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二十三集

  

第二十三集

  

不知爱者,真生死故

  

爱是生死根、生死本。你还被佛法、涅槃、开悟、悟、证所左右,所惑乱。很多人对世间已经漠不关心了,但是一听有什么大法、大利,能三天成佛,眼就发光,还是被人惑乱。说达摩祖师西来,为了觅一个不被人惑乱的人,这个不被人惑乱的人,就是运用清净平等法性的人,不被人左右。

  

善导大师在他的著作中讲得极为简单,他把净土法门开显得极为简单。说有人信得往生利益,信得净土法门,归向净土法门,乃至说来一贤圣说我有更殊胜的法来施教,亦不为所动,那么这就是法性的不可动性,不为人惑乱的真实;乃至说一菩萨、一佛、一化佛、一报身佛,乃至无量报身佛来劝化亦复如是。这个地方是不被任何东西惑乱的。因为法身佛都说的清净法益,平等法益,无有差别。所以,人不知金刚心而欲成金刚身、成金刚果,那是决定不可能的。现在的人心识飞扬、妄想纷飞,那怎么能于无上道发起利益呢?

  

所以《无量寿经》三辈往生,都离不开“一个发无上菩提心,一向专念”这两句话。一切大乘教义都离不开发菩提心、依菩提心来行持。

  

净土法门来看这个菩提心,特别透彻、明了。但以其它法很难看,不是偏赞净土,十方诸佛都偏赞净土。《无量寿经》说,阿难,十方无量如恒河沙诸佛皆共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威神功德,这不是我称赞,四惟上下亦复如是,一切诸佛莫不赞叹,不光诸佛莫不赞叹,一切菩萨、一切贤圣莫不赞叹。若是证得菩萨、证得贤圣位,不赞叹净土者,非佛、非菩萨、非贤圣,这是决定无疑。很多人小视净土,根本没有佛法法益,不管他是哪一类的大德,这是决定无疑的。因为净土是诸佛法的受用、安稳处罢了。

  

“不知爱者,真生死故”,爱就是真生死,那你爱个什么,我们现在一般的学佛人,普遍的就是爱佛法,不见得是真爱,只是相对的,似似乎乎的爱,实际上还爱生死。

  

别憎生死,名不解脱

  

这种有对的发起,就是善恶、就是是非、就是轮回。

  

云何当知法不解脱?

  

  

善男子,彼末世众生习菩提者,以己微证为自清净,犹未能尽我相根本。

  

  

善男子!彼末世众生习菩提者,以己微证,为自清净

  

微证就是相似份,叫微证。现在的人少有所证、少有所得,这个得是相似得,就是说在受觉上比以前有一些差别了,有一些改变了,就沾沾自喜,到处炫卖。

  

犹未能尽我相根本

  

老是以为自己清净了,很多人学佛法看不起不学佛的人,这样的人不如不学佛的人,不学佛者反而学佛,你反而没学佛。何以故?你生一份额外的骄慢、额外的邪知,自以为是学佛的。

  

我在昆明遇见一个人民大学毕业的学生,现在做记者,他以前跟我说他要好好学佛,我说干什么呢?他说他要发财。我说可以,后来他遇到我说我现在不学佛了,我说怎么啦?他说,不光不发财,饭反而没有吃的了,我说太好了。他说我现在不学佛了,财源滚滚,我说太好了。我说你过去学佛时间、向往佛法的时间,是在相似学佛,你现在不学佛,可能真正学佛了。学佛也不是财源滚滚,也不是没有饭吃,你要以财源滚滚和没有饭吃来对比学佛的因缘,可能那是没有学佛,学的财吧!

  

现在人对佛法的误解是极大、极大。不妨这样说,佛法的确有这样的利益,第一个可以消除世间的痛苦,可以使人得种种善缘。

  

好比说我们持戒,不杀、不盗、不妄、不淫、不酒。你不说妄语,你眷属就多,大家就会感到你可靠,说诚实言;你不说恶口,大家就会感觉你清净;不说绮语,大家就会感觉你这个人平实;不作两舌,大家就会感觉你这个人能消化矛盾;不偷盗,你的财富增长,种种运用安稳;不杀生,健康长寿。就是光简单的持五戒,这个相似因缘,都可以发起世间的善护,要真正地学习无上道,的确现世的种种苦难得以自然地消除,人生得以顺利。但这不能执着,一执着就非佛法了。

  

它有这样的利益,使我们在人间远离种种苦难,为啥呢?你不染着故。所以说逆顺甘担,承担故,它自然就顺畅,远离爱恨、远离爱憎,自然地得所谓地通达,自然生智慧。所以,学习佛法的确有世间之乐,有出世间之胜益。但这一执着,就不是佛法了。

