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百问(大安法师)▪P11

  ..续本文上一页二、三、四,每句佛号都伴随着数量呵,这样就用意根去记数,如果你意根一跑,记数就中断了,这时候你就知道意根跑了,就把它抓回来。

  如果耳根和意根摄住了,那么其他的四根便不摄自摄。眼睛自然微垂,看到面前的三尺左右,不可东张西望;鼻根自然闻念佛堂的香味;舌根自然在念佛啊!身根结弥陀印,开始念佛时是合掌,表明散乱的心合在一起,万法归一,经行到第一个转弯的地方便放手结弥陀印,念佛的时候身体不可摇摆,就好像头顶着一碗油一样,这样也就有威仪了。都摄六根于这句佛号上,这句佛号就是阿弥陀佛清净心,如摩尼宝珠,投到众生浊染的心中,能令我等烦恼染浊的心转为清净,所以执持名号就是净念,这个净念能够不间断、不夹杂,就是相继,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用这个方法专修念佛法门,就能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念到全心即佛,全佛即心,心佛能所融为一体,就契入到不二的法性,法性就是不生不灭的自性。忍是慧心忍可的意思,忍可在不生不灭的自性里,这样一句佛号便能打开吾人如来藏性这无尽的宝藏,将吾人心里巨大的势能开发出来。是故专修念佛法门,以六字洪名打开心里的势能,生到极乐世界疾速成佛,这就是大势至菩萨给吾人的无上开示。我等净业行人若以如子忆母的恳诚,专修念佛法门,矢志往生,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如能这样依教奉行,个个都能成为大势至菩萨。

  

  (12)问:弟子烦恼不断,意恶重重,甚至还造作身口意罪业,这种情况下信愿持名能够往生吗?带业往生是否只带旧业不带新业?

  答:首先我们要认知到凡夫众生都是烦恼重重的,每天妄想杂念纷飞,我们与生俱来的贪、瞋、痴、慢、疑诸多的无明烦恼,一定会驱使吾人身口意三业造作恶业,正因为我们是这样罪恶的根机,才有阿弥陀佛这种同体大慈悲心所流现的念佛法门和西方净土的设立啊!他就是令我们这个烦恼不断的众生能够带业往生啊!只要我们在烦恼当中还有这个信愿持名愿往生心,我们决定能蒙弥陀愿力的加持,能横超三界啊!这不会有问题的,如果一定说我信愿持名,我没有烦恼,我心很清净,我能够功夫成片,事一心乃至理一心都去往生,能达到这个水平固然好,那往生不在中下,然而自己业障深重,还有烦恼不断,每天还造作这样那样的恶业,然而只要信愿持名,那也一定能往生!

  带业也带旧业,也带新业,你说我们学佛以后就都没有造业吗?你观察一下每天你的念头在想些什么?起个坏的念头就是个业啊!就有一个因果啊!我们因无明的烦恼没有断,俱生我执坚固,会有什么清净啊!有什么慈悲啊!有什么无我啊!我们内心朋从尔思的大多还是贪瞋痴三毒烦恼,这些都是业啊!阿弥陀佛悲悯我们,不舍一切众生,旧业新业一揽子解决,这个大航船啊!比如我们原来的业力四十由旬的大石头,然后我们再加点新业五十里的大石头放在这个航空母舰上,它照样运输过去呀!但是并不意味着反正带业可以往生,我现在就造作很多恶业吧。不能这样啊!一个真心学佛的人,一定要持戒,一定要净业三福,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啊!念佛行人尽最大努力消旧业,尽可能做更多的善业净业,但在起心断恶修善业的过程当中,掺合着贪、瞋、痴的烦恼,这种杂毒之类是在所难免的,在这世间上做事,我们常会犯错误,能找一个不犯错误的人吗?我们就是在错误当中成长的啊!如果这个念佛法门搞得非常严格,只能带旧业,不能带新业,那我们都没有办法啦!所以这个一定要把它辨识清楚,我们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好好地净化自己的心,然而确实烦恼重重啊!我做不到的地方,那就全交给阿弥陀佛了,他老人家会怜悯我等,会有慈悲愿力,一揽子给我们解决问题的啊!带业往生,横超三界,疾速成佛,这净土法门的异胜方便,圆妙妙法,吾人当深信不疑。

  

  (13)问:净土宗学人常见这么一句话,《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惟依念佛,得度生死。”曾看到一位居士说:《大集经》没有此说,这是以讹传讹。弟子没有余力去通看全部《大集经》,所以特此请教如何看待?

  答:这句经文很多祖师大德都引用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人否认“带业往生”一说,组织查经小组,说所有经典都没有“带业往生”四个字。于是就否定净土法门的带业往生。虽没有“带业往生”四个字,然带业往生的义理随处可见。现在找不到原文,不等于可以否定这句佛语。永明大师《宗镜录》中引用的许多经文,现在也有些找不到出处和经典,然不可由此否认所引经文的真实性。由此来看,经典当中处处都说,末法众生靠自力修行很难解脱。末法人修道,谁能得道呢?“得道”就是“证”的意思,谁能断见惑、思惑得小乘四果?又谁能断尘沙惑、无明惑成就大乘圣贤位呢?可以断言,在五浊恶世,靠自力断见思惑、尘沙无明惑确实是稀罕的。净宗祖师大德常常作如是开示,欲令我等凡夫谦卑地全身心靠倒阿弥陀佛,度脱生死苦海。《无量寿经》里面就谈到,有一亿菩萨由于没有听闻到净土法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连这么多菩萨不闻净土法门,尚且退转,更何况具缚凡夫呢。五浊恶世,非念佛法门无能度脱。炽燃火宅内,无须戏论纷然。信奉佛言祖语教诲,死尽偷心,珍重念佛法门,矢志不移,方能当生成办了生脱死之大事。

  

  (14)问:如何正确理解和实践“信愿行”?只要有了信愿持名,就一定能往生吗?

