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往生论注讲解 第七集▪P5

  ..续本文上一页么呢?能失去什么呢?人为什么为这忙忙碌碌的?那我们就如观电影一样地来看这一出戏啊,你就会超出世外,有顿然超世之感。

  所以我们学佛的人,经常要站在法性之高山上观察世俗之因果,有超越之志,你于世俗的染着之心就会清晰地荡涤一尽。我们要不站在这个法性的国土的高山上来看这个世俗之因果得失啊,往往我们会被这个得失的影相、好坏的影相所侵害、所侵夺,使你昧失智慧之心。所以“此影为佛事,安可思议?”

  那么这个水功德是水为佛事,地功德是让我们高瞻远瞩地可以看得到这些安稳的究竟无所染的大地,无所染的安稳心地。这个心地啊,使一些如幻影相必无得失,顿除这种世间染着。我们要是不站在法无自性的这个抉择上,这个高地高山上来看世间啊,往往我们就会昧在其中。

  以前在福建住的时间,我住在一个山上,很高,刚刚能看到福清寺,福清寺就在那山下面。我经常是两点、三点爬到山上坐着等到天亮,看到他们人来人往,一直不愿意下山,哎呀,这人太蚂蚁了。人看蚂蚁的时候你没感觉了,因为我们人看蚂蚁的时候就感觉你肯定超越在外了,对吧?因为你是个人啊。但是你要是站在高山上看那个楼群的蚂蚁窝里拱来拱去的时候,你就感觉到也要超越了。

  那我们站在法界体性智的高度来看十方法界,那你顿然你也会超越的。上无诸佛可求,下无众生可度,中无诸法可修,智慧心自然现前。你会观一切无得无失啊,一切如幻。那你要站在这样的高山上来观察,那就很好啊。要不然,我们可能就会像蚂蚁一样的生活,也可能是人蚂蚁,也可能是虫蚂蚁,种种的没有离开这个环境,没有离开这个心智。

  所以此影为佛事,安可思议?

  

3、庄严虚空功德成就

  庄严虚空功德成就者,偈言“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故。

  怎么说不可思议呢?无量的铃宣吐妙法音。实际上前面说的这种拿音声做佛事啊,就像这个风声、雨声皆是念佛声、无常声、无我声、三十七道品声,种种都在宣化着诸佛甚深教言,令众生得以趣入佛法不可思议利益。

  云何不可思议呢?无量宝交络,弥覆佛土,皆以……

  它这个珍宝啊,杂色之宝,奇妙珍异,庄严校饰这倒不以为贵,最主要的是令众生闻到妙法之音,脱离这种所谓的染着。所以彼国妙相庄严不可思议,众生亦受种种之乐,而无染着,这个无染着就是宣吐妙法音的回施。极乐世界……《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中有那样的文字,说彼国的妙相庄严,种种严饰不可思议,众生多生种种法味之乐,但无染着,无染无着。

  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最糟糕的是什么呢?好东西!哎呀!这是珍宝啊,这是珍宝啊,抓到手里都不舍得丢了。他不知道他就是被这个珍宝困住了,所以说珍宝珍宝珍宝啊,这是珍宝这是珍宝,被困住了,就困那了,就被它困住了。你说土地是不是珍宝呢?你看没有土地我们就没有粮食吃了,你说什么不是珍宝呢?谁在这个世上能找到不是珍宝的东西?哪个人能找到呢?没有不是珍宝的。只是说我们这个分别心,什么是珍宝啊?你感觉那是珍宝,你就把它供起来,你就把它守护起来,坏东西就想把它处理得远远的。哪个不是珍宝啊?你说毒药不是珍宝啊?有的人治病,没有毒药是不行的。很多你要是一转换都是珍宝了。

  我们说宣吐妙法音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昙鸾法师举这个例子说是珍宝庄严啊、虚空成就啊,是严饰庄严。那我们这个虚空中庄严不庄严呢?假设我们的心智无所障碍,无染无着,亦是庄严处!若染着了,庄严不为庄严,是为所缚啊!它把你缠缚起来了,把你心智昧起来了,珍宝牢狱给你塑造起来了,那你又有什么意义呢?!

  “自然德风,徐起微动。其风调和,不寒不暑,温凉柔软,不迟不疾。吹诸罗网及众宝树,演发无量微妙法音”

  他说的这个“演发无量妙音”是最重要最重要的了,他这个珍宝的庄严是引发之处罢了。我们珍惜法则之时,我们虚空的心智也具足妙音这种设置。对我们多吹这种微妙法音,流布十方。

  “流布万种温雅德香。其有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

  我们要尊重佛法,佛法中的恭敬修,跟这个虚空庄严功德是如是如实说的。我们经常说四修中:恭敬修、无间修、无杂修、毕命修。这个恭敬修就是这种罗网庄严,就是这种风吹,不饥、不寒、不凉、不迟、不疾,演发无量妙法音,流布万种温雅德香。这万种温雅德香干什么呢?实际就是恭敬修,它就能得到这样的利益。你那恭敬的心智就像虚空一样,就能容纳种种珍宝,随喜种种功德,受到种种功德的加持,所以“尘劳垢习,自然不起”,我们妄想执着的这个垢习就不会蒙蔽我们了。

