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摄大乘论讲记 第五三卷▪P3

  ..续本文上一页是它一个生善的功德。

  

  己五、引发差别

  

  引发差别者,谓能引发一切世界无碍神通故。

  

  前面是讲到真如三昧的断恶、生善,这个地方是讲神通。我们在真如三昧当中,「能」够「引发」到达「一切世界无碍」的「神通」,这个是讲神足通。前面「随其所愿受生」是讲来生,这个地方是指今生能够神游十方世界。我们的神通,一般来说是依止禅定而引生,但是禅定因为智慧的不同,所产生的神通也有所不同:因为阿罗汉有法执,所以阿罗汉的神通,最多最多到达三千大千世界;但是菩萨的神通,能够到达一切的十方世界。为什么呢?因为他相信「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所以他一专注的时候、念佛的时候,他的力量是跟十方诸佛相随顺的,他是跟真如相应的。任何一个东西跟真如接触的时候,那是一个非常大的力量,那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力量,所以它「能引发」到达「一切世界」的「无碍神通」。

  

  己六、作业差别

  

  这个地方是把神通所产生的十四种妙用,加以说明。

  

  作业差别者,谓能振动、炽然、遍满、显示、转变、往来、卷舒、一切色像皆入身中、所往同类、或显或隐、所作自在、伏他神通、施辩念乐、放大光明,引发如是大神通故。

  

  菩萨因为安住真如三昧的关系,所以在每一种的神通当中,有十四种的妙用:第一个,菩萨能够让世界产生六种的「振动」,他为了要引发众生的专注,产生这个广大「振动」的力量。第二个「炽然」:这个「炽然」就是身放光明,他能够放出青、黄、赤、白种种的光明。第三个「遍满」:菩萨在真如三昧的心中,他的专注能够让光明「遍满」十方世界,无有障碍。「显示」:菩萨能够在真如三昧的心中,「显示」不同的身相,显出天人相、比丘相、比丘尼相。「转变」:前面的显示是约正报,这个地方讲依报。菩萨在真如三昧的时候,能够把依报的地、水、火、风相互的转变,而产生真实的受用,它有转变四大的力量。「往来」:菩萨在真如三昧的时候,能够在一剎那间,往来十方世界。你看极乐世界的天人,他的神足通,能够供养他方十万亿佛,所以极乐世界的菩萨,以他的神通供养他方十万亿佛,一个阿罗汉只能够到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他却能够到十万亿个三千大千世界!可见得极乐世界的菩萨,每一个人都是修真如三昧。说阿罗汉成就初禅,菩萨也成就初禅:菩萨以初禅的力量,能够到十万亿个三千大千世界;阿罗汉的初禅,只能够到达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因为他心中相信这是不可能,所以果然不可能。「卷舒」:菩萨经常观察真如三昧,知道我空、法空的真理,他能够产生「卷舒」的力量。这个「卷」就是缩小,把须弥山变成一个小芥子;「舒」就是放大,菩萨能够把一个芥子变成须弥山,小中变大、大中变小,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一切色像皆入身中」:这个地方讲普门示现,菩萨能够在一个地方安住,让众生所见各各不同──天人看到菩萨是天王相、鬼神看到是鬼王相、蟒蛇看到是蛇王相:就是他能够使令一切的色相,都集中在一个身中,让每一个人所见各各不同。「所往同类」:菩萨有时候到其他的十方世界去亲近十方诸佛,他马上能够现出跟这个世界相同的身像,表现出相同的语言,示现「同类」。「或显或隐」:菩萨有时候到了一个地方,有些人喜欢这个菩萨,菩萨就让他见到;有些人不喜欢见到这个菩萨,菩萨就使令他看不到。你看一个往生的人,一百多个人给他助念,有些人看到阿弥陀佛现前、有些人没看到阿弥陀佛、有些人只看到莲花。菩萨的神通,会产生这么多多元化的变化,那一定要依止真如三昧,别无选择的;这个连阿罗汉都做不到,阿罗汉即使成就四禅,他也不可能让某甲看,让某乙不看到,不可能。「所作自在」:这个地方讲菩萨能够在来去自如的时候,得大自在。「伏他神通」:菩萨能够伏除、调伏凡夫外道,乃至于二乘人的神通。「施辩念乐」:这个施就是布施,菩萨可以把辩才、念力跟安乐,布施给众生。《大智度论》上说:佛菩萨可以把他的福德资粮跟众生共享;但是他智慧的善根,他对真如三昧信、进、念、定、慧的善根不能跟众生共享。福报可以跟众生共享,哪些可以共享呢?这个地方提出三点。第一个辩才:佛菩萨进入真如三昧的时候,内心是我空、法空无住的意境,但是他在无住的时候,观察众生有很多很多眷属的因缘,菩萨可以把他的辩才施给他,让他产生辩才,来教化众生。第二个念力:你心中很散乱,但是你专注的忆念某一个佛菩萨的圣号,诶,他会产生加持力。第三个,你有痛苦出现,佛菩萨在真如三昧的时候,也可以施给你安乐。我们读《弥陀要解》,讲:临命终人,修净土法门的人跟不修净土法门的人,临命终时会有什么差别?就是说修净土法门的人,在临命终的时候,他的痛苦会比一般人少。为什么?因为他念佛的关系,有佛力的加被。所以这个地方讲,你临终的时候,忆念的圣号,佛菩萨可以把专注力,你本来心是很散乱,因为念佛的关系,得到专注;你身心本来很痛苦,念佛的关系得到安乐──「施辩念乐」。第十四「放大光明」:佛菩萨在说法的时候,看到众生打妄想,这个时候放大光明,来引起众生的注意。「引发如是大神通故」,这十四种的神通妙用,都是因为安住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产生这么多巧妙的作用。这个地方是说,我们在修禅定的时候,有的只是追求解脱、有的是要成就庄严。如果你只是追求解脱,那你修止就好了,因为你修止就能止息妄想、解脱妄想的干扰。但是菩萨在修止的时候,他有我空、法空真如三昧的力量,它所产生的妙用,那就不是自身的解脱,它能够引生种种的妙用。 蕅益大师弥陀

