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梦参老和尚开示 6 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

  我们已经讲了五座了,要讲的基本上都讲完了。最后再嘱托大家,不要忘了念佛、念法、念僧,这样修行就够了。你如果在三年、五年之后,或者再问到你还有没有念,你说:“念啊!一天没断。”你就很不得了。

  我们心地当中只要这样念,我们的心渐渐就转化了,遇到一切不遂心的事,要发脾气的事,乃至有些灾难产生了,当你念三宝的时候,你就心平气和。我们都说是观世音菩萨感应,你不晓得你自己就是观世音。当你念的时候,你的心跟观世音菩萨的心合成一估了,所以说观世音菩萨的加持,就是你自己的心加持你自己。佛法最深的地办就是如此,无论你修学的是密宗、显宗,或是《华严》、《法华》。佛在《法华》授记成佛,是授你的心,你的心本来就是佛,佛不授记也如是;经由佛的证明,使你认识更清楚了。

  千万不要忘记你自己的心,但是我们很少想到自己的心。我说这个心,不是你一在打妄想的糊涂心,这个心是糊涂的、没智慧的,我说提你原来清明本体的心。

  这里有几个问题,我先答一下,再继续跟大家讲怎么样发菩提心。

  有一个道友问我,说我曾经讲过:“假使热火轮,犹如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这是什么涵义?这是说我曾经在监狱住几十年,他说:“你用什么降伏你的心啊?”我就用这个心。《楞严经》上讲,说是一位佛子,受了三皈依,皈依佛了,他遇到一些灾难了,还信不信佛呢?就是这么热火轮在那边转,这种苦是受不了的。不能因为这个苦,氢我们的菩提心退了,就叫菩提心。因为你有这么一念心,就使你度过一切灾难。在你想苦的时候是苦,但你一想到“我是佛子”,佛子就不因为世间苦,失掉清净的真心,不会在威武、金钱的面前,否定自己的信仰,涵义就是这样。

  他问我当时在那个环境,什么因缘想起来的。这有什么因缘呢?苦难一来了,皈依三宝了,例如我劝大家念佛、念法、念僧,当你苦难一下来了,你想起来:“佛要加持我啊,我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因为在你心里有这么一个种子,遇到那种机缘,就显现了。

  例如你肚子饿了,想吃饭吧?这很简单,肚子饿了想吃饭。当你苦难的时候,你看喊妈妈,好多人:“哎呀!我的妈啊!别的想不起,因为是慈母。所以我们天天回向的时候,要报母恩。

  我跟很多的道友谈过,要是对他妈妈怨了,或者说不好的话,我说:“你这是极大错误的,你要是信佛的道友,佛不承认你是佛子。为什么呢?你妈妈,好多人:“哎呀!我的妈啊!”自然流露的,任何人在苦难的时候,著急了,他会想起他的妈妈,别的想不起,因为是慈母。所以我们天天回向的时候,要报母恩。

  我跟很多的道友谈过,要是对他妈妈抱怨了,或者说不好的话,我说:“你这是极大错误的,你要是信佛的道友,佛不承认你是佛子。为什么呢?你妈妈生你的时候,在妈妈的胎藏,妈妈所受的痛苦,你是没法体会,你是不知道的。”四重恩就是母恩。大家学《地藏经》,地藏王菩萨就是报他母亲的恩,有两段,第一品至于到第四品,都是报母恩。

  因此,你要是问我:“为什么想起来呢?”就是你过去的种子,到你苦难的时候自然就想到了,想到佛怎么教导我的,我应该怎么样做。第二个问题,要我留个地址、留个电话。因为我住无定处,虽然住在美国,我先住在纽约,后来又住到三藩市,最后又经常到温哥华讲经,乃至到台北,一年到处转,大家可以追踪好了,看我在哪儿。

  我曾讲过,定业要是可转,没有因果了;定业不可转,就没有人成佛了。那就是说,佛力是不是能抵得住业力?难栓上的谁去拔。很简单,所以解铃还需系铃人,你造的业是你自己去消。

  这两句话似乎很矛盾。业要可转,没有因果,因果定律,因果是绝对不错的。业如果是定业了,要是能转人,就没有业了,还讲什么因果呢?可以转吗?如果所有众生的业不能转的话,哪一个众生也成不了佛了,我们的佛种就断了。

  为什么我们要学《般若经》呢?等你有了般若智慧一照,什么叫定业?你能把你的业拿出来显示一下吗?什么叫业啊?业性本空,业没有体的。业是有个决定的什么样了吗?过去就没有了。“业性本空唯心造”,业是由你的心造的。你开了悟了,或者你成道之后,有了般若智慧,业还有吗?连你的妄心都没有了。那种忏悔才叫真忏悔,“心亡罪灭两俱空”心也没有了,业也没有了;“是则名为真忏悔”,还有什么业可转,还有什么是业?这是到了义、究竟圆满的时候,这样来解释的。

  至于说佛,说众生,都是假名,这只是一个标示而已。佛也是假名,因为有些众生,没有明白自己是佛,才说这个是佛。如果众生本身、本性都是佛,佛也是假的,不是真的,释迦牟尼佛相,这是假相。当你同悟得的时候,假的就是真的;当你没明白的时候,你对你的肉体,人家打你、骂你,你会烦恼的。当你真正空的时候,肉体是假的,他骂也好,打也好,跟你好像没关系似的,吹你一条膀臂你也不知道痛了。

