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的起落处
昨天晚上我给大家一个话头,让大家去参,大家是否参究出来了?大家还记得是什么话头吗?(答:在那里解脱?)
佛法里面所讲的解脱是现在,还是未来?是活着,还是死后?记得我19岁的时候,遇到一个人向我的同学提问题,他说:“你们佛法修到最后,最高的境界是什么?”我的同学说:“是解脱、是成佛。”那个人又追问了一句:“何时才算解脱?何时才算成佛?”我那个同学当时回答了一句:“死了就解脱了、就成佛了!”
当时我就知道他回答得不对,可是我自己也没有很好的答案来回答他,所以这个问题一直放在我的心里。十六年了,因这个话题,又引出一连串的问题。
我再给大家一个话头:“佛法的起落处是什么地方?”如果大家对这个话头的意思不明白,我可以解释一下:就是说你修学佛法,你从哪个地方下手?你圆满了,又落在什么地方?也就是说落在什么地方算圆满?
“佛法起落于何处?”或者叫做“佛法起落在什么地方?”起,起在什么地方?落,落在什么地方?如果这个问题你回答不出来,我可以告诉大家:你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用功!你也没有理解佛法的真实含义。
学佛的意义在何处?你平时想开智慧,不在这些问题上面琢磨,那你在哪里用功呢?是不是坐在这个地方随着妄念跑?一会儿压一下子,一会儿跑一下子!就这样来来去去,几个小时过去了。
因为你在静坐的时候有了一、两个小时的休息,所以比不静坐要舒服得多。你以为这就是道,实际上头脑里面热闹得很!如此下去,何时能够入道呢?
第一个问题大家还没有回答出来呀!佛法所说的“解脱”,是在哪里解脱?我可以告诉大家,如果你把希望寄托在死的时候解脱,甚至死后解脱,那你是自欺欺人!你活着的时候身体就不健康,你死了以后身体就能健康吗?你活着的时候就没有解脱,你死的时候就能够解脱吗?你活着的时候就没有入道,死了怎么能够入道呢?
那么你们会问:佛法里面讲的“中阴超度”、“中阴成就”,难道是假的?我不否认有这么一个说法,可是你既然是一个年轻轻的人,又不是一个即将命终的人,为什么要把希望放在最后呢?为什么不把希望放在现在呢?
你在这娑婆世界不能解脱,满脑子贪、嗔、痴,难道你到了极乐世界就能够解脱?到了极乐世界就没有贪、嗔、痴?你在这个地方就放不下 ,到了极乐世界就可以放下吗?在这个地方就压得你走不动了,又如何能够到极乐世界呢?你已经走不动了,岂能到达极乐世界?(答:……)
那么修学佛法从何处下手呢?你最后又落在什么地方呢?(答:……)道芳,你不要回答那么快呀!你回答的都是错误的,连边儿都没沾上!我问你:你怎么从心里下手?你以为像你一样天天念念阿(e)弥陀佛就是下手?你连阿(e)弥陀佛都念错了!整天念做阿(a)弥陀佛、阿(a)弥陀佛,连个阿(e)弥陀佛都不会念,还念个阿(a)来!
整个佛法就是被一位所谓的大师把它给扭曲了,明明过去都是念阿(e)弥陀佛的,那个大师出现了以后,他在传教,现在全国上下、世界各地都在念阿(a)弥陀佛!既然你是传净土宗的,你知道临终从头上出去,往生净土,为什么嘴巴张那么大呢?(注:发a的音,力量从嘴里出去;发e的音力量震动上颚,传导到头顶上,从头上出去。)
还叫大家观想肚脐眼儿,观想脚下,你把神识引到肚脐眼儿、引到脚下,临终是从肚脐眼儿、从脚下出去,进入饿鬼道、进入地狱!既然你知道修净土临终时从头上出去,为什么还让人家把神识守在肚脐眼儿、守在脚底呢?还让人家念阿(a)来?稍微明智点的人都知道,这个大师是假的!连佛法基本的理念都不懂。你一念e,头顶上的莲花就开了;你一念e ,整个力量就从头顶出去了!你们现在“a” 一下子,你们再念e ,念e 的时候,整个力量冲到头顶上,莲花苞胀一下子,一冲就冲出去了!你念a一下子,头里边的力量全部从嘴巴里面出去了。
就算这一点我的理念错了,为什么你传净土的还要大家把神识守在肚脐眼儿、守在脚底呢?那不是把人家的神识引到下面去了?既然你传净土、知道神识从头上出去往生极乐净土,为什么还要把神识往下引呢?
还把大家的希望寄托在死后往生极乐世界,佛法的起手是在当下,佛法的最终结果还是在当下!上上佛法的精神不提倡过去,也不提倡未来,只有当下!下手是当下,最后也是落在当下。你如果不承认这一点,你纵然修三大阿僧祗劫,也不会有丝毫成就!
所谓的佛法承认有过去、有未来,那是对中下根器的人讲,真正上上根器的人,只有当下!当时神秀的弟子是上根器的人,惠能的弟子全部是上上根器的人。
只有当下,没有未来,也没有过去!佛法说有“过去”,那是因为你已经把握不住了,虽然它有过去,如同没有。佛法说有“未来”,未来还没有来,你也没办法把握,只有当下。这是禅宗里面的最高境界,也是佛法的核心!