  

许多人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个,求人天福报。就是“我今发愿,我为自求人天福报”,那就不是菩提心了。这个地方是相对性的,你有顺畅的时候,也有违缘成熟的因缘,那你违缘成熟,你认为佛法没有利益,那我就不学佛了。那不叫学佛,那叫学的人天福报,这个差别大得很。

  

我们听这样的提问是最多的、最普遍的。包括在家的、出家的都是一样。一张嘴就是为我,我要干什么,我要成个什么,我要度众生,我要怎么样。

  

  

若复有人赞叹彼法,即生欢喜,便欲济度,若复诽谤彼所得者,便生嗔恨,则知我相坚固执持,潜伏藏识游戏诸根,曾不间断。

  

  

若复有人赞叹彼法,即生欢喜,便欲济度

  

大家要好好看看这一段,这都是要命的。要是赞叹他,他拿命给你都可以,真是人逢知己,人为知己亡啊,这都是爱根。

  

所以佛有四种法界观的教义,说佛在说法时,一切众生茫若无闻,不生欢喜,诸佛不为之忧伤,何以故?诸法不垢不净故;一切众生闻法欢喜无量,证得种种圣果,诸佛不为之欢喜,何以故?诸法不增不减故。佛说法有四种法界观,就是有四种观察方便。那为啥有些经典说,佛看见一些因缘也掉泪,不是,那是众生感召罢了,佛无此假作,如是假作但因众生所需罢了。所以佛不用爱憎,爱憎亦是因众生而发,这都是方便教义。

  

以法界观来说,一个众生不闻佛、不闻佛法,佛直取大般涅槃,生大自在,归于大休息;你都成佛道,他也是大休息、大安稳。无有增减故,一切众生本来圆觉故,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故。在他那地方就是这样,决定没有差别的。

  

不能因为你有个恶梦,佛就坐在那个地方替你忧伤。所以说佛实无忧伤,但为度脱忧伤众生、迷茫众生,示现其情、示现种种差别相、示现随顺,都是个度脱方便罢了。所以叫随顺说。

  

一般人的人说你这个法了不起,磕磕头合合掌,就生欢喜,便欲度脱别人。

  

若复诽谤彼所得者,便生嗔恨

  

当时东北有个居士写篇文章是赞叹我还是诽谤我,我也不知道。有人跟我说,你还没有什么的,我说那不是我的法,如果是我的法,我一定起嗔恨心,我说这是佛的法,我们赞叹的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他随便诽谤,对不对?他越诽谤,阿弥陀佛执持力的越大,他不是诽谤我呀,我还是爱憎很分明的,但是佛法的确没有爱憎。人一般喜欢顺耳的话,这都是爱憎的根没有断。根没有断,生死未了,法无所依。

  

净土法门没有我们自己的修证,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就是依靠佛的圆满果德,作为自己整个生命的归向,来运作有余的生命,接度一切有缘,同生极乐。以此因缘,没有啥诽谤的,也没有啥赞叹的,没有啥痛痒的地方。别人说好,他得利益;别人说坏,他受伤害,但是都没有意义。好,利益也没有意义,不利也没有意义,何以故?阿弥陀佛已经成佛十劫,如是功德早已成就,一切众生早已证圆觉。

  

好比说,这一个房间的人都睡着了,我醒过来了,我看大家睡着了就拍拍大家说醒来,天已亮了,你不能说我有什么功德,这没有什么功德。也有人说,去,我要睡觉,连眼也不愿睁开,那他还继续作恶梦也好、作善梦也好,那是他个人的事情,我们也没有什么可忧伤的,对吗?他在梦中就是再挣扎,我们也不会为他害怕,何以故?他在作梦罢了。他愿意醒来就醒来,醒来你也没有啥功德,你有啥功德呢?佛不过是唤醒我们这些梦中人罢了。醒来了,你还是你的全体,非有什么新的收获,但是的确是可以走出恶梦、走出善梦、走出无记梦,得自在力。

  

你不能说我度你了,这个地方不存在度,只是唤醒罢了。现在人不知道这个是爱憎根,认为有众生可度。我经常遇到这样的人:做一点事,就给别人记着账,以求回报。我给你磕个头,我供养你,我给你端杯水,你应该听我的指挥,你得回报我;我给你一分,你得回报我十分,这是买卖关系,这不是佛法。

  

现在这样的因缘,还是比较多,这都不是佛法,这样的人你不敢违背他,违背他,嗔恨心马上就蹦起来了,可以把你脑袋拿下来,爱得越狠的人,嗔恨心越大。对…

《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二十三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