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你越亲密的人,你君子之交淡如水,作为个人来说,也能保护你的命运。
所以我们中国的古德们还有这么一个说法,君子之交淡如水,越淡越不产生其它因缘。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冤家对头都是亲人。冤亲,冤从亲人中生出来。互不相识,他没有什么恩怨的东西,也没有什么仇可立的。世间的爱恨都是有对的,有爱就有恨。所以我们在人世间的交往中,淡泊一些,不管是出家、在家,大家都方便。我们在世间与人交往,特别好,特别好,后面翻了脸,特别糟糕,特别糟糕,比谁都不如。大家可以体会。
我在家时间,的的确确有这样的经验,以后就不太交朋友了。就认为谁都是我的朋友,但对谁也不是太好,再坏的人到我这个地方也可以来往,再好的人我也不会把你当作什么人来敬仰他,很平淡。为什么呢?的的确确就是这样子的。我们学佛法的人要善自思惟这个地方,若不如是,特别地麻烦。
“若复诽谤彼所得者,便生嗔恨。”说你修的法,根本不是法,你这怎么样怎么样,或者说你那邪知邪见,人马上嗔恨心就出来了,那这个地方肯定没有学习佛法,一定是没有学习佛法。要是人在赞谤面前都不生动、染,动摇不了你的心智,你不生什么欢喜,也不生什么嗔恨,能平平淡淡地对待这个事情,那这个地方就有佛法份了。要不如是,那恐怕还是极难,极难的。
则知我相坚固执持,潜伏藏识
把我执这个坚固的东西潜伏得很深、很深,外面用相似佛法来包着这种东西,许多人拿净土法门——象阿弥陀佛,说阿弥陀佛发了一个大誓大愿,我们听闻就得度脱了,好了!我们可以行贪嗔痴了,这样的人,就是玩这个游戏。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还是这一套,还是人我、爱憎,不会用其它物。什么清净平等觉,在这个地方了不可得。那这不是佛法,不过是拿善法来遮盖自己的罪恶罢了。但遮是遮是不住的,因果是铁案,丝毫不爽。所以念佛——得往生,念罪恶——六道轮回。没有什么好说的。
游戏诸根,曾不间断。
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善男子,若知我空,无毁我者,有我说法,我未断故,众生寿命,亦复如是。
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净觉。善男子!若知我空,无毁我者
要真正知道我必不可得,毁者、赞者必不可得,那生死亦不可得。虽是如是,末法时代真正不能彻悟此处,只是说知道这个理,那生死根还是没有断。所以,愿生西方净土这个愿力一定不能动摇。有人得一些相似的见解,就说我不生极乐,我就在娑婆世界轮回。彻悟禅师呵斥此人不愚即狂。近代的印光大师引用这样的话告诉我们,如此之辈不愚即狂。
因为末法时代的人在减劫,一代一代的减,若不是真得不退转者,不可行此说,不可立此愿。你在娑婆世界不能出离,你真是只能堕落。在这个减劫之时,人的罪恶越来越炽盛,佛法越来越薄弱。
我们现在看六十年代、看七十年代的人因缘,差异大得很。我们是跨世纪的人,可以看到许许多多六、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不示人的东西,现在都是公开的。那以后呢?可想而知。所以说不证得不退转,不证得无生忍,不敢在这个娑婆世界度人。你度不好,把自己给度进去了。说自己不会游泳欲救溺水之人,反被水溺。
龙树菩萨反复这么讲啊!龙树菩萨是妙吉祥古佛再来,还要求生极乐世界;普贤、文殊之类也要求生极乐世界的,以期一生圆满佛果。我等之辈,就是有见解也好,无见解也好,你不往生极乐世界,你干什么呀?问问自己。
不愚即狂,许多人都是相似解,就是说的言辞感觉到:嗯,这样的话说得挺舒心的、挺高大的,有相似之感受,不顶用,生死业流一现前,苍白得很。
有我说法,我未断故
我经常听到许多人这样说,你要好好地听我说法,怎么样,怎么样……
这心中要是有法可说,就是有我相人、有人相人。以前我经常听到一些法师说要度众生,我说“你先度我吧,我这人是顽石一块,你能度我,就能度天下人了。”
“有我说法”,尤其以前接触过真宗的人,到处撵着别人为人说法,人家不听就起嗔恨心,就象天主教、基督教是一样的,发展教民,发展十个教民,你就可以了生死了,你就是一个好教徒;你拉一个兄弟,你就成一分法益。这是以别人的归顺为信心、为依止,那不是佛法。
要是真知道佛法利益的时间,全世界的人都不信,他一样安稳不动!这不是阐提心,是佛法真实利益心——识破一切梦幻、破除一切差别、丢弃一切取舍。
我们刚来之前,大家还是在给别人说,你要度他啊——这样子。“有我说法”,谁能度谁?本无一法,谁能度谁?本无一法,一切众生能得度,但要有度者与有度之法。自己尚是凡夫知见。不入清净觉,无染清净心不能得见,下面倒出来的水都是黑水,不光污染自己,还污染别人的心,多生骄慢。
有次我到一个地方走动,一个学真宗的大居士问我是怎么念佛的?我说老老实实念佛。他耻笑我,他说你念佛,你不信佛。我说你这是听别人这么说,你也这么说,当时他就起嗔恨心,再也不理我了,不光不理我,还拉很多人说,不要理他,他讲的是邪法。
说你真是真实信心现前,你不用念佛,好了,他也这么说。仙人树,头一个跳的升天了,下面的人都摔死完了。
“有我说法,我未断故”,我执尚未断,怎么为人说法呢?但现在就是这样的人在为人说法,特别炽盛,到处给人联系,主动讲法,实求名闻利养,实是认为自己有一个法,心中有一物,要一吐为快,如刺在喉,不吐不快。
众生、寿命亦复如是
前面举了我相、人相,后面说众生相、寿者相亦复如是,等无差别,都是以爱为根本,不过是通过法的这种相似法的因缘,把爱根给伏藏起来,因缘一现前,违逆我者一现前,马上起嗔心。爱我者,就要度脱别人,要与人说法,爱根未断啊!生死根未动摇。
善男子,末世众生说病为法,是故名为可怜愍者,虽勤精进,增益诸病,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以如来解及所行处,为自修行,终不成就。
善男子!末世众生,说病为法。是故名为可怜悯者,虽勤精进,增益诸病
现在许多人不修持,很平常的人,很好的人,修持一点骄狂虚慢,过分地炫耀夸张,比一般的人要可怜十分!
