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集
眾罪皆懺悔 諸福盡隨喜
及請佛功德 願成無上智
去來現在佛 於眾生最勝
無量功德海 我今歸命禮
如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作回向,我亦如是回向。“众罪皆忏悔,诸福尽随喜,及请佛功德,愿成无上智。“后一句最重要了,”去来现在佛,于众生最胜,无量功德海,我今归命礼。”我今归命礼,现在的很多人自以为是,想要人学我、想要人尊我,要人敬畏,一定要审视自己是不是在学佛!
有一天有个居士就公开要求我,要我听他的话,我当时听完以后,我感觉,我怎么会生活在这个时代,听到这样奇怪的语言,学佛学成啥了?——占有佛法,跟世间的贪是一模一样的,比那贪还要猛利啊!拿一个物件可以占有,人怎么能占有呢?我当时感觉到特别地可悲。所以我说我真可耻、特别可耻可厌——生在这个时代,可怜可悲,我感觉我怎么生活在这个时代?
“无量功德海,我今归命礼。”归命于佛,不是归命于其它。我们出家也好、在家也好,学佛之人,要明白这一点,不明白这一点,太冤枉自己了。
因为从我自身上这个感受比较重,因为以前自己也作过这种爱憎分明的强执我相的修持,认为自己行持佛法,认为自己有正知正见,认为自己是护佛法者,结果很可怜、很可怜的,几次差点把命舍在这里面,生死不得啊、痛苦不堪,的确无一物可得,无一物可证。
以前要证一心不乱,说实话真是那样子的,干得是天昏地暗、耳朵发鸣,不啻七窍出血、七窍出脓,生命没有依托了,没有一点用。过去说禅师参禅,参一句话头,脸发肿,身发肿,以前我不信,那一回真信了。信个啥呢?一切众生作业都是虚妄的,包括想得到一心不乱,想得三昧,想成佛道,都是一个无明主宰,大虚诳!
然后才知道……一读十大愿王就掉泪,佛这么慈悲,直接给我们了,菩萨这么慈悲,直接给我们法益,直接给我们不坏的善根。但是我们却在这个不坏的善根外,另外觅法。一读就感觉到特别的可怜。
我们不是没有去做过,说真正的用功谈不上,但的确真正体验过以后才知道诸佛告诉我们一切修法的确都是权巧,折伏众生的骄慢因缘,实无所修。
现在的人实以为有所修,就拼命去干!最后不过是个超越罢了,是个放下罢了,歇心罢了。我们的确是拿生命来做过赌注,谈不上修行,现在的人说修行是最尊贵,我说修行是不祥之兆,修行是不祥之事,但是以现在人尊崇的因缘,要说修行,所以说修行不可思议。
因为我们要是说不修行,那全天下的人都说你是魔,所以说随顺大家说修行。我们也要修行,干什么呢?随顺法!
我们看看十大愿王,哪一个说我要修行?第一要修行、第二要修行、第三要修行、第四要不睡觉、第五是要吃一顿饭,或者是有三天不吃饭、七天不进食,没有一个那样教导我们,但现在人都以这为真实,某人有天耳、某人一坐七天,以这为不坏的善根,真是外道啊,外道知见。所以说,毕竟了知,也就是说从理上,从相上运用,了知清净涅槃皆是我相。
善男子,云何人相,谓诸众生心悟证者。
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复认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过一切证者,悉为人相。
善男子,其心乃至圆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备殚证理,皆名人相。
善男子!云可人相?谓诸众生心悟证者
觉受现前,认为自己有所证,的确有这种觉受。因为这种因缘,是破的我相,人执一破,法执新生,声闻多证此因缘。
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复认我
所谓地成为法我了,不以身命为命,以法为命了,这么做、这么行,还是个我。
所悟非我,悟亦如是
有悟,原来这是个五蕴身,六尘为心,这都不是我。所以外道说真我、假我之说,认为有个灵性的我,悟得现前是非我、或是真我,这还是外道知见。
悟已超过一切证者
一切世间的语言也难以表达了,但他还是有一个悟处。这地方亦不是善巧,亦不是法性。在密教讲善巧、极善巧、最胜善巧。一般的善巧,超越世间的轮回,或者超越世间的分别是善巧;超越世间的圣道,超越出世间的圣道,这是善巧;极善巧是超越一切菩萨修持,完成最极善巧。这地方讲的是圆觉,最上乘教,不留一点痕迹的东西。
悉为人相
因为超越一切众生的因缘,超越一切的证悟,这亦是人相,因为你还有所证,所以佛法非修非证,非有证者,非有得失。这话看着易说,在这个地方少发运用因缘,极难、极难、极难啊!
我希望大家下去在四相上……,因为读《金刚经》的比较多,四相因缘比较多,下面我们引用一些其它法师的讲法或其他文字,来看看能不能启开这四相因缘。因为四相是修法的最大障碍,要不然许多奇怪的事情都会发生,非佛法的因缘都会产生还自以为是佛法,走弯路。净土法门直接地都把它打脱得干干净净,我们才能衬托出来净土法门的殊胜与绝待。
善男子!其心乃至圆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备殚证理,皆名人相。
善男子,云何众生相,谓诸众生心自证悟所不及者。
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众生,则知彼人说众生者,非我非彼,云何非我,我是众生,则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众生,非彼我故。
善男子,但诸众生了证了悟,皆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众生相。
善男子!云何众生相?谓诸众生心自证悟所不及者。
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众生。则知彼人说众生者,非我非彼。云何非我?我是众生,则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众生,非彼我故。
善男子!但诸众生了证了悟,皆为我人
佛在这样的文字上直接地、不加任何遮掩地告诉我们,任何只要有所证、有所悟、有证悟了知、不了知因缘,皆为人我之相。因为远背了所谓清净法性的根本利益。这都是相似佛法,听着也是佛法,但的确它不是佛法,它与究竟圆满觉海不相应。
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众生相
能了、所了——这都不是所谓法性真实所在。因为一切法本无作起故,若有所了、若有能了,皆是有为幻化之法、有漏之法,非无上佛道、非觉性真实。这个地方要善自对照,要不然,基本上都堕到这个地方了。
善男子!云何寿命相?谓诸众生心照清净觉所了者,一切业智所不自见,犹如命根。善男子!若心照见一切觉者,皆为尘垢,觉所觉者,不离尘故。如汤销冰,无别有冰,知冰销者。存我觉我,亦复如是。
还有一个我觉、还有一个存我、还有一个销冰,种种受觉、种种了知,已非了义!这个地方不过是个空执罢了。讲的我执、空执、法执,但以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来显现这个因缘。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终不能成一切圣果,是故名为正法末世。
何以故,认一切我为涅槃故,有证有悟名成就故,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
这个地方给我们讲得十分清晰,他不管从哪个例子来讲,能了、所了,这个归结发起运作。只要能觉知、能运用,都是有为的;若一染着,自以为有所得,必堕有为、必堕有漏,皆是生死之法。
“但名有为”,一般出家人学戒律,这个地方就好明白一些,好比说出家人这个戒相一发明,不论是沙弥戒也好,或者是其它比丘、比丘尼戒也好,发起,一发起以后,不碍再发,不再启用了,他自然就会发生这种功用。什么功用呢?无作功用,无漏功用。他最主要是止一个漏,出家法也好,佛法也好,最主要的是止有漏、止有为。
《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二十二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