  古来祖师在受刑的时候,砍他一刀,他说:“将头临白刃,一似斩春风。”你一砍我脑壳,好像你的刀在空中砍一样。过去我们有一位祖师高妙峰,他住在五台山,寿命寿尽了,小鬼来抓他抓不到。满山都找,没有这个人,没有人知道他住在那里。小鬼就请出土地公,土地公说:“他在入定。”因为僧人一入定,他的肉体看不到的,他跟山河大地,跟空结合一起了。你只能看到空,什么都没有的。

  小鬼就请问土地公说:“我们这样交不了差啊!有什么方法能把他引诱出来?”他说“他还有一件事没放下,还没修成。他有一个钵,吃饭的饭碗,他非常喜欢这个钵。你要是一敲他的钵,你就把他逮到了。”

  小鬼就照土地公说的,就敲他的钵;一敲,就看到他在那儿坐著,并没有哪儿去。小鬼一锁练就把他锁上了。他一诧异,高妙峰问他:“你为什么锁我?”小鬼说:“你寿命尽了。你啊!假修行,不是真修行,你还爱这个钵,我们才能把你拿到了。”高妙峰说:“我就这件事放不下。现在也被你们拿到了,好啦,再给我看一看。”小鬼想:“这会儿你跑不了了,把你锁上了还跑得了?”小鬼把钵递给他的时候,啪的一摔。高妙峰在摔的时候,那小鬼再一勒他,钱练子没有了,勒到空中了。他就说:“要拿老僧高妙峰,除非钱练锁虚空;要还锁得虚空去,再拿老僧高妙峰。”

  大家有没有理会这个意思?定业不可转?三昧加持,三昧是什么呢?就是他修的功夫,到了空境了,成了般若境了。诸法皆空,因为能空的时候就能现一切相、能现一切相而一切相不执著就是空。这是很微妙的,也不是大家现在能学的、能入的,得一年一年的、慢慢的功夫,这就是般若智慧。“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就是这个般若,能照见五蕴皆空,色、空、想、行、识都没有了。

  因为这两句话是很深的意思,因为经常有人这样问说:“师父啊!我的业能转不能转?”看你自己转不转,就是这个涵义,你修行的功力不够,不能转,为什么都能够变化啊?因为业跟心是一个,不是两个。烦恼跟菩提是一个,不是两个,所以说烦恼好菩提,生死跟涅槃是一样的。生死本来有生灭,涅槃是不生灭,生灭是对著不生灭说的,不生灭是因著生灭而起的,生灭、不生灭原来都没有。

  如果我们对初学佛的人说“没有”,他说:“我学啥啊?学了半天,什么都没有!”你怎么能够证得那个“没有”?所有这种话,不常说的,除非深入研究大乘经典,不然怕人犯错误。像《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维摩居士说:“如何是戒、定、慧啊?”他说:“贪、嗔、痴啊?戒、定、慧这些法没有自性的,贪、嗔、痴的性好是戒、定、慧的性,戒、定慧的性即是贪、嗔、痴的性。所以你问什么是戒定慧,贪嗔痴要怎么断呢?假名安立一切法。

  初学的时候,你不能涉猎这么远,你得一步一步来,皈依三宝,受持五戒,然后一步一步的修行,从“有“消灭”,渐渐逮到了“空”。

  这个问题,我这样给你解释很多了,我这个话也说得很多,因为不这样说,我们初学佛的人还是不容易入的。

  “佛说:苦谛实苦,不可令乐,集真是因,更无异在。若要灭者,集是因灭,因灭故果灭,灭苦之道,实是真道,无无余道。”有人引述这段经文来问我,这是《阿含经》里头的话。

  佛说的苦集灭道,苦是果,集是因。为什么要受苦果?为什么要受苦?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有穷的、有富的、有寿命长的、有寿命短的。有些你看他很冤枉,明知道那事不是他做的,硬安在他头上了,这不冤枉吗?他过去冤枉别人,今生来还报了。若是知道三世因果、知道过去,平等平等。你自己做的,现在你自己受,没有冤枉事。

  如果你学佛法学通了,你感觉世界没有不平,是真正平等。自做业自受报,有什么不平等的?谁加给你的?你自己加给你的。如果你没这个业,你不知道果,你根本想像不到。

  我们说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有没有土城的看守所?我们每一个人不会答覆说是没有,你去过、住过好多天啊?他跟你没有关系。虽然是“有”,“有”如同“无”,对你来说“没有”。因为你没这个业,就“没有”。你看那栋大楼很好,房子里很漂亮,你没那个业,不是你的,“有”等于“无”,“没有”。

  我在大陆上,经历两次战役,一次抗日战争的时候在台儿庄,人死的情况,等于拿血洗城,死几十万人,后来国共两赏又在那儿作战,徐蚌大会战,死了几十人,死得太惨了,我说:“你有没有啊?”“当然没有我,有我,我跟你说话?”“没事,跟我没关系。”“怎么没关系?”我说:“你没那个业,就是没关系。”我说:“你听都没听到,你连听的业都没有。”很多人都没有听到,你连听闻这个业都没有,《地藏经》上说的,说那个业很很苦,对你没关系。

  我们到美国那一…

《梦参老和尚开示 6 发菩提心》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