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甘露法味▪P13

  ..续本文上一页这种拜师一点都不简单,你不一定想拜这位师父,而这师父也有可能不愿传密法给你。在近代,宗座达赖喇嘛的上师赤江仁宝哲及铃仁宝哲传法时,由于他们是全派乃至全西藏公认的大师,所以很多人即使未经观察亦前往受法,这是比较例外的情况。对任何其他的师长,我们则必须谨慎观察。在观察后,若觉得此师的确堪以信赖,我们才求授密法灌顶。

  

  若以摩诃无上瑜伽密部来说,它分为父密及母密。我们应自己视乎因缘及喜好,决定求学父密、母密或二者兼学。

  

  以上说明了修行的次第必须先显而后密。

  

  受持密戒

  

  说完了入密之条件,便要说受灌后的修持,这正是文中的第十一偈:

  

  彼时成就二种悉地本 谓护清净律仪三昧耶

  

  获得不假造作决定解 纵舍生命守护求加持

  

  这一偈说明了密戒之重要性。许多人听到有甚么大法灌顶,便高兴得笑咪咪,但在说到与灌顶相联的密戒时,他们就笑不出来了。也有更不好的一些人,灌顶他们总爱去参加,但却从来不守密戒。如果这样地修,密法不但不是成佛之道,反而变为直奔地狱之道了。

  

  上部密戒有十四条主戒及八条支戒。此外,又有五方佛部各自的戒,它们共计十九条。若我们所受的灌顶有这些密戒,我们就必须好好守护它们,否则绝对不会有成就。如果能善持所有密戒而从不违犯,今生就可指望有所成就。若极尽努力守持,但对一些支戒仍偶有违犯,事后我们极力忏净,则十六世内仍有望可成就。

  

  一般在讲至此偈时,说法者会教很多有关密戒的开示,但今天在座的人大多未受过灌顶,衲尤其指摩诃无上瑜伽密部之灌顶,若再深入教授就不当了,所以衲只说这么多。

  

  在诵此偈时,我们至心祈求上师加持,令我们知道密戒之重要性及令我们能善持这些戒律。

  

  修密法之次第

  

  在受了灌顶及守持密戒的前提下,我们应如何修密法呢?第十二偈正给了答案。

  

  复次续部心要二次第 诸般扼要如实通达已

  

  勤行四座瑜伽不散乱 如正士语修习求加持

  

  这正是说,修摩诃无上瑜伽密部者,必须依生起次第及圆满次第的先后次序而修。

  

  生起次第的心髓在于转三有为佛之三身。在修生起次第时,并不真正证得三身,但却种下了因,待修至圆满次第时便可得证三身,所以我们必须先修生起次第,不可直接进入圆满次第。许多一代宗师在过去生中曾修完生起次第,所以在某一生中他们似是直接入于圆满次第而修,而且的确修持有成。有些人引这类祖师的史传,而声称直接修圆满次第并无过错,但这是一种误解。我们一辈凡夫无法与大德祖师相比,所以我们切勿颠倒次第或尝试跳过某一部。

  

  这一偈祈求面前资粮田加持,令我们能如正士所教,依正确次第而每天分四座勤修密法。偈文中的「正士」一词,是指由金刚持佛至自己的传法师长间的所有历代师承。

  

  说至这,已完成讲解科判四大支的第二支 —— 依师修学之次第。

  

  祈求顺缘

  

  现在是本文科判中第三部份 —— 祈求顺缘。偈文是:

  

  开示如是妙道善知识 如理修习诸友坚固住

  

  内外一切中断障碍聚 悉皆速疾消灭求加持

  

  我们的师父给予引导教法,对我们有大恩德。不论是曾教授敬师之道、无常教法或三主要道,乃至密法上的师长,我们都在此祈求他们长住世间。这样做并非我们在祈求师长得益,而是为求自己及其他众生能得益。师长若能长住,得益的是弟子!偈文亦祈愿「如理修习诸友」亦得长寿。谁是我们的「如理修习诸友」?若从显乘角度来说,这是指我们的师兄弟。若依密法角度来说,这是指与我们同坛受灌顶的金刚兄弟。偈文最后还祈愿一切障碍消失。

  

  在念此偈时,我们观想面前资粮田放光与甘露加持,令我们如愿。此时,尤其应注重想光及甘露正在净化我们在师徒关系方面的过失,包括不敬师、令师不快或违犯三昧耶一类之罪业。

  

  这一偈是本文原本版本的结尾。下面的第十四偈,其实是后世祖师加上去的。

  

  祈愿与师不分离

  

  现在讲述全文科判中的尾支,亦即由后世祖师所加上的第十四偈。

  

  一切生中不离清净师 恒常受用正法大吉祥

  

  地道功德完全圆满已 速获金刚持位求加持

  

  偈文的意思是把我们的师长喻为与释迦牟尼、金刚持及宗喀巴大师无二,并祈愿常遇师长及速证佛果。文字虽无如此写明,但其意思是说我们的师长既是上师,也是释迦牟尼,更是金刚持,却又同时是宗喀巴大师,此亦即【上师会供】法中所说的主尊「上师善慧能仁金刚持」(Lama Lobsang Tubwang Dorje Chang)。

  

  回向必须有资粮,而整座念诵及禅修之功德,正是现在回向的资粮。在作祈愿回向时,我们应努力如法地真切发愿。若修法后不回向,功德便会在下一次生瞋念时消失。除非你可以保证自己永不会生瞋心,否则最佳办法便是每在积聚善行及功德后速速回向。最佳的回向是三轮体空的回向,即视回向者、回向所用之功德及回向之目标三者皆无体性,此乃方便与智慧合一的回向方式。此外,宗喀巴大师不但为我派祖师,亦是佛经中授记将于未来以狮吼如来身份在人间示现成佛的圣者,所以我们亦应该回向发愿在狮吼如来现化于世时,有缘成为祂的上首弟子。其他任何如法的回向,我们亦可采用。

  

  最后,我们观想面前资粮田化光而融入自己身中。如果我们依【兜率百尊】法门修诵本文,此时应把仪轨中的融入及回向段落诵完,这便结束了一座完整之修持了。

  

  衲曾从恩师金刚持赤江仁宝哲及铃仁宝哲处,多次听受此短论的讲解传承及口传传承。现在衲已说完了【普善德根本】全文。在大家听法后,希望大家会好好修持这些教法。

  

  

  

  

《甘露法味》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