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文化的力量(学诚法师与美国、新加坡客人对话录)

  文化的力量

  学诚法师与美国、新加坡客人对话录

  7月21日上午,美国宗教联合代表团先遣工作团一行四人访问中国佛教协会,访问团团长就中国的宗教状况与学诚法师进行了探讨与交流。7月23日上午,新加坡驻华使馆一位工作人员专程到中国佛教协会,就佛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等问题对学诚法师进行了专访。两次对话交流的主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故将对话内容集录如下,以飨读者。

  7月21日上午与美国客人的对话

  美国客人:非常高兴!我是第二次来到这里。听说在中国,见面三次就会被称为老朋友,不久后我们还将再次会面,因此今天我想称呼您老朋友!

  学诚法师:有缘!有缘!

  美国客人:神的安排,决非偶然。我叫傅柏柢,是美国北卡罗来那州森林山浸信会国际事务主管,同时也是美中多宗教交流会行政主管。今天与我同行的,有杰克•伍德先生,他是美中多宗教交流会的策划主管;还有桑德拉•哈金斯女士,她也是该会的主管;哈金斯先生是该会的财务主管;当然还包括郭伟女士。非常高兴来到这里,再次与您见面,我们感到很荣幸。

  学诚法师:首先,我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佛教在中国流传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有极其深厚的信仰基础。佛教与儒家、道家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我接待外宾的时候,常常有人问:佛教是从印度传来的,为什么能成为中国文化的主干?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佛教的本土化,无论传到哪里,都能与当地社会的生活、习俗、文化等各方面相结合。中国佛教门派最为齐全,有汉语、藏语、巴利语三大语系,汉语系佛教还发展出八大宗派。这三大语系、八大宗派构成一个完整的中国佛教体系。佛教在世界各国流传,中国佛教徒从目前状况来看,人数是最多的。中国民间有句谚语: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由此可见佛教在中国影响之广、影响之大、影响之深。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佛教对外交流进一步扩大和加强。我们不仅参加了世界佛教徒联谊会,也参加了各种多宗教国际会议和活动,如世界宗教者和平会议、亚洲宗教者和平会议等。在今年7月初,我们同中国道教、伊斯兰教同仁在哈萨克斯坦参加了第三届世界与传统宗教领袖大会。由此可见,无论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已经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我们相信,通过贵代表团的来访,将进一步促进中美两国人民和两国宗教界的友谊,对促进世界和平也将发挥积极作用。祝愿贵代表团的访问取得圆满成功!

  美国客人:如您所言,不同宗教间的交流,与国家、政府间的交流一样重要。宗教中有关道德伦理的教义成为人类文化发展的源泉。我们回溯历史,有如此多世界级的领导人从不同宗教的圣典中获得启示,胡佛总统就曾关注宗教在中国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我相信,为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从事宗教教化的领袖们是不遗余力的。因此,我希望即将访问中国的美国宗教联合代表团能够促进中美两国构建更加和谐的关系。令我们感到兴奋的是,您将再次帮助我们增进这种关系。显然,家家户户都供奉同一尊菩萨(观音菩萨),这非常重要,我们必须面对这样的信仰。众所周知,佛教在美国发展很快,不但表现在佛教徒数量的增加,还表现在更多美国民众开始认识佛教、了解佛教,有关中国的事物也越来越为美国人民所熟知。我想给您说一件有趣的事情,我们教会一名主管牧师,最近重新布置了他的办公室,再走进去你会觉得很舒服。当你说:这挺不错的!但是这盏灯为何放这边、不放那边?他说:是啊!你知道,这是风水。看起来佛教已经对基督教堂产生影响了,这表明我们在许多方面都可以相互学习。