你当下放不下,当下不能解脱。所谓的“当下”,是未来的当下,也是过去的当下。你能够在这一个当下入道,在下一个当下还是入道。也就是所谓的这一念入道,下一念肯定入道,也就能够念念入道!你既然一念能够入道,这一念和下一念、下下一念会有什么区别呢?所以说一念抓住,念念抓住;一念入道,念念入道。一个当下能够入道,每一个当下都能够入道!
佛法最初是讲“当下”,后来为了更精辟地解释,又讲“刹那间”,刹那间比当下还要迅速。你能够在这一刹那间抓住,那么每一个刹那间都能够抓住。也就是说你今天会做的事情,不可能明天就不会做了;你只要是今天会做,明天、后天永远都会做!
如果你下手的功夫不是在当下,而是在回忆过去、渴望未来下手,这已经叫做邪见了!如果你成就了以后,在行愿的时候,还是落在当下。你只有时时刻刻在当下,才能够使功德圆满。
佛法上讲的当下,不是社会上说的那种“现实”,给人家介绍佛法千万不要介绍错了。我听到有个出家人给人家这么介绍:有个俗家人问他佛法讲的“当下”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就是要现实一点,这就是当下!”我亲眼见到、亲耳听到一个出家人向一个居士这样介绍。尽他妈的胡说!“当下”怎么是“现实”呢?这个人还是一个很有名气的大和尚在传教!
佛法里面讲:“宁可千日不悟,不可一日着魔”呀!宁可不让大家信佛,也不要让大家信了“邪佛”、入了邪道。我们佛教里面很多人抱有这样的观念:“他虽然讲得不对,是邪知邪见,但是也有很多人因他所讲而信佛了!”你这种“信佛”有什么用呢?你信的是邪佛,还不如不信!也就是说你一入手、第一次接触、一上道就是邪道!还不如不上道,不如不信佛。
你站在那个地方不动,有一个真正过来人一带你,就进入了正道了。你说与其站在这个地方不动,不如跟着一个邪的老师跑,那又有什么意义呢?那么多经书你不读,光去读人家的“注解”!为什么过去的祖师爷们呕心沥血,把那些(佛经的)原文、原著保存下来,刻成碑文?他就是怕以后有人篡改,根据自己的思想来解释扭曲佛经。
我们必需要先读原文,再读人家的注解,如果你先读人家的注解,就容易被人家的思想牵着跑,进入人家的思维方式、进入人家的思路了!你如果先读佛经,你就形成自己的思路和思维方式,然后你再去读人家的注解,你就有能力鉴别了。
如果你把希望寄托在临终,注定你这一生一事无成。你想在修行途中有丝毫的成就,都是不可能的!
有时候想起禅宗的思想境界,真的是让我信服得五体投地!可是又没办法讲给众生听。不要说我了,就连过去的祖师爷、佛菩萨都拿众生没有办法!我这也是看破了,没放下,明知不行,还要讲。
有时候我想:有些信徒跟随我身边这么久了,连佛法的真实含义还不明白。有一天出去了,有人问你跟了万行身边多久了?一年、两年!如果你来讲法,明眼人一听:万行狗屁不是!人家问你一句:你在万行身边,万行对佛法的起落如何解释?你说“临终解脱”。人家说万行啥也不是!
就像过去马祖禅师问他身边的一个小和尚:你过去在哪里用功?佛在何处啊?你师父是怎么教你的?小和尚回答:佛在西方!马祖说:“你师父狗屁不是!”多丢师父的人?!这个小和尚不服,你竟敢骂我师父!难道我师父说得不对?我回去问问师父。
回去后对他师父说,马祖骂你什么都不是!师父说马祖问什么来?小和尚说:问佛在哪里?师父告诉他:佛在眼前!小和尚一听,哎呀!这个回答好,马祖听了肯定高兴!于是小和尚又跑到马祖那里,马祖问他:你师父怎么说的?他回答说;佛在眼前!马祖说:这个老头这么狡猾!
但马祖知道小和尚的师父所说的真实含义。实际上他是说佛在自心,自己就是佛。这位老和尚很婉转幽默,我的眼前是你,你的眼前是我,你就是佛,我就是佛!他只是没有直接回答:这个心就是佛。我们现在很多学佛的人只会拿着别人嚼过的东西,自己来嚼!你问他怎么下手哇?回答:从心下手,具体下手的办法根本不知道!
试问在座的大家,你修行几年了?既然你知道从心下手,为什么修行几年了,一点境界都没有呢?可能你会为自己开脱说:一切有相皆是虚妄,境界是不究竟的东西。可是你连不究竟的境界都没有!
境界是必须有的,它叫做“沿途风光”,是上路的标记。譬如说你没到翁源县,你到了官渡,就知道离翁源县城还有三十公里;到了翁源县加油站,离县城还有两公里。这就是沿途风光、这就是标记。
为什么古人讲三界二十八重天,天天有不同的境界呢?你进入哪个禅定,你的生理和心理都会有反应,丝毫不会错的!你自己没有反应,就说那些境界是假的,还用《金刚经》上的话来应付自己:“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降伏其心 三 佛法的起落处》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