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以如来解及所行处
就是仙人树,看到别人跳树升天了,他不知道别人的发心,他也去跳树,他以他的贪嗔痴的心跳树,摔死了!
“以如来解”,如来这么说,他也这么说,但他不知如来行、如来的功用、如来的这种清净解脱的方便,作实有如来解、实有如来行、实有如来法,可怜。以如来解为所行处,如来行处,它不是如来解了,不知如来心,不知如来的发心的功德利益,不知如来本是无作,但如来亦不断灭。所谓地但念表行,不知内涵。
为自修行,终不成就
你说我们随顺佛愿、随顺佛力,是不是这样的,不是!这个地方不能作同一因缘。以如来解来运用到自己身上,并不是皈依、归命,这差别是很大的。这个地方是占有,为啥呢?“以如来解及所行处为自修行”,还是占有佛法。所以末法时代,盗法之人炽盛,就是东挖一点,西挖一点,以庄严自我罢了,并不是南无佛!不视为佛法利益,不是知恩报恩。
为什么末法时代提这四个字提着比较重“知恩报恩”?现在的人不光不知恩,老感觉佛法对不起自己,别人对不起自己。以如来解及所行处以为自己的修持,结果不得利益,反而诽谤佛法。
我经常遇到这样的出家人,说我出家多少、多少年了,我现在得到个啥了?我付出这么多青春年华,我得到个什么?有人就这么问我,还是大家很赞叹的人。就是怨恨佛法,说我也是依教奉行。都是以有所得心、占有心来学习佛法,是盗贼心,不是南无心。
从大海里舀一瓢水,说自己是大海,行吗?就是以佛说的不了义教、相似之语来作自己的庄严因缘,假佛的形式庄严自己,现在这样的人特别特别多,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是个大误区,也可以说是个最大的误区。
过去的人是为法捐躯,现在的人是为我捐躯。要不是为我的利益,那连一根毫毛都不愿意拔的,但是为自己赴汤蹈火都是在所不惜的!这里边差别还是很大很大的。所以我们学习佛法的第一步要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并不是要佛、法、僧来皈依我。
你说这到底有什么差别呢?我们强行把它分开,不得不把它分开。若不把它分开,大家在这个地方混淆的意识特别地强,本来没法分,利益运用起来无作无起怎么分呢?
滴水投入大海,跟大海怎么分呢?但是一开始,一滴水和大海就是有差别,就是要分开,就要分开讲,你归入大海就不干枯了,是名大海。不皈依的时候,你怨恨大海,你说大海没有给我带来大海的利益,我为什么还要干枯呢?因为你没有归命大海故。你光想夸耀自己这一滴水,很快就会干枯掉。许多人的占有心就是想以一滴水来映出大海的因缘,可不可以呢?也可以映出,但是他很快就会干枯掉;干枯的时间,就来怨恨佛法。
所以我们学佛第一步,先要三皈依。我们这时代三皈依的人极少、极少的!把自己的生命整个地交给佛法的因缘极少、极少的!大家要真正思惟这个地方。
或有众生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见胜进者心生嫉妒,由彼众生未断我爱,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或有众生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见胜进者,心生嫉妒
容不得别人。
某居士有一年去放光寺,这个事情,倒不是家丑,这是一个代表,也不是哪个人,说人是恶毒了,毁灭人,说事可以启发大家,说事是菩萨行。当时东北两个居士发心,想体会体会出家人的生活,我一个一个给大家说,说他们发心,我说哪位师父把他们的头刮一刮,换上出家人的衣服,大家欢欢喜喜地让他们体验体验出家人的生活,作九十天出家人,他们就发了这个愿了,大家成全成全他们。
《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二十三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