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4.获得决定后勉励修持的教诫▪P6

  ..续本文上一页着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心里现出金刚大持。这就是说,如果我们修到了一定的水平就能亲见释迦牟尼佛,如果将密法修好了就能亲见金刚大持,这就是[三重萨]相。[三重萨]中的三指的是:上师给我们所现的凡俗相,中间的报身相,以及他心间代表法身的吽字,这就是[三重萨]的相。

  观想【修持加持传承】诸师时,应按照《智有颂》中所说而修,除金刚持外其他上师都观为妙音相,《供养上师法》中,观【修持加持传承】派时有配不配【大印】修法的区别。

  我们之所以观除金刚持外其他上师都为妙音相就是为了生智慧,妙音是文殊菩萨,观上师为文殊菩萨容易生智慧。

  [《供养上师法》中,观【修持加持传承】派时有配不配【大印】修法的区别。]因为有的教授在修《供养上师法》时将《大手印》的修法加了进去,有的则没有。如象噶举派就将《大手印》的修法加了进去,也就是《供养上师法》与《大手印》合修,有的教授则只修《供养上师法》,没有加入《大手印》。

  本尊如《乐道》、《速道》而修,前方为【无上瑜伽续】,右方为【瑜伽续】,后方为【行续】,左方为【事续】。或者前方为【集密】,右方为【怖畏】,左方为【胜乐】,后方为【喜金刚】等,外边依次观【瑜伽续】,【行续】,【事续】等。

  《乐道》、《速道》就如同《菩提道次第略论释》中的马车教授。观想本尊的排列与这里所说的有所不同,是没有关系的。按我当年所修的法本来说:前面是能怖金刚,因为上师,本尊、护法都是一个,都是文殊菩萨。右边是密集金刚,左边是胜乐金刚,后面是喜金刚。帕邦喀大师此处所说的虽有所不同,其实都是一样的,我们修这个法的时候,就应按帕邦喀大师所说的排列方式观想,修我们的法时就按昂旺朗吉堪布上师所传的排列方式观想。【瑜伽续】,【行续】,【事续】都是密法中的,是按一圈一圈排列的方式观想。

  这里我附带说一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都是相对而言的,不是固定不变的。站在东方认为这里是西方,站到西方看这里,方向就变了,所以方向都是观待而有的,没有确定的方位。

  观想浴室有三种方法,一是观在四方,一是观在东方,一是观在南方。在每一位资粮田尊者前,自己分身为三,此等自身变化无量能成熟登地时变化多身利益众生的善根。

  为什么要观想浴室呢?因为我们众生的烦恼太重,需借诸佛菩萨沐浴来加持我们,洗干净我们身上的罪障。我们修的《六加行》就是观浴室在前方,这也是没有关系,都是一样的,自己喜欢用哪种就可以用哪种。

  [自己分身为三]即化为三个身体,也就是我们修《六加行》的时候自己身体化出三个天女,这三个天女就是我们自己,和自己分成三个身体是一样的意思。我们将身体化成无量身向诸佛菩萨沐浴,能使自己在登地时能变化无量的身体。我们现在所做的都是种因,在观想资粮田时观得如何漂亮、如何美满,就是将来我们成佛时的境界很圆满。如果将来我们成佛时能够变化为很多的身体,就能更多地利益众生,否则要一个、一个地度该有多困难。每一个有情都不是那么好度的,要度他们比自己成佛还难。任你说得天花乱坠,他就是不想听,你能有什么办法?因此我们要能化现若干善根,真正成佛以后,自己所有的身、语、意三业都要化无量数的身体来度众生,同时自己的光明也能在无量数的地方放光说法,都要现出无量数的身体在有情面前。

  只要众生一念到佛,佛马上就会化现一个身体在他面前,这是任运的。不是人家来请了佛才去,佛的悲心一刻没有离开任何一个有情,无论哪个有情一想到他,他马上就现在其面前,因此说佛是任运现身,是他功德的变化。不像我们要去走亲戚还事先换件衣服才去,佛是只要众生一念到他,他马上就会化现一个身体在其面前。这是因为佛的悲心总是在众生身上,只要众生喊他一声,未等众生听到他回答的声音,他就已经现身在众生面前了,佛菩萨的悲心就是这么大!

