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集
眾罪皆懺悔 諸福盡隨喜
及請佛功德 願成無上智
去來現在佛 於眾生最勝
無量功德海 我今歸命禮
如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作回向,我亦如是回向。“衆罪皆忏悔,諸福盡隨喜,及請佛功德,願成無上智。“後一句最重要了,”去來現在佛,于衆生最勝,無量功德海,我今歸命禮。”我今歸命禮,現在的很多人自以爲是,想要人學我、想要人尊我,要人敬畏,一定要審視自己是不是在學佛!
有一天有個居士就公開要求我,要我聽他的話,我當時聽完以後,我感覺,我怎麼會生活在這個時代,聽到這樣奇怪的語言,學佛學成啥了?——占有佛法,跟世間的貪是一模一樣的,比那貪還要猛利啊!拿一個物件可以占有,人怎麼能占有呢?我當時感覺到特別地可悲。所以我說我真可恥、特別可恥可厭——生在這個時代,可憐可悲,我感覺我怎麼生活在這個時代?
“無量功德海,我今歸命禮。”歸命于佛,不是歸命于其它。我們出家也好、在家也好,學佛之人,要明白這一點,不明白這一點,太冤枉自己了。
因爲從我自身上這個感受比較重,因爲以前自己也作過這種愛憎分明的強執我相的修持,認爲自己行持佛法,認爲自己有正知正見,認爲自己是護佛法者,結果很可憐、很可憐的,幾次差點把命舍在這裏面,生死不得啊、痛苦不堪,的確無一物可得,無一物可證。
以前要證一心不亂,說實話真是那樣子的,幹得是天昏地暗、耳朵發鳴,不啻七竅出血、七竅出膿,生命沒有依托了,沒有一點用。過去說禅師參禅,參一句話頭,臉發腫,身發腫,以前我不信,那一回真信了。信個啥呢?一切衆生作業都是虛妄的,包括想得到一心不亂,想得叁昧,想成佛道,都是一個無明主宰,大虛诳!
然後才知道……一讀十大願王就掉淚,佛這麼慈悲,直接給我們了,菩薩這麼慈悲,直接給我們法益,直接給我們不壞的善根。但是我們卻在這個不壞的善根外,另外覓法。一讀就感覺到特別的可憐。
我們不是沒有去做過,說真正的用功談不上,但的確真正體驗過以後才知道諸佛告訴我們一切修法的確都是權巧,折伏衆生的驕慢因緣,實無所修。
現在的人實以爲有所修,就拼命去幹!最後不過是個超越罷了,是個放下罷了,歇心罷了。我們的確是拿生命來做過賭注,談不上修行,現在的人說修行是最尊貴,我說修行是不祥之兆,修行是不祥之事,但是以現在人尊崇的因緣,要說修行,所以說修行不可思議。
因爲我們要是說不修行,那全天下的人都說你是魔,所以說隨順大家說修行。我們也要修行,幹什麼呢?隨順法!
我們看看十大願王,哪一個說我要修行?第一要修行、第二要修行、第叁要修行、第四要不睡覺、第五是要吃一頓飯,或者是有叁天不吃飯、七天不進食,沒有一個那樣教導我們,但現在人都以這爲真實,某人有天耳、某人一坐七天,以這爲不壞的善根,真是外道啊,外道知見。所以說,畢竟了知,也就是說從理上,從相上運用,了知清淨涅槃皆是我相。
善男子,雲何人相,謂諸衆生心悟證者。
善男子,悟有我者,不複認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過一切證者,悉爲人相。
善男子,其心乃至圓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備殚證理,皆名人相。
善男子!雲可人相?謂諸衆生心悟證者
覺受現前,認爲自己有所證,的確有這種覺受。因爲這種因緣,是破的我相,人執一破,法執新生,聲聞多證此因緣。
善男子!悟有我者,不複認我
所謂地成爲法我了,不以身命爲命,以法爲命了,這麼做、這麼行,還是個我。
所悟非我,悟亦如是
有悟,原來這是個五蘊身,六塵爲心,這都不是我。所以外道說真我、假我之說,認爲有個靈性的我,悟得現前是非我、或是真我,這還是外道知見。
悟已超過一切證者
一切世間的語言也難以表達了,但他還是有一個悟處。這地方亦不是善巧,亦不是法性。在密教講善巧、極善巧、最勝善巧。一般的善巧,超越世間的輪回,或者超越世間的分別是善巧;超越世間的聖道,超越出世間的聖道,這是善巧;極善巧是超越一切菩薩修持,完成最極善巧。這地方講的是圓覺,最上乘教,不留一點痕迹的東西。
悉爲人相
因爲超越一切衆生的因緣,超越一切的證悟,這亦是人相,因爲你還有所證,所以佛法非修非證,非有證者,非有得失。這話看著易說,在這個地方少發運用因緣,極難、極難、極難啊!
