥陀佛,就是要不断强固那一定能够往生的决然信心…

《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