  答:往生的条件是信愿行三资粮,这三者是有机的整体,由信启愿,由愿导行,由行落实信愿。信要深,深信极乐世界的真实存在,深信阿弥陀佛具有救度我等凡夫的威神愿力,虽然吾人烦恼厚重,但不会障碍阿弥陀佛的救度。深信我与阿弥陀佛同体,阿弥陀佛悲心不舍任一众生,当然也不会遗弃我这个苦恼的浪子。愿要切,深心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以般若正观觑破世间的幻相,一心系念极乐妙严,净业行持中有烦恼习气是正常的。凡夫的心都是不清净的,在烦恼的中间只要信愿持名,就好像在水火(所谓贪欲如水,瞋恨似火)二河中有一条四五寸宽的白道,走在执持名号的白道上,就能得到释迦、弥陀两土世尊的加持,能令我们从娑婆此岸到达极乐的彼岸。因为这是阿弥陀佛对十方众生庄重的承诺,是阿弥陀佛十劫以来成就的大愿,惠以众生的真实大利。我们同阿弥陀佛有着一个神圣的契约。我等众生只要信愿持名,阿弥陀佛决定度脱我等到极乐世界。换言之,阿弥陀佛只要我们“南无”,即全身心交托,这“南无”(归命)就含摄信愿持名。阿弥陀佛就帮我们解决一切问题。信愿能感通弥陀大悲愿海,持名顺应弥陀因地“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的愿心,证知我们只要信愿持名就能往生!无须其他任何条件,我们应随顺佛语,生如是决定信心。

  

  (15)问:弟子念佛一年多了,总感觉烦恼越念越多,请开示如何对治?

  答:在念佛的过程当中伴随着烦恼习气,这是正常现象。所述越念佛烦恼妄念越多很正常,不念佛时烦恼妄念也很多,只是未能察觉而已。通过念佛才知道有这么多的烦恼妄念,这是用功初步得力的表现。

  如何对治这些烦恼呢?首先得分析自己哪方面的烦恼最重,擒贼先擒王,对准最重的烦恼加以对治。一般来说,贪、瞋、痴、慢、疑是五种根本烦恼。

  贪,就是淫欲心,欲界众生最重的烦恼,乃轮回之根本,不加以降伏淡化,便会障道。持名念佛单刀直入,以名号内具的清净光降伏淫欲污染心。当贪欲烦恼汹涌时,赶紧静心自念自听六字洪名,欲心烦恼就会减轻其强度直至被清净光化解。同时亦配之于种种观想,如不净观、死想、如母如妹想等,念佛与观想双管齐下,立见奇效,宜于烦恼境中时习之。

  瞋恨心来自人我的对峙,宜以同体慈悲来对治。阿弥陀佛名号内具欢喜光,正是对治瞋恨的一帖良药。要以同体的慈心等视一切众生,如父如母,多生多劫互为六亲眷属,孝悌爱敬,惟恐不及,何可放纵恚恨,伤害对方呢?念佛人要有柔软的慈心,这是成佛的种子,宜应善护念。

  愚痴是不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不相信因缘果报,所以要观察诸法缘起的事理。至诚念佛,佛号中内具的智慧光,正是对治愚痴的。愚痴黑暗的内心有着佛号光明的注入,如同千年暗室一灯照亮,是故念佛能开启智慧,有智慧光明便自然没有愚痴黑暗了。

  其次是与生俱来的贡高我慢,这是极为障道的。我慢高山,不留法水。净业行人要卑以自牧,要生惭愧心。六字洪名内具的平等觉能对治骄慢的烦恼。

  最后是怀疑的烦恼,这在净土法门来看,是“罪本”,有怀疑,就不会产生信心。随着众生的慧浅障深,疑根会更加坚固。环顾现代,众生普遍都有怀疑的心理。从整个社会的道德来看,这是一个诚信度极为低落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竖起一道怀疑的高墙,加上所谓的科学怀疑精神,实在对净土这一超然存在的信心树立了强固的屏障。《无量寿经》讲,“人有信慧难”,真实不虚。对此,吾人宜以谦卑的心态,首先仰信佛言祖语,依教奉行,持戒念佛,渐次心地开朗,融化疑结,方可从仰信契入智信。另外,多看《净土圣贤录》以及净宗祖师的著作,听闻净土经论,时时熏习,慢慢深植信根。在这个五浊恶世,真信净土,老实念佛者,堪称人中白莲华,要自珍、自重、自勉。

  

  (16)问:“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古德多有言及。西方极乐世界就在当下自己一念心性之中,所以不必求生距此十万亿佛土之遥的净土,弟子甚感困惑,请法师慈悲开示。

  答:诸佛说法,事理双备,不可执事迷理,尤不许执理废事。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是从理上立言,道理虽是,然不是凡夫的境界。首先得明了何谓自性,何谓唯心。自性乃清净妙明本性,又云自性天真佛。心这个概念,在佛经中有时指妙明真心,有时指攀缘心,有时指八…

《净土百问(大安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