  

  当然阿罗汉也有各式各样的不同,阿罗汉也有法执比较轻淡的,他多少有一点法空智慧。我们举一个例子,比说法,就产生嫉妒心,派他的三个女儿、魔女在旁边唱歌跳舞。很多人本来是来听法,但是众生有善根也有烦恼,他看到这样的歌舞倡伎,就跑过去看歌舞倡伎,听法的人很少。如说优婆 多尊者,他有一次举办三天的法会,这个时候很多人来听法。魔王在天上看到优婆 多尊者优婆 多尊者他按兵不动,继续说法。第一天过去了,到第二天人更多,到第三天,几乎这个场地全部充满了人,但是都不是来听法的,是来看歌舞倡伎的。这个时候,优婆 多尊者看因缘成熟了,就以不可思议的神通力量,把上面那三个唱歌跳舞的女子,变成一个白骨的骷髅头,眼睛、鼻子、嘴巴流出种种不净物。这个时候,所有听法的人,产生对三界果报的厌离心,这个时候优婆 多狮子吼,演说不净、苦、无常、无我四念处的智慧,很多人因此成就圣道:这就是菩萨的巧把尘劳为佛事。就是说优婆 多尊者,他就是靠这些人唱歌跳舞,把众生都引导过来,先到达这个地方,然后就着这个尘劳,本来唱歌跳舞是尘劳,把这个尘劳转成佛事,当然这都是法空智慧才能够做得到。法空的智慧,它不一定能够帮助你解脱、消灭烦恼,但是它在产生妙用这一部分不可思议,你看同样是一句佛号,你有修法空智跟没有修法空智,产生的力量不同。这个地方,大家要思惟一下。你没有修法空智,你认为很多事情你做不到!我们产生法执的人,会自我设限,胸量狭少,你顶多只能够达到解脱。其实我们慢慢修学大乘佛法,我们知道一个观念:很多事情,你只要一个心念的转变,同样的功德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只要一个心念的转变,那当然就看大家怎么去运用。好,我们休息十分钟。

  

  

《摄大乘论讲记 第五三卷》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