  启请时应以《智有颂》为主,于主尊身中安置【身曼陀罗】,如《供养上师法》那样修亦可。

  [智有颂]在备注中有说明,大家可以自己去看。

  [身曼陀罗]就是观上师的头顶是什么,眼睛是什么,鼻子是什么,等等,总之是诸佛菩萨的总聚体,这就是[身曼陀罗],即在身上现坛城。我们修六加行里面所修的资粮田就是诸佛菩萨的总聚体,观上师的眼睛、耳朵、鼻子、口腔、身上的脉络、手等部分各是什么菩萨。这也说明了一个缘起法,上师是诸佛菩萨的总聚体而有的上师,就是我们前面学的缘起法。他不像我们众生是由烦恼业力凑成的,他具有诸佛菩萨的功德,因此他一身都是佛相,这就是缘起有。真正的上师是缘起而有,是众多的诸佛菩萨的功德在他身上的汇聚,而实有的、自能成其为有的功能一点也没有。由此可见,上师是如此,后面诸佛菩萨的相都是如此。大家切记不要将佛像看成泥巴做的,佛像塑好之后都要装入各种经文,安上命心等,要请诸佛菩萨长久住世,外面还给它穿各种装束等等。佛像同样还是缘起有,佛像不能自己成为这个样子,不过是我们的眼睛能看到的,所以佛像同样是自性空,是由许多殊胜的东西应缘起而有的。因此只要我们懂得缘起有、自性空的道理,无论看什么,无论世俗的还是出世间法的都是缘起有、自性空,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可执实的吗?凡是缘起有、自性空的就会在刹那间起着变化,有为法都是刹那间在起着变化,世间的一切都是刹那间起着变化。

  加行、正行、结行三者的其余部分,一切按照【道次第引导】中所说,与此处互相配合。结行中,如能念诵【此善所表三世中】等而发愿者甚善。

  [【道次第引导】]就是修菩提道次第的次第,也是修六加行的次第。在修六加行中,修完结束前将前面诸尊全部收入宗喀巴大师身上,然后将宗喀巴大师请过来,和我们顶上的上师合而为一,再供养了七支供养之后,又供了曼遮,接下来就是修菩提道次第教授,我们都是照这样的修法。在结行中,我们发愿将自己今天所修的功德用来成就什么,这样做是为了将自己所修的功德不要成就世间的因。我们现在还没有生起出离心,所以都是世间的心,就是修最高的无上密,将来都只能感世间果。感世间果就是以苦为自性,既要受苦又要造新的苦因,我们何必要这样呢?因此一个法修完之后要赶紧回向,虽然我们现在是世间心,但可以将自己所修功德回向成就无上菩提,这样就不再是种世间因了。这里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现在马上将功德回向了,可以避免回去因娃娃淘气而生起瞋心,毁坏自己所集的善根。这是作母亲的很容易遭的,孩子不听话母亲就很容易生气,与其因此而坏了善根,不如现在马上作回向,将功德回向成佛,这样回去发脾气也不会坏了善根。回向愿文有很多,虽然有所不同但都是好的。

  我有幸在与菩提心教法主宰怙主金洲无二无别我的依怙主大宝上师,及依怙主康珠金刚持名讳洛桑阿旺丹增嘉措贝桑波(善慧语自在持教海吉祥贤)等众多智者成就师的跟前,多次获得《三主要道》根本文与注疏二者的引导。

  这是帕邦喀大师说他的法源是怎样得来的,他是在这些大德面前求得的。

  这一次我已将建立在根本文基础的【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简略地奉献给诸位了。我恳求在座的各位,请你们发心,尽自所能去实修上面所说的那些教授吧!

  [甚深引导]是汉文的译法,在藏文中应为[赤道],这不是不了义的,而是了义地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做。提请大家注意:[我恳求在座的各位,请你们发心,尽自所能去实修上面所说的那些教授吧!]这就是帕邦喀大师告诉我们要这样做,回去不准睡大觉,要好好想一想。

  随后大师高兴地念诵【尽我所积诸善根】等,带领我们回向。大师恩赐我们的【三主要道】引导至此结束。

  这里和我们每次学完之后所做的回向是一样的,就是将今天所听闻的功德回向将来成就无上菩提。

  至此,帕邦喀大师所讲的《三主要道》全部讲完了。

  

《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4.获得决定后勉励修持的教诫》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