  学佛之人的这个恭敬心十分地重要。在这一段文字中,就是我们的恭敬心一旦生起,那就是这个虚空成就的功德,那自然会现前的。所以我们的心智中具足珍罗妙宝,布满虚空,何以故呢?只要你有随喜心,那无量的众生在做无量的善缘,不管一点一尘,乃至从众生到诸佛菩萨,所有的善缘善功德我皆随喜,那就会吹有这样的万种温雅德香,来使你的尘劳垢习得以消除,就是我知我见的尘劳垢习、我得我失的尘劳垢习,那你就会真正得到佛法的利益。

  风触其身,皆得快乐此音声为佛事,焉可思议?”

  就是虚空带来的音声传达,微妙法音的这个流布,(法师闻窗外鸟叫声)你看那是不是阿弥陀佛?哎,云南都有这种鸟,可能是这个山上的比较多一些,这个“阿弥陀佛——”,(指鸟叫声)这也在做佛事。

  佛事离我未远,离我们也不近。你要是用烦恼业习、得失之心蒙蔽自己,那佛法就离开你了;那要是我们随喜恭敬,那佛法就在我们的生命中表现出来了。这地方一定要看我们自己的择取了,佛法的择取,你怎么来择取,你择取哪一点了。

  音声为佛事,风触其身,皆得快乐。他这一段文字写的特别美啊,令人欣喜。所以“尘劳垢习,自然不生,风触其身,皆得快乐。音声为佛事,焉可思议?”

  那么这个三种事功德成就引用的文字量比较大啊,实际这也就是我们的家珍啊!一切众生顺性之家珍,阿弥陀佛给予我们的恩德与果报,也是我们未来的果报,我们现下应该信顺、随顺的一个国土机制,应该爱乐、称念、称赞的一个机制。若做因若做果:果者,受用此处;因者,向往之处,无隔无离。你这样的现下安心,数自己家的家珍,你怎么不意乐呢?这都是我们自性中所现的清净功德。

  这三种事功德成就,庄严三种功德成就。

  我们看第九,庄严雨功德成就。念一念。

  九、庄严雨功德成就

  庄严雨功德成就者,偈言“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故。

    此云何不思议?经言:“风吹散华,遍满佛土。随色次第,而不杂乱。柔软光泽,馨香芬烈。足履其上,陷下四寸。随举足已,还复如故。华用已讫,地辄开裂,以次化没,清净无遗。随其时节,风吹散华,如是六返。又众宝莲华,周满世界。一一宝华,百千亿叶。其华光明,无量种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黄、朱、紫,光色赫然。暐晔焕烂,明曜日月。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说微妙法。如是诸佛,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华为佛事,安可思议?

  雨功德成就,庄严雨功德成就,就是普同供养这种不可思议的利益。天上降雨我们是感觉得到的,这个无处不洽啊,普润普利的意思。

  庄严雨功德成就者,偈言“雨华衣庄严”,

  就是普遍地供养这个东西,或者说普降华衣。在我们中国没有这个习惯啊,中国人的衣服没法……可能在汉朝以前中国人的衣服也是裙,也是布。汉朝以后,这个胡服射骑,胡服以后就开始变成这样的衣服了。最早我们中国人的衣服和印度人的衣服有相似之处的,也就是布、裙。在印度他这个衣啊,就是现在我们这个衣啊,他称为大梵之衣,就是比较自由呗,什么都可以用。你看这个衣什么都可以做,可以做被子,可以做单子,可以蒙头,可以做伞,可以防风、防灰尘,也可以……什么都可以做,他这个就是很好用,这个衣什么都可以用的,万能一样的,但我们现在身上这个衣就不是万能的,只能有一种用处,你要做其他用处就颠倒了,对不对?他这个衣太多用处了,

  所以他这个“雨华衣”,在印度有尊贵的客人来了,他们就把布,把这个衣铺在路上,让人踏着这个衣服过来了,然后他再穿就会感觉到受到加持啊、尊贵。说我这个衣是某某某尊者从上面走过的,他们就会生喜悦的。我们释迦佛的因地啊,他就用他的头发铺地,让定光如来从上面走过去。如来就给他授记说:此人未来世当作佛,号释迦文佛。他为什么呢?就是他这个供养的心智。我们中国人没有这个概念啊,当然铺地毯还是有的啊。我们的衣你解下来谁也不愿意踩,对不对?你也不敢脱你这个衣服。这是一个当一个用呗,但是在印度他这个衣就真是可以起很大的作用。