  今年10月我们将组织一个宗教联合代表团访问中国,20名成员中有美国的宗教领袖、学者和政治家。代表团访华的目的在于更多地了解宗教在中国社会中的作用,并与多位令人尊敬的中国宗教领袖会面,比如贵会会长和您本人。我们希望安排一个对话活动,还希望再享用一顿精美的素食午餐。因为我们将拜访中国不同宗教的领袖们,所以将组织一个多宗教联合代表团,代表团的宗教领袖们分别来自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新教等不同宗教。我也期望来这里访问时,请您给我们讲述佛教在中国的历史、佛教的教义以及如您所言的佛教对中国的发展和中国人的心灵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虽然美国民众已经了解了一些中国佛教的知识,但我认为还是非常有限的,至少大部分是非常有限的。因此,这也是您将中国佛教介绍给美国各宗教领袖的一个机会。当他们回国后,可以将这些新鲜的知识讲给更多的人听。我想这将对未来的中美关系产生影响,成为代表团访华的一项巨大成果。您说佛祖教导我们要共同合作,他们会说耶稣基督也教导我们要共同合作。我确信,我们将建立一种圆满的友谊。我希望提供一些意见给您,这也是郭伟女士建议我做的。希望以你们的方式,来帮助美国宗教界代表们了解中国佛教正在发生的一些变化。我们很关注,从佛教的角度,您是如何抓住机遇寻求未来发展的?您认为佛教面临怎样的挑战?你们能够让你们的年轻人长久保持他们的佛教信仰吗?有的时候我的孩子们不愿意去教堂,这是我要面对的一个挑战。也许您的挑战是不同的,我希望所有的中国儿童都愿意去教堂或寺院。另外我们也想知道,你们是如何培养宗教领导人,尤其是青年领导人的?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每个宗教都有可以互相学习的领域,比如如何来培养我们的领导人,使他们成为优秀的领导人。另外,我们还希望了解,中国佛教是如何以具体的方式来服务社会的?比如扶危助困、救助疾患及消除饥饿等等。最后,我想极少数宗教领袖也许会提出一些好奇或敏感的问题,比如西藏佛教现在的状况等等,希望佛教界在这些问题上谈谈自己的看法,还有就是民族冲突或宗教歧视的话题。我们教会也常常要面对这样的话题,在今天的美国,人们还常常谈论如何保持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也是您可以给我们指教的方面。在任何一个国家,宗教领袖都发挥着同样的作用,即如何促进人群与社会的和谐,保护信徒的权益。我们盼望从您那里获得指教。

  学诚法师:您刚才提的这些问题很有意义,但我觉得其中一些问题属于常识性问题。去年年底我去韩国访问,看到一份报纸说据调查有28%的美国人认为释迦牟尼佛是中国的民族英雄。

  美国客人:嗯!很有意思!

  学诚法师:我觉得,民意调查的结果能不能代表美国的真实民意不是主要问题,问题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美国人对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不了解。

  美国客人:相信在我们的代表团到访之后,情况会有所改观。

  学诚法师: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两国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包括两国宗教间的对话和交流,对增进共识、扩大了解、促进合作、发展友谊都是非常重要的。刚才说28%美国人认为释迦牟尼佛是中国的民族英雄,由此可见,还有不少美国人对中国佛教、中国宗教存在诸多误解。我也常常在思考:为什么会存在这个问题?后来逐渐明白:中国少年儿童从小学英语、读英文图书,而美国少年儿童对汉文图书了解很少,能看得懂的更少。我们有许多信徒移民到美国以后,告诉我们说:在美国要听中文广播、看中文电视和杂志,都非常困难。但在中国,要看美国、英国的书刊,书店里都有卖的。像CNN、BBC在酒店里都能看得到。我觉得,如果有一天中国文化进一步普及,您提的这些问题就都不成为问题了。

  我想无论哪一个宗教,要在所在国家生存和发展,都要处理好跟所在国家人民和政府的关系。像去年拉萨3•14以及今年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事件,都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非常大的损失。我想这些打砸抢烧事件,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无论信仰什么宗教,都是众所难容、不被称许的。我觉得,无论我们信仰什么宗教,与所在国家人民和政府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在这方面的责任是一样的。政府也好,宗教也好,都要共同促进社会和谐。所使用的方法,可能宗教有宗教的方法,政府管理社会也有政府的一些方法,这些方法都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物质财富可以说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累积,所以,大家对信仰方面、精神方面的需求就越来越旺盛,并且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各个宗教在发展过程中,有些宗教在分化,有些教派在异化,有些人在利用宗教、打着宗教的旗号去做种种危害社会的事情,这样无形当中造成很多人对宗教的诸多误会。

  美国客人:您可以帮助美国宗教领袖们多了解今天在西藏发生的积极变化,他们带着您的介绍与期望回去,这很重要。美国宗教领袖们常常从电视、报纸或美国政府那里获取信息,所以我认为,这样的访问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机会。我希望您不要过于介意他们诸如此类的问题,他们只是为了了解更多情况,我不认为他们有其他特殊任务,他们只是来学习而已。

  学诚法师:我觉得各个传统宗教只有回到各自教义上,回到各自的基本主张上,比如基督教说上帝爱世人,佛教说普渡众生、大慈大悲,那么一些邪教,一些利用宗教从事非法活动、甚至破坏社会秩序的做法,才能真正从宗教本身分离出去。

  美国客人:作为基督徒,我们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我们必须不断去关注原始教义,因为人们的心灵总是习惯于远离那些原始教义,而宗教领袖的作用就是不断提醒我们回到那里。我们都有这样的艰巨任务。

  学诚法师:基督教在中国发展得非常快。常常有佛教徒反映,他们本来习惯于到寺庙烧香、进行宗教活动,但经常有基督教的牧师、信…

《文化的力量(学诚法师与美国、新加坡客人对话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