我希望大家下去在四相上……,因爲讀《金剛經》的比較多,四相因緣比較多,下面我們引用一些其它法師的講法或其他文字,來看看能不能啓開這四相因緣。因爲四相是修法的最大障礙,要不然許多奇怪的事情都會發生,非佛法的因緣都會産生還自以爲是佛法,走彎路。淨土法門直接地都把它打脫得幹幹淨淨,我們才能襯托出來淨土法門的殊勝與絕待。
善男子!其心乃至圓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備殚證理,皆名人相。
善男子,雲何衆生相,謂諸衆生心自證悟所不及者。
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衆生,則知彼人說衆生者,非我非彼,雲何非我,我是衆生,則非是我,雲何非彼,我是衆生,非彼我故。
善男子,但諸衆生了證了悟,皆爲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衆生相。
善男子!雲何衆生相?謂諸衆生心自證悟所不及者。
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衆生。則知彼人說衆生者,非我非彼。雲何非我?我是衆生,則非是我。雲何非彼?我是衆生,非彼我故。
善男子!但諸衆生了證了悟,皆爲我人
佛在這樣的文字上直接地、不加任何遮掩地告訴我們,任何只要有所證、有所悟、有證悟了知、不了知因緣,皆爲人我之相。因爲遠背了所謂清淨法性的根本利益。這都是相似佛法,聽著也是佛法,但的確它不是佛法,它與究竟圓滿覺海不相應。
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衆生相
能了、所了——這都不是所謂法性真實所在。因爲一切法本無作起故,若有所了、若有能了,皆是有爲幻化之法、有漏之法,非無上佛道、非覺性真實。這個地方要善自對照,要不然,基本上都墮到這個地方了。
善男子!雲何壽命相?謂諸衆生心照清淨覺所了者,一切業智所不自見,猶如命根。善男子!若心照見一切覺者,皆爲塵垢,覺所覺者,不離塵故。如湯銷冰,無別有冰,知冰銷者。存我覺我,亦複如是。
還有一個我覺、還有一個存我、還有一個銷冰,種種受覺、種種了知,已非了義!這個地方不過是個空執罷了。講的我執、空執、法執,但以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來顯現這個因緣。
善男子,末世衆生不了四相,雖經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爲,終不能成一切聖果,是故名爲正法末世。
何以故,認一切我爲涅槃故,有證有悟名成就故,譬如有人認賊爲子,其家財寶終不成就。
善男子!末世衆生不了四相,雖經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爲
這個地方給我們講得十分清晰,他不管從哪個例子來講,能了、所了,這個歸結發起運作。只要能覺知、能運用,都是有爲的;若一染著,自以爲有所得,必墮有爲、必墮有漏,皆是生死之法。
“但名有爲”,一般出家人學戒律,這個地方就好明白一些,好比說出家人這個戒相一發明,不論是沙彌戒也好,或者是其它比丘、比丘尼戒也好,發起,一發起以後,不礙再發,不再啓用了,他自然就會發生這種功用。什麼功用呢?無作功用,無漏功用。他最主要是止一個漏,出家法也好,佛法也好,最主要的是止有漏、止有爲。
《圓覺經講記(圓覺要義) 第二十二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