  过去,像世尊回到他的出生国,叫迦毗罗卫国,回到他国土的时候,整个国家的上下人民就把这个屋子下边的土挖出来以后,和香粉啊,把这个路上铺一层,然后洒净水把它捶打,散花,铺衣,铺华衣。他这个民俗啊,在这个地方表现得十分地清晰,就是撒花,撒了花以后,再把衣铺上,让佛陀从这个铺满新鲜的土、香、鲜花与衣的道上走过来,来迎接世尊。他有这么个风俗啊,就是“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

  你看这个有香啊。我们中国人烧香的机制要弱得多,基本上是佛教比较在意这个。这个香的种类是很多的,它有熏香,这个熏香啊……世尊开法会时不能说:“去,阿难去通知人去,我要开法会。”他不能这样说,对吧?他怎么办呢?他说:“阿难,燃一碗香。”就是拿一碗香,一燃,这些菩萨、这些人都闻到了,说世尊要开什么法会,就来了,循香而至。就不用下通知,从他方国土、从周边城市、从禅定的山洞、从正在游走的地方,说哎呀世尊要开法会了,他们就以种种力量走过去或者怎么样过去,去参加法会了。

  我也不知道……有时候我们念佛的时候,走山路,静下来的时候也会闻到香气,主要是你不知道从哪来的,你要知道是从哪来的,那也是下通知啊。你不知道从哪来的,哎呀怎么闻到香味呢?因为我经常在这里边走啊,走惯了。那香味是经常闻到的,不知道是从哪来的,也不知道谁下的通知,没办法去参加。那我们要是知道呢,那真是很有意义的。要是有通力的人就简单了,循香而至就对了嘛,说乘风而去,对吧?循香而去。这能听得懂,你要有通力的,你要有如意通,找到香源呢,就到会场了,释迦佛在那开法会呢。

  那我们说这个“无量香普熏”,这些诸佛如来啊,以香做佛事,做传达的方式。那我们开法会点香起不起作用?一样起作用。我这么多年不知道燃了多少香,我真是不知道,反正越燃越多。我们那一年打七,可能燃香燃的有十几万块钱的香了,真是那样的,烧了很多很多的。那你供养佛菩萨啊,你供养天地之间啊,你怕什么呢?你那个心愿是这样子的。那你说你那个香一烧没了,你说太可惜了。有个老和尚见到我就说:“法师,你点这么多灯,点这么多香,太花钱了,浪费不浪费呢?”我说:“你啥不浪费?啥叫浪费?”

  我们这个点香点灯啊,就是照亮昏暗之处,是我们点灯的愿望,令一切众生生起智慧;点香呢,普供养一切智者成就者,令他们的传法的机制广大,普传十方。那都是很好的供养啊。所以“无量香普熏”故。

  此云不思议,经言:“风吹散华,遍满佛土。”

  实际这个散花就是……我们现在这个世界是很难见到的。过去啊,象达摩祖师来的时候啊,中国的讲席上啊,就是法宴不断,就是经常会有这样的法师出世,一讲经,地涌金莲,天降瑞华。这没有什么啊。但我们现在的人啊,一个是道德修持,再一个就是大家的集体因缘都不够了,现在要真是地涌金莲,不知道我们这些人还听得下去听不下去呢?天降曼陀罗,不知道大家还会听不听呢?说不定都拿花去了,对不对啊?这是因缘果报的差别。

  那么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是说,极乐世界这种日夜六返。极乐世界是光明遍照啊,无有初夜、中夜、后夜,也没有昼夜之别,怎么六返呢?为了顺应我们的习气,随应十方世界人的习气罢了。要不然我们突然去了,你不习惯了,哎,怎么不天黑呢?你到时候问,怎么不天黑呢?对不对?那个地方没有天黑。为了给我们习气重染之他方有情带来方便,所以说日夜散花六返,实际就是让我们感觉有差别有变化,不让你迷茫罢了。实际是顺应说,肯定不会是这样子。

  所以说现下馨香芬烈,柔软光泽,次第不杂乱。他这种表现呢,也不需要我们扫地,你看我们现在散花,干在地上还是要扫的。他这种“以次化没,华用已讫”,地自然就裂来了,自然化没。

  到弥勒佛降世的时间呢,我们人类还有三个疾病,饮食是一个疾病,便溺是一个疾病,死亡是一个疾病,就是这三个病啊,其他病都没的了。我们现在有四百四十个病,就是我们人类啊,现在面临四百四十个病,四大不调,各建立一百病,是四百零四病啊,四百四十个病。这么多病,到弥勒佛降世的时候就没有了。只剩下三种病:饮食、便溺、死亡。因为那时候人的福报大呀,自然开裂,就是人饮用完了,产生便溺了,在哪个地方便溺,这块地就裂开,像莲花一样裂开,然后就自然合没,自然就消失了,不需要我们建立卫生间啊、化粪池,这个那个的很罗嗦啊,没有了。因为福德所积,自然清净。到弥勒佛降生的时间我们的世界就这样了。现在我们太苦了,五浊恶世,甚为浑浊,处处都浑浊不净。

  时间到了。好,那我们今天就学到这个地方了。明天再接着学习。谢谢大家。

  录音记录:曙光

  

《往生论注讲解 第七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