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大家天天念佛,习惯了,一般的进去一个人,头七天,都能有个境界什么征兆的,来讲一讲,一般我制止他们讲。象见西方妙境之人,不愿意往生的人很少的。后来就执着这个、乱说这个的,遭到磨难的也有;但是密护口业的人,很容易生起不可思议的法乐,就是犹如秘密藏,为拿着秘密钥匙的人所拥有。这个秘密的钥匙就是密护身口意,不妄自生增上慢。所谓的增上慢以为有所得,实际一切法无所得,一切法皆因缘而生。那么你见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胜妙境像呢,亦是不可言说的,一旦言说,就有增上慢蒙蔽,就会产生苦果。
以前我们这里来了一个法师,名字我也不说了,昌宏师认识的。这个法师来到这个地方跟我讲啊,他以前念佛见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见到种种境像,现在见不到了,很苦恼。我说见到阿弥陀佛没有什么啊,见到阿弥陀佛,就是因为你念佛相应罢了,这也是无常法啊。什么叫无常法啊?就是因缘所现啊。现在不见也是因缘法,也是无常所现,这跟阿弥陀佛的愿力不相干。你要是随顺阿弥陀佛的愿力你就会真正的安心,一切业相处都能安心,见与不见咸得安乐,显加冥加皆为自在。你这时候才能真正了解自心的究竟清净,所谓的究竟清净就是于一切相缘之处无动无摇。这样讲呢,他已经听不进去了,他说我还想见佛,我就想见佛,其他的我不想说。我说你要这样你把自己苦了,你这个心反而产生自我蒙蔽了。就是认为现前种种境像是苦,见阿弥陀佛是乐。这个行不行呢?要按初发心来说,这样鼓励一下行,但是要守护这样的机制,人是很苦的。那我老实念佛,我因缘清净的时间,佛来见我,我欢喜;佛不见我,我欢喜念佛。这样的人就得真正的安乐、念佛的安乐,就是见与不见,咸得清净的心智。这样的人会生起无畏的心智,就是真正法身所摄的心智。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修持。
那为什么会产生过失呢?就是增上慢心,或者染着于有一法可得了。在念佛中有这样的危险,所以,一切观想、观像圣义谛的修持法中一定要密护身口意的。象持咒、念佛、作观,都要密护三业的;要是不密护三业,必然出麻烦。这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这个事情我以前遇到的特多啊,以前在丛林里跟大家交流得比较多。尤其是专门念佛的人,他进趣心就比较强,很容易出现境界,但一跟别人说就遭磨难。很多很严格的修持者,见了佛以后就情不自禁的跟别人说,说了以后就遭磨难,就遮蔽,再也不见佛了。
这个事情在唐朝时间,善导大师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他参见道绰禅师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人念佛见到这个境界以后生增上慢心,就是贪染这种境像以后被苦所逼,起嗔恨心,乃至误解佛法的都有。因为善导大师我们都知道,他是以《观经》入手的,证得念佛三昧,他是亲证者。他教的学生得三昧的人比比皆是,后面出现了一些问题,问题他就不知道结在什么地方,他就参访道绰禅师。当时道绰禅师就在玄中寺,就是昙鸾法师的道场。他到玄中寺参访道绰禅师来解决这个问题。道绰禅师一听,就知道他是在自力证量上所得到的不可思议的功德力,但这个功德力稍有染着就会堕落,稍有染着就会退转,所以他就把《无量寿经》付嘱给他,给他之后,善导大师闻了《无量寿经》一坐就是七日,没有起座。道绰禅师看到这么深的禅定还问他很多事情,就是在定境中所产生的一些善巧,那道绰禅师是没有的,但道绰禅师把“见佛不见佛,咸得欢喜念佛”这样的抉择给他了,凡圣同修的抉择给他了,给善导大师了,就是不能执着于自己现前的量的这种究竟教言给他了,就是以佛果究竟智德得究竟安乐的教言回施给他了。
所以善导大师后面就提倡持名念佛、顺愿念佛,以阿弥陀佛愿力为增上缘,一切往生皆是如是,入于正定之聚,这是他后来极力提倡的。我们都知道善导大师的《观经四贴疏》是楷定净土法门的教言机制。这古来以久大家都是认取的。净土法门的整个教典的依止完全在善导大师的《观经四贴疏》,这后人都是知道的。他在《观经四贴疏》中,归结到后面就提倡持名念佛了。
那为什么这样子呢?众生在念佛、念佛名号愿力功德时间很容易得到境像,尤其是作观。以前我在这个地方比较谨慎。有禅定的人专门不远千里跑这来见我,我说我这个穷和尚你见我干什么?他就磕头,“砰砰”的磕头,我问怎么回事?他就是在座中看到这么个人怎么样怎么样,我说不是,这跟我没关系。他只是说在作观的时候,好比说以前在作观的时候比较相应,会出现一种相应的感知,其他人有禅定功夫可以看得到。这个你若认为自己有所得就会堕落,就以为自己真是怎么样了,自己怎么怎么样了,就会很容易堕落的。这个事情我是比较警觉的,不警觉这样的事情就会上当的。
刚到东北的时间,有一帮菩萨来了,说了很多,就是我还没有去,他们就见到了一些说法:有的是依止鬼神、有的是有禅定。以前因为我自己持念阿弥陀佛,包括往生咒,也给别人提倡,到处提倡,也感觉到佛陀的慈悲与加持,有点相应的感知,那么有些有禅定的人就以为你有所得了,怎么样了。实际我说真不是,我只是在持往生咒中……往生咒说,若人持过三十万遍往生咒,阿弥陀佛常住其顶,令其不得恶缘的逼迫,临终任运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因为以前我持往生咒也是一百万一百万持的,这没有什么。关键是的确无有一法有实,无有一法真正可得的,无有一法不是无常的。这你要不抉择了你会有增上慢心,那我们学佛法很危险的,尤其是念佛法门。
这么多年我见到许多出家师父,或者说在家的居士、出家的法师,跌跟头都跌在这个地方了。别人一吹捧说:哎哟!你怎么样怎么样了,他自己也认为自己怎么怎么样了。好,增上慢一生起,恶果报就现前了,没有一个能逃出去的。遇见的多了,要不是多了,我对佛陀的无有一法、实无一法可得,“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这个抉择我还真是不敢抉择的。就是在这个地方只能说,可能是这个样子的。遇见的事太多了,就不是可能是这样子的,是决定是这样子的——无一法可得。但是我们可以行一切法作为妙用善巧,好比说我们行善法就有善报,行恶法就有恶报,恶报善报你只要能受得住,都是妙报,关键是怕你受不住。所以一定要审视清晰,一尘不染中,于善恶报中都作利益世间回施了。那些大菩萨恶报也作回施,善报也作回施。为什么呢?令世间人警悟而成就菩提。但要是我们不清晰的情况下呢,恶报自己会埋没起来,会沉浸进去;善报会骄慢,会增上慢。我们一定要知道这一点。
所以愿生阿弥陀佛国,这个愿生就是意乐的问题了。意乐这个法则一定不能染着,密护于三业十分重要。
时间,真是刚刚讲出来一点什么,刚刚开头又到点了。行。
录音记录:宝箧
《往生论注讲解 第四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